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作息不正常,健檢發現腸息肉,才知罹患腸癌第3期!38歲的科技新貴黃先生,BMI指數27.2,體重過重,平時亦有飲酒習慣。近半年來積極運動健身,體重減輕8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有成,卻輕忽了早已出現的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腸癌徵兆,健檢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發現有多顆腺瘤型息肉及一顆10公分大腫瘤,確診為大腸癌第3期。
飲食作息不正常,健檢發現腸息肉,才知罹患腸癌第3期!38歲的科技新貴黃先生,BMI指數27.2,體重過重,平時亦有飲酒習慣。近半年來積極運動健身,體重減輕8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有成,卻輕忽了早已出現的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腸癌徵兆,健檢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發現有多顆腺瘤型息肉及一顆10公分大腫瘤,確診為大腸癌第3期。
「大腸息肉」是指生長在大腸壁中突起的細胞腫塊,大腸息肉的種類很多,而且有的息肉將來可能會變成大腸癌⋯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於《腸活必修課》一書中,針對大腸生理結構、大腸息肉、大腸癌症病史⋯等,分享大腸癌的發生及防治,幫助讀者遠離大腸癌。以下為原書摘文:
38歲的洪小姐是一位年輕母親,3年前因反覆胃痛、腸阻塞便祕而就診,確診大腸癌第3期,手術切除腫瘤後接續化療,僅半年就復發,惡化至第4期,接受18次化療後卻發現癌細胞轉移至卵巢,經檢測屬於BRAF基因突變患者,自費使用其標靶藥物搭配化療10次後,電腦斷層檢查已看不見癌細胞,但腹腔鏡檢查仍有少量癌細胞,目前持續控制以治癒為目標。
衛福部日前公布最新2023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大腸直腸癌長年列居前3名。雖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但癌友常因化放療副作用,導致口乾、吞嚥困難、體重減輕、免疫力變差、體力虛弱⋯等不適,可選擇利用目前已有健保給付的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結合西醫用藥,達到術後副作用調理的最佳效果。
罹患晚期大腸癌一定要使用人工肛門嗎?不少人一聽到人工肛門就心生畏懼,擔心人工肛門就是要把本有的肛門移除並放置替代性肛門,往往因此逃避治療而延誤病情。事實上,隨著輔助治療技術發展,若能與醫師充分討論策略,進行術前治療可使腫瘤縮小,再加上手術技術演進,往往可以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
現代人壓力大吃多喝水少,常有便祕困擾,不少人會吃益生菌、酵素來幫助排便,但其實吃中藥也能緩解便秘問題。一位41歲蔡姓婦人常2到3週才解便一次,偶爾5天就解便還算是「運氣好」,用盡方法想改善便秘但效果有限,因擔心排便不順連帶影響食欲,日前到中醫求診,服用中藥調理3個月後竟可恢復每天解便一次,腹部終於不再「滿肚子大便」。
近年來,癌症已成為台灣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衛福部111年公佈的資料,女性十大死因中 ,癌症仍然居首位。其中,乳癌、肺癌和大腸癌是女性發生率排名前三的癌症,而子宮頸癌位居第11 。五月母親節,台灣癌症基金會鼓勵全國女性,特別留意自身及身邊的女性友人和家人的健康情況。羅氏診斷亞太區發起女性健康篩檢活動(National Women’s Check-up Week),今年有台灣、新加坡、香港、菲律賓和泰國共同響應關懷女性健康,呼籲女性們在五月安排最重要的約會#MakeTheMostImportantDate,一起健康篩檢! 亞太區最新女性健康調查發現:女性對健康重視程度不足 根據羅氏診斷亞太區年度調查顯示,女性嚴重忽視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子宮頸癌。