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糖尿病居十大死因第四名 胰島素治療可有效控制

糖尿病居十大死因第四名 胰島素治療可有效控制#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陳小姐5年前暴瘦20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成功,卻接連出現口渴、吃不飽,甚至體力不支等症狀。確診為糖尿病後,醫師評估應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可降低引發其他併發症風險。 全台灣糖尿病患者已突破150萬,根據統計 ,台灣每年糖尿病患成長近10萬人,預估5年內糖尿病患將突破200萬人!衛生署公佈的100年度全台十大死因中,糖尿病高居第四位,目前全台已有超過150萬名糖尿病病患。據健保局資料統計 ,台灣每年糖尿病患成長近10萬人,預估5年內全台糖尿病患將突破200萬人,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指出,糖尿病若未能有效控制,可能提高併發症發生風險;國內外的治療指引皆建議病患可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以穩定控糖,但國人對於施打胰島素普遍存有誤解,反而造成患者拒絕或中斷使用胰島素治療。根據調查 ,國內二型糖尿病患中有3成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但目前胰島素施打率僅1成5,還有超過20萬名應施打病患未積極控糖,故建議病友應諮詢醫師及早使用胰島素,才能享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減少體重增加愛心 你減肥我送米

減少體重增加愛心 你減肥我送米#減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營造健康職場、健康減重、高齡友善的健康醫院,積極促進同仁與民眾的健康,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舉行「102年度『聖馬挺你我、健康真樂活』健康促進醫院宣誓活動」,為今年度健康促進活動展開序幕,更藉此活動凝聚眾人之力,齊力提升社區民眾與同仁的健康。2011年非傳染性疾病高峰會議指出,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死亡占全球死因的63.5%;不當的飲酒行為、菸品使用、不健康飲食及不運動,是慢性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為有效協助民眾維持健康,醫療院所需要從菸害防制、健康減重著手;輔以隨著人口老化現象逐年加劇,醫療院所服務的年長者比例也將是醫療院所必修的課題。此外,今年度為了進一步拉近民眾與獨居年長者的距離,發起「減重做愛心、健康心連心」活動,只要民眾參與減重活動,並成功達到2,200公斤,將會以斤換斤,於歲末年終時將贈送一斤白米與愛心卡片予獨居長者,傳遞民眾的祝福與關懷,以溫暖長者的心。

病態性肥胖 縮胃手術讓她甩掉50公斤

病態性肥胖 縮胃手術讓她甩掉50公斤#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肥胖對身體的害處,會帶來高、慢性病等。一名45歲的蘇姓女病患,因140公斤的體重造成身體負擔,不僅腰椎、膝蓋疼痛開始難以行走,還併發高血壓、糖尿病,經縮胃手術後半年多已甩掉近50公斤。這名蘇姓病患從小到大都是肥胖體質,生小孩之後又越來越胖,162公分的身高卻擁有140公斤的體重,最近常常覺得腰椎、膝蓋痠痛,造成行動不便,求診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經檢查後發現腰椎疼痛與膝蓋軟骨磨損,皆由於過度肥胖所致,骨科醫師便建議患者轉診至「肥胖症」特別門診。經由微創中心史兆明醫師看診後,確診病患的腰椎、膝蓋疼痛、高血壓、糖尿病都是由過度肥胖所引起的併發症,即所謂「病態性肥胖症」,經會談後,病患決定接受縮胃手術;術後1星期腰椎與膝蓋疼痛已緩解,且2星期後已無需再服用糖尿病與高血壓藥物,半年多來瘦到90多公斤,成功甩掉近50公斤的體重,目前已可從事輕微的工作與運動,病患本身也非常的滿意手術成效。史兆明醫師表示,大部分肥胖症患者容易伴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其他還有打鼾、睡眠中止症候群、行動不便致壓迫症狀等併發症困擾著肥胖症患者;若病人的BMI值大於40或BMI值大於35且有其他併發症者,都符合健保規定進行縮胃減肥手術。史兆明醫師表示,縮胃手術是切除部分的胃,造成胃部的容量變少,限制飲食的多寡,並影響營養的吸收,達到減肥的目的;但術前應有的心態,如何選擇術式及術後如何攝取充足的營養,就須經由醫師的諮詢與協助,才能有效的甩掉多餘體重。

