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

每天5顆安眠藥 失業女罹患乾眼症

每天5顆安眠藥 失業女罹患乾眼症#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物價上漲、股市不振,加上連日來的大雨和水災,讓許多人的情緒出現憂鬱和焦慮症狀,加上睡眠品質下降,紛紛前往精神科門診就醫服藥。不過,近來眼科門診也出現大量乾眼症患者求診,原因就是長期過量服用抗憂鬱劑及助眠劑所導致!眼科醫師提醒,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恐出現眼睛乾澀或不適,嚴重會造成乾眼症,民眾用藥應特別小心!台北康寧醫院眼科李文浩醫師表示,最近,一名24歲的蔡小姐,因去年畢業後始終找不到工作,長期經濟壓力和負面情緒,讓她罹患輕度憂鬱症。加上之前連日下雨,看到水災新聞不斷,讓她病情加重,除了吃抗憂鬱劑外,每天還要搭配5顆助眠劑(stilnox)才睡得著,沒想到眼睛出現乾澀、刺痛,差點睜不開,最後因視力模糊,嚇得她趕緊到眼科門診就診。經建議調整精神科藥物及使用免疫調節劑治療後,才讓她回復正常生活。李文浩醫師說,最近眼科門診最常見的乾眼症患者有二大族群,一為服用抗憂鬱藥或安眠藥導致的乾眼症。另外就是低頭族,習慣在捷運或公車上使用3C產品,長期眨眼次數減少,而使脂質厚度不足,淚液蒸發過量,導致乾眼症。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乾眼症患者普遍出現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更年期婦女,但最近則出現很多20到30歲的年輕族群,且患者人數激增三成以上,除了和長期使用電腦及手機有關外,普遍服用抗憂鬱劑和助眠劑也是其中一個主因。服用抗憂鬱劑或助眠劑會導致乾眼症的原因,主要是神經傳導物質經常在突觸裂隙內移動,同時傳導訊息,其中心情、意願、不安、興奮等訊息傳達有關的是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而抗憂鬱的三環、四環、SSRI、SNRI等藥物都是作用在阻止上述再吸收,但是同時乙醯膽鹼和組織胺也受到抑制,產生副交感神經阻斷作用的後遺症,如嗜睡、視力模糊、口乾舌燥及乾眼症。李文浩醫師表示,臨床上並未將抗憂鬱劑及助眠劑藥物列為乾眼症的絕對禁忌因素,所以也不鼓勵憂鬱症或失眠患者因擔心有乾眼症而擅自停藥。雖然有些藥物的確可能加重乾眼症症狀,但兩害相權取其輕,若因不服藥造成精神不寧或睡不安穩,眼睛反而會更不舒服。就像血壓控制也是如此,有些利尿劑也會影響乾眼症,但血壓控制不好,卻可能造成全身合併症。預防乾眼症更加重要!李文浩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有眼睛乾澀、癢、刺痛、灼熱感、對外在刺激敏感及短暫視力模糊等症狀,建議應盡快就醫由醫師進行診斷,以便及早治療。切莫自行至坊間購買眼藥水或人工淚液治療,導致結膜角質化,讓乾眼症病情加重,延誤治療時機。

正確使用人工淚液 好處遠大於壞處

正確使用人工淚液 好處遠大於壞處#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上班族工作通常都離不開電腦,再加上沒有適度休息、前一晚熬夜、工作壓力變大等,當用眼過度又沒有讓眼睛好好休息時,就容易會有眼睛乾澀的問題,上班族間有人說眼睛乾澀可以點人工淚液,但是也有人說點了人工淚液,就會產生依賴性造成淚水無法分泌、甚至點多了會造成青光眼等,專業眼科醫師陳祐瑲表示,其實只要適度且正確使用人工淚液,好處還是遠大於壞處。對於許多人擔心一但點了人工淚液,眼睛會產生依賴性,造成淚水無法分泌,或是人工淚液得一輩子點下去不能停,對於這些眾說紛紜的說法,陳祐瑲醫師解釋,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有些人因為睡眠改善、壓力減輕、或者因為改變工作生活環境,都可能讓乾眼症不藥而癒。而點了人工淚液就好比眼睛渴了需要多喝水,這個簡單的動作並不會反過來造成眼睛生理狀態的傷害,更不會造成淚水無法分泌,就好比你口渴時喝水並不會造成口水不能分泌,反而是有乾眼症的患者,若是放任不治療,還恐造成角膜破損、視力模糊等後遺症,陳祐瑲醫師補充說明,大部分人工淚液的主成份就是水加上一些增加黏稠度的賦型劑,只有少數人工淚液有加入強效類固醇成份,且只在特殊情形下由醫師謹慎開立,平常我們在藥局買得到的人工淚液應該都沒有類固醇成份,大家要多注意的反而是「防腐劑」,傳統防腐劑容易造成的角膜副作用,但大多瓶裝藥水的保存劑是天然可自行轉換吸收的成份,有些單支分裝的人工淚液則完全沒有保存劑,可放心使用而不必擔心副作用,另外若是配戴配戴隱形眼鏡,則一定要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或由眼科醫師診查後指示使用較好,基本上若是眼睛乾澀不舒服,最好可就醫,不宜不宜過度依賴人工淚液,以免使用過度。(資料來源:陳祐瑲醫師)

