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肺囊蟲肺炎」難診斷易被忽略 好犯免疫力缺乏者及早產兒

「肺囊蟲肺炎」難診斷易被忽略 好犯免疫力缺乏者及早產兒#肺炎

一名男性,本身並無特殊疾病,最近幾個月常覺得疲倦與胃口不佳,所以體重下降10幾公斤左右;但最困擾他的是近幾個星期以來常覺得咳嗽與喘,特別是走路時幾乎喘到走不下去。更糟的是,他幾天前開始發燒,所以來到本院急診求診,胸部X光檢查發現有雙側肺炎,便轉入感染科病房繼續治療。由於此患者肺炎之表現與常見社區型肺炎不同,為了確定治療的方向與儘早找到病原菌,於是安排了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與痰液的檢查。經痰液的DNA檢測證實,此病患罹患的社區型肺炎為肺囊蟲肺炎。在抗生素與類固醇治療下,此病患症狀逐漸改善;同時也診斷該病患已罹患愛滋病,在肺囊蟲肺炎病情穩定後,開始給予抗愛滋病病毒之雞尾酒療法,在適應了雞尾酒療法之後,該病患又再度回到職場投入他的工作。 成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李青記表示,肺囊蟲肺炎常見於早產兒、患有慢性疾病及營養不良的嬰兒,成人則常見於免疫力低落的病人、洗腎病人或愛滋病患身上。肺囊蟲肺炎主要症狀包括發燒、慢性乾咳、漸進性呼吸困難、胸悶等,但初期症狀跟感冒類似,醫師光靠聽診其實分辨不太出來,得靠胸部X光及特殊細菌培養檢查才能發現是否感染肺囊蟲肺炎。李青記醫師醫師指出,肺囊蟲肺炎是由肺囊蟲所引起的肺部感染症,在環境當中到處都可找到其蹤跡。事實上,當初1980年代就是因為美國加州有許多年輕之男同性戀相繼罹患肺囊蟲肺炎,才進一步發現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的存在。臨床上肺囊蟲肺炎得靠抗生素治療,若症狀嚴重者還要加上類固醇藥物;對於愛滋病病患則須服用預防藥物,藉由雞尾酒療法抑制體內病毒,一旦免疫力提升後即可停止預防藥物。李青記醫師呼籲,當民眾有上述疑似肺囊蟲肺炎的症狀時,為了幫助臨床醫師的判斷,請誠實告知自己的過去病史、服藥狀況與性生活的狀況,以免錯過治療時機而使病情加重。年齡、劑量、用藥不同 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打一頭霧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483要命的錯誤觀念! 拒做「氣切」恐延誤病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477

中低收入戶五歲童 補助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中低收入戶五歲童 補助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19)日宣布,將於民國101年1月1日起提供中低收入戶家庭5歲以下幼童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以減少幼童受到肺炎鏈球菌感染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機率,這個計畫預估將會有4.3萬名幼童受惠。

年齡、劑量、用藥不同 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打一頭霧水

年齡、劑量、用藥不同 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打一頭霧水#肺炎

疾管局宣布將於明年起針對中低收入戶5歲以下幼童提供施打一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但小兒科醫師指出,依據年齡不同,該施打的疫苗類型、劑量也不同,而且未受補助的幼童必須自費施打,許多家長根本搞不懂該怎麼打、要不要打。本報記者撥打疾管局1922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為讀者求證。

