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眼疾患者有福 新藥搶救「視」界

眼疾患者有福 新藥搶救「視」界#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年70歲的張先生年輕時兩眼視力皆1.2,每天看著電腦工作15小時,9年前張先生突然左眼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微弱的光線,原以為是太疲勞,點了眼藥水也沒改善,至眼科檢查結果發現,張先生左眼視力從1.2瞬間降至0.03近乎失明,後來確診罹患「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光動力療法患者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光動力療法,治療7年後產生抗藥性,醫師建議使用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Anti-VEGF)」,至今恢復良好,左眼視力也改善許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統計指出,全球約有2.85億人口視力受損,其中有3900萬人失明,50歲以上的失明人數佔總失明人口82%,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越來越多人因慢性疾病及衰老退化,造成視力損害,甚至失明。主宰視力、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功能常見中老年人的眼睛疾病,最值得注意的是黃斑部病變,又稱作視力的隱形殺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醫師表示,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主宰中心視力、具有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的功能,黃斑部常見疾病包含: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俗稱眼中風,CRVO)。陸續增加3種適應症的健保給付翁林仲醫師說明,衛福部陸續增加另外3種適應症的健保給付,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CRVO),讓過去視為眼癌的黃斑部疾病,多了一個治療選擇。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ti-VEGF),直接作用在黃斑部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因子,抑制不正常新生血管的生長與減少視網膜積液滲漏,且不會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健保給付後將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也能讓患者擁有一個新「視」界。 

健保給付3藥 惡「視」力有福

健保給付3藥 惡「視」力有福#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的陳先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因左眼突發性視力惡化就醫,經檢查發現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僅剩0.03,且散瞳後左眼眼底視網膜呈現瀰漫性火焰狀出血,靜脈血管怒張,並伴隨黃斑部水腫,診斷為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俗稱「眼中風」,病人接受玻璃體內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Anti-VEGF)注射後,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回復到0.6。單側、無痛、突發性的視力模糊鄧友迪醫師指出,近日來天氣轉涼,「眼中風」的案例並不少見,「眼中風」是指視網膜靜脈血管內的血流受阻,進而造成視網膜出血及黃斑部水腫,對視力造成損傷,病人常以單側、無痛、突發性的視力模糊作為表現,一般而言,網膜靜脈血管阻塞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男女比例相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青光眼為其好發的危險因子。視網膜靜脈血管因其阻塞位置不同,可分成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及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但均可能伴隨黃斑部的水腫,目前針對視網膜靜脈阻塞造成的黃斑部水腫,玻璃體內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注射,是安全且有效的方式,黃斑部水腫通常可以獲得改善,視力也常能跟著有所進步。今年10月起 健保有條件給付藥物鄧友迪醫師表示,自105年10月起,健保署針對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伴隨的黃斑部水腫,有條件給付樂舒晴、傲迪適及采視明等3種藥物,但僅限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病人才能送審,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則尚未列入給付的對象。鄧友迪醫師提醒指出,視網膜靜脈阻塞是常見造成視力減退的原因之一,藉由控制系統性疾病,輔以適當的眼科治療處置,視力仍有恢復的可能,因此,一旦有視力模糊的現象時,應及早接受治療,避免其它併發症產生,讓視網膜靜脈阻塞傷害降到最低。

助重見光明 「重水」10月納健保

助重見光明 「重水」10月納健保#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下個月起,視網膜剝離患者有福了!針對複雜性視網膜剝離的病患,中央健保署新增用於視網膜剝離手術時,幫助視網膜貼回原位的暫時填塞用醫材「全氟碳化物液體」(簡稱「重水」),以縮短手術時間及提高手術的成功率,自105年10月1日起給付。裂孔、發炎 色素上皮細胞之間剝落眼睛的構造非常精細,光線從水晶體穿過,聚焦於視網膜上,視網膜就像照相機的底片,負責將看到的影像忠實呈現,經由視神經傳達到大腦,視網膜是一層近乎透明的神經纖維與感光細胞合成的組織,若視網膜因為裂孔、發炎或其它原因,導致其與外層色素上皮細胞之間,不再緊緊黏貼而剝落下來,就稱為視網膜剝離。黑影、影像扭曲、視力減退、閃爍光芒視網膜剝離發生時可能會看到一片黑影、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視力減退、有閃爍的光芒或色澤改變等情況,這時必須盡速就醫治療,否則嚴重會導致失明,粗略估計,台灣地區每年有大約1000至2000人產生視網膜剝離,一般人產生視網膜剝離率約1/1000,但如果高度近視(600度以上)者,發生率可能就提高至10倍。每人每眼 終身最多限制申報2次健保署表示,為使複雜性視網膜剝離手術容易操作辨識,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將醫材「重水」納入健保給付,給付條件必須為巨型裂孔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併纖維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復發性視網膜剝離的病患,每人每眼終身最多限制申報2次,依據臨床專科醫師預估,每年約有1,100人次受惠,費用支出約962萬元。視網膜剝離前 飛蚊變多、看見閃光提醒民眾視網膜剝離前,通常會出現黑影、飛蚊變多及看見閃光等症狀,此時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治療,以免影響視力的恢復,對於有高度近視、曾發生過視網膜剝離或家族有視網膜剝離的民眾,也應定期檢查追蹤,預防視網膜剝離。