身材苗條心情更好 嘉義市邀民眾齊享「瘦」

身材苗條心情更好 嘉義市邀民眾齊享「瘦」#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嘉義市衛生局表示,嘉義大減噸計畫挑戰「9.5噸」,其中東區衛生所認養了2000公斤,除積極鼓勵過重民眾加入健康減重,更深入團體倡導加入減重行列,提供健康檢測:腰圍、體脂肪、BMI檢測,提供民眾正確健康體位檢測方法。李小姐57歲,身高157公分、腰圍88公分、體重61公斤經體脂肪器檢測值為20.5屬正常範圍內,依30~69歲年齡層標準值為20~27,她表示以前待在家裡常懶於運動,身材愈來愈胖且心情常鬱悶,經朋友邀請參加早晨孔廟邊運動團體,現在身材漸苗條,心情也愈來愈快活,呼籲體重過重的朋友趕快加入「嘉市大減頓」活動,讓專業人員提供諮詢服務。嘉義市衛生局表示,為了健康著想,希望大夥兒一起加入「嘉市大減噸」行列,「聰明吃、快樂動、健康真享瘦」為鼓勵民眾參加自我體重健康管理,嘉義市政府還辦理大減噸健康減重摸彩活動,民眾每減重1公斤即可獲得1張摸彩券,團體減重優良者可得獎勵。

身胖臉油、毛手毛腳 是多囊性卵巢症惹禍?!

身胖臉油、毛手毛腳 是多囊性卵巢症惹禍?!#減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氣溫上升,無袖上衣、短裙短褲成了許多女性出門的首選,但不少女性發現因為在經過一個冬天之後,皮膚開始容易出油,臉部、胸部狂和背部狂冒痘痘,手腳四肢也跑出了細細黑黑的體毛,原來這一切都是多囊性卵巢症惹的禍!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表示,多囊性卵巢症是一種是女性常發生的內分泌障礙,發生機率約佔了所有生育年齡婦女的5~10%,在做婦科超音波檢查時如果發現卵巢長出許多小囊泡,這種卵巢醫學上稱為多囊性卵巢;但假如這些小囊泡分泌過多的雄性荷爾蒙,就會影響身體、使女性患者產生一些異常的症狀,如月經異常、雄性荷爾蒙過多、肥胖及內分泌異常。方銀漢指出,月經異常是因為卵巢無法正常排卵,造成不規則出血、經期過長、甚至於無月經的現象;此外,因排卵不正常連帶引起不容易懷孕,且在懷孕後也有流產率增加的趨勢。而雄性荷爾蒙過多的話;對雄性荷爾蒙較敏感的臉部、腹部、手及腿部的毛髮會大量增加,造成多毛症;皮膚也容易出油,在臉部或胸部及背部常會有青春痘困擾。他進一步指出,關於肥胖,半數以上的多囊性卵巢症都有體重的問題,而且肥胖的型態偏向於男性化的肥胖,也就是脂肪主要分布在手臂、腹部及上半身,此男性化的肥胖也會讓多囊性卵巢症的表現更明顯。至於內分泌異常的患者容易對胰島素的反應不敏感,進而在頸部、鼠蹊部、腋下等處產生色素沉澱以及皮膚皺褶,稱為黑色棘皮症,而糖尿病、高血脂、代謝症候群、心血管問題等疾病也容易產生。如何治療?方銀漢說,控制體重!適度減輕體重有助於改善荷爾蒙、維持正常內分泌系統;而體重正常者也需注意腹部脂肪不可過多,一般來說腰圍不要超過80公分(31.5吋)。還有注意飲食,最重要的是要避開升糖指數過高的食物,例如精緻澱粉類、甜食、過甜的水果或含糖飲料,一方面可以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二方面也可以減少體脂肪形成。另外,適當運動;搭配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每分鐘心跳在110~130下的有氧運動,可以恢復胰島素敏感度;身體增加的瘦肉組織也可以改善基礎代謝、有助少體脂肪。最後就是保養皮膚;避免熬夜、抽菸,同時針對個人膚質挑選適合的皮膚保養品作為日常保養。 

不用餓肚子! 正確減肥觀念知多少?

