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抽菸的人要注意了!「心肌梗塞」不只有三高族群、老年人會發生,吸菸族也要當心是否有相關症狀。心臟內科醫師呼籲,「吸菸」是心臟科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很可能會致命。另外,也要注意天氣變化,若是有胸痛發作,要及時就醫評估,不要輕忽,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長期抽菸的人要注意了!「心肌梗塞」不只有三高族群、老年人會發生,吸菸族也要當心是否有相關症狀。心臟內科醫師呼籲,「吸菸」是心臟科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很可能會致命。另外,也要注意天氣變化,若是有胸痛發作,要及時就醫評估,不要輕忽,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阿嬤在吃晚餐的時候,突然手舉不起來,口水從嘴角流出來,然後也無法握起湯匙,站起來的時候沒有力就跌倒在地上” “昨天晚上還好好的,早上就叫不太起來,講不太出話來 ” 類似的劇情一直在急診室重複上演,我們也不時有看到名人腦中風的新聞。腦中風就是會突然的發作讓我們措手不及。 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尤其好發於60-79歲的年齡層。腦中風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出血性腦中風和阻塞性腦中風。但不論是出血還是缺血性腦中風,都需要趕快到醫院就醫,儘快接受治療,讓腦部後續損傷和神經學症狀的嚴重程度降到最低。一般來說,中風的位置、範圍、時間是影響預後的關鍵。 危險因子 腦中風有很多危險因子,其中包含了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所謂的三高),心臟疾病如心律不整,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肥胖,頸動脈狹窄等。這些都是可控制的高危險因子,因此,我們要努力去控制慢性疾病,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降低我們罹患腦中風疾患的機率。 如何快速辨別腦中風?要如何辨識是否有腦中風呢?請記住「快速」動作, 要 「FAST」,每一個英文字母的意義分別為,F:Face;A:Arm; S:Speech;T:Time。簡單來說,臉歪、嘴斜、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最後看到正常的時間),然後趕緊送醫。 腦中風的處置 腦中風診斷包括病史、神經學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腦血管攝影等。倘若病患在腦中風發現後3個小時內診斷為血栓堵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在病患符合規範下,可以使用靜脈內注射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有助增加中風康復的機會或降低殘障等級。 然而,現在缺血性腦中風已經不再只有靜脈內注射或是吃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而已。在符合特定的條件,經醫師評估以後,我們可以進行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以外科介入的方式來治療在大血管阻塞的急性缺血中風。此項手術的另外一個好處在於對已經超過黃金3小時的病患,但在6小時內大血管腦中風的病患,在符合特定的條件之下,仍然能夠接受治療,讓中風的範圍減少。2015年1月在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MR CLEAN試驗,證實顯著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優於單純用IV rt-PA的治療效果。 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是一種類似心導管檢查的手術的治療方式,醫師會在鼠蹊部穿刺並把微導管或同時置放支架送到腦部血管去抽吸血栓。簡單來說,血栓堵塞了血管,我們把血栓抽吸出來讓血管通暢,縮短腦部缺血或缺氧時間以降低腦部損傷的範圍,進而減少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甚至死亡。病患後續仍然需要努力復健來慢慢恢復其功能性。 最後,重點是我們要及早發現「中風症狀」並「及早就醫」,要FAST! 慢性疾病也要好好的吃藥控制,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冬天也要記得多保暖。 文章授權/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方耀榮
