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

乾眼症是水不夠?其實你缺的是油脂

乾眼症是水不夠?其實你缺的是油脂#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乾眼症是眼科門診常見的眼疾之一,近年因為3C產品廣泛使用,加上近視族習慣長時間戴隱形眼鏡,增加眼睛表面的磨擦,使得淚水消耗快,乾眼症患者人數因此增加,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一般而言,年齡越大,淚腺及瞼板腺功能降低,乾眼症比例隨之升高。畏光、癢痛、怕風 乾眼症警訊乾眼,顧名思義是眼睛乾澀,眼科院長王甯加醫師表示,過去認為乾眼症就是眼睛缺水,其實缺油性的乾眼症才是大宗。正常的眼睛淚液膜可分為三層,最下層是黏液層、其次水液層及油脂層,最外層的油脂層是保護淚水不要過度蒸發。以往治療會先以人工淚液進行舒緩,由於人工淚液效果有限,才逐漸診斷出近九成患者是合併缺油性乾眼症,主要成因為瞼板腺分泌異常。在眼瞼邊緣分泌油脂的系統,稱為瞼板腺,健康正常的瞼板腺在裂隙燈下像葡萄串,油脂分泌暢通,每次眨眼閉闔時分泌些微油脂保持眼表濕潤;若瞼板腺分泌不順暢或油脂固化或結塊,造成發炎阻塞,無法正常分泌油脂,則無法保護眼表避免淚水過度蒸發,而形成缺油性乾眼症。乾眼症狀除了眼睛乾澀,還包括容易疲倦、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眼皮緊繃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暫時性視力模糊等;也有因服用自體免疫疾病藥物等引起的乾眼等眼睛不適症狀。王甯加醫師提醒,門診時有些患者主訴時常長針眼,檢查後發現因為患有缺油性乾眼症,瞼板腺或睫毛根部毛細孔阻塞,細菌感染,導致針眼反覆發作。眼睛不適 勿隨意買含防腐劑藥水舒緩乾眼症屬於慢性眼疾,許多民眾對於乾眼症的認知不足,感覺不適時,甚至會到藥房購買含有防腐劑的眼藥水施點;也有患者早上起床時眼睛分泌物較多且黏稠,若患者習慣搓揉眼睛,更易引起角膜破皮或潰瘍。王甯加醫師呼籲,有乾眼症狀應及時前往醫療院所諮詢眼科醫師,千萬不要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眼藥水。目前乾眼症患者至眼科就診,會先請民眾自行填寫國際公證的OSDI問卷量表,由患者依自我狀況做答,計算出評分後,做為後續診斷參考,同時搭配特殊高階乾眼檢查設備,油脂探測系統可精密掃描及分析眨眼動態、淚液分泌、眼瞼表皮、瞼板腺健康狀況,提供進階詳細的數據,最後再經由醫師進行必要的檢查及諮詢,選擇適合的乾眼治療方案。乾眼症常見的治療方式為開立眼藥水或藥膏,減緩乾眼症狀及眼睛四周發炎情形。部分瞼板腺堵塞患者,會採用擠壓眼瞼板的方式,將堵塞的油脂擠出,擠壓完後會有短期的舒適感,但並非一勞永逸,需要溫熱敷眼、規律生活及良好的飲食習慣。使用3C 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目前較新式的治療方式可選擇熱動脈治療儀,以42.5度12分鐘局部加熱按摩方式,軟化阻塞油脂的方式疏通瞼板腺。或是參考國外流行多年的脈衝光治療,同樣是使用加熱原理軟化眼周油脂,提升淚液品質。近日通過TFDA核准的血小板濃厚點眼液PRP也可做為修復選項。王甯加醫師提醒,熱敷也可適時舒緩乾眼症的不適,平時的清潔習慣也十分重要,尤其有化妝者,可使用眼部特殊清潔液,加強睫毛根部清潔。王甯加醫師建議,使用3C產品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保持正常作息、採用溫敷熱敷,飲食方面可補充維他命、深海魚油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低頭族用眼過度 當心乾眼症發作