膀胱注射玻尿酸 健保8月給付

膀胱注射玻尿酸 健保8月給付#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針對膀胱輸尿管逆流而造成反覆感染的病人,除了口服抗生素及外科療法外,中央健保署經過開會討論後,決議新增經膀胱內視鏡注射玻尿酸的醫材,納入健保給付,患者不需開刀即可改善尿液逆流的問題,並溯及自105年8月1日起實施。尿液逆流 恐引發腎衰竭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由腎臟過濾及滲出,經輸尿管輸送至膀胱,當儲存到一定尿量後,再由膀胱收縮和尿道放鬆而排出體外,但某些人因先天性缺陷或其他病因,造成膀胱輸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嚴重時尿液會逆流至輸尿管的上端或腎盂,甚至可能因此損害腎功能或引發腎衰竭。腎萎縮、腎衰竭必須洗腎臨床醫師發現,經常因尿路感染而反覆發燒的嬰幼兒及兒童中,約有30~50%是因泌尿道的解剖結構異常,包括先天發育不全或因輸尿管長度過短,以致造成膀胱輸尿管逆流,其中又以女性及小孩較為常見,這類病人如果未能妥善治療,會進一步出現腎結痂或腎萎縮,最後因腎衰竭而必須洗腎。矯正輸尿管 成功率逾95%傳統治療膀胱輸尿管逆流方式有2種,一是採內科療法,口服抗生素來預防泌尿道感染,其次則是採外科療法,是將輸尿管重新植入膀胱,藉此矯正輸尿管出口控制尿液流向的功能,其成功率有95%以上,後者適用的對象,通常是嚴重逆流的患者,或服用預防性抗生素卻仍反覆尿路感染者。每年230人受惠 支出800萬為降低病患接受手術治療風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同意把經膀胱內視鏡注射玻尿酸的醫材納入健保給付,含有玻尿酸的凝膠製劑及輸尿管口注射用的針具,溯及自105年8月1日起實施,有泌尿道感染或腎臟結痂病史可使用,每年約230人次受惠,費用支出約800萬元,健保署未來會持續將新功能特材納健保,減輕經濟負擔。 

胃癌者有福!8月健保始給付

胃癌者有福!8月健保始給付#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陳先生,13年前發現胃腸道間質瘤,以第1線標靶藥物治療近9年,期間曾因為惡化而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並增加劑量,3年前因惡化再次開刀並採用第2線標靶藥,治療1年多再度產生抗藥性,改以第3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至今已經超過2年,讓陳先生回到喜愛的高爾夫球場重拾揮桿樂趣。年增300例 50%患者會復發胃腸道間質瘤是僅次於大腸癌、胃腺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台灣每年約新增300個病例,原發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患者通常採取手術切除腫瘤,不過,仍有50%左右患者會在5年內轉移或復發,若手術切除不易,就輔以標靶治療,今年8月起,通過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晚期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讓患者治療不中斷。胃痛、食欲不振、摸到腫塊胃腸道間質瘤發生在腸胃道黏膜下層或肌肉層,也可稱為胃腸道肉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葉俊男表示,胃腸道間質瘤好發於50~65歲之間,男女比例差不多,1/3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其他患者則是因為胃痛、食慾不振、摸到腫塊、甚至胃或小腸出血才發現,發生部位以胃部佔50%~60%,其次小腸佔了20%~30%。個人化醫療 預測復發風險葉俊男醫師補充,個人化醫療可以預測復發風險、最適化藥物劑量、適時更換標靶藥物、鑑定復發腫瘤等,並將剛通過健保給付的晚期口服標靶藥物,納入治療規劃,才能接軌治療不間斷,提升患者存活期。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肺癌晚期患者重燃生機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肺癌晚期患者重燃生機#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過去診斷出肺癌晚期,僅能進行傳統的化學治療,不僅有許多副作用,讓患者聞化療而喪膽,且效果不佳,更讓病友們受盡折磨。隨著醫學進步,漸漸研發出許多標靶藥物,而近期對患者幫助最大的,無非是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9月通過健保給付後,不僅大幅降低患者經濟負擔,更改善了生活品質!化療副作用多 平均存活期僅12個月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王金洲醫師表示,肺腺癌晚期病人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EGFR基因突變,約佔60~70%,另一則為ALK基因錯位,約5~8%;而後者所佔比例少,在過去僅能接受傳統的化療,治療效果大約只有40~50%,平均存活期也只有6個月~1年。最困擾肺癌患者接受化療的地方,就是在抵抗力不佳時,無法接受治療;且化療因為沒有專一性,在治療後容易產生噁心、嘔吐、掉頭髮、食慾不振,甚至是抵抗力下降等副作用。ALK標靶藥物 延長2倍存活期而ALK標靶藥物問世後,病人接受治療後的副作用不但減少,噁心、嘔吐的頻率也跟著降低,此外,根據臨床統計發現,有ALK基因錯位的患者使用標靶治療後,約有60~70%的病人感受到成效,存活期拉長為20個月,是化療約2倍長的時間。王金洲醫師指出,以往若被診斷為ALK基因錯位肺癌,如欲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每個月就必須花上25萬元,對患者及家屬來說都是龐大負擔,但今年9月通過健保給付後,大大減輕病友家庭的經濟壓力,患者的生活也得到相對的改善。身心同調適 作息正常、保持正向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也強調,身體及心靈的調適同樣重要,三餐均衡、適時補充維他命、生活作息正常,不過度運動,都能維持患者身體的健康、抵抗力;此外,保持心情穩定、維持正向思考,家屬適時給予心理支持,更能幫助患者在抗癌的路上達到更好的效果。

