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

退伍蛙人下肢全癱 快速減壓救神經!

退伍蛙人下肢全癱 快速減壓救神經!#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0歲的退伍蛙人梁先生, 工作時不慎從約3公尺高的樹上跌落受傷,下背疼痛難耐,就醫時下肢幾乎全癱,還出現急性尿滯留等緊急神經學症狀。經過診治後發現,原來患者的第十二胸椎外傷,才引起爆裂性骨折伴隨橫斷性骨折。患者有爆裂性骨折伴隨橫斷性骨折爆裂性骨折指的是經劇烈撞擊後骨頭碎裂,多發生在承受劇烈撞擊後;橫斷性骨折則為骨頭與骨折成垂直方向。患者就醫時下身瀕臨全癱,醫師利用支架撐起受傷的脊椎,手術後患者能夠抬起右腳,疼痛感也立即解除,在術後3個月內已能恢復正常行走。新型手術傷口小、流血量僅傳統手術1/10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仁傑表示,雖然患者下半身瀕臨癱瘓,醫師經由顯微手術快速解除神經壓迫,並在第12胸椎置放新型脊椎椎體支架,完整回復壓迫骨折的椎體高度。以1公分的傷口置入支架撐起坍塌的脊椎體,可以長久從內部穩定椎體機能。支架置入過程簡單,時間約30至40分鐘,並無感染及神經損傷的併發症。且流血量僅傳統手術的1/10。脊椎壓迫性骨折應盡早接受治療後續復健醫療團隊的努力再加上梁先生本身堅毅的蛙人精神,在短短3個月內恢復至正常行走。看到梁先生的恢復。梁先生回想起術前下半身癱瘓的無力感,依舊餘悸猶存。他呼籲並鼓勵類似症狀的脊椎壓迫性骨折病人,應該要勇敢就醫接受評估,盡早接受治療,早日脫離疼痛的折磨。 

青壯年就駝背?骨質疏鬆前兆!

青壯年就駝背?骨質疏鬆前兆!#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骨質疏鬆症已然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除了銀髮族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好發的高危險群外,急性的外力傷害,如碰撞、摔倒或高處跌落也都有可能讓強健的骨骼受到強大外力損害而衍生神經痛,輕者呈現背部異常疼痛的症狀引發駝背,嚴重恐導致下半身癱瘓。第一時間未治療容易演變為駝背出現輕微疼痛症狀時如未在第一時間獲治療,多數病人容易演變為駝背問題。在生理上也常因活動力減低(臥床),進而發生肌肉、呼吸與腸胃等系統的慢性疾病問題。嚴重者甚至會伴隨產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礙,影響正常的生活。另外,一般女性在停經後因骨質流失每年最高可達6%,比男性更容易有脊椎骨折的現象。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仁傑表示,臨床經驗通常在骨折發生處脊椎體會崩塌、碎裂甚至前後錯位,對於青壯年病人而言,原本應強健的骨骼受到強大外力受損以後,除了造成局部的駝背變形,也經常伴隨神經學的損傷,對於下身癱瘓的病人的治療以固定為主。支架置入過程無感染及神經損傷的併發症傳統手術雖可充分減除神經壓迫,但矯正駝背角度功能有限,且會使脊椎靈活度大幅喪失,從此難再彎腰。新型的脊椎椎體支架能在1公分傷口內置入支架,以醫療用鈦合金所製造的「支架」,來撐起坍塌的脊椎體,支架置入過程簡單,時間約30至40分鐘,並無感染及神經損傷的併發症。此手術對於疼痛緩解、駝背矯正有相當正面效果,病人接受鈦合金「脊椎支架」治療後也能迅速恢復正常工作,是病人的一大福音。 

小看閃到腰 拖久恐下半身癱瘓!

小看閃到腰 拖久恐下半身癱瘓!#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5歲的小陳最近常常走到一半突然腳沒力,平常必須靠吃止痛藥緩解腰痛,最多甚至一天要服用多達6顆的止痛藥,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幾年前因趕著送貨,不小心跌倒傷到脊椎,因為沒有特別治療因此落下病根。往後只要一搬重物就開始腰痛,起初以為只是閃到腰,吃顆止痛藥就好,長期下來卻愈來越嚴重。患者到各大醫院尋求意見才知道,長時間下背痛的他,再不手術恐怕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下半身癱瘓。強烈下背痛、單側下肢麻痛烏日林新醫院骨科醫師謝昌昇表示,這名陳姓患者來到醫院就診時曾痛到無法站立,長時間強烈下背痛,甚至出現單側下肢麻痛的狀況,檢查才發現是腰椎第四、五節發生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醫師施行「椎間盤突出微創減壓手術」後,小陳下背痛及下肢麻的情況都有顯著改善。傷口小對背部肌肉傷害不大謝昌昇醫師表示,一般傳統椎間盤突出手術傷口至少都超過5公分,且對肌肉、韌帶及骨頭容易造成傷害,需要較長時間來復原。而椎間盤突出切除手術因不須置入脊椎鋼釘或是支架,傷口也只有2~3公分,對背部肌肉的傷害不大。術後的恢復期短,從手術到出院只要5天,適合有椎間盤突出及脊椎狹窄症的患者。術後避免​彎腰駝背、墊腳尖、避免熬夜謝昌昇醫師建議患者在接受手術後,除了手術傷口的照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姿勢,避免彎腰駝背,少彎腰取重物,取高物時不能墊腳尖,可利用椅子輔助增高;平常也要有足夠的休息與睡眠,避免熬夜。為了預防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隨時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小心小病痛恐致大麻煩,提早預防才能避免造成終生遺憾。(患者腰椎第四、五節發生嚴重的椎間盤突出/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與人交談抬不起頭 椎間盤退化害的!