低頭族用眼過度 當心乾眼症發作#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眼睛的淚膜有三層,包含脂質層、淚水層與黏液層,其中脂質層為鎖水層,若該層水分子不足,就可能因眼瞼炎導致眼睛乾澀;黏液層則負責將水分子平均分布於角膜上,以達保護眼睛的功效。隨著3C產品的使用率提高,乾眼症的罹患率也愈來愈普及,羅東博愛醫院眼科醫師陳楹樺表示,健康的眼睛通常能夠維持適當的濕潤度,不過若是因為用眼過度、3C產品重度使用或睡眠不夠造成淚水分泌不足,即有可能造成乾眼症。25歲的上班族小咪,因眼睛經常出現異物感影響日常生活而就醫,經檢查發現是「乾眼症」。遵循醫囑,每日居家進行雙眼熱敷、調整閱讀習慣與時間,並輔以藥物治療,目前眼睛不適的症狀已明顯改善。常使用3C產品 導致眨眼次數減少一般而言,為確保眼睛有足夠的濕潤度,眼睛一分鐘會進行10至15次的眨眼動作,但若以使用3C產品的狀況來說,觀看螢幕時,因為專注力提升,會讓眨眼次數減少,因此眼睛的濕潤度就無法維持。以族群來觀察,老年人的乾眼症通常來自於眼睛老化,年輕族群則多是因為用眼過度。陳楹樺醫師指出,乾眼症的症狀很多元,從病人覺得眼睛不舒服、容易乾澀、有異物感、灼熱感、發生代償性流淚,到有針刺感等,都可能是乾眼症的症狀。熱敷輔以人工淚液與藥物治療 改善眼睛乾澀如果眼睛有乾澀不適的症狀,除求助醫師診斷對症下藥之外,也建議平時可以熱敷與改變用眼習慣改善眼睛乾澀的狀況;若乾澀狀況未緩解,臨床上醫師會輔以人工淚液與藥物治療,或是進行淚管栓塞治療,即透過塞劑暫時性阻塞淚小管,以使淚膜維持濕潤,達到緩解乾澀的目的。為保護眼睛,陳楹樺醫師建議飲食上可以多吃堅果類食物與充足飲水,必要時,也可適量補充魚油營養品。另外,也提醒民眾在家可每日進行熱敷,中午、晚上各一次,每次10分鐘,並調整用眼習慣:每閱讀30分鐘讓眼睛休息一下,同時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與保持充足睡眠。預防勝於治療,平日若能養成照顧眼睛的好習慣、適時讓眼睛休息,就不用擔心乾眼症找上門。延伸閱讀:刺激穴位不臃腫 遠離雙下巴這些疾病 都是荷爾蒙惹的禍?

眼睛鬧水荒?乾眼症族8大自救

眼睛鬧水荒?乾眼症族8大自救#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乾眼症」指的是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夠或是分佈不均勻或淚液過度蒸發,造成淚液無法適當的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所造成,是困擾現代人的文明病。乾眼症的治療方法眾多,只要遵照醫囑並持之有恆地治療,大部份病患依然能擁有高品質的生活。乾眼症常見的症狀乾眼症的原因水液層淚腺淚液分泌不足、油脂層分泌不足、黏液素層分泌不足以及淚液過度蒸發、淚膜分布不均勻等。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疲勞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眼皮緊繃、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常流眼淚紅腫、充血、角質化、眼睛分泌不明黏液、戴隱形眼鏡時感到極度不適、夜視能力下降,若有以上其中一症狀,就可能有乾眼症問題,應該就醫詢問醫生,確認是否與乾眼症有關。如何預防乾眼症1.遠離空調或風扇出風口,並保持室內溼度。2.注意適量的眨眼頻率。3.正常之生活型態、減少熬夜、攝取咖啡因或抽煙。4.避免長時間用眼、讓眼睛充分適當的休息。5.均衡飲食、多吃含維他命A、C、E、omega-3、必需脂肪酸的蔬果及食物。6.可用熱毛巾熱敷、減輕疲勞。7.淚液較少者,不適宜配戴隱形眼鏡。8.正確使用人工淚液,挑選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每4人有1人乾眼症 7症狀自我檢測

