#紅疹

配合防疫工作,攜手杜絕登革熱

配合防疫工作,攜手杜絕登革熱#紅疹

登革熱正流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應注意防治登革熱,並確實做到『除積水、清容器、滅孑孓』,落實孳生源清除三步驟。除了做好防蚊措施,避免遭蚊蟲叮咬外,萬一若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如有旅遊史或接觸史也請主動告知醫師。針對登革熱緊急噴藥,衛生局也提出以下注意事項供民眾注意:《噴藥前注意事項》噴藥前請先將室內、外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源之積水容器徹底清除。重要物品請收拾或蓋好,食物一定要收到冰箱。人或寵物應到屋外並將門窗緊閉,不可待在室內,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工作進行。若有飼養魚,蝦類請將魚缸蓋好並拔掉打氣用電源,避免接觸藥劑。《噴藥後注意事項》噴完30分鐘後打開門窗,充分通風30分鐘後再進入屋內。本藥劑會自行揮發,亦可消滅家中塵蹣,減少氣喘發生機率。較常接觸或使用的物品,使用溼布或地板清潔劑擦拭即可。若因特別體質出現不適症狀,請盡速就醫。■ 噴藥問答Q&AQ1.要噴哪些地方? 緊急噴藥的範圍包含屋內所有樓層及房間內部,因此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作業進行。Q2.使用的殺蟲劑有毒嗎?衛生機關於戶內噴灑的藥品為除蟲菊精成分,對人體毒性很低,若不慎沾及眼睛,請以清水洗淨。Q3.上班或噴藥時外出怎麼辦? 因要事或工作需於該段時間外出時,請將鑰匙交付鄰居或里、鄰長。若屆時無人在家,衛生機關將會同派出所員警,由鎖匠開鎖進入貴戶屋內噴藥。 Q4.可以不噴嗎,不噴會怎樣?若您不噴藥,病媒蚊會往沒噴藥的區域竄逃,增加您及家人被叮咬的危險性喔! 對於防疫工作若有拒絕、規避或妨礙情形時,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3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請務必配合。衛生局也提醒各醫療院所醫師提高警覺,遇有疑似登革熱症狀者,應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局市民若有登革熱相關疑問,請撥打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詢問。。

夏日高燒、關節痛 小心感染登革熱

夏日高燒、關節痛 小心感染登革熱#紅疹

由於全球暖化因素,病媒蚊孳生情況較往年嚴重,衛生局日前又發現兩起登革熱陽性個案,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宣布台北市進入防疫安全管理紅燈警訊期。目前登革熱通報病例有64例,確診32例,其中30例皆為境外移入,衛生局呼籲所有市民加強清除病媒孳生源避免被蚊蟲叮咬,以防疫病擴散。接獲通報當日,衛生局即完成孳生源及病媒蚊調查,並由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清潔隊前往住家周圍及工作地點環境噴藥及滅蚊工作。由於此次確認2例個案,其感染源尚不明,爲避免登革熱疫情擴散,衛生局業從兩個案住家附近周圍半徑100公尺內之住戶及其公司同事進行登革熱衛教宣導,並執行附近居民全面性採血,以進一步釐清感染源;全面訪查個案住家附近診所,將個案發病前1個月曾至診所就醫且具有感冒症狀之患者全面造冊並列管追蹤。登革熱早期症狀為高燒、骨頭關節痛、紅疹,衛生局再次呼籲所有市民隨手清除家生孳生源,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同時請各大醫療院所如有發現疑似病患,應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局,若症狀不典型,請以主動疫情監視通報,並採取檢體送檢驗,市民務必做好防蚊措施,若懷疑感染登革熱,請即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早偵測,不但可保障自己的健康,也可以保護家人不受傳染病的威脅。市民若有登革熱相關疑問,請撥打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詢問。■預防登革熱應注意以下幾點1. 『除積水、清容器、滅孑孓』,落實孳生源清除三步驟。2.  做好防蚊措施,避免遭蚊蟲叮咬。3.  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如有旅遊史或接觸史也請主動告知醫師。4.  請各醫療院所醫師提高警覺,遇有疑似登革熱症狀者,應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局。