多年抽菸、有高血脂病史的61歲黃先生,從2年前開始持續下背痛,並曾因腳麻症狀被診斷為脊椎狹窄問題,而在其他醫院進行過脊椎手術。然而仍持續背痛,發展至難以忍受的地步,因此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室求助,檢查發現腹部有顆5.5公分動脈瘤,主動脈瘤血栓更是下肢麻痺疼痛的原因。
張先生53歲有42年吸菸史,大約5~6年前開始,他開始時常感到雙腳容易冰冷、痠脹無力,有時也會有麻木及感覺異常,更慢慢出現間歇式跛行、疼痛,發作頻率也越來越頻繁,後來發現連腳趾、足背、足踝顏色都開始變暗、變黑,疼痛也越來越嚴重,才趕緊到大醫院檢查。醫師檢查出腳血管有「柏格氏症」問題,請他戒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伯伯很喜歡運動,熱愛爬山、慢跑,但是卻發現越來越沒辦法跑步,從前可以跑幾公里,漸漸變成只要跑500公尺,就感到腿越來越無力。最後他大概走50公尺就痠痛到受不了,必須停下來休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管外科蘇大維醫師回憶,評估起來,他是非常典型的周邊動脈阻塞。患者會出現「間接性跛行」,是因為腿部血管逐漸狹窄、阻塞,所以當運動消耗大量氧氣時,腳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便開始感到疼痛。若是採用傳統手術處理阻塞的血管,傷口比較大,全身麻醉風險也會比較高。蘇大維說明,當時我們使用微創導管手術替老先生疏通阻塞的血管,先清除鈣化血管斑塊,再搭配塗藥氣球來減少未來幾年再度阻塞的機會。「做完手術,老先生隔兩天就順利出院,因為傷口很小,恢復得相當快」,蘇大維指出,「病人可以明顯感受到手術前與手術後,整隻腳的溫度差很多,過去比較冰冷,現在血流順暢,變的非常溫暖,顏色也比較紅潤。他也開始慢慢增加運動量,不再出現間歇性跛行,可以回到他熱愛的生活方式,爬山、運動。這幾年追蹤下來,都維持得很不錯。」血路不通,肢體缺氧恐壞死我們的血管就像河流一樣,只要狹窄、阻塞就會造成很多問題,蘇大維解釋,周邊動脈阻塞可以依照發生的時間來做區別,分成急性阻塞與慢性阻塞。周邊動脈急性阻塞時,病人會立刻出現肢體疼痛、缺氧、壞死;周邊動脈慢性阻塞,則是漸漸狹窄、阻塞,初期往往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得惡化到一定程度後才會感覺到異常。周邊動脈阻塞的原因跟心臟血管疾病的原因類似,較常見的是3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肪高,另一個是抽菸,蘇大維表示,周邊血管阻塞疾病患者大概90%都有抽菸,抽菸會導致血管病變,日積月累下來最後造成阻塞。周邊動脈阻塞導致肢體缺血時,摸起來比較冰冷,顏色比較蒼白,比較嚴重的病人,肢體還會發黑、發紫。蘇大維說明,當患者走路、運動,肌肉耗氧量上升,需要較多血液供應時,因為血液循環受阻,病人就會開始痠痛、不舒服,叫做「間接性跛行」。有些病人血管塞得很嚴重,血液無法到達遠端腳指頭,就開始變得蒼白、非常疼痛,甚至會有組織壞死、潰爛,而需要截肢的狀況。蘇大維解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可依照嚴重度分級,簡單來講可以分成4個階段:第1級:臨床上沒有症狀。第2級:在休息時沒有症狀,可是當他走動、運動的時候,就會開始疼痛,需要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第3級:在休息時也感到劇痛。第4級:在遠端腳指頭或腳掌出現水泡、皮膚潰爛,甚至整個都發紫、發黑。