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

有愛無性說不出口?醫揭性生活滿意度「3大關鍵」建議伴侶這樣做

有愛無性說不出口?醫揭性生活滿意度「3大關鍵」建議伴侶這樣做#親密關係

「你的性生活美滿嗎?」性愛從來不只是一方的問題,但調查發現,男女雙方對於性關係的需求和期待相差甚遠,卻有高達3成民眾寧願過著「有愛無性」的生活,且6成即使性生活不滿意也不願溝通。泌尿科醫師就直指,這不僅是兩性關係中最難以啟齒的問題,更是導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最大主因。想和伴侶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應掌握3大關鍵。

控制你才不是因為太愛你!「9跡象」教你判斷情緒虐待

控制你才不是因為太愛你!「9跡象」教你判斷情緒虐待#親密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情緒虐待對人的危害相當於身體虐待,而且經常更加嚴重。在肢體暴力的事件中,受害者可能會有實際的證據,例如瘀傷。他們也許有機會藉由提出控告,採取法律行動,或者藉由保護令來尋求保護。然而,情緒虐待是一種更為普遍的虐待形式,大多數都會在身體虐待與性虐待發生的前後出現。情緒虐待就是心理暴力!情緒虐待包含所有非身體的行為(包含明顯與隱晦的手法),會隨著時間以某種模式出現。這些手法包括批評(侮辱、謾罵、當成小孩對待)、敵意(吼叫、沉默以對、言語攻擊)、恫嚇(裝模作樣、威脅)、羞辱(利用他們對你的了解來使你難堪),以及騷擾(連續不斷的重複要求)。他們的意圖是要控制或支配受害者,這會導致自我價值降低、心理狀態出問題和自殺想法。情緒與精神虐待都可以統稱為:心理暴力。心理暴力的定義是以控制、否定與支配為基礎的行為和言語。這些關係中存在著權力不平衡的情況,所以在各種關係中都可能經歷虐待,例如親密伴侶、父母和子女,以及上司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是體貼還是控制?9種親密關係中的虐待跡象在關係剛開始時,了解你的新對象可能很有趣又令人興奮。但當新對象偶爾說出或做出讓你覺得不對勁的事情,有時我們會因陷入新關係帶來的新奇與興奮感之中,而想要忽視這些跡象,不過請特別注意你的直覺,花點時間仔細檢視並識別對方的話語、行為和意圖是否有以下9種跡象:1. 控制對方一開始表現出來的形式,可能有體貼、保護與照顧。然而,在虐待關係中,這些行為表示對方企圖從各方面控制你的生活。施虐伴侶經常會緊盯著你去哪裡和在哪裡,堅持隨時都要聯絡到你,告訴你可以或不可以見誰、應該穿什麼,諸如此類的事。施虐者可能會苛求或發怒,或是以比較溫和的方式提供「有用的建議」。這些要求之中,可能會帶有他們的批評,或者你會隨著時間注意到,如果不聽從他們的建議就會產生某些不良後果。2. 辱罵辱罵又稱為言語侮辱,目的在於贏得爭論、羞辱,或是控制你的自我價值感,這可以明顯表達出來,也可能以開玩笑或鬧著玩的方式掩飾。這麼做的意圖,絕對是要輕視並貶低受害者。當爭論的方向總會轉移到攻擊你的性格,那麼對方的意圖就只有控制你、削弱你的信心,以及支配你。例如:「你每次都忘記我要你做的事。你是真的笨,還是有什麼毛病?」3. 吼叫吼叫通常就是提高音量,不過施虐者會利用吼叫來使人順從。被吼叫者會因此而習慣聽從企圖以這種行為將意志強加於人的吼叫者。吼叫會磨耗受害者的精力,阻止他們表達意見。人的意志與尊嚴會隨著時間被削弱。4. 孤立施虐者會把你花時間跟朋友與家人相處這件事視為威脅,因此可能會設法孤立你。首先,他們也許會批評或貶低你跟朋友與家人的關係。例如,施虐者可能會說你愛的人對你很差或利用你,或者你跟他們相處的時間,影響了你和施虐者的關係。 有時候孤立你的意圖會更為明顯。施虐者也許會限制你的金錢、交通方式,或是限制你跟朋友與家人的聯絡。這種社交孤立產生的寂寞,可能會導致焦慮、憂鬱、物質使用增加,以及健康問題。5. 威脅威脅是一種表達方式,意欲造成你的傷害、痛苦或損失。這是施虐者的一種脅迫行為,暗藏著暴力的可能性。恐懼會變成強大的激發因素,讓你嘗試改變關係並配合施虐者。這種表達方式經常以你恐懼的事為目標:6. 懲罰懲罰是施虐者感到受傷、被拒絕,或是覺得被拒絕時,可能做出的任何反應。懲罰的形式可能是報復或制約。施虐者會為了報復而使你痛苦,並且引發你的制約反應,企圖改變你的行為。 7. 拒絕拒絕行為是拒絕承認你的需求與才能。