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

驚「癬」!頭皮屑滿天飛 原是乾癬惹的禍

驚「癬」!頭皮屑滿天飛 原是乾癬惹的禍#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四月正值季節交替之際,氣溫變化大易導致頭皮代謝異常,容易有頭皮癢且頭皮屑變多的現象。患者王小姐近日發現頭皮屑莫名爆量,走到哪裡,屑就掉到哪裡,還發紅發癢呈現片狀一大片一大片的掉落,造成生活上的困擾。經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不是頭皮屑在作怪,而是有嚴重的頭皮乾癬。台北榮總皮膚部主任張雲亭提醒,一般人以為頭皮屑變多是脂漏性濕疹所導致,其實還有可能是乾癬的初期表現! 乾癬疾病共病多 患者應及早就醫治療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性疾病,但以皮膚症狀為多,如果是在壓力大或季節更換期,發現有頭皮癢且頭皮屑增多的現象,且伴隨有紅色斑塊、皮膚明顯隆起,或者在四肢關節出現腫脹疼痛、指甲凹陷等,臨床上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就會評估可能為乾癬患者,治療上除了治療皮膚症狀外,也會考量是否併有新陳代謝或心血管系統方面的慢性疾病,一併治療。張醫師表示,乾癬之所以會與心血管疾病有關連,主要是致病因子與細胞激素有關,這種細胞激素會導致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從國內的研究資料可發現,同年齡相比,有乾癬症狀者,同時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狀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兩倍,必須長期治療才能得到控制。積極治療 乾癬患者重拾幸福人生傳統治療乾癬的方式是以免疫製劑、維他命A酸等用藥,但免疫製劑可能傷及肝、腎,或讓血球降低;而維他命A酸則易致使不孕、皮膚乾裂、血脂肪或有讓肝功能不正常的疑慮。「患者若對傳統用藥效果不理想時,建議可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抗體所研發而成的生物製劑,可降低傳統用藥的副作用,效果也比較好。」研究指出,抗腫瘤壞死因子可降低乾癬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藉由兩周施打一次,也可改善皮膚的乾癬症狀,張醫師說,目前在國內健保規範中,生物製劑的治療給付時間已延長為兩年,且必須在傳統用藥無效後才可使用,不過,若不考量經濟因素,及早用藥可大幅改善乾癬及關節侵犯症狀。從臨床上來看,約有八成患者表示滿意,可回歸正常社會功能,提高自信心。他強調,乾癬是不容易斷根的疾病,即使經醫師評估可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平日也應保持生活作息的正常、放鬆情緒、且配合定期回診,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疾病控制。

年節在家打牌坐太久 碰出乾癬性關節炎!