「周邊動脈阻塞時,一定要盡快就醫,想辦法恢復血流,」蘇大維強調,「若未及時搶救,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因為任何器官或組織,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如果腳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量,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包括麻木、壞死,為了避免後續感染、敗血症,可能要進行截肢。」及時搶救,暢通血路,避免截肢周邊動脈阻塞的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血栓溶解劑,蘇大維解釋,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可以避免血栓形成,血栓溶解劑可以溶解血塊。非藥物治療就是用傳統手術或微創導管手術來打通塞住的血管,蘇大維說,假設是血塊卡住,就要想辦法移除血塊,如果是血管鈣化狹窄,就必須使用氣球擴張、移除硬化斑塊,恢復血流的暢通。⾎管斑塊是很硬的鈣化組成,若氣球擴張無法有效解決,便可運用斑塊旋切裝置,蘇大維舉例,硬化斑塊就好像卡在血管裡的石頭,傳統手術是劃開血管,取出石頭,再縫合血管,但是傷口比較大,侵襲性比較高,需要全身麻醉,由於傷口大,癒合的時間較久,傷口感染的機會也會比較高。斑塊旋切裝置像⼀個迷你鑽頭或刮⼑,能夠經由導管進到血管裡,穿過鈣化的血管斑塊,把血管斑塊取出來,打通阻塞的血管。相較於傳統手術,微創導管手術的傷口較小,患者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也能降低術後感染的機會。打通血管後,能恢復血液循環,但是隨著時間血管還是會漸漸地狹窄、阻塞,蘇大維說明,為了降低周邊動脈再度狹窄的機會,可使用塗藥球囊,球囊表面有塗上一層藥物,撐開球囊時,藥物會進入血管內壁,發揮預防再度狹窄的效果。洗腎廔管慎防阻塞洗腎病⼈也是容易伴隨著周邊⾎管阻塞疾病的族群,他們的⾎管壁常有不同程度的鈣化跟狹窄,除了注意周邊動脈阻塞,也要好好照顧洗腎廔管。腎臟功能衰竭後,可藉由⾎液透析來取代腎臟功能,患者通常需要在⼿臂上做⼀個洗腎通路來進⾏⾎液透析。蘇⼤維表示,洗腎通路是透過⼿術將動脈與靜脈縫合在⼀起,完成洗腎通路後,⼀定要定期追蹤、維護。定期回診可以讓醫師評估⾎管的狀況,減少⾎管塞住的狀況,蘇⼤維表示,因為洗腎病⼈的⾎管如果狹窄,不及早處理就容易阻塞。塗藥球囊也可應⽤在洗腎廔管,利⽤塗藥球囊撐開狹窄處並釋放藥物,有助減少狹窄的再次形成。「之前有⼀位洗腎病⼈,每隔半年,洗腎廔管就狹窄、阻塞,需要利⽤導管氣球擴張,把狹窄撐開,」蘇⼤維分享,「隨著時間,洗腎廔管狹窄的程度越來越嚴重,不到3個⽉就要做⼀次導管氣球擴張。為了改善這種情形,可利⽤塗藥球囊來撐開⾎管,並減少再次狹窄的機會,病⼈就不需要如此密集的接受⼿術。」動脈硬化、狹窄、阻塞與3高有很大的關係,日常生活中要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控制達標,蘇大維叮嚀,抽菸對血管傷害很大,請務必戒菸;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少糖;規律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健康!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老先生患有肺氣腫,在生活中長期有呼吸困難問題,其女兒表示父親是老菸槍,雖現在已經戒菸,仍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困擾許久,且都有固定至大醫院拿藥,但肺部功能仍持續變差。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肺氣腫(Emphysema)和慢性支氣管炎都是屬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一,都會造成呼吸道的氣流阻塞。慢性支氣管炎為支氣管內壁腫大、黏液分泌物增多、咳嗽、容易感染肺病。而肺氣腫則是肺泡破裂形成大的氣囊、肺的彈性減低、吐氣困難、咳嗽不多。肺氣腫、肺發炎致「肺泡異常膨脹」 抽菸是主因肺氣腫由於因為肺部的發炎反應,造成終末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異常膨脹,肺泡壁受到破壞,肺泡失去彈性後,呼吸時過度充氣無法縮回原有體積,多個擴張的肺泡又會融合成較大的囊腔。