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

灰指甲擦藥沒效?恐為乾癬作祟

灰指甲擦藥沒效?恐為乾癬作祟#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約50歲男子因罹患乾癬,全身包括頭皮和指甲都出現病灶,遍尋中西醫都無法根治,嘗試口服藥物到照光治療,最終通過健保生物製劑申請,每3個月施打一次,經過2年療程,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PASI指數)從注射生物製劑前的26.5分降至2.1分,身上脫屑、丘疹、斑塊也都消失,症狀改善明顯,外出生活工作不再受到影響。乾癬臨床表現多樣,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幼華表示,頭皮紅疹塊及脫屑增厚的症狀常被誤認為是脂漏性皮膚炎,表現在指甲上也常被誤認為灰指甲,擦了藥卻不見改善。乾癬病徵表現多樣,一定要仰賴專業醫師的經驗與專業,評估患者的病灶型態、嚴重度、範圍及部位、原有疾病採用不同治療方式。不會傳染的皮膚病 紅斑脫屑為典型症狀李幼華醫師表示,許多人常以為乾癬會傳染,事實上,乾癬並非黴菌造成,因此不會傳染。俗稱牛皮癬或銀屑病的乾癬,病灶呈粗糙且界線分明的紅色斑塊,通常從頭皮、軀幹、四肢伸側開始分布,若沒有加以控制,可能慢慢擴散到全身,也時常侵犯指甲、關節,導致變型或疼痛。乾癬不只是皮膚病,更是自體免疫失調的全身慢性發炎,遺傳、壓力、外傷、飲食、不當用藥等,都可能誘發乾癬。乾癬「只能控制,不能根治」,早期發現仍是對抗乾癬的基本原則。患者注意保濕皮膚乾癬患者日常保養首重保溼皮膚,除了選擇油脂比例較高的保溼產品外,保溼時間點也很重要,例如洗完澡擦乾身體後,當肌膚還處於溼潤狀態時,馬上塗上保溼產品防止肌膚乾燥並進一步鎖水保溼,避免產生龜裂,否則因乾癢搔抓,製造出更多微創傷口,反而加重乾癬進展與擴張。另外包括避免菸酒、情緒保持穩定、生活作息正常等,依樣能減少誘發因素、避免病灶惡化。

及早脫離「癬」境 快樂當媽咪不擔心!

及早脫離「癬」境 快樂當媽咪不擔心!#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臨床上有名年近 30 歲的女性乾癬患者,想生育卻擔心受影響,在治療與不治療間猶豫不決,而錯過治療黃金期;等到懷孕後才發現,乾癬惡化情況已相當嚴重,再加上孕期無法用藥而擔心不已……。 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陳怡如指出,乾癬患者雖然以男性居多,但女性較常會因延遲就醫而導致皮膚症狀的惡化;其實乾癬治療並不困難,雖然無法斷根,但持續治療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乾癬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不容易斷根。陳怡如主任表示,從臨床觀察,有 3 成左右的皮膚乾癬患者可能有乾癬性關節炎,除了會有皮膚脫屑、指甲症狀外,還容易合併如新陳代謝與心血管等疾病,陳主任說,「從國內外大型研究發現,中重度乾癬患者罹患代謝症候群、中風、淋巴癌、腦病變、慢性腎炎、憂鬱症等有很高的機率。」 過去皮膚科較少關注乾癬性關節炎的嚴重度,但相對於皮膚病灶,乾癬性關節炎對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產生的影響更大,疼痛度也大增,「一旦產生關節症狀,對關節的破壞就是不可逆的,只有及早介入治療,才能延緩日後變形、關節被破壞的進程。」 陳怡如主任說明,傳統治療乾癬的藥物以免疫調節劑居多,作用為抑制發炎,如今已可選擇生物製劑,可抑制新骨增生,達到反轉發炎的現象,只要早期診斷,就能降低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後續不可逆的變化。 陳怡如主任指出,目前生物製劑選擇性多,對皮膚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的控制都能達到不錯的效果,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狀況用藥,「其中,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類藥物因為抑制了發炎途徑末端因子,可立即改善發炎情形,對於乾癬性關節炎特別有效。」 他提醒,乾癬成因不明,且會隨著季節變化讓病情時好時壞,如果患者出現指甲不平整、甲床分離、指甲脫離等指甲症狀,或有嚴重的乾癬病症,就要高度留意未來幾年發展成乾癬性關節炎的機率,最好儘早介入治療,快速脫離「癬」境。    

