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

空腹吃甜食解壓 當心胃酸過多引潰瘍

空腹吃甜食解壓 當心胃酸過多引潰瘍#胃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情不好總是想要來片巧克力提振士氣,小蛋糕更是一般女生感到壓力大時的好朋友。但精巧的甜點也許可以滿足一時的心靈需求,空腹吃甜品卻對身體有不小影響。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張維興醫師指出,現代人壓力大,作息時間不正常,以及錯誤飲食習慣,導致罹患胃潰瘍的機率相對變高,尤其空腹吃甜食,對胃不好的人可是大負擔。這是因為偏甜的食物進到胃裡頭,會分出泌酸性物質,再加上胃本身的胃酸,造成胃酸過多,不但傷害胃壁,更易引起胃潰瘍。張維興醫師表示,胃潰瘍的疼痛表現多為上腹部隱痛,呈燒灼感或一陣陣鈍痛,一般在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出現症狀,以後逐漸減輕。如果疼痛失去規律性,變為不定時發作,或疼痛性質和以往比較,發生明顯改變,則應警惕是否為癌變先兆。石榴、蘋果  滿足口慾又能顧腸胃那麼到底要如何吃才能滿足口腹之慾,又能吃得健康?張維興醫師也表示,首先是空腹時千萬不要吃甜食,若自身就是有潰瘍的人,空腹時,別吃太甜食物,另外咖啡會刺激胃黏膜,最好也不要喝。想要吃甜食前,可以先吃一點高纖維食物,像是海菜、菇類等,先讓大腦產生飽足感,再吃甜點。在選擇上,應優先選擇天然的甜味,比如石榴、蘋果等水果。不但能滿足對甜食的慾望,其中的低聚果糖等糖類,還能促進體內有益菌的生長,制腸道致病菌和腐敗菌繁殖。

常服止痛藥易引潰瘍 嚴重恐合併出血

常服止痛藥易引潰瘍 嚴重恐合併出血#胃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87歲的陳爺爺患有高血壓並有服用阿斯匹林,日前因膝蓋痛到診所拿止痛藥吃,近兩三天開始覺得頭暈、食慾不振,於是到台中醫院求診,經檢查發現,患者上腹部有輕微壓痛,懷疑可能是胃出血。 台中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童圭涵表示,胃鏡檢查發現患者的胃部及十二指腸有多發性的潰瘍合併近期出血的徵候,即使已有半天未進食,胃裡面仍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除阿斯匹林暫時先停止服用、止痛藥也不能吃之外,童圭涵也特別提醒,老人家用藥多,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再引起胃潰瘍及出血;建議可將老人家所有用藥讓醫師看過並重新整合,另外也要注意長者的大便顏色,若有出血以便提早發現。童圭涵醫師指出,消化性潰瘍常見的原因有飲食、酒精、壓力、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等,然而在老年人常見到的是藥物引起的潰瘍,尤其是止痛藥,止痛針或抗凝血的藥物。止痛藥引起的潰瘍以胃潰瘍為主,一般為多發性,嚴重時會合併出血或穿孔。一般老年人關節痛的問題多,合併症也多,常常合併使用多種藥物,同時藥物的代謝速度較慢,且胃潰瘍腹痛的症狀不明顯,一般人也不會特別去注意大便的顏色,常常是因為出血導致貧血頭暈甚至跌倒就醫才發現是胃潰瘍出血。老年人及曾有潰瘍病史者,應儘量避免使用傳統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若是需要長期使用止痛藥的人,可以使用其他替代的止痛藥或是合併使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若是有出現頭暈,腹痛,瀝青便的狀況,應該儘速到醫院就診。在已出現消化性潰瘍的病患,進食儘量以少量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尤其應該要避免刺激性(太油、太酸、太辣)的食物。(圖片來源:台中醫院提供)

幽門桿菌導致胃潰瘍? 台灣感染率過半

幽門桿菌導致胃潰瘍? 台灣感染率過半#胃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幽門桿菌,也稱幽門螺旋桿菌,在人體內主要生存於胃。西方國家約半數的成年人口群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在台灣其感染率約54%,感染途徑為經口感染,且家族成員多者感染率較高。1982年,澳大利亞病理科醫師華倫及內科醫師馬歇爾由人類胃黏膜分離出細菌,他們推論胃潰瘍、胃炎等疾病是因為該細菌在胃部繁殖,而非單因人們長久認為的壓力等造成的。超過半數的消化性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有關,而一成多幽門桿菌感染者罹患消化性潰瘍。幽門桿菌分泌毒素如泡毒素及誘發胃黏膜分泌發炎物質,損傷胃黏膜,造成胃炎。長期會導致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桿菌列為具致癌性質,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原因不明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等疾病可能也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幽門桿菌清除治療,常被使用的為三合一治療,包括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加上兩種抗生素,清除率大於九成。治療期間少數人有副作用如噁心、腹部不適、腹瀉。幽門桿菌清除治療後,常以尿素呼氣測試法檢測幽門桿菌是否已被清除。若呈陰性,日常生活仍需注意壓力調適、飲食負擔、藥物影響。若呈陽性,考慮進行救援治療。約五成的人有幽門桿菌感染,它會增加胃及十二指腸發炎及潰瘍的機會,也被認定具致癌性質。若再加上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阿斯匹靈,消化性潰瘍及其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會更高。除注意衛生,若有症狀或發生相關疾病者,應接受幽門桿菌檢驗,陽性者應接受清除治療。幽門桿菌感染者經治療後建議以尿素呼氣測試法追蹤。

