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

一張「檢驗單」讓親子關係陷入冰點⋯勇敢媽媽揭「愛滋病下」愛的面貌

一張「檢驗單」讓親子關係陷入冰點⋯勇敢媽媽揭「愛滋病下」愛的面貌#愛滋病

「愛滋病」(HIV)現在已經被醫界認為是慢性病,定期服藥就可以獲得控制。科學的進步治療了疾病,卻無法治療人心的恐懼與歧視。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於《愛人的樣子》一書中,採訪多位愛滋病患與家屬的故事,一起走過汙名的日子,就是他們愛人的樣子。以下為原書摘文:

近半數國人不知「U=U」!台大醫破愛滋迷思「這數值」才是傳染關鍵

近半數國人不知「U=U」!台大醫破愛滋迷思「這數值」才是傳染關鍵#愛滋病

一對交往已久的伴侶,在當初交往時,就已知道其中1人是愛滋感染者,不料2人分手時,竟被對方用曝光疾病隱私作為要脅,強迫挽回這段感情,使患者承受極大心理壓力。醫師提醒,許多民眾仍對愛滋病抱持恐懼,但其實可將HIV視為「某1種」相當常見的疾病,只要達成疾病穩定控制,並不會影響後續與伴侶的結婚生育規劃。

AV女優揭性病內幕 感染科醫師「三篩五步」回應網友性健康迷思

AV女優揭性病內幕 感染科醫師「三篩五步」回應網友性健康迷思#愛滋病

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2023年至5月底新增通報確診為愛滋病毒感染者共408人,5成以上為35歲以下年輕族群,超過8成的感染危險因子為不安全性行為,而梅毒共計4206人感染、淋病共計3431人感染。其中許多民眾認為感染愛滋病離自己現實生活很遙遠,但無安全措施情形下進行性行為,不論是否為固定性伴侶、熟識信任的友人即存有感染愛滋風險。 紅絲帶基金會在台灣成立已邁入第19年,根據調查,每年寒暑假是感染愛滋病的高峰期。為了喚醒更多民眾的注意、積極參與愛滋篩檢,疾病管制署與紅絲帶基金會共同合作,響應美國國家愛滋病患者協會(NAPWA)發起每年6月27日訂為「全民愛滋篩檢日」(National HIV Testing Day)活動。 成人影視是許多民眾接觸性資訊的來源,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於暑假前推動「627全民愛滋篩檢日」,今年特別與台灣成人影視領導品牌「Model TV」合作,邀請AV女優夏晴子、蘇清歌、男優言嘉佑擔任愛滋篩檢公益代言人,呼籲愛滋篩檢不分性別、年齡與族群,了解正確性知識、提高篩檢率,以降低台灣愛滋病毒傳播速度。 AV女優揭性病內幕,強調愛滋篩檢重要性 AV女優夏晴子於627全民愛滋篩檢日記者會分享自己身在成人影視音產業多年,在拍攝現場一直以來都嚴守基本的安全防護措施,深知「性傳染疾病防治」對產業與健康的重要,公司每兩個月會協助演員進行愛滋及七種性病的篩檢。問到自己會不會感染愛滋因此不敢去篩檢,夏晴子表示要是真的感染愛滋病毒,就會聽從醫生的醫囑,按時吃藥,現在穩定的服藥狀況下,三個月到半年就測不到病毒量了,也代表是不會傳染給別人,所以我們才鼓勵大家篩檢很重要,任何疾病都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AV男優拍攝無套片,破解無套性愛解方 問到AV拍片現場需要做好哪些準備,AV女優蘇清歌表示,事前拍片前的準備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口腔的清潔、身體的清潔,在拍片的過程中除了全程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外,只要超過20分鐘就會更換新的保險套。 被問到AV產業難免會拍攝無套片的需求,AV男優言嘉佑表示,雖然成人影視演員都有在定期篩檢,若是真的遇到無套的劇情,現在除了保險套外,還有新興的愛滋預防方式,可以透過事前預防性投藥(PrEP)降低感染的風險。 感染科醫師三篩五步,回應網友性健康迷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感染科醫師黃士澤表示,只要有性行為,每半年皆可以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教導民眾「三篩五步」技巧,三篩為「篩檢愛滋知識是否正確」、「篩檢性行為有無風險」及「篩檢血液是否感染」,而五步則是藉由「查知識」、「想行為」、「問風險」、「驗血液」、「防感染」等行動,傳達相關正確愛滋防治知識、評估感染風險、進而定期主動接受篩檢服務。 現今愛滋篩檢方式非常多元,除了可以到各縣市愛滋匿名篩檢醫院、各鄉鎮衛生所、多元性別健康中心、民間團體進行篩檢外,也能夠透過疾病管制署「愛滋自我篩檢計畫」,透過定點自動販賣機或網路訂購、超商取貨方式取得自我在家篩檢試劑,並且有血液或唾液兩種篩檢方式可供選擇,愛滋篩檢快速又便利,不再因服務地點、時間、方式等因素受限,提供多元篩檢服務。 AV男女優現場示範愛滋自我在家篩檢,邀請民眾一同響應627全民愛滋篩檢日 記者會現場由感染科醫師黃士澤指導下,AV女優夏晴子現場示範愛滋自我在家唾液篩檢,並告知民眾不敢自己採血篩檢的話,也可以透過唾液篩檢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AV男優言嘉佑現場示範愛滋自我在家血液篩檢,呼籲愛滋篩檢不分性別、年齡與族群,了解正確性知識、提高篩檢率,邀請民眾共同響應627全民愛滋篩檢日。