每4人有1人乾眼症 7症狀自我檢測#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近年國人長時間觀看手機、電腦、電視螢幕的用眼習慣,年輕患乾眼症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國內罹患乾眼症者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幾乎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狀。乾眼症狀有乾澀、紅眼、異物感、分泌物增加、疲勞、影響視力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角膜上皮破損與角膜潰瘍,乾眼問題不可不慎。眼睛過度操勞 小心靈魂之窗變成「沙漠之眼」!隨著近年國人長時間觀看手機、電腦、電視螢幕的用眼習慣,讓乾眼症成為眼科中少數跨年齡、跨族群、跨性別的疾病,此外常處空調環境的上班族、空服員、需常配戴隱型眼鏡的族群、重度使用電腦的辦公人員,都是乾眼症的高危險群。乾眼症7症狀 自我檢測1)眼睛感覺乾澀、易疲倦嗎?2)眼睛感覺有異物感,像有沙子在眼睛裡?3)眼睛感覺灼熱感嗎?4)眼睛是否有血絲?5)睫毛上有很多皮屑嗎?眼皮曾有黏黏的感覺嗎?6)眼皮感覺緊繃、有沉重感?7)對外界刺激敏感(例如畏光、畏風)?三多保養法 預防乾眼症1)多保濕:避免太乾燥或一直吹風的環境待太久,減少使用吹風機、電風扇時間,吹冷、暖氣或使用電暖爐時須增加室內的溼度,可於室內置一盆水,也可適時熱敷、按摩眼睛周圍。2)多保養:眼睛溫敷、多做眼球運動,隱形眼鏡選擇高透氧材質,儘量選用長效保溼的保養液;定期眼睛健檢、積極治療;多吃富含維他命A、C、E的水果與食物。3)多休息: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原則,專注用眼時要記得每分鐘大約眨眼15到20次,保持眼睛濕潤度。 平日預防 勝過患後治療乾眼症最大原因是長時間使用平版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以及超時配戴隱形眼鏡,民眾應隨時關注眼睛健康,若檢查發現罹患乾眼症,應積極接受治療,以減輕乾眼症狀,避免角膜傷害,維持眼球光滑清晰的表面。依據不同程度的乾眼症,臨床會分別建議點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睡前使用潤滑藥膏、熱敷、按摩眼睛周圍、出門戴擋風或保濕眼鏡、增加室內濕度等治療方式,中重度患者需進行淚小管栓塞或電燒、眼球覆蓋或眼瞼縫合手術,以改善眼睛乾燥的問題。