天天吃柿子! 妙齡女胃糞石引出血

天天吃柿子! 妙齡女胃糞石引出血#胃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24歲女病患,是位船員,需長期在船上生活,因一天內解出2次黑便,又感覺胃部疼痛不適,立即到醫院就醫。童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黃彼得,經問診後安排胃鏡檢查,發現病患的胃部有一顆如雞蛋般大小的糞石,並引發胃潰瘍、出血的現象,除了給予胃潰瘍的用藥外,另外囑咐患者返家後配合喝可樂,希望藉由可樂中的酸性物質能溶解糞石。病患在近2週的時間內喝了許多可樂後,返院追蹤,結果卻因為糞石太大又太硬,以致於利用可樂來溶解糞石的效果不佳。後來採取內視鏡碎石術治療,讓病患胃部內的糞石先碎成小塊後,再一塊塊夾出清除;病患經治療後2個月回診,再做胃鏡檢查,胃內已無糞石蹤跡,連胃潰瘍也已治癒。黃彼得醫師表示,這名病患是因適逢柿子產季,幾乎每天吃柿子,共吃了2箱,但因水分及纖維質攝取不足,導致柿子中部分物質,遇到胃酸後凝結成塊,漸漸堆積成雞蛋大小,最後還造成胃潰瘍、出血情況。通常糞石症狀好發在胃腸蠕動不佳的老人身上,極少有這麼年輕的個案,幸好病患及時就醫恢復健康;胃糞石主要症狀是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還有因消化性潰瘍出現黑便,嚴重時則會造成幽門阻塞、穿孔、腹膜炎等併發症。醫師呼籲,胃腸功能欠佳、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牙齒咀嚼功能不好的人,對於柿子、橘子、破布子等單寧酸高並具黏稠性的食物,都應淺嚐即止,另外攝取高纖維的蔬果後,要多補充水分,才能夠避免胃糞石的產生。(圖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怎麼辦?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怎麼辦?#胃潰瘍

本病是潰瘍病的危險併發症之一,大多是因為患者對潰瘍病沒有足夠認識和有效治療,導致潰瘍逐漸加深,最後引起「穿孔」。穿孔後,胃、十二指腸中的內容物,如胃酸、膽汁等,流入腹腔,就會併發「急性腹膜炎」。●病症診斷部分患者有潰瘍病史,穿孔前症狀常會加重。患者出現臉色蒼白、皮膚濕冷、焦急憂慮、呼吸短而淺、脈搏加快等現象。多數穿孔,初起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突然發生劇痛,持續性而陣發性加劇,很快就向全腹擴展,但仍以上腹部或右下腹為主。患者靜臥不動。兩髖微屈,則腹痛可顯著減輕。腹肌僵直及壓痛:腹肌明顯緊張,硬如「木板」,以上腹部最為顯著。全腹均有壓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及右下腹更嚴重。晚期由於腸麻痹引起腹脹,所以腹部聽診時,腸鳴音大多消失。由於穿孔後空氣進入腹腔,檢查時可發現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如做X光透視或照片子時,可發現膈下與肝陰影之間,有半月形透明區。●治療方法診斷明確後,應爭取盡早施行手術。1 術前準備:在手術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給予患者半臥位、禁食、胃腸減壓、抗菌素、補液等基本治療,以改善全身情況,準備進行手術。2 手術方法:穿孔縫合修補術。在縫合有困難或不可能縫合時,用大網膜填塞穿孔處,並固定於穿孔周圍,將胃大部切除。注重飲食規律、健康膳食。一旦身體不適,應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潰瘍病,以預防併發穿孔。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長期服用抑制胃酸藥 恐增加骨折風險