氣溫降 乾癬患者中風率高3倍

氣溫降 乾癬患者中風率高3倍#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也有掉屑困擾嗎,小心恐併發中風!40歲的蘇小姐5年前乾癬發作,因為小腿、大腿、臀部、腹部、手肘、胸部等部位都出現斑塊狀脫屑,愛美的她不得不放棄最愛的短褲、短裙。有時患部奇癢無比,常常抓到破皮流血,2年前至過敏免疫風濕科就醫後,症狀才大幅改善。醫師提醒,勿輕忽乾癬長期發炎,併發中風率恐高達3倍!好發位置在肘窩、肚臍 天氣變冷易惡化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寶寶提醒,近日天氣冷,乾癬患者應注意皮膚患部是否發生惡化的情形。乾癬是慢性皮膚發炎,發病原因與基因、環境有關,為骨髓內T細胞被激化,造成皮膚增生,好發位置在肘窩、肚臍、頭皮、臀部等,有時還會出現手腳指甲凹洞、變形等臨床症狀,約3成的病患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病患以男性居多 好發於30至50歲許寶寶醫師指出,乾癬病患以男性居多,好發於30至50歲男性,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卻會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由於外觀變化,有人因頭皮變厚,旁人常誤以為是頭皮屑、衛生習慣差,讓許多患者飽受異樣眼光,有人甚至因此在找工作時被拒絕,不但讓患者缺乏自信,對工作、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2倍研究顯示,乾癬患者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導致乾癬病患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2倍、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也會高出約1.5倍,腦中風則是高出2~3倍。 因此乾癬不只是外觀問題,乾癬患者除了冬天要注意保暖外,更要留意保濕,勤擦乳液或凡士林,配合服藥,避免泡溫泉、喝酒或食用含酒精的補品,刺激性、高油高脂的食物也要盡量避免,從裡到外配合治療才能改變體質。

醫訊/馬偕紀念醫院乾癬病友座談會

醫訊/馬偕紀念醫院乾癬病友座談會#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因應世界乾癬日,馬偕皮膚科醫療團隊將舉辦乾癬病友座談會,由皮膚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揚志、吳南霖及營養師趙強主講,鼓勵乾癬病友及家屬踴躍報名,一齊走過疾病治療的過程!針對乾癬患者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將會再講座當中為患者一一解惑,唯此次活動對象限定為乾癬病友及其家屬參加,且須事先報名,額滿為止。名稱:馬偕紀念醫院乾癬病友座談會活動對象:限定乾癬病友及其家屬報名參加時間:105年11月26日 星期(六) 下午13:30-15:30地點: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福音樓九樓第三講堂(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 洽詢:黃小姐 (02)2543-3535分機2553、2555

3萬6泡澡 18年乾癬仍無解

3萬6泡澡 18年乾癬仍無解#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9歲的葉先生罹患乾癬18年,不僅因自卑而害怕出門,為了追求治癒,葉先生嘗試廟裡推薦的貴妃百花澡,各式花草熬煮後浸泡全身,連續泡了近30次卻未見療效,之後自行購買類固醇服用7個多月,直到3年前到醫院就診,每3個月接受一次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注射治療,症狀才有明顯改善。不適合長期使用口服或針劑類固醇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楊朝鈞表示,乾癬的皮膚常有裂開的傷口,浸泡偏方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且乾癬病人也不適合長期使用口服或針劑類固醇,除了會有顯著的副作用外,還會在停藥時造成乾癬惡化或膿疱型乾癬。無法治癒 可以長期慢性控制成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趙曉秋指出,乾癬不是免疫力下降,而是免疫系統失衡造成皮膚慢性發炎的疾病,目前雖然無法治癒,但如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可以長期慢性控制,病友可以與醫師從療效、安全性、方便性,規劃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近8成病人仍可以維持穩定的療效目前皮膚科的治療,包括外用藥膏、照光、口服藥、生物製劑等,都經過大型實驗確定其療效以及安全性,若按照治療步驟仍無法達到良好控制者,健保也有給付生物製劑,能直接抑制發炎反應,以長效生物製劑5年臨床報告顯示,有接近8成的病人仍可以維持穩定的療效,且長期使用也未因時間增加而累積安全性疑慮。自我照護、維持體重、戒菸避酒楊朝鈞醫師指出,乾癬治療的目標,應該是使乾癬對於生活品質、社交功能的干擾降到最低,患者平日也應做到生活作息的調理、自我照護,維持理想體重,戒菸避酒,避免高壓,以避免乾癬病灶復發惡化。