吃愛滋藥會脂肪移位,還可能變胖?感染科醫師揭「真相」其實是⋯

吃愛滋藥會脂肪移位,還可能變胖?感染科醫師揭「真相」其實是⋯#愛滋病

吃藥真的會變胖嗎?當愛滋病毒(HIV)感染者在穩定控制病毒量之後,行動力、自我照顧及日常活動皆與常人無異,卻有部分病患當心體態變胖、外觀不佳是與藥物和治療有關,因而自行停藥造成病毒反撲身體,反倒出現頭暈頭痛、嘔吐等不適症狀。醫師特別提醒,尚無研究證實目前HIV藥物治療與肥胖有關,建議透過「2大關鍵」為自己打造理想生活品質。

看診被拒、延後診療、掛號捨近求遠已成日常   6成HIV感染者權益受損!

看診被拒、延後診療、掛號捨近求遠已成日常 6成HIV感染者權益受損!#愛滋病

「牙痛到不行,去到診所卻被醫師用一袋止痛藥打發」、「不管多早到候診室,都是最後一個接受檢查」、「看診前要先等診療椅被包膜才可以坐上去」、「明明診所就在住家附近,總要千里迢迢去到生活圈外的地方就診」,這些看似不可思議、不合常理的就診經驗,卻是HIV感染者的日常!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感染者,曾於就醫時因感染者身分受到權益侵害 ;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露德協會的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也發現,每4名HIV感染者就有一人曾因身份被拒診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隨著藥物的進步、疾病知識普及,社會對於HIV感染者也應更加友善。」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分享:「醫療環境對HIV感染者的不友善,主要來自於不理解而造成的恐懼;友善醫療環境需要醫病雙方一起努力打造。」為表揚致力「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的第一線健康照護者,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IAS)發起、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今年首次納入亞太區案件申請,台灣共有4組優秀的HIV健康照顧者入選躍上國際,期望藉由他們成功經驗鼓勵更多人加入HIV友善醫療照護的行列,使HIV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HIV感染者就診被拒,將可能導致自我汙名化情況加重! 「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由臺灣感染誌協會、台灣關愛基金會、台灣新滋識同盟與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共同協辦。他們長期關注感染者的醫療與生活處境、幫助大眾認識HIV並為愛滋平權發聲,  過去經常站出來呼籲感染者應積極就醫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經過多年來的努力,HIV感染者經穩定治療便可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與常人無異,社會也應對於他們更加友善。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名列亞洲第一;早已達到3個90的防治目標,很開心這次看到台灣醫療團隊故事在活動中勝出,期待醫病關係更多相互理解,下一步邁向『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愛滋防治三零願景。」積極倡議多元共融與社會平權的吉立亞醫藥總經理彭國書表示:「很高興這個活動讓台灣的團隊躍上國際舞台,我們很榮幸能夠與政府、專家學者、社群團體一同努力,期盼透過這個活動拋磚引玉,促進更友善的醫療環境,讓台灣更加邁進終結愛滋的終點。」 圖說:《國際愛滋病學會「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頒獎典禮記者會》(左起關愛之家楊婕妤創辦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涂醒哲董事長、阿丹、Yuki、Yoyo、Ivy、正學、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吉立亞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彭國書) 透過穩定治療,HIV與一般疾病無異;友善醫療環境需要醫病雙方共同努力 在跟HIV抗戰的長期旅程中,醫療人員的協助與陪伴是HIV感染者很重要的支持力量,作為此次活動評審之一的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提到:「台灣在多年前就建立起良好的個管師制度,他們不僅身為專業醫療人員,更是關鍵『領航員』;從感染者確診開始一路陪伴,到就診、追蹤,甚至一起面對家庭與工作等各方面的難題。在這次評選過程中,評審們都被感染者與醫療照護者間的深厚情感感動。」 洪健清分享:「不友善對待來自於不理解而造成的恐懼,透過教育可以讓我們的醫療環境更加友善;讓醫療工作者了解到感染者經過穩定藥物治療,病毒量測不到即不具有傳染力,不需要擔心在提供醫療服務時受到感染。另一方面也要向下扎根,讓醫學生們將HIV看作是一個平常的疾病,未來當他們踏入職場時就可以平等對待每個病人。期許在未來無論何種疾病,都可受到平等且溫暖的醫療對待。」 關於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 「我與我的健康照護者」活動始於 2016 年,是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AS)所發起,是 IAS「不遺漏任何人」 (Nobody Left Behind) 行動的一環,期待透過本活動能促進愛滋零歧視與去汙名化的最佳醫療服務。活動表揚為愛滋感染者提供零歧視與去汙名化之醫療服務,並改善愛滋醫療困境的醫生、護理師、診所員工、 藥師和其他第一線的健康照護者,也希望透這些優良的健康照護人員所分享的個人經驗和故事,讓更多健康照護者開始嘗試「做對的事」。今年活動首次納入台灣與香港提名並有獲獎。台灣第二屆提名活動也即將展開,期待未來我們能看見更多感染者與照護者間感人故事。