拒「蚊」於千里之外,嚴防「登革」趁機入侵

拒「蚊」於千里之外,嚴防「登革」趁機入侵#紅疹

由於國際間交通快速便捷,旅遊經貿交流頻繁,國人出國旅遊、探親及工作的機會大增,讓傳染病病源有機可趁,悄悄上身跟隨入境,危機一觸即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截至97年7月31日止,臺北市接獲80例疑似登革熱通報病例,其中設籍臺北市有54例,所以衛生局針對通報後個案住家附近住戶進行疫情調查,並對個案進行衛生教育指導及就醫追蹤,幸無發現疑似病例,另會同環保局進行個案活動範圍孳生源清除及全面性環境噴藥消毒工作等防治工作,嚴防其在臺北市蔓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除加強疫情之監測外,仍籲請市民提高警覺,加強防範措施,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時,應作好防蚊措施(如穿著長袖淡色衣褲,懸掛蚊帳就寢,於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等),以減少遭受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登革熱的機會,自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國後2週內出現發燒、四肢酸痛、後眼窩痛、皮膚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時,請立即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以利正確診斷治療及進行後續防疫工作。醫療院所醫師對於發燒之病例,亦應詳細詢問旅遊史及接觸史,如有疑似症狀,應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單位,若症狀不典型,請以主動疫情監視通報,並採取檢體送衛生單位檢驗。市民若有相關疑問,亦可撥打臺北市市民當家熱線1999或參閱本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性愛戰場「快槍俠」,致病的原因?

性愛戰場「快槍俠」,致病的原因?#紅疹

在泌尿科門診中,有關性功能障礙部分,「早洩」是相當常見的症狀。所謂「早洩」是指男性勃起的陰莖在進入女性陰道前或剛進入時,便產生無法控制的射精現象。臺安醫院泌尿科醫師 陳欣宏表示,造成早洩的原因絕大多數是屬於精神性因素,它們可能來自焦慮、潛意識的心理衝突、婚姻障礙、性交頻率太低,或錯誤的性觀念所造成的壓力等等;但確實也有大約二成的病患是有器官上的毛病,例如陰莖靜脈漏血、動脈充血不足或糖尿病等等,這些通常是屬於繼發性早洩,另外有些原發性甲洩,根據陰莖體感覺誘發電位(PSEP)分析發現可能是陰莖龜頭過度敏感及射精中樞過分興奮所造成,所以臨床上這類病患得先後接受一系列檢查以確定致病的原因。首先得了解自己是否是真正的早洩患者;根據1997年日本發表的一篇大型研究,發現年齡約20歲左右的正常青年,他們平均從陰莖勃起接受刺激到射精的平均時間約為156.5秒,也就是不到3分鐘來看,較快射精並不意味就是早洩,所以不可輕率便認定自己有毛病。早洩患者在經泌尿專科醫師詳細的檢查後,發現確實有器官上的問題,便須招股藥物或手術治療,而如果是屬於精神性因素,除了接受性諮詢治療外,藥物治療也都有不錯的效果;此外也有報導以行動訓練及骨盆肌底復健治療有近六成患者可獲得滿意的改善。總之,對於這種「超速快感」的治療應首重確認是屬於精神性或器質性的問題,然後再循序漸進的加以治療,切忌病急亂投醫,甚至濫服成藥偏方,否則非但無法達成「歷久彌堅」的目標,還可能造成「永垂不朽」的後果,以致「壯志未酬身先死」,不可不慎!