長期服用抑制胃酸藥 恐增加骨折風險#胃潰瘍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年長女性長期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這類治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藥物,可能會增加臀部骨折風險。研究人員也發現,有抽菸習慣,或曾經抽菸者,發生臀部骨折的機率更高。研究團隊收集近八萬名更年期婦女的健康資料,追蹤了八年時間,其中有近九百名女性發生臀部髖關節骨折;統計資料顯示,長期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婦女,髖關節骨折風險比未服用者增加三成五;如果又有抽菸習慣,則髖關節骨折風險更高,增加到五成之多。研究還發現,服藥時間越久,髖關節骨折風險的機率越高。停藥之後,骨折風險在兩年內就會回復到正常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曾於2010年發布新聞稿提醒醫療人員與民眾,長時間或高劑量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可能會增加年長婦女骨折或感染之風險。政府經過評估後,於2011年4月正式公告該類藥品仿單需加刊注意事項:「PPI類藥品高劑量或長時間使用時,可能會增加臀部、脊椎或手腕等部位骨折之風險,雖然因果關係尚未確立,但醫師處方該類藥品時,應考量病人情況,使用較低劑量或較短治療時程;若是患者有骨質疏鬆風險時,宜監控病患骨質狀況,並適當補充維他命D和鈣」。全國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系統資料顯示,國內發生與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有關的不良反應通報以皮膚方面症狀為主,尚未接獲骨折的案例。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歷年藥害救濟申請案件中,疑似因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引起藥害的案件有12件,亦多屬於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例如史蒂文生強生氏症候群、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等等。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醫療人員,為病患處方PPI類藥品時,尤其是較年長的女性,應仔細評估病人狀況與用藥風險,使用較低有效劑量或較短治療時程,如需長時間使用,應定期監測骨質狀況,並適時調整藥物。

上消化道出血拉黑便!甚至會吐血塊

上消化道出血拉黑便!甚至會吐血塊#胃潰瘍

舒爽上完大號,在沖水前,你會不會看一下糞便的顏色?大部分的人可能看也不看就順手按下沖水閥,殊不知觀察便便的顏色,可以看出一個人健康與否。尤其如果糞便呈現黑色,甚至像柏油一樣黏稠,但最近卻沒有服用含鐵質藥物或動物血、活性炭等,這時就必須提高警覺,很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了。醫院常見到消化性潰瘍病患因解黑便、再度出血而就醫,也有毫無症狀、病史的人,因為擁有高度警覺性,看到黑便而主動就醫,有人則是不知不覺,等到昏倒才被親友送醫急救。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蔡毓洲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平常食用雞血、豬血等動物血或鐵劑,鐵經過胃酸作用,就會使糞便呈現黑色。同樣的,如果上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或十二指腸等任何部份出血,紅血球中的鐵自然也會經過胃酸作用,而排出黑便,或是從嘴巴吐出鮮紅或像咖啡渣的血塊。若失血過多將造成低血容積休克,可能會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甚至昏倒。蔡毓洲醫師說,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為消化性潰瘍(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約佔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一半,其次為肝門靜脈血壓過高,導致食道靜脈瘤破裂,多為肝硬化病患,約佔一、二成。其他則常見於酗酒後嘔吐病患食道與胃接合處撕裂,先天性或腎功能衰竭導致血管異常,以及胃癌患者等。糜爛性胃炎亦可能引發出血,但大部份病情輕微,多是由於服用消炎止痛藥、飲酒,或嚴重的內外科疾病所引起。一旦發現便便呈黑色該怎麼辦?如果近期內曾經服用鐵質或活性炭,可暫停服用,觀察是否繼續出現黑便。若糞便仍然是黑色,並確定最近沒有服用上述食物、藥物,則可推斷為上消化道出血。

妙齡女生活習慣差 竟胃潰瘍休克致死

妙齡女生活習慣差 竟胃潰瘍休克致死#胃潰瘍

很多人以為胃潰瘍再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應該是小毛病,但是沒想到竟然奪去一個妙齡女子的生命。根據雅虎中國報導指出,北京有一名23歲的女孩方言,在12月16日因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去世。湖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李天望教授表示,因為胃潰瘍而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圖為方言的照片,翻攝自雅虎中國。)該報導指出,很多時下的年輕人因為飲食習慣不佳,導致「玻璃胃」的情況十分普遍,「玻璃胃」是指因為錯誤的生活習慣,造成胃部嚴重受損,導致功能逐漸下降,最後變成不堪一擊的器官。報導中表示,在方言的微博當中,常常提到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像是長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9時後才吃晚餐等。湖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李天望教授表示,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有可能發生的事。如果潰瘍只是在普通血管上,又能及時就醫,仍有生還希望;但如果在小動脈上,短時間內會導致大量出血,就有可能危及生命。李教授強調,人體有自身的節律,長期不按時吃飯或經常暴飲暴食,可能會導致胃部受損,最後形成潰瘍。李教授特別提醒民眾,胃潰瘍除了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外,還可能導致穿孔甚至癌變。因此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腸胃,記得飲食規律,冬季注意保暖,多吃清淡食物,一旦出現胃痛等症狀,應該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拖延,以免造成遺憾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