冬天乾眼症發作 暖爐、除濕機是禍首

冬天乾眼症發作 暖爐、除濕機是禍首#乾眼症

最近天氣又濕又冷,但是卻有很多患者到眼科看診的時候,卻是乾眼症發作,患者強調自己長時間待在室內、沒有吹風,卻感覺到眼睛有刺痛感、灼熱、粗糙感等不適的症狀,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發生乾眼症;眼科醫師觀察到,自從寒流來襲之後,眼科門診中乾眼症的病患就激增4到5成,透過問診之後,才發現到是除濕機與電暖爐引起。(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che。)開業眼科醫師張朝凱表示,過去很多人會發生乾眼症是因為賀爾蒙的問題,但是這一次的乾眼症卻是因為室內長時間開暖爐、除濕機所引起。張醫師解釋,在我們眼睛周圍有一層淚膜保護,在正常情況下淚膜會分泌眼淚滋潤眼睛,但是因為淚腺分泌減少,導致無法適度地滋潤眼球,因而造成眼球乾燥,醫學上就稱為乾眼症。通常造成乾眼症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年齡增長,導致代謝功能降低,是眼淚的分泌變少;但是這次的狀況並不是如此,冬天乾眼症通常是因為長期待在暖爐、除濕機的乾燥環境,會使淚液分泌不足,進而造成乾眼症。張朝凱提醒開暖爐與除濕機的民眾,這些電器開啟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開窗戶透透風、或是到室外走走,讓眼睛可以休息一下,如果真的有需要帶長時間開著除濕機或暖爐,那一定要視情況滴一些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來紓緩眼睛的乾澀。如果有配戴隱形眼鏡的人,每天配戴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而且適度地休息,減少閱讀、用電腦的時間,這樣才能有效地紓緩眼睛的乾澀與不適。

乾眼症勿戴隱形眼鏡 持續惡化恐失明

乾眼症勿戴隱形眼鏡 持續惡化恐失明#乾眼症

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靠著眼睛我們可以看見世界萬物的美好,但是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在台灣約四百萬人以上有乾眼症,45歲以上有二成的人會患乾眼症,罹患乾眼症並不一定會有相關症狀與癥候,但若不理會,會持續惡化,嚴重時甚至有失明的可能性。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花蓮玉里醫院衛教文章表示,有些人的眼淚分泌不夠,不能保持眼睛的濕潤及舒適,眼睛容易會有刺痛感、灼熱感,眼睛覺得粘粘的,一般來說,眼淚的分泌隨年齡漸大而漸減,乾眼症通常以女性為多,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另外有些乾眼症還合併有關節炎,有一種"謝格爾氏症侯群"(Sjogren's Syndrome)除了乾眼症外,還因唾液分泌減少造成口腔乾燥,嚴重的話還會引起進食的困難。關於乾眼症的預防,文章指出,最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均衡飲食、定時讓眼睛休息(建議每隔50分鐘,休息5~10分鐘),可養成每晚熱敷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若眼睛出現發炎等問題時,應儘速就醫,切勿自行買藥水、成藥等。另外衛教文章中也提醒,若有眼睛乾澀、刺痛及灼熱感,或檢查出有乾眼症的話,則要避免戴隱形眼鏡為佳,另外眼睛乾澀時常有人會藉人工淚液的幫助減輕症狀,文章中也提醒,勿自行增加人工淚液藥量,以免更加嚴重。賞雪時直視雪地 恐會引起角膜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67看東西模糊、眼劇痛 乾眼症作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91戴隱形眼鏡泡硫磺泉 竟致角膜灼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30 