小感冒也會送命 小心「肺炎鏈球菌」

小感冒也會送命 小心「肺炎鏈球菌」#肺炎

夏日到來,大家除了時常進出冷氣房得小心熱感冒之外,也不能忽視小感冒的厲害。日前一名6歲孩童才剛因小感冒就診不到3天,隨即從小咳嗽的輕微病情,演變成幾近休克的狀態差點送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表示,原來這小孩是感染肺炎鏈球菌,而醫院也提醒民眾感冒若會喘,很可能不是單純的感冒。艷陽高照,在每天高溫狂飆30度以上的情況下,室外與冷氣房內的溫度差異非常大,除了注意熱感冒之外,更要小心因為感冒引發的肺炎。近期有名6歲男童因咳嗽、發燒的小感冒情況就醫,原以為只要吃吃藥就康復,沒料到返家後才2天過去,男童隨即出現呼吸心跳快,與差點休克的情形,送醫後馬上住進加護病房,檢驗後才曉得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小男童在11天後已康復出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醫師謝欣洋提醒,倘若家中小孩感冒時發現一直喘且活動力愈來愈差,必須緊急送醫看診。而要防止小朋友染上肺炎鏈球菌,謝醫師表示就是施打疫苗。肺炎鏈球菌亦稱肺炎雙球菌,它會引發許多疾病,包括肺炎、急性鼻竇炎、中耳炎、骨髓炎、膿毒性關節炎、心包膜炎、腹膜炎、心囊炎、血性反毒症、蜂窩組織與腦膿腫。而容易受感染的族群大約是嬰幼兒與老年人,且致命程度不低。(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肺炎

嘉義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冠群表示,一位60歲的蔡姓男子,兩年前受不明原因肺炎困擾,陸續住院治療,肺部切片確認是肺腺癌,原本生活需他人協助,經六次化療病情也未改善,因此改用口服標靶藥物,六個月後已能自行前往醫院看診。蔡姓男子剛發病時,左下肺葉反覆性發炎,肺部X光檢查,只能看出肺部有異狀,經切片化驗後,才確定是肺腺癌第三期末,林冠群醫師指出,首先對病患採用傳統的化療,經過六次治療,病情並沒有改善,因此報健保局核准後,改採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每天服用一顆。林冠群醫師強調,服標靶藥物三個月後,患者咳嗽、喘都有改善,血氧濃度達92~93%(正常值>90%),也不需再吸氧氣,六個月後已經能自己騎機車來看門診,不需要坐輪椅,X光片檢查發現肺部的癌細胞,正逐漸消失。林冠群醫師指出,針對肺癌第三期末及第四期局部晚期以及遠端轉移的病人,院方提供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癌症營養諮詢及專責癌症個管師提供諮詢服務,針對病情惡化的病人,也設有安寧療護專區,提供患者完善的服務。抽菸為肺癌頭號禍首,據相關醫療研究,老菸槍得肺癌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10~13倍,愈年輕開始抽菸、菸齡長及菸癮大的人,罹肺癌的機會愈大,吸二手菸者得肺癌的危險也會增加30%。林冠群醫師表示,蔡姓患者應是長期吸菸才會得肺癌(抽菸超過40年),目前配合治療,不再抽菸。根據衛生署公布98年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是惡性腫瘤,其中肺癌占19.9%,位居癌症死亡因素的第一位,40歲以上民眾,最好一年接受一次X光片,若咳嗽超過三週,或是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必須至胸腔科門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延伸閱讀「圖示說明」: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718