蔡易昌解釋,引起肺部發炎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抽菸,其他因素還有呼吸道反覆感染、空氣汙染、吸入有毒氣體、或者長期吸入二氧化矽、石綿、煤灰等。肺氣腫患者大多在50歲以後才會出現症狀,出現症狀時,肺功能已低於正常值的一半。肺氣腫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喘鳴、呼氣延長、全身乏力、胸腔疼痛、體重減輕與容易氣促疲倦,患者經常伴有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氣喘,甚至會罹患心臟病,導致肺積水、肺動脈高壓與右心擴大等心臟功能病變。目前治療僅限於症狀處理,甚至很難治療。肺脹咳喘、肺虛氣短 為肺氣腫主要病機蔡易昌進一步說明,肺氣腫屬於中醫「肺脹」範疇,最早在《黃帝內經》就已經出現,在《靈樞・脹論》提到:「肺脹者,虛滿而喘咳。」在《靈樞・經脈》則形容肺脹的臨床表現為「肺脹滿膨膨而咳喘」,因此後世多把肺脹納入咳喘症中。醫聖張仲景在東漢的名著《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篇中「支飲」的表現:「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行如腫。」描述近似肺脹,並提出功補兼施的木防己湯來治療,得以認識到該病,應與正氣虧虛有關。《諸病源候論・咳逆短氣候》中亦表示,「肺虛為微寒所傷則咳嗽,嗽則氣還於肺間則肺脹,肺脹則氣逆。而肺本虛,氣為不足,復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暢,故咳逆短氣也。」強調肺虛而脹的病機。補肺健脾腎可改善肺纖維化、恢復呼吸順暢到了金元四大家的著名醫家朱震亨,則提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在《丹溪心法・喘》則補充脾腎虧虛而喘之病機。指出此病屬於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是肺脾腎虛,標實主要是痰濁、水飲、瘀血。肺虛不能化津,脾虛不能轉輸,腎虛不能蒸化,所以在治療上必須「以氣論治」,補肺氣以固表,健脾氣以化痰,納腎氣以平喘。此外,蔡易昌補充,若是久病出現氣逆、氣滯的表現,其實肺氣腫的肺功能低下、肺纖維化的階段,這時就要加上《景岳全書》的肝鬱氣逆而喘的論點,也就是清代名醫尤在涇所說:「乾咳無痰,久久不癒,非肺本病,乃肝木撞肺也。」加上疏肝理氣,平肝抑木,清肺降火,可以達到改善肺纖維化的效果,提升肺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後,老先生回診時喘促呼吸困難的情形明顯好轉,呼吸亦更加順暢,不會再發生吸不到氣的情況,生活品質已大幅改善。(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聲音沙啞、長期咳嗽卻久治不好?無論女性男性出現這些症狀,都別輕忽可能罹患肺癌危機!肺癌近10年來不但位居國10大癌症死因之首,且晚期發現比例高、5年存活率更敬陪末座,儼然成為台灣新國病。女性不菸肺癌比率卻增4.3倍 環汙成致癌主因台灣肺癌發生率不斷翻倍成長,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占死亡人數將近20%。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分析,近40年間,肺癌發生率增加2.6倍,而台灣女性肺癌發生率增4.3倍,遠高於男性的2.19倍;其中,罹患肺癌之男性有20%沒有吸菸行為,女性卻有高達90%不吸菸,顯示空汙等環境菸害影響嚴重。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明,女性肺腺癌患者中有9成是不吸菸者,而是生活在高空汙的環境中所造成,如藍領階級、或者家庭婦女,卻因為經濟條件不理想,輕視身體正在承受的嚴重傷害。台灣女性肺癌趨年輕化 發生率高居世界第3賴基銘表示,從歷年的數據觀察,台灣罹患肺癌的女性看似有年輕化的趨勢,近40年間(自1980年至2018年),以40~49歲女性成長最多(1980年發生率: 8.25,2018年為29.73)高達3.6倍,依序是50~59歲3.22倍、及60~69歲3.20倍。另根據2018年的最新研究統計,台灣女性肺癌發生率排名高居世界第3位,僅次於匈牙利、丹麥,再次強調台灣女性肺癌議題須被嚴重關注。