年節在家打牌坐太久 碰出乾癬性關節炎!#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原本就有乾癬症狀的莊先生,平常就偶爾有下背痛及關節痠痛情形,過年期間經常約朋友來家中打牌且長時間久坐,數日後卻發現持續下背痛及手指腳趾關節緊繃的現象,一開始以為是姿勢不良導致的關節痠痛,誰知年節過後開工,症狀卻沒緩解,甚至出現嚴重下背痛致無法下床以及手指腳趾紅痛腫脹等情況,至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以上症狀都與乾癬引發的乾癬性關節炎有關!乾癬性關節炎輕忽不得 嚴重造成關節變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洪偉哲指出,臨床上統計,約有5-40%的乾癬患者同時會出現關節炎、下背痛與著骨點疼痛的症狀,可說十分常見,而由於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現象,若輕忽嚴重性延誤治療,就可能導致關節損壞變形,最終影響日後的生活作息,實在輕忽不得。乾癬屬於一種皮膚慢性發炎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有明顯的斑塊、發癢、脫屑等情形,雖多為皮膚症狀,實際上卻是自體免疫調節出現異常所致。因此,若乾癬患者出現夜間或清晨起床時下背痛,但活動後可以改善;或有手足肘等周邊關節發炎現象,甚至出現足跟疼痛與腫脹等症狀時,就要高度警覺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在作祟,應提早就醫治療。研究顯示,當乾癬患者的指甲、頭皮或股溝間出現嚴重的乾癬症狀時,將來發生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也會增加。洪醫師表示,上述症狀最易被輕忽,而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疾病本身併發代謝症候群、冠狀動脈硬化、脂肪肝、眼睛病變等等種種問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患者積極治療 才能減少共病發生目前治療乾癬關節炎的方式分為三個部分,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針對嚴重患者的外科手術治療。洪醫師提醒,傳統免疫調節抑制劑藥物使用在控制皮膚與關節發炎,但對於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目前衛生福利部已核准多項生物製劑可供申請使用,但需一定藥物療程及符合健保條件,透過定期每兩週回診治療以改善皮膚及關節炎症狀。洪醫師表示積極治療乾癬與乾癬關節炎可降低乾癬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對看不見的潛在關節病變有保護作用。上述案例經由適當的治療後,關節疼痛及下背痛的問題已消失,對乾癬皮膚症狀亦有大幅改善。洪醫師提醒,乾癬性關節炎及相關下背疼痛易被輕忽,因此醫師建議,乾癬及乾癬關節炎患者平日宜多了解自身症狀及可能影響部位的嚴重程度,同時也要清楚目前使用藥物的種類與注意事項,聽從醫囑按時治療且定期回診,只要積極控制且治療,就可減少日後憾事的發生。

當心!乾癬不只會癢 3成患者併發關節炎

當心!乾癬不只會癢 3成患者併發關節炎#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乾癬與關節炎,竟是難兄難弟!惱人的乾癬,要提防共伴效應,也就是會嚴重破壞骨頭與關節的乾癬性關節炎。醫師指出,約有3成的乾癬病患,慘遭乾癬性關節炎侵犯。也提醒乾癬患者,目前還沒有任何抽血檢查,可以診斷出乾癬性關節炎,因此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關節變化。台灣乾癬發生率仍達0.5%~1%,相當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溼免疫科蔡嘉哲醫師說,最近就診的一位40多歲的男子,就是典型病例。他乾癬纏身已有30年之久,最近半年,左側膝關節及大腳趾開始腫痛,意味關節炎已合併乾癬出現。 乾癬侵襲處多  皮膚、眼睛、關節難幸免傳統認為,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都只是局部的皮膚病,事實上,2者均為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的全身性發炎。蔡嘉哲說,乾癬是角質細胞在感染或外傷後,觸發大量增生,致使角質細胞成熟,造成表皮凸起、發炎,出現銀白色脫屑紅斑,且讓人搔癢不止。侵襲處除了皮膚,眼睛、關節、骨頭、指甲也難以幸免,甚至牽連到心臟疾病與腸病變。麻煩的是,合併發炎性關節炎、指甲病變、指趾炎、手腳關節新骨形成,乃至殘障,這些都已令人疲於應付,大片紅斑在外觀上的衝擊,更嚴重影響人際關係。部分病患因為心理壓力過大,終日憂鬱,不知何時才能擺脫惡疾。但醫師也說乾癬性關節炎,常以抗發炎藥物、免疫力調節藥物治療,加上近年來也有生物制劑可選擇,所以患者勿灰心,目前控制乾癬性關節炎已成為可能的任務。