氣溫回暖,慎防臭蟲叮咬

氣溫回暖,慎防臭蟲叮咬#紅疹

「醫師,我的手臂癢的要命,可不可以打個針?」穿著海軍陸戰隊軍服的年輕患者,才ㄧ坐下就急著向我問道。檢查患者的皮膚後發現,兩手臂上有多個紅腫的丘疹及結節,病灶中央有暗紅色的小點,有些病灶排列成三角形或是ㄧ直線,合併有抓痕。「你這是被昆蟲叮咬所造成的,臭蟲最有可能。我開藥給你吃,還要配合擦藥及打針,三天後再來複診。」我向患者說明。「我們學長說這是忠誠龜咬的,不是臭蟲啦。醫生趕快幫我打個針止癢,真的癢的受不了!」患者回答道。筆者經過向這些陸戰隊的弟兄們詢問後得知,被他們稱為「忠誠龜」的小蟲,白天躲在陸戰隊的忠誠背袋車縫線處或是床板底下,晚上跑出來叮咬人吸血,因為這些小蟲很忠誠的住在陸戰隊,頗符合陸戰隊忠誠的隊訓,所以陸戰隊的弟兄就稱之為「忠誠龜」。依照這些習性判斷,「忠誠龜」應該是屬於臭蟲的一種。臭蟲是紅褐色的小昆蟲,通常有ㄧ股特別辛辣的臭味。臭蟲以吸食人血或是其他哺乳類或是鳥類的血液維生。晚上吸血白天躲藏,成蟲可以ㄧ年不進食而仍然存活。臭蟲有三對腳屬於昆蟲的一種,長度大約5~7毫米,共約有七種不同臭蟲會吸食人血。母蟲ㄧ生可以產下約200~500個蛋。臭蟲蛋通常隱藏在裂縫中,在室溫下5~10天會孵化。臭蟲通常在黎明前數小時吸血,每次吸血約需要~5~10分鐘。白天時臭蟲會找掩蔽處躲藏起來,慢慢消化所吸食的血液,所以不太活動。臭蟲通常藏身在牆壁、地板的裂痕或裂縫中,也可能藏在床墊下或是老舊家具中。臭蟲叮咬時會注入抗凝血劑,及玻尿酸酵素、蛋白酶、激肽等物質,依免疫反應的不同,可能產生紅腫、膨疹、蕁麻疹樣丘疹或是水疱。第一次被叮咬的患者可出現出血性的小斑,嚴重者可導致全身性過敏反應。彭賢禮皮膚科診所院長指出,臨床病灶最常出現在臉部、頸部、手及手臂等暴露部位。病灶中央通常有出血性小點。病灶通常會有三個包排成一直線或是三角形的現象,在皮膚科文獻上被稱為「早餐」「中餐」「晚餐」。這是因為臭蟲一天只叮咬ㄧ次,但是ㄧ次需要咬三個包才吃得飽所造成的。臭蟲叮咬的副作用方面,包括搔抓後導致續發性細菌感染、膿痂疹、蜂窩性組織炎、淋巴管炎、臁瘡等。蚊蟲叮咬後會起疹子,主要是因為叮咬時蚊蟲將毒素或是唾液注入患者皮膚內,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所導致。因為患者的免疫反應人人不同,導致不同的人被同一種蟲子叮咬,會有不同的病灶。而臭蟲叮咬的病灶和蚊子、跳蚤、螞蟻、螨蟲等叮咬類似,都呈現非特異性反應,所以要正確診斷並不容易。彭賢禮院長表示,治療上為症狀治療,減少患者的搔癢,保持良好的衛生,避免搔抓以免續發感染。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給予短期的口服類固醇及抗組織胺治療,有感染現象時可給予抗生素治療。在預防方面,曾有報告指出臭蟲有爬牆的能力。建議晚上睡覺時穿著睡衣可以減少被叮咬的機會,另外,在地板縫隙、老舊家具等處使用殺蟲劑,也有預防臭蟲肆虐的效果。

常被蚊蟲「叮」上,小心惹毛皮膚

常被蚊蟲「叮」上,小心惹毛皮膚#紅疹

蚊蟲叮咬,每個人都有經驗,但來到皮膚科門診的患者,則絕大部分不相信自己的病症是蚊蟲叮咬而來的,也因此又稱為「急性癢疹」、「蕁麻疹樣苔癬」。一般叮咬反應是形成小膨疹,反覆叮咬後,則因對蚊蟲唾液產生過敏反應,而形成硬實丘疹,數天才會消退。蚊蟲叮咬的反應強弱,也會受到個人體質影響,例如異位性體質,尤其是青春期前的小孩,反應較為強烈,服用止痛消炎藥者,部分慢性病毒感染〈如EB病毒〉、白血病患者〈特別是NK細胞型〉,也會有較強烈的反應,甚至形成水泡、潰爛。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為什麼同樣一群人,就只有一個人被咬?要診斷蟲咬症並不難,但要說服患者相信則有時十分困難,皮膚表面溼度、溫度、二氧化碳、汗水及皮脂成分,乃至血液中荷爾蒙、蛋白質成分,都可能對蚊子有不同吸引力。至於蚊子以外的小蟲,如跳蚤、蟲,則似乎沒有那麼挑食。治療在處理上,止癢是最直接的,口服或外用抗組織胺,尤其是新近上市的外用doxepin可提供一定效果,有時痱子膏、薄荷、樟腦油、萬金油,甚至牙膏,也部分有效,至於類固醇方面,則往往要用到高劑量,或最強效外用類固醇,而且還不一定有用。其實蚊蟲叮咬,預防還是最重要的,塗抹含DEET〈diethyltoluamide,待妥因〉的防蚊劑,濃度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者可以阻斷蚊子對乳酸的嗅覺,防止叮咬有不錯的效果。另外穿著淺色衣服,避免出入草叢、貓狗出沒處或罕有人跡的工地地下室。當然,避免搔抓破皮而細菌感染,乃至引發丹毒,更為重要。