天冷苦「腦」又傷「心」 三高群留意心腦血管疾病

天冷苦「腦」又傷「心」 三高群留意心腦血管疾病#乾眼症

針對昨(28)日媒體一連報導國寶茂伯及馬偕醫院醫師疑似因心肌梗塞發作致死事件,對此,行政院衛生署長邱文達呼籲,原本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民眾,容易因天氣寒冷及溫度變化劇烈導致心血管疾病發作,一定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之冬季保健!統計民國99年國人因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2萬5千餘人,平均每天有71人因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死亡,且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第2、3名。依據健保住院資料分析發現,國人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快速上升,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提醒民眾一旦出現如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發生,應儘速就醫接受檢查和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    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是心臟病、中風之重要危險因子,依據國民健康局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民眾,有4成患有三高之中至少一項疾病。呼籲前述三高患者,以及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之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天氣之變化,因為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需注意保暖。此外,建議早晨有出門運動習慣之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且運動前要先暖身,若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應立即停止。亦提醒民眾應定期測量三高數值,並配合良好生活型態之配合,如健康飲食、減少鹽分攝取、不抽菸、節制飲酒、規律運動及維持健康體重等。對於經醫師診斷需服藥控制病情的病患,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遵從醫囑規律服藥,以達控制良好之目的。大學生畢製展創意 冬季不當「懶骨頭」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29&HN_Yr=0&HN_Mon=0茂伯猝逝 天冷慢性病患要當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12&HN_Yr=0&HN_Mon=0影音/天冷易「心寒」 心律異常要小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65&HN_Yr=0&HN_Mon=0

看東西模糊、眼劇痛 乾眼症作怪

看東西模糊、眼劇痛 乾眼症作怪#乾眼症

74歲女性甲狀腺功能過高另有胰臟癌病史,患有乾眼症而引起兩眼模糊、痛。55歲男性糖尿病患者,左眼多次劇痛,乾眼症導致絲狀角膜炎。69歲男性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因復發性眼翼且瞼、眼沾粘引起乾眼症。郭綜合醫院眼科洪大展主任指出,乾眼症是因為淚液分泌不足,或淚液過度蒸發,或淚液分佈不均,造成眼球表面無法保持濕潤而引起的疾病。乾眼症之盛行率占門診患者之21.2%;而慢性結膜炎類似症狀有乾眼症之比例更高達38.8%;有內科疾病患者的機會約為一般人1~4倍。乾眼症好發的族群在40歲以後老年人、女性、不正常眨眼、乾旱、風吹空調的環境、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突眼、糖尿病、吸菸者、藥物使用者、低雄性素、停經後賀爾蒙療法、酗酒、低攝取Ω-3脂肪酸、長時間使用電腦、戴隱形眼鏡者。洪大展主任說,乾眼症的症狀有乾澀、癢、眼睛紅、痛、燒灼感、異物感、視力模糊、酸、有假性多淚、隱形眼鏡不適症、眨眼次數頻繁、黏液分泌物增加、會覺得睜不開眼睛怕光。但是多數患者都沒有感覺症狀,可是沒有症狀並不代表沒乾眼症。結果不治療就持續惡化,從第一級淚液層不穩定、第二級點狀角膜炎、第三級絲狀角膜炎、到第四級角膜潰瘍,導致嚴重影響視力。因為乾眼症是眼睛缺水的問題,在治療上得補充人工淚液。一般乾眼症患者的治療可以點用人工淚液(戴隱形眼鏡時可點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睡前點潤滑藥膏,平時可溫敷、按摩眼皮。對於較乾的患者則可以增加人工淚液之次數、戴擋風眼鏡、減少淚液之蒸發;或將淚小管栓塞、電燒、甚至以手術方法將眼瞼縫合來減少淚液流失。對於某些病因引起的乾眼症(如:眼瞼炎、維他命A缺乏、結膜炎、結膜疤痕、過敏、自體免疫疾病),也需治療。乾眼症平時的保養需正常之生活型態、睡眠充足、不熬夜;均衡之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他命A、C、E之蔬菜及水果,適當攝取Ω-3脂肪酸,少吃油炸食物;讓眼睛充分適當的休息、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疲勞,注意眨眼次數;洗臉時注意眼瞼及睫毛之清潔,用熱毛巾熱敷可以減輕疲勞並增加淚液分泌;戴隱形眼鏡時間不要過長、有不舒服即應取下。