預防乾癬復發 少吃羊肉、堅果

預防乾癬復發 少吃羊肉、堅果#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乾癬是容易復發的疾病,壓力、環境、寒冷、潮濕、外傷、感染等都容易誘發乾癬,尤其是飲食,更是要忌口,以免造成乾癬復發;中醫師就點名帶殼海鮮、羊肉、堅果、鳳梨、芒果、荔枝及咖啡等,乾癬病人不要碰。 擔心類固醇影響 以中醫治療乾癬治療在西醫常以類固醇居多,致使不少病人會尋求中醫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表示,門診中,有超過五成乾癬病人都是西醫治療後,才來找中醫治療,多是因為西醫以類固醇為優先,大部份病人在吃藥一、二年後已成為慢性病人,但是會擔心類固醇的影響,而來以中醫治療。 龍膽瀉肝湯與黃連解毒湯 緩解發炎乾癬可分急性期與慢性期,謝旭東醫師指出,急性期病灶會有厲害的脫屑與紅斑,通常急性期病人會去看西醫,其實,中醫也有對於急性期治療的用藥,通常會以龍膽瀉肝湯與黃連解毒湯來緩解發炎,再搭配去癢藥,上半身會以去風藥如荊介、防風,下半身以去濕止癢藥如白鮮皮、地膚子,慢性期則是以四妙散用藥,四妙散包括蒼朮、黃柏、牛膝與薏仁。 中藥治療乾癬 分4個階段也有不少乾癬病人會中西醫治療併行,謝旭東醫師進一步指出,以中藥治療乾癬會有4個階段,首先會有反彈期,因為不用西藥有可能會使病況反彈,之後會有停滯期,因為很多病人的病程很長,服用中藥大約要1個月才有效,再來是改善期與自我養生期,改善之後就可以逐漸減藥與停藥,到了自我養生期就可以停藥。 帶殼海鮮、堅果、羊肉、鳳梨不可吃謝旭東醫師強調,乾廯也有分型,慢性期較嚴重以斑塊居多,用藥治療之後會變點狀,若是不影響生活就不用特別吃藥,但是,得注意不要復發,因為乾癬是自體免疫疾病,尤其是在飲食上要忌口,帶殼海鮮、堅果、羊肉不可吃,水果中的鳳梨、芒果與荔枝都會誘發乾癬,也不宜吃,還有要戒咖啡,辛辣與炸烤食物也都不可以吃,以免使乾癬復發。(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乾癬合併關節炎 手指腫成香腸手