不用餓肚子! 正確減肥觀念知多少?#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夏天快到了!許多人都開始忙著減肥,想把身上的贅肉消除。不過對於減肥,你是否擁有正確的觀念呢?大家都知道要少吃多動,但要怎麼吃、怎麼動,也是一門學問。曾有研究結果顯示,其實米飯攝取頻率較高者,不管體重、體脂肪、腰臀圍,或是血壓、肝功能、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數值,都有顯著改善。從飲食方面下手,是要控制吃的量,少量的澱粉主食,加上蛋白質,就能有效減少脂肪攝取。減重醫師盧佳享就建議「新Monk減肥法」,早餐可吃不含油的澱粉類食物,中午就以飯為主食,下午兩點過後以青菜跟高蛋白質的食物為主,若想吃甜食、水果,也可在兩點之前酌減攝取,另外適時補充溫開水。針對運動,許多人都怕運動完後吃東西更容易胖,其實不然。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在想要減肥的前提下,其實運動完後30分鐘,可以適量的補充蛋白質,像是豆漿(無糖或少糖)、青菜、茶葉蛋等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可提升基礎代謝率、合成酵素,增加肌肉生長,有助消耗脂肪,對減重其實是有幫助的,重點是在於攝取的量(應少量),且她也建議盡量別在運動後吃澱粉類食物。另外,運動後到底可不可以喝運動飲料?趙函穎也表示,若運動量很大、運動時間夠久(持續一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消耗的水份、熱量較多,是可補充運動飲料,來調節人體電解質(鈉和氯離子,還有少量的鉀和鈣),但若運動量沒有很大,建議喝水就好,因現在市面上很多運動飲料納含量比例過高,為了增添風味也過甜,恐造成電解質失衡,體重恐也跟著上升。提醒民眾,想要健康的瘦身減重,還是要用對方式,別一昧想快速求瘦而傷身,除了要有正確的減重觀念也要持之以恆,若真的遇到嚴重瓶頸,不妨可詢問專業醫師,才不會賠了健康。(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提供)

擺脫肥胖邁向健康 澎湖辦「窈窕減重」競賽

擺脫肥胖邁向健康 澎湖辦「窈窕減重」競賽#減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響應「台灣102 邀您愛健康」活動,澎湖縣馬公市第二衛生所辦理「自我挑戰、窈窕減重」競賽活動。活動目的是希望民眾來參與此活動,透過自主性的減重並利用衛生所發給民眾的「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及體重的測量,讓民眾了解健康體重管理計劃的重要性,使全民能擺脫肥胖與疾病,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報名對象為18歲至64歲,BMI(身體質量指數)值大於20的成人(不受理孕婦、BMI小於20的成人、體重正常的兒童或青少年)欲參加者請親自到馬公市第二衛生所報名,領取「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及測量身高、體重、腰圍。民眾也可利用國民健康局設置的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提供客製化諮詢服務,即時為民眾解答健康減重相關疑問,協助民眾輕鬆快樂達到減重目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新Monk減肥法 女子四個月成功甩肉25公斤

新Monk減肥法 女子四個月成功甩肉25公斤#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怎麼減都瘦不下來!好多美食都好想吃!你是否想減肥卻每次都宣告失敗,不是採用非常激烈手段,就是長期反覆減重,導致頑固型肥胖找上門。一名35歲烘焙老師,因熱愛甜食、不忌口,體重逐年增加,怎麼減都禁不起美食誘惑而失敗,經由醫師協助,採取新Monk減肥法,四個月成功減重25公斤。減重醫師盧佳享表示,國人不少人都有肥胖問題,尤其以頑固型肥胖最為常見,就是不管使用何種減重法,若三個月內體重沒有下降5%,或是瘦了又復胖,且使用原先減重法長達六周,體重都無法下降。盧佳享進一步指出,其實80%的肥胖都與壓力有關,想要減重還得找出自己的肥胖因子到底在哪裡。新Monk減肥法從改變飲食習慣下手,下午兩點過後別攝取澱粉類食物,甜食(水果)也在之前酌減食用,但可吃青菜和高蛋白類食物,像是雞肉、鵝肉、雞蛋、魚肉等,減重時期適量攝取蛋白質有助於燃燒脂肪,且無須刻意去控制熱量,更不用激烈運動。不過,免疫系統患者(如紅斑性狼瘡)、癌症、孕婦以及重度憂鬱患者,較不建議使用新型Monk減肥法。盧佳享強調,減重方法因人而異,不並是所有人都適合同一種減肥法(建議BMI值超過25較適合減重),若是想局部瘦身的民眾,新Monk減肥法可能就不適合。只有了解造成肥胖的主因,對症下藥,才能成功甩掉肥胖、邁向健康。(圖片/記者劉麥文整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