該項調查涵蓋亞太地區近3,000名女性,探討其健康意識和態度,主要發現 如下: 女性時間緊迫:近半的女性把家庭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經常因而延誤甚至中止醫療治療。 恐懼: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篩檢。指出對子宮頸癌篩檢感到焦慮的原因包括篩檢時的疼痛和不適(17%)、對篩檢結果感到恐懼(17%)或感到尷尬,均為缺乏篩檢行動的主因。 對子宮頸癌的疾病意識不足:超過半數的女性對健康篩檢,包括子宮頸癌診斷方法,幾乎一無所知。調查發現,即使了解一些篩檢的資訊,仍未採取行動。許多女性則因認爲自己沒有健康問題而未進行篩檢。 女性健康被社會環境忽略:絕大多數(71%)的女性認爲自己的健康重要程度被低估,且認爲社會對女性疾病給予的關注有限。 癌症蟬聯奪命冠軍,台癌籲女性定期癌篩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目前政府提供國內常見五大癌症(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及肺癌)的免費篩檢,鼓勵符合篩檢條件之民眾,可以就近至健康中心、衛生所、診所、醫院進行檢查,以確保自己的健康。過去幾年因為新冠疫情,癌篩檢數量一度嚴重下滑,不過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資料顯示 ,112年至4月底篩檢量為179萬3,756人次,相較111年同期篩檢量已增加6萬6,165篩檢人次(3.83%)。只要及早篩檢就有機會有效降低死亡率,相較於10年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的人數已逐年下滑。而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也能享有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近期亦有立委倡議應下修免費乳房攝影的年齡限制。這些政策及資源都有望帶來改變,讓死於肺癌及乳癌的人數下降。尤其實證顯示,癌症篩檢可以有效降低發生率或死亡率,像是抹片篩檢可降低6至9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以降低4成的乳癌死亡率,因此特別在母親節之際,呼籲女性在兼顧家庭及工作之餘,更要重視自己的健康。 女生們最重要的約會,一起健康篩檢! 台灣羅氏診斷總經理趙樹蕙表示,羅氏診斷深知女性健康所面臨的獨特挑戰,在母親節發起亞太區五個市場之全國女性健康篩檢活動來支持關懷女性健康,特別是提高針對可預防的子宮頸癌篩檢的認知。希望鼓舞台灣女性在承擔家庭和社會諸多責任下,能夠優先關注自身的健康,攜手突破障礙以確保每位女性能獲得應有的健康照護。溫馨五月呼籲全國女性健康篩檢,守護自己也守護身邊的人,現在就邀身邊的女性親友們一起預約安排健康篩檢吧! 台灣癌症基金會辦理【i推薦․愛篩檢】活動 鼓勵臺北市民做篩檢抽好禮 台灣癌症基金會辦理【i推薦․愛篩檢】臺北市癌症篩檢獎勵活動,鼓勵設籍台北市且50歲以上民眾做腸癌篩檢、45歲以上女性做乳癌篩檢、30歲以上女性做子宮頸抹片篩檢、30歲以上民眾做口腔癌篩檢。凡符合活動資格的台北市民,於活動期間113年4月15日至6月14日完成任一篩檢即可參加抽獎乙次,獎品包含Apple系列3C產品、Dyson系列家電等。每完成一項篩檢則多一次抽獎機會,完成越多篩檢項目中獎機會愈高。詳細活動辦法以及獎勵品,請至活動網站查詢:https://2024.canceraway.org.tw/ 【圖】羅氏診斷亞太區發起五月母親節關懷女性健康活動,號召台灣、新加坡、香港、菲律賓和泰國共同響應,鼓勵女性安排健康篩檢之約
肚子明明不餓,卻常發出咕嚕咕嚕叫的聲音?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表示,肚子咕咕叫的現象稱為「腸鳴」,腸鳴是因長時間沒有進食,但腸胃會進行有節奏的蠕動,導致腸道氣體太多所引起,最常發生在早上;但胃酸過多、腸胃炎、腸阻、便祕,甚至是大腸癌等情況,也都可能會發出腸鳴咕咕叫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