這可能包含收回或拒絕付出愛、關注或情感。這種方式是要貶低你和你的付出,暗指沒有人想要或需要你。8. 忽視忽視是一種行為模式,目的在於消除關注與情感,並且剝奪你對歸屬感、愛及連結的情感需求。忽視包括了疏忽行為、不理會、對其他人反而表現出興趣,以及沉默對待。9. 財務虐待財務虐待包括限制取用資金、不提供財務資訊,或者完全控制資金,通常就像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在這種類型的虐待中,受害者經常不知道施虐者的收入情況,或者必須把自己所有的薪水都交給對方。「他是否有這5大特徵?」幫助你認清身旁的施虐者許多處於虐待關係中的人,都會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注意到警訊,可是一開始卻沒看出來。虐待關係起初的情況大多是迅速投入、過度體貼、全神貫注在受害者的安全或幸福上,而且對關係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以下是10大情緒虐待者特徵:1. 不負責任施虐者不會承認錯誤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或者留不住工作,那是因為他們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如果他們對別人做出虐待行為,那都是受害者的錯,是對方讓他們生氣的。也許施虐者成長的過程很不愉快,或是酗酒,才會有那些行為。無論發生什麼,或是他們該負的責任有多明顯,都不是他們的錯。事實上,發生事情通常都是你或別人的錯。他們每次道歉時都會補一句話,例如:「要是你沒那麼做,根本就不會發生。」2. 缺乏情緒/缺少情緒自我控制施虐者可能會毫無情緒控制,或者對你的情緒痛苦做出冷淡疏遠的反應。健全人格的特徵是有彈性,並且能夠調節情緒。具有虐待型人格的人可能會過度調節情緒,表現出麻木的樣子。如果他們的情緒調節不足,可能就會敏感、暴躁或憤怒。受害者可能會覺得他們的伴侶/施虐者就像有「雙重人格」。施虐者誇張的情緒波動和過度敏感,經常使受害者感到困惑與不安。虐待型人格很脆弱,容易覺得受到侮辱或冒犯,而且通常有防衛心態。3. 生性嫉妒施虐者經常把愛當成嫉妒的藉口:「我會嫉妒是因為太愛你了。」然而,嫉妒跟愛毫無關係。它代表的是占有、控制,以及缺乏信任。嫉妒行為包括質疑伴侶的行蹤或意圖,而且會對事實錯誤解讀,藉此將控制行為合理化。施虐者可能會:質疑你的穿著。質疑你想穿給誰看。檢查你的手機訊息。檢查你的車子的里程數。頻繁打電話或傳訊息給你。要你立刻回覆。只要你沒立刻回覆,就把這當成你變心的表現,並且質疑你在說謊。4. 扮演受害者施虐者對特定挫折的反應,就像是受到了攻擊與針對,而且他們在對質時通常會改寫過去。他們會塑造自我犧牲的形象,並且形容你忘恩負義,或許還會說都是你得到好處,而他們在受苦。到最後,你會覺得自己沒有扮演好伴侶、孩子、朋友或員工的角色。5. 自負自負的人只重視自己的形象、成就、外表與素質。施虐伴侶可能會時常提起自己的素質與行為有多麼棒,而受害者能跟他們在一起有多麼幸運。施虐者可能會利用這種形象來控制對方的行為,威脅要是對方讓自己難看,他們就要離開。識別情緒虐待者的目的背後...其實是沒安全感、害怕被遺棄情緒虐待者的目的是持續控制受害者。施虐者想要掌握所有決定權,一切都占上風。為了操控你的想法與情緒,施虐者會破壞你的信心、削弱你的自尊,並且讓你懷疑自己的判斷和理智。情緒虐待者想要支配你,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創造適當的情境,藉此動搖你的自我效能感,或是讓你懷疑自己處理情況的能力。滿足施虐者的需求,藉以增加自己的重要性與優越性。不安全感、紓解壓力、害怕被遺棄,這些都是他們想要支配或虐待別人的可能原因。當你對自己發生的事以及受到的影響知道越多,就越能讓自己準備好擺脫情緒虐待的影響。知識就是力量。認識施虐者所利用的這些元素,能夠讓你更清楚明白「遭受行為虐待,並不是你的錯」。也突顯了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的這項事實。好好教育自己,這能夠讓你確認並明瞭自己經歷了什麼。(本文摘自/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脫心理暴力的惡性循環,重新走向自我復原之路/本事出版)