老翁乾眼症狂點人工淚液 眼瞼痙攣眼皮狂跳40下

老翁乾眼症狂點人工淚液 眼瞼痙攣眼皮狂跳40下#乾眼症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日前一名80歲老翁近兩個月雙眼狂跳,眨個不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醫師江立峰昨天指出,這名老翁的症狀為眼瞼痙攣,醫師解釋,老翁原先已有乾眼症,因自行增加人工淚液點藥頻率,使眼睛發炎,促使眼睛眨得更厲害,正常人一分鐘眨眼12至20次,老翁一分鐘眨40到50次,眨到眼睛難以睜開,寸步難行。 醫師解釋,老翁本身已有乾眼症,常不自覺眨眼分泌淚液,加上自行增加人工淚液藥量刺激,才會導致眼瞼痙攣,台大醫院一般神經科楊智超醫師在衛教文章中表示,當眼皮不停使喚時表示,控制我們眼皮閉合的肌肉「眼輪匝肌」產生了不正常的收縮,使我們的眼皮緊閉,無法張開,視線等同被遮蔽了,雖然眼睛本身沒問題,卻也如同眼盲一般,這種「眼瞼痙攣」的現象,大多於四十歲後發生,通常會先有眨眼次數增多的現象,持續的時間愈來愈久,一般而言,這種現象都是兩邊同時發生的。楊智超醫師表示,目前治療眼瞼痙攣的首選方法就是在眼眶的周圍局部打入肉毒桿菌毒素,這種治療方法在經過十年的臨床應用後,療效已被肯定,不過這種治療並不是做一次就一勞永逸的,一次的治療效果可能持續數個月,若是症狀復發的話,仍須再注射,一般而言,目前治療眼瞼痙攣的方法已經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最後,江立峰醫師則提醒,若有眨眼一週以上情況,則務必儘速就醫。「眼中風」小心是腦中風的前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973眼瞼閉合不全,兔眼症狀!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93眼皮不聽使喚,小心「眼瞼痙攣」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3646

眼睛乾澀易疲倦 小心乾眼症上身

眼睛乾澀易疲倦 小心乾眼症上身#乾眼症

根據中央社報導,停經後婦女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看電腦、電視的人容易罹患乾眼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吳文權表示,長期待在冷氣房中或眼瞼閉合不全及長期配戴軟式隱形眼鏡者,濕度相對降低,淚液蒸散速度太快,也會造成乾眼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徐旭亮表示,國內醫學統計,乾眼症盛行率約15~20%,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女性又比男性好發。臨床統計,每10名停經後婦女就有9人飽受乾眼之苦。民眾看電腦或電視螢幕時間過久,眼睛眨眼次數大幅減少,淚液層分布不均勻,也容易演變成乾眼症。高醫醫訊月刊指出,乾眼症常見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容易疲倦、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灼熱感,眼皮緊繃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暫時性視力模糊常流眼淚之症狀;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黏附。台大衛教文章也表示,乾眼症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導因於淚液分泌量不足,包含原發性和次發性。次發性常見於風濕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角膜手術、 LASIK近視手術等等,也可能導至淚液分泌不足。第二類則是淚液揮發量過高,包含長期的眼瞼發炎、大面積的眼裂。乾眼症的療法基本上分為「適宜的生活習慣」、「內科療法」與「外科療法」三大方向。生活習慣方面,避免眼表面直接的外在刺激、減少熬夜、攝取咖啡因、或抽菸並養成良好的進水習慣。配合口服或眼用藥物可能減少淚液分泌,攝取富含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的食物或保健食品對乾眼症可能具有療效,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均含有豐富的Omega-3,流行病學統計發現飲食中較高的omega-3可減少乾眼症發生。「三少」讓你睡好覺 養生則是要「三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58&HN_Yr=0&HN_Mon=0症狀模糊不知道看哪一科? 一般外科、家醫科都可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73長期被失眠困擾 你知道要看哪一科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29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