燒燙傷患者福音 健保放寬植皮給付條件

燒燙傷患者福音 健保放寬植皮給付條件#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因應本次八仙塵爆事件,考量大量傷患日後的醫療照護,健保署評估過後決議,放寬「微植皮擴皮墊」及「皮膚縫合釘」的給付規定,並納入新特材「必膚膜」,為傷者提供更完備的醫療。縮短復健期、手術時間醫材 放寬給付條件「微植皮擴皮墊」讓病患能結合運用自身的皮膚來進行植皮,且其擴張比例高,能夠將少量的皮膚達到最大面積的利用,使病人摘取自身較少的皮膚,能夠達到最大的植皮效果,不僅可以縮短病人的復健期,並且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耗用,原來此項目只給付給燒燙傷面積達60%的患者,經修改給付規定後,可給付燒燙傷面積30%以上之病人。另外在手術中用來固定皮膚的「皮膚縫合釘」,能縮短手術及麻醉時間,降低病人於手術中感染的風險,一般臨床的皮膚移植依其面積會用到3支至10支的縫合釘,然而燒燙傷患者因創傷面積大,而需要使用更多,故修改給付規定,由原來依實際植皮面積大小,各不超過3支、6支、10支,改為各不超過6支、12支、20支為原則,讓燒燙傷患者能有更充足的數量可使用。必膚膜納入健保 9大類敷料可選擇開放給付生物合成敷料「必膚膜」,用於大面積燒傷患者或深部傷口、等待真皮層增生植皮的患者,納入給付後,未來也能提供給燒燙傷病患進行植皮前的選擇。針對人工敷料,目前已納入健保給付的共計有9大類,包括:生物合成纖維類、親水性及親水性凝膠類、含銀抗菌類、泡棉及含銀泡棉類、親水性纖維類、藻酸鹽類及矽膠類等,共計281個品項,健保署未來也會持續加強對燒燙傷患者之照護,提供最及時的醫療照護。

癌症負擔重!年花健保六百多億

癌症負擔重!年花健保六百多億#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除了是「個人」問題,也是「國家財政」上的問題。近年來,由於癌症病例數不斷攀高,促使各界均力推癌症篩檢,對於個人而言,可遠離癌症的侵害,保持健康,但對於國家來說,更可挽救早已陷入財政困境的全民健保,減少癌症藥費的支出,不過,有效嗎?力行癌症篩檢 保健康救財政也許是一句「我怎可能得癌症」,讓我國健保對於癌症藥費的支出,持續逐年攀高。根據健保署的統計指出,103年十大癌症醫療支出分別為結腸直腸癌(109億)、肺癌(108億)、乳癌(103億)、肝癌(84億)、口腔癌(66億)、白血病(40億)、非何杰金淋巴癌(39億)、攝護腺癌(31億)、胃癌(25億)、食道癌(23億),顯見年年病例數居冠的大腸直腸癌,藥費支出仍最為沉重。健保署表示,依癌症近3年整體年平均成長率來看,醫療支出成長5.8%、藥費成長6.9%、就醫病人數成長4.8%,均顯見成長,尤以藥費相較醫療支出、就醫病人數微幅成長。健保署呼籲,國人癌症發生率不斷攀升且致死率亦居冠所有疾病,顯示癌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站在照護癌症病人的立場,及考量健保資源可負擔程度,健保持續引進有效益之新藥及放寬癌症用藥之給付條件,讓經過其他治療仍惡化的病人有多一線治療選擇,並減少民眾自費醫療的負擔,導致健保癌症藥費成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