你情緒裡的刺 是小時候藏起來的委屈

你情緒裡的刺 是小時候藏起來的委屈#親密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二○一八年之前的幾年間,我有三段比較親密的關係終結了──不全是愛人關係,還有朋友關係、工作夥伴關係。然而這三個人帶給我的感受竟然非常相似。不!不!不!他們當然是三個截然不同的人,但是因為這些關係的戲碼都是我自編自導自演的,而我對親密關係的創傷模式是一樣的,所以我帶出他們身上的一些特質是相同的,而我跟他們碰撞之後,産生的感受,也幾乎是一樣的。越來越覺得,如果我們不能夠為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負起全責,我們就不能在生活中前進,也無法成長。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就無法成長二○一八年去上了 PoV(Psychology of Vision)願景心理學兩位日本老師栗原英彰和栗原弘美的課程,課上老師就說,在人生中(也適用於:關係、婚姻、工作等),如果你看不到自己做錯的地方,你就無法進步。所以,每當我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即使對方的確是一個非常離譜的人,我們也有需要負的責任。就是這樣不斷地檢討、改進自己,我們才有進步的空間,才能真正的成長。然而,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去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承認錯誤不但導致我們小我(面子、自尊心)受損,而且可能還要承擔我們不想面對的情緒,比方說,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我常常說,苦都受了,如果不能夠因此而學習、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加自由、解脫,那苦都白吃了。所以,對於這三段關係的結束,我是做了很深的自省工作的。為了保護這些人的隱私,我無法詳細描述他們引發的我的痛苦和情緒具體是什麽,我只能說,幾乎是一樣的感受,而且是一種熟悉的感受,我從小就是在這個感受中長大的。小時候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在上面的課程中,老師用一些練習帶出我們內在壓抑的情緒,我一直以為我自己的情緒是很流動的,沒想到還是壓抑了很多情緒,從童年就開始了。小時候,當照顧我們的人(父母或長輩)讓我們期望落空的時候,在上面的課程中,老師用一些練習帶出我們內在壓抑的情緒, 我一直以為我自己的情緒是很流動的,沒想到還是壓抑了很多情緒, 從童年就開始了。小時候,當照顧我們的人(父母或長輩)讓我們期望落空的時候,所以,五花八門的防禦機制就被我們建立起來了:決定:我做什麽都受到責罰,所以,從此以後我做事都被動,而且小心翼翼。感受:動輒得咎,我總會犯錯。決定:父母讓我失望,所以,我從此再也不相信別人,始終懷疑別人的承諾。感受:被背叛、辜負。決定:父母吵架、打架,讓我驚恐不已,我決定以後不跟任何人起衝突,所以我隱藏自己,避免衝突。感受:我的真正想法,寧可委屈、憋著,就是不能說出來。決定:爸爸或媽媽無故責備、體罰我,我決定把對他們的感情凍結起來,愛恨一起打包放入心中的冰箱裡。感受:沒有人理解我,他們如果看到真正的我,也會不喜歡我,所以我不能太敞開心扉給別人,因為他們會傷害我。決定:爸爸或媽媽剝奪了我應有的一些權利,我決定,不讓任何人再侵占我的利益或剝奪我的權益。感受:別人都是來剝削我的,占我的便宜的。決定:爸爸或媽媽太難取悅了,我感覺不到他們的愛。所以我必須讓自己有用,並且做很多事情,才能換取到他們的愛。感受:別人不會以我的本來樣貌愛我,所以我必須用付出來交換愛。就這樣,我們小時候對這個世界的種種誤解,讓我們建立了自己在關係中的態度。為什麽是誤解?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可愛的地方,父母沒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欣賞和被愛,所以孩子就會誤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事實是:有些父母根本沒有能力給出愛,他們自顧不暇,智慧不夠,意識層次比較低,根本不懂得怎麽愛孩子。所以,我們帶著這樣的創傷長大,心中有一個(或幾個)「壞人」,首先就是自己不夠好,然後就是父母不好,虧待了我們,所以幾乎每個孩子都對父母有著他們沒有意識到或是不敢承認的怨氣。這股怨氣尾隨著他們,進入親密關係中,因為親密關係是我們需要敞開心扉,最親近的,所以,我們常常把這股怨氣投射在親密關係裡,把對方變成我們心目中的那個「壞人」。我就常常被親密的人投射成「壞媽媽」,對我有著不成比例的怨恨,渾然忘了我曾經為他們付出了多少。當然,我在關係中,總是以大量的付出來換取愛,而對方顯然不會讓我失望,一定會變成我心目中的白眼狼──享受了我那麽多的好處,還是辜負我、不懂得珍惜。最好玩的是,因為帶著這樣的創傷和感受,我們往往在親密關係中,會不自覺地創造、複製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模式,渾然不覺對方只是個替代品、犧牲者和你的投射板。最真實的你,都藏在壓抑的情緒裡怎麽辦呢?每當生活中,有人觸動我們的負面感受和情緒時,我們可以先放掉對那個人的批判和故事,甚至把那個人完全置身於你的感受、思維、情緒之外,只是去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一開始,你當然可以分析它,看看它是小時候哪一個與父母互動模式産生的感受,試著去擁有它。因為我們常做的事就是推開這個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最好丟在別人身上讓別人為我們承擔。當你能夠把與這個情緒相關的人、事、物暫時放在一旁不去理會,而只是靜靜地一個人看著它、守候著它,與它在一起的時候,它就能全然地表達自己。想哭就哭,想叫就叫,想打枕頭就打,用呼吸在身體某個部分釋放它(胸腔、腹部、肩膀),讓它不與任何其他人、事、物牽纏地自然流動,它就自由了、釋放了。日後它再出現的時候,你就不會再害怕它、壓抑它、轉移它、躲避它了。比方說,如果有人一直強迫你做不想做的事,出於禮貌、責任、面子,你無法拒絕,因為你受不了拒絕對方之後,心中那個不舒服的感覺(多半是自責)。試試看,準備好接受那種自責的感受,下次對方再提出同樣要求的時候,你就勇敢地拒絕一次,然後和自己最不想面對的愧疚情緒待在一起,看它會把你怎麽樣。試一次吧。第一次的時候可能感覺好像要死掉了。但是,如果你不想這一輩子都在逃避這些情緒,因而把關係、事情、工作都搞砸了,自己也不快樂,那麽就勇敢地去嘗試並且練習吧。海靈格大師說:「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所以,對很多人來說,要等到受苦受夠的時候,才能去做。沒關係,自由、解脫、喜悅、自在,永遠在這裡等著你,我們一起加油!(本文摘自/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皇冠文化)