侵襲型19A型肺炎鏈球菌高抗藥性 新生幼兒感染恐致命

侵襲型19A型肺炎鏈球菌高抗藥性 新生幼兒感染恐致命#肺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肺炎鏈球菌每年在全球造成至少七十多萬名五歲以下幼兒死亡。而過去幾年以來,台灣地區嬰幼兒感染19A型肺炎鏈球菌比例陡升,因其高侵襲性及抗藥性特點,目前已造成多名小小重症患者住院,甚至需動用到葉克膜才得以延長生存時間治療。肺炎鏈球菌造成的死亡風險不容小覷,到底肺炎鏈球菌對嬰幼兒有甚麼殺傷力,以及目前的疫苗保護程度為何?父母除了積極讓新生兒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外,應該對此疾病有甚麼了解與認知?已知93種肺炎鏈球菌,高侵襲行恐致命目前已知約有93種肺炎鏈球菌型態,多數肺炎鏈球菌具有致病性,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口鼻分泌物或吸入含有病原菌之呼吸道分泌物傳染。肺炎鏈球菌可以聚集生長於人體的鼻咽腔內,嬰幼兒較成年人更常見,大約有20%正常兒童的鼻咽腔內帶有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感染在冬季及春季為高峰,根據臨床醫學已知,罹患流感及免疫力下降時,會降低黏膜對於肺炎鏈球菌的防護力,後者因此可大舉入侵並有機會造成更嚴重的疾病,例如侵入黏膜組織會造成中耳炎、鼻竇炎或肺炎等症狀,或進入血液造成菌血症甚至腦膜炎等嚴重侵襲性感染。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台灣約有2%的肺炎鏈球菌性肺炎會因為敗血症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而死亡。不可不知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根據美國疾管局資料顯示,全面實施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政策後,已大幅度降低5歲以下幼兒對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發生率達九成以上,而根據美國2003年統計,9,000多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其亦間接保護超過20,000多人遠離肺炎鏈球菌感染,顯示一但疫苗接種普及率提高,就可達到群體免疫防護的效果。呂醫師說明,台灣目前有7價、10價及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自行選擇接種。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使用經驗較久,但是實際的接種率只有3~5成。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雖然已經有效減少其所含的七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所造成的侵襲性感染,卻也讓因為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不能涵蓋的其他血清型的鏈球菌比例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9A型的肺炎鏈球菌。19A型肺炎鏈球菌的侵襲性高,且具有抗藥性比例高,一旦幼兒罹患後很可能轉成嚴重性肺炎,需使用到第三線的抗生素才能夠有效對抗細菌。也可能需要特殊的治療,例如外科手術、呼吸器、甚至要靠葉克膜維生,因此19A深受全球醫學界特別密切觀察。呂俊毅醫師強調,目前新型13價疫苗為舊型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升級版」,前者多提供了針對6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的保護效力,兩者皆為「接合型」疫苗,主要是藉由將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上多接合一個蛋白質載體以提高幼兒對於疫苗的免疫反應,可強化疫苗的效果。而接合型型疫苗約已使用超過十年以上,安全性極高。目前正在接種肺炎鏈球菌7價疫苗的嬰幼兒,不妨可考慮直接轉換接種可防範19A型細菌的13價新疫苗,如已完成舊疫苗接種者,亦可直接追加一劑13價新疫苗。新型疫苗目前價格約為三千多元,民眾可就近與醫師諮詢相關疫苗資訊。高燒不退、咳嗽及活動力下降,當心肺炎鏈球菌已上身呂俊毅醫師提醒父母,由於嬰幼兒不可避免接觸病原,並成為帶原者;且約七成鏈球菌對於第一線的盤尼西林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因此一但感染高抗藥性菌株時,如未能在短時間控制疾病,則很容易造成永久性傷害。所以積極接種疫苗,遠離侵襲性的肺炎鏈球菌有其必要。此外,幼兒如出現感冒症狀2~3天仍持續有發燒、即出現咳嗽、活動力下降等狀況,就應合理懷疑是否有細菌感染,尤其要注意是否感染肺炎鏈球菌,此時可就近尋求兒科醫師的檢查與診斷;如經確診為肺炎鏈球菌感染,則需配合醫師完成抗生素治療,切勿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肺炎鏈球菌疫苗常見問題Q&AQ1 孩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家長有什麼好處?答:由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對於孩童的致命性高,因此一旦發生肺炎鏈球菌感染,大部分孩童都需要接受住院治療,這對於雙薪家庭而言,不單只是醫療費用的開銷,父母還須面對照顧病童所付出的時間與體力﹐有可能得面對病情惡化的心理壓力;接種疫苗的費用相對於感染後的治療費用,前者還可算是聰明且經濟的投資。Q2 為什麼兒童年齡越小,需要接種的劑量越多呢?答:由於新生兒的免疫能力尚未健全,因此需要接受較多劑的疫苗以強化接種疫苗後所引起的免疫反應,達到具備抵抗侵襲型肺炎鏈球菌的能力,則須多接種1~3劑的疫苗;而越早接種疫苗,當然也能越早就開始對於肺炎鏈球菌具有防護能力。Q3 目前那些地方有提供新型13價疫苗接種?答:新型13價疫苗已於四月上市,若家中有新生兒或五歲以下兒童,不妨可就近詢問住家附近的小兒科診所或醫院的兒童門診醫師。