單一性伴侶不會感染?醫警告:女性愛滋患者年增3%

單一性伴侶不會感染?醫警告:女性愛滋患者年增3%#愛滋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32歲的黃小姐,5年前外出運動時發生突發性休克,後來至醫院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患有先天性二尖瓣膜脫垂,同時併有肺結核與愛滋感染。「你怎麼得了這種髒病?」確診感染後,黃小姐不僅得面對感染的死亡威脅,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親友不諒解與一連串尖銳話語。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台灣女性愛滋感染者每年約以3%比例增加,至今全台約有2,152名女性愛滋感染者,因社會與家庭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污名化標籤,使得女性長期陷入沈重精神壓力、自我懷疑與不公對待。產檢時才確診HIV!感染者生活易陷6大困境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在台灣有許多女性HIV感染者,多年來身兼家庭主要照顧角色或受制於社會印象,在感染確診後承擔的壓力多半來自於家中,不僅無暇顧及自身健康、身心困境難以伸張,更導致家庭與親密關係分崩離析。鄭健禹提到,台灣已經連續3年愛滋新確診個數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2至20%,但台灣近5年的女性愛滋感染者仍不斷增加,許多女性常認為「單一性伴侶即無感染風險」,甚至有部分感染者是產檢時才確診,越有近8成女性個案於感染確診前從未做過HIV篩檢,顯示大眾對愛滋感染迷思仍在,女性對愛滋感染缺乏戒心。許多女性於感染愛滋後往往帶著「被剝奪了生育權利失去女性價值」或是「大概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人母」的想法感到自卑、遺憾;就算身為媽媽,希望穩定服藥維持正常生活,仍因懼怕家人眼光而躲起來偷偷吃藥,深受焦慮與負罪感。愛滋感染者往往面臨6大困境:1. 應每天固定服藥,卻因害怕被發現只能偷偷摸摸2. 因為感染而不願意懷孕,影響原有生育計畫3. 影響家庭經濟收入4. 更年期提早5. 即便有藥物副作用仍不敢與醫師討論換藥6. 其他健康問題「U=U」卸下愛滋包袱 助女性感染者正常產子鄭健禹指出,現今愛滋病篩檢及治療方式日新月異,近年國際大力倡導的「U=U」(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概念,研究已證實女性感染者只要穩定服藥至血中測不到病毒,即使有無套性行為也不具傳染力,感染者也有能力懷孕生子,與一般人一樣享受良好生活品質及美滿家庭生活。「U=U」對於感染者而言,代表終能卸下長久以來傳染他人的罪惡感包袱,調查中更顯示,有超過9成4的感染者認為U=U有助於穩定自身治療意願。鄭健禹以臨床經驗分享,一位穩定維持U=U的女性感染者從不相信自己可以懷孕生子,但持續配合醫療團隊定期追蹤、穩定服藥,到現在真的產下一個可愛寶寶,當下可以感受到她希望陪伴孩子一同健康長大的喜悅。今年桃園醫院以女性培力觀點,發起《女性錄像互助計畫》(The Women’s Video Support Project),邀請3位女性感染者闡述自身故事,並剪輯成《滴水希望》(Hope Drops)影音,將在12月1日「世界愛滋日」當天,於全球100間美術館中放映展出。訴求同理女性HIV感染者的艱辛處境,並給予更多支持、分擔與鼓勵;支持女性感染者在穩定治療下,能重視自己身體健康,讓自己有更多時間與機會來重建幸福。更多關於《滴水希望》女性愛滋感染者錄像工作坊的活動實錄更多關於女性愛滋感染者的真實現況請按此