乾癬病友2年不剝皮 一食補竟破功

乾癬病友2年不剝皮 一食補竟破功#乾癬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在寒冷的冬天,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羊肉火鍋暖胃又溫馨,不過有皮膚疾病患者,當心食補養生成了「癢身」!中國一名男子,有10年乾癬症病史,近2年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但因為最近在聚會中吃羊肉爐和飲酒而復發。據了解,男子罹患乾癬症快十年,原本病情已經得到控制,近兩年來都沒有復發,前幾天老友相聚,大口吃涮羊肉和飲酒,雖然事後有點後悔,但身體沒有出現異狀,也就不以為意。然而,兩天後,他突然發現自己幾年前消退的皮疹又出現了,不僅全身大面積出現紅斑,搔癢難耐,而且皮膚上覆蓋大量灰白色鱗屑。注意!心理壓力、外傷恐增復發率當地醫師表示,乾癬症俗稱牛皮癬,是常見慢性、炎症性的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鱗屑,此疾病復發率高,除了會因外傷、過大的生活壓力、特定藥物、或突發劇烈影響情緒的悲傷事件等原因之外,多數受飲食影響,特別是冬季大家愛吃羊肉爐,喝酒禦寒,易引起乾癬復發或加重。hold住病情!6大招不再皮癢根據《優活》過去報導,乾癬容易發生在全身各處的皮膚,有乾癬體質的人,只要掌握以下6大招,避開復發及誘發的危險因子,並配合醫囑妥善治療,大部分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1 ) 避免外傷。2)注意皮膚保濕。3)健康均衡飲食。4)生活作息正常。5)做好情緒壓力控管。6)勿聽信偏方、濫用藥物。 

男童患灰指甲拒上學?原來是「二十甲失養症」

男童患灰指甲拒上學?原來是「二十甲失養症」#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門診來一個國小六年級男童,因兩手的手指甲及腳趾頭皆有異常現象,而遭到班上同學們嘲笑,也因以為是灰指甲,怕被傳染不敢靠近他。而男童不僅手腳指甲出狀況,連頭頂也禿了一塊,原本在診斷上被視為灰指甲,但詳細檢查後發現是罹患了「二十指甲失養症」,醫師指出,這類疾病與灰指甲完全不一樣,並不具傳染性。指甲粗糙伴隨禿頭、乾癬 即可能為二十甲失養症粗面指甲 (trachyonychia)指的是指甲表面異常粗糙,當手腳上多數指甲都出現粗糙就叫二十甲失養症 (twenty nail dystrophy),最早在1977年由Hazelrigg等人提出,它是一種後天指甲變形,特徵是表面粗糙像砂紙、縱軸紋條、脊狀隆起、裂溝、雨滴狀凹洞、脆甲、指甲裂開、甲面失去光澤等,出現在手腳大部份的指甲,甚至是二十指的指甲。通常從嬰兒或孩童時期緩慢出現,到了3-12歲時達到高峰,然後又慢慢的改善,少數病患則是成年後才出現,另外,也可能因遺傳家族史的關係,而伴隨圓形禿疾病。據統計圓形禿患者有12%會發生二十甲失養症,尤其是嚴重的全頭禿或全身禿,也有部分人認為二十甲失養症是圓禿的指標之一,此外,二十甲失養症還可能跟扁平苔蘚、乾癬有關,扁平苔蘚引起的二十甲失養症通常比較薄,而乾癬引起則多為厚甲。二十甲失養症多屬良性病變 不具傳染性二十甲失養症的報導不多,目前較大的研究是韓國做的統計,其中分成五種臨床亞型,分別是萎薄甲型、增生厚甲型、雨滴凹陷型、淺縱溝型(深度不及指甲板一半厚度)及深縱溝型(深度超過指甲版一半厚度)。大多數情況下,二十甲失養症會隨著年紀慢慢改善,因此大部份的病人,尤其是兒童患者,並不一定要治療,若要選擇治療,可以嘗試口服或注射類固醇;國外則有報導可使用口服A酸及環孢靈來治療乾癬引起的粗面指甲。二十甲失養症多數屬良性病變,雖然外觀不好看,但不會造成指甲疤痕化,這代表將來指甲仍有機會恢復正常。建議如果民眾發現可能患有相關疾病,先與醫師諮詢,進行正確的診斷,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冬天乾癬易復發 生物製劑帶來契機