南韓驚爆不明肺炎 孕婦接連感染已1死

南韓驚爆不明肺炎 孕婦接連感染已1死#肺炎

南韓爆發感染迅速的一種肺炎,感染上後立即出現肺纖維化症狀,已有8人感染上這種肺炎,奇怪的是8人中有7人是孕婦或產婦,已有1名病患症狀快速惡化死亡,讓南韓的孕婦或產婦都陷入了恐慌。根據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南韓的疾管局表示這個肺炎是不明病毒所造成,在2名病患的體內有檢測出腺病毒與冠狀病毒,但另外5位病患卻驗不出此兩種病毒,感染上此肺炎之後,患者出現肺纖維化且不斷惡化,甚至最後導致腦出血,其中36歲的孕婦在9個月身孕即將臨盆時發病,就在事先引產之後,確認胎兒平安後,產婦出現腦出血而身亡。此肺炎初期被誤認為是肺結核,8名患者中有7人不是懷孕就是最近剛生產,1人是40幾歲的男子,其中有1名重症患者因為治療無效而接受肺部移植。南韓疾管局無法確認肺纖維化是否由新種病毒引起,但病患共同症狀都是先出現咳嗽、有痰,然後雙側肺出現迅速纖維化的現象,最後肺部就會像乾癟絲瓜像是菜瓜布般,肺部變脆弱,功能漸退化。南韓疾管局表示,產婦並不是一般肺炎的易感染群,也沒有出現相關病例流行的跡象,呼籲南韓孕婦不要恐慌,南韓衛生當局也立即對全國40家大醫院調查是否有類似症狀的產婦,並且持續追查病菌DNA分析。

長期酗酒不僅傷肝  易有酒精性肝硬化風險

長期酗酒不僅傷肝 易有酒精性肝硬化風險#肺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內科加護重症病房陳憲青醫師指出,日前一名約45歲年輕患者,有天天酗酒之習慣,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此次因呼吸喘、吐血、發燒症狀至急診求治,原本病患家屬以為只是單純胃潰瘍出血,沒想到胸部X光一照,竟發現是二側嚴重肺炎,因呼吸喘症狀有呼吸衰竭之慮,故進入加護病房治療。至加護病房沒多久,便立即緊急插管及呼吸治療,大量點滴及後線抗生素治療,甚至安排胸部電腦斷層掃描,二側呈現瀰漫性壞死性肺炎,雖然積極治療,然而病人狀況持續變差至身亡,只有短短二至三天。陳憲青醫師表示,病人45歲理論上抵抗力及免疫力應該是正值壯年期,然而病人發病卻如此快速,只有短短二至三天,而二側肺炎呈現如此快速進展(如圖所示),究其原因,是因為長期酗酒,天天手不離酒,而呈現酒精性肝硬化,而且,喝酒的病人,其好發的細菌(克雷伯氏思菌)又迅速發展,再加上,病人在家發燒已有3-4天,但是遲未就醫,一直等到呼吸喘才就醫,無怪乎病情進展如此快速。陳憲青醫師最後提醒民眾,喝酒只要小酌怡情即可,天天喝酒成癮,甚至喝含酒精性飲料都不是健康之道,長期酗酒,會有酒精性肝硬化之風險及眾多的併發症,如食道靜脈出血、肝昏迷、免疫力降低等等,為了自身及家人著想,還是遠離「酒」方為正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