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倦

什麼是洗腎?要選「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看1表秒懂優缺

什麼是洗腎?要選「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看1表秒懂優缺#疲倦

台灣腎臟病人口高居全球第一,大約有170~200萬的腎臟病患者,最終可能走上長期洗腎的道路。但許多洗腎病友在治療的選擇上,資訊不一定全面,在日常洗腎的照護上也常遇到生活不方便的困擾;醫師提醒,洗腎患者特別需要先了解自己的生活作息需求,才能擁有選擇最適切治療方式的權利。

心臟衰竭「累、腫、喘」怎麼辦?中醫揭起因竟與「水飲」有關

心臟衰竭「累、腫、喘」怎麼辦?中醫揭起因竟與「水飲」有關#疲倦

剛過60歲的張先生來看診時表示,以前就時常感到疲倦、偶而覺得胸悶會喘、還有晚上頻尿,原本覺得沒有很嚴重,但日前心臟突然惡化,昏倒被家人送醫,直接進了加護病房,一條命差點救不回來,心臟科醫師表示這是心臟衰竭所造成。這次大病讓張先生瞬間衰老許多,才想著出院就來找中醫來調理身體。

心衰竭成「老年住院主因」竟6成未就醫!全因「這類型」太難揪出

心衰竭成「老年住院主因」竟6成未就醫!全因「這類型」太難揪出#疲倦

66歲的蔡女士近年常感到疲累、呼吸易喘、下肢水腫症狀,就醫確診心衰竭後,舉凡日常爬樓梯、追垃圾車都很吃力,就連夜晚睡覺躺臥時也會喘不過氣;又因擔心造成家人負擔及在意他人眼光,連出遊頻率都減少,大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常擔心自己一個人住,若在家突然發病恐沒人發現,造成內心壓力沉重。

新冠康復後還是又累又喘,怎麼辦?醫師親解疫後「自保8大關鍵」

新冠康復後還是又累又喘,怎麼辦?醫師親解疫後「自保8大關鍵」#疲倦

儘管Omicron感染者多為輕症,根據美國疾管署在5月2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肺炎康復的成年人,從18~64歲中,每5人就有1人會出現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syndrome),加上不適症狀仍斷斷續續出現、得知染疫後的情緒波盪,影響到家庭、工作與生活起居,新冠癒後之路怎麼走才能確保重建身心健康?《優活健康網》根據聯安診所醫師團隊的建議,整理以下3大面向,包括健康追蹤、心理調適與飲食調理,陪伴讀者一起摸索癒後之路。

出血不止、常疲倦⋯4大症狀當心是「急性血癌」惡化快

出血不止、常疲倦⋯4大症狀當心是「急性血癌」惡化快#疲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29歲林先生幾年前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因腳趾關節腫痛,後又持續疲憊、高燒不退,在女友堅持之下送醫,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如今已在骨髓配對成功下狀況穩定。醫師提醒,若出現無碰撞卻常有瘀青、月經量大增或過久、牙齦出血不止、發燒感冒遲未痊癒等症狀,當心是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見的急性血癌,發作快、病情凶猛嚴重,逾半數都在60歲以上,治療相對困難;且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每年新增約850位患者。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狀不具特異性,卻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有生命危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症狀、致病關鍵 臉色蒼白疲倦 不明原因發燒 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 骨骼疼痛周文堅表示,民眾若出現以上4大症狀,應儘速尋求醫療,雖然大部分的情況是良性疾病,但是血液癌症也是鑑別診斷之一。一旦確診,應把握治療黃金期積極治療。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侯信安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致病因素,是因患者骨髓內未成熟的芽細胞大量增生,遍布在血液及骨髓中,同時取代正常血球,可能導致這些現象: 紅血球不足:會導致臉色蒼白、氣喘如牛。 白血球不足:易感染發燒。 異常血球大量增生於骨髓:會造成骨髓膨脹、關節疼痛。 血小板不足:凝血功能變差,患者可能有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或是不明原因多處瘀青。女性患者則會出現經血量突然大增,或是經期拉長。臨床觀察,部分患者因長時間發燒、疲倦,以為感冒遲遲未癒;也有患者牙齦持續出血,以為罹患牙周病,找牙醫檢查,牙口卻很健康;或出現血尿以為是結石。侯信安表示,上述患者通常透過血液檢查發現血球異常,再進一步進行骨髓檢查而確診。新藥突破半年化療存活期,病患耐受性更高侯信安指出,因病情惡化快速,若是延遲就醫,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少數患者可能因此一送醫就住進重症加護病房。所幸可透過感染控制,同時進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以控制病情。因此及早診斷,把握治療黃金期,可降低疾病對身體的衝擊。很多人一聽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聯想到致命血癌,與過去治療效果不理想有關。侯信安說,過去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與幹細胞移植,病患存活狀況並不理想。尤其年長者或有共病症的體弱病患,難以承受標準化療,存活期不到半年。近幾年已有多款創新標靶藥物登台,針對部分不同基因變異有相對應藥物,可延長存活期,並提升治癒機會。對年長或共病患者療效好、副作用少、耐受性高,存活期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年輕患者透過精準治療,可強化治療深度,讓骨髓移植效果更佳,大幅提昇痊癒機會。侯信安也鼓勵大眾,若有能力可積極參與骨髓捐贈,勇於救人、幫助他人延續生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