冬天乾癬易復發 生物製劑帶來契機#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冬是乾癬患者容易復發及變嚴重的季節,部分患者不僅要煩惱外顯皮膚症狀,關節炎、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共病也可能同時來襲。醫師表示,乾癬不僅僅是單純皮膚發炎的疾病,慢性的發炎亦可能影響許多器官及系統,因此妥善疾病控制對患者來說十分重要,且乾癬的照護應「內外」兼顧,不只要治療皮膚症狀,也要兼顧預防共病風險。乾癬嚴重致關節惡化及三高 生物製劑控制病情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乾癬特別門診廖澤源主治醫師表示,近來天氣逐漸轉涼、變冷,皮膚科門診開始暴增病情惡化的案例:有些患者有嚴重的全身性紅皮症,就診時已經沒有一處完好的皮膚,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隻紅通通、被煮熟的蝦子一樣;有些患者則發現自己的關節會紅腫疼痛,甚至痛到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另外經過篩檢發現同時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亦不在少數。廖澤源醫師提及,當患病時間越久,患者越容易有放棄的念頭,其原因多半與過去的治療效果不佳有關,使患者不斷飽受身心之苦,更因外觀症狀而不敢外出,信心也大受打擊。不過,廖澤源醫師強調,除了已知的傳統治療,治療乾癬的生物製劑也不斷推陳出新,如兩週施打一次的劑型,使用上不僅較方便、也注重安全性,可作為治療的選擇之一。病情如為中重度乾癬,且對於傳統療法成效不理想的患者,使用生物製劑對於其病情較能控制得宜。乾癬生物製劑納健保給付 延長至2年廖澤源醫師表示,自從今年(民國104年)衛生福利部健保署於四月一日公告,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期限從原本的6個月延長為2年,對病人來說不僅減輕經濟負擔,也能藉此長久控制疾病。「每當看到病人從體無完膚的皮膚狀態逐漸康復,並同時能穩定地控制共病,對於醫師來說是很欣慰且很有成就感的。」也有越來越多的病人因為乾癬的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而開始積極治療,並且願意站出來鼓勵其他乾癬患者:只要有希望就不要放棄治療。廖澤源醫師也補充道:「雖然健保給付生物製劑有其規定條件,不過若乾癬患者有投保私人醫療保險可給付生物製劑,便可跳脫需事先向健保申請的範疇,能更早治療控制病情。」

指甲、頭皮也長癬?小心是乾癬性關節炎

指甲、頭皮也長癬?小心是乾癬性關節炎#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天是乾癬的好發季節,一名年約25歲的女性上班族,因身上乾癬經常發作,皮膚變得很差,不但影響工作,人際上也沒自信。直到前兩年發現連頭皮、指甲上都長了癬,甚至伴隨膝蓋關節疼痛,經就醫才知道原來是罹患了乾癬性關節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免疫風濕科黃柏豪醫師說明,根據研究指出,約有7-35%左右的乾癬患者會轉變為乾癬性關節炎,這類族群發病是從指甲、頭皮開始。門診就有患者曾因指甲出現如出現凹洞、不規則、斷裂、剝離、變色等類似灰指甲現象,跑錯科求診,不但延誤就診時機,還導致關節出現變形。生物製劑抑制發炎因子 降低乾癬性關節炎發生率乾癬不只屬於皮膚的疾病,更屬全身性的免疫疾病。根據最新研究指出,有5成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容易合併有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脂肪肝、眼睛病變、克隆氏症、憂鬱及焦慮等症狀,因此,治療上必須特別留意。黃柏豪醫師表示,輕度的乾癬患者(皮膚發炎小於10%),臨床上可給予保濕型或類固醇、維他命A等外敷藥物;對於嚴重型的患者,則將視患者狀況給予免疫調節性藥物,他補充道:「若使用皮膚藥物及免疫調節藥物都無法控制時,就必須使用生物製劑,以抑制發炎因子。」有國外文獻指出,使用生物製劑可降低皮膚的發炎症狀,若一開始只有皮膚問題,也能降低乾癬性關節炎的產生。以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抗體研發而成的生物製劑,可降低乾癬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能改善皮膚的乾癬症狀。黃柏豪醫師舉上述25歲女性上班族為例,經過使用兩週施打一劑且治療一個月後,該名女性的皮膚症狀已經改善許多。健保給付生物製劑延長至2年 乾癬患者一大福音以往生物製劑的費用高昂,對長期使用的患者而言負擔較大。自今年4月起,健保署將生物製劑的給付期限從原本的6個月延長至2年,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黃柏豪醫師提醒,乾癬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性不亞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生變形就很難回復,因此,若有乾癬症狀且又有莫名關節痛的患者,應及早至風濕免疫科求診;此外,飲食上也應採清淡、少油炸,多運動並維持正常作息、不熬夜,更要嚴格戒酒戒菸;同時,進入冬天好發期時,更要做好平日的保濕工作。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誤以為皮膚狀況好轉就擅自停藥,以免病情加劇後,更難治療。