U=U國際共識 U善環境助愛滋

U=U國際共識 U善環境助愛滋#愛滋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20世界愛滋日主題倡導「全球凝聚,共享責任」,U愛大使坤達擁抱帕斯提朋友,以身體力行來呼籲社會理解U=U共識、不懼怕愛滋病,並透過分享愛滋U善6原則:「靜(冷靜)、密(保密)、謝(感謝)、說(真實)、聊(對話) 、學(學習)」,建立U愛環境、支持感染者。U=U國際共識 台灣95%接受治療的感染者體內測不到病毒量根據今年”國人愛滋認知與情境焦慮調查”結果發現,仍有近3成的國人對於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與傳染力存有錯誤的迷思,認為蚊蟲叮咬會傳染病毒、不知道病毒無法生存於人體以外之環境,更有超過6成的民眾仍不知道感染者體內若測不到病毒,就不會有傳染性(U=U)。「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 國際愛滋治療共識最初在2016年時被提出倡議,在過去20年累積的許多證據都支持了U=U的論述,尤其最著名PARTNER兩期研究,超過10萬次的無套性行為,結果皆未發現任何一次受試者之間的HIV傳播,林錫勳醫師強調「不會傳染就是不會傳染」,這些受試感染者皆穩定使用抗病毒藥物,且體內測不到病毒量(病毒量小於200個/毫升),病毒便不具傳染力。為了在2030年達終結愛滋的目標,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提出90-90-90計畫,目標在今年要達到90%的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狀況、90%知道自己狀況的感染者可以接受適當治療、90%接受治療的感染者成功抑制病毒量,但根據最新統計,全球僅達到「81-67-59」的水準,台灣則已達「88-92-95」,表示有95%接受治療的感染者體內測不到病毒量、不會經由性行為傳染HIV,且自2018年開始,台灣愛滋感染者的確診人數也逐年降低,顯示台灣在HIV的疾病防疫有成;調查進一步詢問,發現原本不了解U=U的民眾,更在了解其意義後,有近半數(45.2%)的受訪者對於感染者的態度轉變為比較不會恐懼,可見 U=U 觀念的建立,有助於化解大眾對於感染者的排斥,建立U愛環境。 感染者壽命與一般人相當 愛滋U善環境助感染者回歸社會 藍元亨主任分享,過去曾有位感染者確診HIV後又罹患癌症,當時沒有醫師願意為這位朋友開刀,因此他認為自己將不久於世,而舉辦生前告別式準備離開,但後經感染科醫師的協調與治療後,良好控制病情,不但身體健康,更繼續在其生命中發光發熱。林錫勳醫師表示,目前愛滋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已從以往的平均年齡39歲,到現在透過穩定治療可以達到約70歲,平均壽命與一般民眾相當。愛滋感染者比起其他疾病,治療更仰賴個案管理的追蹤,「台灣早期在愛滋病的治療上,並沒有個管師配置」藍元亨主任分享,協會作為台灣超過20年的帕斯提領路人,一開始即扮演個管師的角色,與感染者教育、討論關於藥物副作用的因應,目前台灣約有超過25個NGOs提供愛滋疾病的關懷,露德每年幫助的個案超過300個,串連了臨床端的醫院個管追蹤以及政府的扶助資源,從過去時常接到哭著打來尋求生命諮商的患者,到現在大部分的患者都已經穩定治療,得以回歸社會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