乾癬合併關節炎 手指腫成香腸手#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乾癬不只是皮膚症狀,若出現指甲、關節疼痛腫脹現象時,恐已演變為乾癬性關節炎!臨床一位40歲女性,因皮膚出現乾癬症狀四處求診達6~7年,卻無法有效控制,之後更陸續出現指甲斷裂、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手指更腫如香腸手,苦不堪言。到風濕免疫科就診時,皮膚甚至出現水泡感染而緊急住院治療,經過生物製劑治療1年後,皮膚症狀已經減緩,關節疼痛、腫脹情況也已逐漸緩解,出院後她大嘆「原來罹患乾癬真的不能大意!」。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林聖閎醫師指出,有6成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會先出現皮膚症狀,2~3年內會產生指甲病變,若不及時治療,10年內就會出現關節炎症狀,他表示許多乾癬患者會忽略指甲與關節問題,導致終身關節變形。乾癬患者出現皮膚外等病徵 應警覺是否罹患乾癬性關節炎林聖閎醫師解釋,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侵犯遠端指關節處,於韌帶附著於骨頭的附著點產生發炎現象,這是診斷上最典型的判斷依據。而根據國際乾癬聯盟IFPA最新發表的資料顯示,有5成的乾癬患者其實是乾癬性關節炎的潛在患者,卻未被診斷出使得病情加劇,因此,若有乾癬症狀同時又有指甲病變、或關節疼痛等現象時,就要高度警覺。門診也發現,許多已有皮膚、指甲出現嚴重乾癬症狀的患者,多只使用外用藥物治療皮膚問題,已持續使用乾癬用藥達6~7年,直到關節疼痛難耐時,才驚覺是乾癬性關節炎。所幸,如今已可藉由2週施打1次以抗腫瘤壞死因子抗體研發而成的生物製劑,有助改善皮膚狀況、紓緩關節疼痛腫脹,同時也可降低乾癬患者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乾癬共病多 及早治療為對策由於乾癬屬於全身性的發炎病變,對心血管、膽固醇、動脈硬化等代謝性疾病影響大,若不積極治療,不但會造成關節永久損傷外,甚至會有心血管等共病的隱憂。因此,林聖閎醫師提醒,在治療乾癬的同時也須配合正常作息,並要戒菸以免誘發皮膚症狀、少喝碳酸飲料避免日後共病產生,更要留意不抓破皮疹以免感染、多做關節運動避免僵硬等,與疾病和平共處。

紫外線忽強忽弱 乾癬症狀恐加劇

紫外線忽強忽弱 乾癬症狀恐加劇#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烈陽高照,一般乾癬患者在陽光照射下,症狀可得到改善,但若是戶外紫外線忽強忽弱時,反而可能造成乾癬發作,亞東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醫師說,紫外線與人體的情緒壓力反應接近,一旦壓力過大,抗壓性低的患者就會導致症狀加劇,輕忽不得。中重度乾癬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不可不慎 乾癬屬於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臨床認為與後天環境、壓力有關,症狀多以紅斑、發癢、表皮增厚及脫屑為主。研究顯示,中重度乾癬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兩倍之多。王淑惠醫師解釋,身體質量指數(BMI)較高的乾癬患者,其症狀也較嚴重,這是因脂肪組織會分泌包括腫瘤壞子因子與介白素等激素,吸引白血球附著在血管內皮,進而破壞血管組織,促使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增高,導致高血脂;另一方面也會增加胰島素抗性,產生高血糖,王淑惠醫師表示這些都是動脈硬化的前驅反應,容易出現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需長期治療。乾癬治療選擇多 副作用少成為用藥關鍵目前乾癬治療藥物主要包括MTX、環孢黴素及維生素A酸等,並搭配照光治療。然而,MTX具肝毒性,有造成骨髓抑制的風險,而長期使用環孢黴素可能產生具腎毒性,維生素A酸則可能影響血脂或肝功能、令黏膜皮膚乾燥,且值生育期婦女不建議使用。王淑惠醫師表示,如今市面上也有腫瘤壞子因子(TNF-α)抗體研發而成的生物製劑,作用於阻斷造成乾癬發炎的腫瘤壞死因子與介白素,對肝腎負擔較小,透過兩週一次的治療,來改善皮膚乾癬症狀。門診間就有女性患者,因額頭長滿乾癬,需以瀏海蓋住額頭才能示人,治療時因要準備懷孕無法使用A酸,且在使用MTX及環孢黴素加上照光三個月後,仍不見改善;後來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半年後,額頭的乾癬漸漸退去,如今只需遵循日常生活醫囑,與使用外用藥物搭配控制。乾癬長期治療目標 首要學會與疾病和平相處王淑惠醫師建議,乾癬患者平日應注重日常保養,如適度紓壓、悶熱的天氣,最好穿著寬鬆棉質的衣物,不可亂投藥,以免讓病情更嚴重。中重度乾癬患者,應與醫師討論長期的治療目標,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機率,才可與乾癬和平共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