只是一塊乾癬?小心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一次爆發!

只是一塊乾癬?小心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一次爆發!#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一位五十歲男性腳趾無故腫脹,足部大拇趾腫如香腸,起初一直當作痛風治療,但幾週後症狀都未見好轉,連腳踝也腫起來,痛到不能走,直到轉診至風濕免疫科,醫師同時發現該名患者手腕關節有關節炎,且多處指甲表面有凹陷小洞病變、耳朵裡也有一小塊的皮膚乾癬,經問診及理學檢查後才確定罹患乾癬性關節炎。在使用傳統化學免疫調整藥物治療不見成效後,改申請使用生物製劑,男子病情終於得到控制。小小乾癬別忽視 關節破壞不可逆!台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陳怡行主任表示,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功能疾病,大約有30%的乾癬患者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乾癬不只是皮膚外觀問題,若不積極治療,患者合併心血管疾病(如腦中風、冠心症)及代謝症候群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高1.5到7倍!而且,乾癬受犯的體表面積越大、患病時間越久,風險也就越高,千萬不可輕忽!陳怡行主任解釋,關節炎就跟房子失火一樣,關節就好比房子的結構,當未被柱蝕(也就是關節發炎狀況控制良好時),其受損程度就會降低,此時房子結構穩固,使用年限可以保固終生;相反的,若是延遲治療且未妥善控制發炎,當結構被破壞,就會發生變形走位,保用年限就會大大縮短。因此,及早診斷、找到合適方法治療是很重要的。「乾癬會從受過傷或物理刺激的地方長起。」陳主任分享,臨床中曾遇見一位原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當時症狀是下背疼痛,做了幾次脊椎矯正手術,後來在手術傷口處竟出現發現表皮有紅腫脫屑斑塊,才發現是乾癬,等到被確診時中間已落差十年。乾癬罹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一般人高出50%!事實上,罹患乾癬疾病愈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愈高。陳怡行主任表示,根據臨床資料顯示,乾癬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除了較一般人高1.5到7倍,死亡率也高出50%!換句話說,乾癬患者可能較一般人提早10年發生中風,且平均會減少5年的壽命。因此,當患者回診時,醫師主要先控制發炎為主,同時加做如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及測量血液中的發炎指標(CRP)來評估發炎程度,並確認是否有三高等問題。 陳主任提醒,乾癬需要長期治療,除了患者本身日常生活應遠離菸酒、控制體重,遠離誘發因子外,目前健保局也有給付多種口服藥物及兩大類注射型生物製劑治療可作為選擇。他也補充,根據研究指出,接受抗腫瘤壞死因子等生物製劑治療,可改善皮膚的乾癬症狀,同時控制全身慢性發炎,進而降低病患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達到理想的疾病控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