術後反而眼睛不適?早有潛在性乾眼症

術後反而眼睛不適?早有潛在性乾眼症#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中年的李女士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近年來因右眼視力漸漸模糊,影響開車,被診斷為白內障,手術後視力改善,可以再度開車上路。但還是感到眼睛不舒服,甚至偶爾會影響視力,她擔心是否是手術問題,回診時檢查,原來是乾眼症,治療後這些症狀也獲得緩解與控制。乾眼症重新定義 眼睛乾燥不一定是眼表層問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主任馮介凡表示,全世界的乾眼症專家們近期重新定義這個疾病,讓大家對這個疾病有更廣闊與深入的認識,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把一些疑似乾眼症狀的疾病再釐清,有些確實是需要眼科治療的乾眼症,但有些則並非眼表層疾病,這些病人需轉介至其他相關科別治療。馮介凡主任說明,臨床診療上,有一大群病人有典型乾、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理學檢查也有典型眼表層表現的乾眼症患者,醫師會依症狀給予不同的治療,這是最常見的狀況。另有少數病人雖有乾燥症狀,但臨床檢查卻沒有典型眼表層表現,這可能是疾病初期,需要再追蹤觀察一段時間。但是有些病人的病因並非眼睛,而是類似神經痛造成,這類病人可能需要轉介至神經或疼痛科治療,才能改善症狀。潛在性乾眼症患者 術後誘發乾眼症狀臨床上有些病人並沒有乾、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往往是因為其他疾病就醫,比如白內障檢查,一併檢查出有典型眼表層表現;甚至有些病人是因為神經失養性角膜病變,本身感覺神經失常,所以不會痛,但是角膜有明顯乾眼症,這群人當然要接受治療。馮介凡主任說明,還一群病人是如同林女士本身屬於潛在性乾眼症患者,原本淚水僅供正常狀態使用,接受眼睛手術的壓力後淚水量已不足以保持眼睛表面健康,乾眼症狀就會在手術後較明顯,並不是手術本身的問題,而是這群病人在手術後可能會誘發出原本潛在的乾眼症,只要接受治療,乾眼症狀也能受到緩解與控制。

眼睛總乾澀 先檢查有無駝背壞習慣

眼睛總乾澀 先檢查有無駝背壞習慣#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為矯正姿勢的脊椎專家,至今我已接觸超過十三萬人的身體。患者的問題形形色色,有些是身體疼痛,或是肥胖、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困擾,我總是透過以整脊為基礎的治療,努力替他們預防、改善那些惱人症狀。患者的問題當中,最常聽到的症狀之一,就是眼睛不適。近視或老花眼、乾眼症、飛蚊症、白內障、青光眼……不少患者是為了這些關於眼睛方面的症狀而來。面對這些患者,我會建議他們進行矯正駝背的治療,或是在家實行的體操,確實都達到很好的改善效果。強調一件事,駝背其實概分為四種。具體來說分成「頸部駝背」、「後背駝背」、「腰部駝背」、「腹部駝背」這四種。此外,如果綜合了這四種特徵,又稱為「複合型駝背」。1)頸部駝背頭向前突出的類型,容易感到頸部或肩膀僵硬。2)後背駝背後背蜷曲的類型,因為胃部受到壓迫,胃的功能不太好。3)腰部駝背腰部至脊椎骨蜷曲的類型,多半有腰痛情況。4)腹部駝背不同於之前的駝背,腰部向後仰的類型,看起來腹部突出。頸部駝背、後背駝背、腰部駝背是一般常見的駝背體型。至於腹部駝背可說是「隱藏型駝背」。乍看之下,不會想到是駝背體型。其實三十到四十多歲的人,尤其是女性,腹部駝背佔大多數。比起男性,女性的腹肌或背肌較弱,腰腹部的骨骼較不平衡,因此容易變成腹部駝背。後文將有更詳細的說明,與眼睛不適有著直接關聯的駝背,那就是頭部前傾嚴重的頸部駝背和後背駝背。那麼,腰部駝背和腹部駝背的人,不會有眼睛不適的問題囉?當然有!因為一開始是腰部駝背或腹部駝背,後來可能誘發頸部駝背或後背駝背。特別是腹部駝背,身體為了取得平衡,會出現頭向前傾的情況。也就是說,容易併發頸部駝背或後背駝背。因此,請各位記住「矯正全身的駝背,才能真正消除駝背」。矯正成功的結果就是,你的眼睛不適會獲得改善。憑自己的力量預防駝背重度化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駝背,症狀從輕度到重度都有。就算是輕度的駝背,假如放任不管,就會慢慢變成中度,最後惡化為重度。例如,「常常感覺眼睛有異物、眩光」、「一到晚上視線就會變模糊」、「眼睛疲勞」等症狀,都是頸部或背部等處的骨骼變形後,最先出現的眼睛不適。併發肩頸僵硬的人也不少。當駝背變成中度、重度,眼睛的不適症狀也跟著變成中度、重度。近視或老花眼、飛蚊症、白內障、青光眼等,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擾的情況越來越多。換個角度想,在輕度的階段進行療護,眼睛自然好得快,也可預防重度不適的發生。儘管人各有異,日常生活中有超過九成的時間,你我都保持前傾的姿勢。再加上使用電腦或手機,每天都置身於對頸部造成負擔的生活環境。既然改變不了生活環境,即使哪天駝背也不足為奇,就算駝背惡化成中度、重度,這樣的生活還是得過下去。我們無法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自己的姿勢。因此,重要的是別否定現在的生活,而是試著找出補救的方法。改掉平時的壞習慣,減輕身體的負擔。憑自己的力量矯正駝背,根本解決眼睛的不適。(本文摘自/超神奇!貓背伸展操7天改善你的視力!/平安文化)