雖然國內吸菸率逐漸下降,然而二手菸、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都漸漸地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且因肺癌症狀不太表現在初期階段,而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狀又近似呼吸道發炎,因此往往讓患者不容易察覺,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良機。7大呼吸道症狀 檢視肺癌腫瘤病變可能肺癌趨於年輕化,建議40歲以上之國人或有肺癌家族史者,每年照一次胸部X光,以便在早期就發現肺部腫瘤或病變。若出現以下7項呼吸道症狀,更不可忽略為罹患肺癌可能:1. 三周以上的持續性咳嗽2. 痰中帶血3. 老菸槍咳嗽型態改變4. 聲音沙啞老是治不好5. 胸痛、呼吸喘6. 反覆性肺炎或支氣管炎7. 不明原因的肋膜積水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2025年台灣肺癌存活率倍增願景,鎖定3大目標:遠離肺癌致癌因子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建立肺癌高風險族群篩檢策略、推動精準有效的治療避免再發,並積極評估更多中央與地方跨部會肺癌預防資源整合可能。目前科學臨床試驗證實最有效早期肺癌檢測工具為「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可偵測小於0.3公分的肺部病灶。賴基銘也呼籲民眾,想保持肺部愛護意識,越早開始預防並適當保養越好,維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拒絕生活中的空汙、濕悶環境,遠離致癌因子。同時,為提高全民肺癌活存率,呼籲肺癌高危險族群自主定期執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測,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中年男性身上飄散著濃濃菸味,一定是剛剛還在抽菸。「我是來看腎臟病的,上個月檢查的肌酸酐Cr是2.6,過濾率是27.8,腎臟科醫師說我已經快要洗腎了。」看著他的資料,才50歲而已,是怎麼變這樣的呢?他搔搔頭說,「腎臟科醫師說,應該是抽菸抽太多影響到腎臟,才造成腎絲球腎炎…」那還不戒菸?抽菸如何影響腎功能?抽菸會導致交感神經活化、使血壓升高,造成血管內膜細胞破壞,腎臟微血管收縮,進一步血流不足,降低抗氧化酵素,時間一久便會造成微血管硬化與腎絲球壞死,也會使腎絲球過濾壓力增加,白蛋白尿滲漏增加,逐漸累積便會形成腎衰竭。根據研究顯示,抽菸造成的腎病變,和糖尿病腎病變類似,都是因為血管氧化壓力增加、血管增生與血管內皮細胞破壞的變化形態。另外,香菸內含尼古丁、鎘、鉛等腎毒性物質,只要少量就會傷害腎臟,不管是一手菸、二手菸、三手菸都會對腎臟形成嚴重的傷害。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抽菸對於腎臟的傷害,在中醫是屬於「痰」、「淤」的病機變化。我們介紹過中醫對於慢性腎衰竭,有一個很有深度的病名「關格」,「關」是關閉,「格」是格拒,在上由於三焦之氣不流通,寒遏胸中,飲食不下故格拒;在下由於熱結下焦,津液乾涸,氣化障礙,故關閉。慢性腎衰竭,遷延不愈,以致脾腎陰陽衰憊,氣化不行,濕濁毒邪內蘊,氣不化水,腎關不開,則小便不通;濕濁毒邪上逆犯胃,則嘔吐,遂發為關格。而抽菸造成的「痰」和「淤」,痰瘀毒邪內蘊,入侵血分,血絡瘀阻,脾陽虧損,腎陽衰微,陽不化水,痰濁逗留,濁邪壅塞三焦,氣化功能不得升降。在中醫古籍《靈樞‧刺節真邪》提到「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奠定了水遏血瘀,血滯水停,水血搏結的病機理論。本病屬於屬於本需標實之症,本虛主要是脾腎陰陽衰憊,標實主要是濕濁毒邪。依照明代醫家王肯堂所著的《證治準繩‧關格》提到「治主當緩,治客當急」的原則。主是指關格之本,客是指關格之標,也就是治療關格之脾腎陰陽衰憊,應堅持長期調理,緩緩調補脾腎之陰陽,而對於關格的痰瘀毒邪,要儘快祛除。中醫調理一段時間後,他回診時拿出檢驗報告,「我這次檢查肌酸酐Cr恢復到1.5了,而腎絲球過濾率GFR也改善到52.4了,中醫調理搭配戒菸,效果不錯。」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