為什麼你不懂?親密關係的衝突與矛盾

為什麼你不懂?親密關係的衝突與矛盾#親密關係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在一段關係中能夠彼此相互了解,並且真實自在地做自己,這樣坦誠而緊密的關係稱為親密關係,親密關係通常指的是伴侶關係,但並非所有伴侶關係都如此親密。一個人面對親密關係的態度,與其早期的原生家庭關係是有所關聯的,吳宛亭心理師表示,伴侶間的依附關係與原生家庭的依附關係相似,每個人的依附類型和天生的個性氣質,以及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有關。依附類型簡單地分為以下4種:1) 安全型/在感情關係中較有安全感。2) 焦慮型/經常擔心害怕、胡思亂想,十分沒安全感需要另外一半不斷填補自己。3) 逃避型/害怕在感情裡跌倒受傷,因此選擇對情感採取抽離的態度,避免太過親密。4) 混亂型/對於愛這件事感到糾葛,愛和痛苦的感覺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愛情關係中,逃避型和焦慮型很容易相互吸引,看見彼此身上沒有的特質,這樣的差異格外具吸引力,逃避型欣賞焦慮型豐沛的情感 而焦慮型欣賞逃避型的理智灑脫。然而,依附類型並非永遠不變,可能會因為身處在不同的關係而有所變化。親密關係中易把幼時沒有被滿足的期待 轉移到對方身上吳宛亭心理師表示,在伴侶關係中較辛苦的地方是: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過去原生家庭的經驗相聚在一起,我們很容易把一些幼時沒有被滿足的期待,轉移到對方身上,或是希望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若是一直期待對方,也許會一直失望或是給對方很大的壓力,不利於親密關係的正向發展。應學習跳脫固有的框架,給彼此一個可以修整的機會。 在臨床經驗中,經常會碰到親密關係出現以下2個問題:1)個性與價值觀的不同/因為不同而相愛,也因為這個不同而相恨。由於個性與價值觀的不同而有衝突,經常會反映在生活習慣上,例如:擠牙膏的方式不同,就可能會有爭執。或是處理情緒的方式不一樣,像是不同依附類型的人在吵架時,焦慮型會一直講個不停,希望能得到對方的安撫,讓自己可以穩定一點,而逃避型當下可能會選擇沉默,因為他需要時間冷靜思考,兩方的處理情緒的節奏不同,就容易出現衝突。2)人生階段/兩個人不一定會在相同的人生階段相遇,有些人會將想組成家庭放在第一順位,但對有些人而言工作或是自我實現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兩個人在討論是否要進行到人生下一階段時,就可能造成衝突或分手,比如30歲左右的男生往往還想衝刺事業,但女生需考量生育年齡。適時向對方表達在關係中感到失望的事面對親密關係中的問題與阻礙,雖然一開始可能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但只要我們願意騰出空間不惡意刺傷,仍是可以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吳宛亭心理師表示,首先允許並尊重對方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也允許自己與對方自然產生的情緒,不需要自責與或是怪罪對方。適時向對方表達在關係中感到失望的事,避免失望在心裡無限發酵,在表達時切勿帶著情緒化的攻擊或惡意,清楚說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希望對方用什麼方式對你,說出來才有溝通調整的可能性。雖然對方也是有可能不會改變,自己是否可以欣賞對方獨有的方式,看見並包容彼此的不同。兩個不同的個體,對方不可能跟你完全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另一半可能不喜歡,這就是在親密關係裡獨有的孤獨。這是每一個人在生命中自己要去面對的議題,而不是把這個問題丟給對方,一味地要對方滿足自己,失衡的關係並不是健康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彼此是可親密坦誠地做自己以外,雙方還是保有自己的獨特性與孤獨,試著學習欣賞對方的不同進而慢慢完整自己的生命。