甩乾眼壞毛病 試試3招「眨眼體操」

甩乾眼壞毛病 試試3招「眨眼體操」#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用輕鬆的方法解決問題,終究只能獲得那種程度的結果。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淚液質量都恢復原本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1)刺激淚腺。2)使塞住的瞼板腺恢復暢通。3)鍛鍊眨眼力。這三點是最有效的。那麼,以下便是具體的介紹。為乾涸的眼睛帶來溼潤的「眨眼體操」1)睜大眼睛凝視著某一點。請盡可能努力維持睜大眼睛的狀態。2)當感覺眼睛變得乾燥就眨十次眼睛。(以上請重複做五次。)3)盡量大幅度伸展背脊打一個大哈欠,讓眼中浮現淚液。首先是刺激淚腺,除去眼中髒污。接著讓淚腺恢復暢通,如此一來自己的淚水就能自然流出了。(本文摘自/消除眼睛疲勞、有效回復視力的中川式護眼法/商周出版)

眼睛好乾!秋冬當心乾眼症

眼睛好乾!秋冬當心乾眼症#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氣候較為乾燥的秋冬季節易誘發乾眼症,大多是用眼過度或過敏性結炎所引發的。現代人幾乎是整天與平板電腦或手機為伍,若又加上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眼睛很可能就會產生乾澀不適感。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狀根據統計,國內罹患乾眼症者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估計全台有近600萬人罹患程度不一的乾眼症,也就是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狀。常處空調環境的上班族、空服員,常需要配戴隱型眼鏡的族群,重度使用電腦的辦公人員,都是乾眼症的高危險群。乾眼症5大症狀乾眼症可以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不只會造成乾澀,還會有紅眼、分泌物增加、疲勞、影響視力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角膜上皮破損與角膜潰瘍,乾眼問題不可不慎。淚液由外而內分為三層,分別是脂質層、水液層與黏液層。脂質層能夠增加淚液表面張力,潤滑眼瞼及眼球表面,可防止淚液蒸發;水液層是淚液主要成分,具有濕潤作用,能提供眼睛氧氣、營養;黏液層黏附眼球表面,幫助淚液均勻分佈在角膜上,任何一層出問題,都會造成乾眼症狀。當眼睛出現乾澀不舒服的症狀,或是以下5個症狀,就可能有乾眼問題:(1)眼睛紅紅的。(2)眼睛有乾澀的感覺。(3)眼睛有異物感。(4)眼皮黏黏的。(5)眼睛有灼熱感。乾眼症是可以預防的,平日應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均衡的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並做好眼睛保健避免過度疲勞,改變用眼習慣,建議每隔50分鐘,休息5至10分鐘,注意眼瞼與睫毛的清潔,並養成熱敷的習慣,眼睛若感到不適務必前往眼科門診諮詢,遵循醫囑使用眼藥水對症下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