寶貝出痱子,燕麥粉泡澡刺激少

寶貝出痱子,燕麥粉泡澡刺激少#紅疹

痱子由淺到深分為四種:【晶狀痱子】發生於新生兒六至七天、曬傷後、高燒後,僅一至二公釐,有如透明小水珠,並不會發紅或發癢,一至二天就自行痊癒,好發於新生兒頭、頸、上半身。【紅痱子】這是一般人最熟悉的痱子。在天熱、出汗、密封情形下最易形成,新生兒第十一至十五天是好發期,四肢彎曲側、脖子、腋下、鼠蹊、頭、前胸,都是好發處。整片皮膚布滿針頭般大小的紅色丘疹,刺癢難耐,摸起來粗粗的有如砂紙般。如果不再出汗,也需要一到二周時間,汗腺重新打通後才會好轉。【膿包性痱子】膿包性痱子是紅痱子發炎較嚴重時的表現,由於發炎細胞湧入皮膚,死亡分解後形成膿包。膿包性痱子本身並非細菌感染,但因搔抓破皮,也可能導致續發性細菌感染,進而形成毛汗孔炎及汗腺膿瘍。【深痱子】反覆痱子發作後,形成汗管於表皮及真皮交界處的阻塞,因阻塞位置較深,因此外觀呈現皮膚色突出,有如雞皮般,疹子可隨溫度變化而改變大小,但局部因汗腺阻塞而排不出汗,可因此導致全身倦怠無力。痱子的治療並無特殊有效方式,減少出汗、穿著寬鬆吸汗衣物、使用痱子膏、減少磨擦是基本的處理。只要不再出汗一、二周內會自行痊癒。蔡呈芳 醫師表示痱子發作時皮膚較為脆弱易受刺激,可給予燕麥粉泡澡,並避免使用一般肥皂。如果有大型膿腫形成,可予以切開排膿,或給予口服抗生素。而在食物方面,蔡呈芳 醫師建議少吃高鹽食物,以減少汗中的鹽含量,但是否真有幫助值得懷疑。另外在六○年代,也流行每天口服維生素C一公克,來治療痱子。

啤酒喝出清涼,也帶出「冷因性蕁麻疹」問題

啤酒喝出清涼,也帶出「冷因性蕁麻疹」問題#紅疹

冷因性蕁麻疹,是一種較少見的慢性蕁麻疹,佔慢性蕁麻疹的5.2-33.8%。患者在接觸冷水或食用冷飲數分鐘或數小時後,發生局部或全身性的蕁麻疹。有些病患在冷水浴或游泳後,甚至會發生頭痛、胸悶、低血壓、暈厥。如食用冷飲如冰水或啤酒後也會誘發咽喉水腫。它可分為二大類:可以是後天或遺傳性,前者較常見。先天性冷因性蕁麻疹又可分為兩種,包括遺傳性家族性冷徵候群,表現方式又分為遲發性冷因性蕁麻疹,以及家族性冷因性自體發炎徵候群。前者接獲冷後9到18小時發病,常留下色素沉澱。後者約1到2小時發病,但會有眼結膜充血、發燒及其它全身症狀,成因是CIAS1基因異常,引起IL-1釋放。後天性冷因性蕁麻疹發生率為0.05%,主要在年青人產生,五年內約有五成患者自行痊癒或改善。診斷方法粗略可以將冰塊放置前臂上,90%的病患10-20分鐘內會出現膨疹,稱為cold-contact stimulation test,但有時患者呈陰性測試結果,需在特殊環境下才會誘發。更精密法可用特殊裝置,此儀器可調節設定不同溫度於前臂作測試。此外血中可能出現冷凝蛋白、anti-lamin B抗體、C1-esterase inhibitor下降、C4下降。研究中有近7成出現IgE抗體增高,而抗IgE抗體、異位性體質也較多。有些患者是因感染幽門桿菌、toxoplasma 、昆蟲叮咬、食物、藥物而誘發。後天性冷因性蕁麻疹依成因,又可分為至少五種,除以上的常見典型案例,還有四種非典型冷因性蕁麻疹,包括遲發性冷因性蕁麻疹(delayed cold urticaria,24小時後發疹)、冷依賴性皮膚劃紋症(cold-dependent dermographism, 皮膚預冷後才會產生)、冷誘發性膽激鹼性蕁麻疹(cold-induced cholinergic urticaria,冷的環境下運動產生)、全身性非典型冷因性蕁麻疹(systemic atypical cold urticaria,特殊環境下誘發全身性症狀)。蔡呈芳 醫師表示在治療上先找出誘發的溫度,以避免冷為主,之後則是用高劑量抗組織氨。嚴重時可投予白三烯抑制劑、環孢黴素、類固醇及給予epinephrine 。懷疑與感染有關時,也有人給予高劑量盤尼西林治療,用法是每天口服pnenoxymethylpenicillin 1 MU共2-4週,每天肌肉注射benzylpenicillin 1 MU共20天,及每天doxycyclin 200mg共3周。其他治療方式包括冷減敏就是逐漸洗冷水產生耐受性,還有塗抹辣椒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