家庭親密關係緊 未來發展較好

家庭親密關係緊 未來發展較好#親密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過去40年來,研究學者發現,親子間形成的連結(學術研究上稱為「依附關係」)大約分為2類──高品質親密關係與低品質親密關係。當父母能在寶寶需要時陪在身邊,提供「安全的保障」,讓他們安心去探索這個世界時,就會產生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反之,在低品質的親密關係中,寶寶缺乏能讓他盡情探索世界的安全感。高品質親密關係 安全型依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有個非常簡單的方式,可以檢驗出父母與孩子的連結類型:當父母與孩子相處時,先離開房間一下,即使房間裡有非常吸引人的玩具,仍可預期孩子應該會覺得難過;當父母離開一陣子後回到現場,我們可以想像,重逢的情景雖然摻雜許多淚水,但孩子在確定父母沒有就此消失後,就會感到心安。表現出以上情境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間擁有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又稱為安全型依附關係。這些孩子被單獨留在房裡時,表現出失落感,發現父母不見時,會哭泣、嗚咽。父母回來時他們也會哭,但很快地就會投向父母的懷抱,或抓著他們的腿不放;父母這時會平靜地安撫寶寶,讓他們安定下來。在一陣撫慰過後,寶寶就會回去繼續探索他的玩具和房間。低品質關係 讓嬰兒無法自信探索世界這些對父母的離開無動於衷的寶寶,處於低品質的親密關係中,又被稱為不安型依附關係;雖然這些寶寶在父母離開時會玩玩具,但他們遊戲時展現的創意和探索性,卻比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寶寶低。不安型依附關係中的寶寶也可能有其他反應:在父母離開時表現出難過的樣子,但父母回到身邊時卻表現出生氣或沮喪。這些孩子會玩玩具,但不太探索其他東西,因為他們其實對父母的動態感到非常焦慮。高品質與低品質依附關係的寶寶,最關鍵的差異在,這些嬰兒如何處理與父母分離時的情緒。高品質關係中的嬰兒知道,在他們感到害怕時,可以安然地回到父母身邊,所以可以放心地四處探索。低品質關係中的嬰兒得建立保護自己的機制──他們也成功地建立起這樣的機制──這也意味著,他們無法自信地探索身邊的世界。有高品質親密關係的寶寶發展比較好過去50多年的研究,對媽媽(或爸爸)與寶寶間的親密連結有相當重大的發現。很明顯地,對寶寶最好的依附關係,是可以幫助他們有效處理緊張情緒的高品質親密關係。寶寶可以表現自己的害怕,同時也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所需的安慰,因此可以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並繼續探索這個世界。研究學者在這些寶寶長大後繼續追蹤,發現有高品質親密關係的寶寶發展比較好,因為他們比較能處理學校內需要面對的難題,也比較容易交到朋友。(本文摘自/爸爸陪你長大/大好書屋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