與人交談抬不起頭 椎間盤退化害的!#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2歲女性因頸椎椎間盤退化接受頸椎椎體融合手術,卻因術後頸椎椎體終板塌陷,造成頸椎曲線變形後凸。患者術後抬不起頭來,刷牙、洗臉時無法看鏡子,走路時也因為看不到前方而常與路人碰撞,與人交談時無法直視眼睛而被認為不尊重人,造成生活上諸多不便。軟骨突出會造成頭痛、上肢無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醫師吳行正表示,由於椎間盤軟骨長期受到頭部的重力與頸部的活動產生各方向的張力負擔,軟骨的突出或破裂會導致頸痛,上肢麻木、無力。將上數患者原先頸椎椎體融合器取出後,進行部份頸椎椎體切除,加上較長節段的頸椎椎體融合手術,才改善頸椎曲線變形的現象。出現上肢麻木、大小便失禁應盡快就醫神經病變症狀如上肢麻木、無力,或肩頸僵硬、步態不穩、大小便失禁、下半身癱瘓等情況,出現上述這些問題時,可視患者的年齡大小、臨床症狀、壓迫位置及小面關節的退化程度,選擇進行頸椎椎體融合或人工頸椎椎間盤置換。但吳行正醫師表示,此類患者不論以何種方式治療,手術中皆須清除頸椎椎間盤以解除壓迫症狀,而清除過程中,若頸椎椎體終板破壞過多,則易使頸椎椎體終板塌陷而產生頸椎曲線變形。吳行正醫師提醒,一旦出現肩頸僵硬、雙手麻痛問題都有可能是徵兆,應尋找脊椎外科專業醫師,儘早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肩頸痠痛 頸椎脫位險癱瘓!

肩頸痠痛 頸椎脫位險癱瘓!#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當心細微痠痛,沒感覺也可能導致四肢癱瘓!44歲的彭先生酒後走路不穩,不慎從家中二樓跌落,造成頭皮約10公分的撕裂傷,送醫治療後卻老是覺得後肩頸痠痛,但因沒有出現其他症狀所以不以為意。2周後接受檢查才發現,頸部痠痛原來是因為頸椎第四、五節脫位,差一點就四肢癱瘓!患者並無痠麻、無力感 只覺得脖子痠痛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聖文表示,彭先生的頸椎脫位看起來就像折斷的樹枝,屬於不穩定的情況,進行頸椎牽引復位。醫師徒手將原來脫位頸椎復後位,再進行前位減壓固定融合手術,外觀傷口僅3公分。「物歸原處」後,彭先生的肩頸痠痛的情況完全改善,而且也沒有麻木及神經學損傷的情形,術後3天就出院回家了。大多數頸椎脫位的病人,受傷後造成的症狀會有四肢痠麻、無力、呼吸困難等明顯表現,甚至可能死亡,但這名患者即使頸椎脫位的第四節關節正好卡住第五結的關節,頸椎已經往前位移1公分,沒想到四肢不僅沒有痠麻、無力感,也能行動自如,只感覺脖子痠痛、僵硬。頸部受傷未診斷前別接受推拿整脊吳聖文醫師指出,這時候頸椎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萬一忽略警訊,沒有做好護頸的防護,頸椎位移更嚴重,恐導致癱瘓。若因車禍或其他原因造成頸部受傷而疼痛不已時,一定要前往醫院接受影像檢查確定頸椎是否正常,若發現有問題,就應馬上接受正確的治療,切勿在診斷確定以前接受推拿、整脊治療,以免產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搞定惡性腫瘤 全身性治療是關鍵

搞定惡性腫瘤 全身性治療是關鍵#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0多年來,癌症一直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隨著醫學治療的進步,癌症病患的存活時間與機率越來越好,但隨癌症病患存活時間漸長,惡性腫瘤發生轉移的機會越來越多,當惡性腫瘤發生轉移至骨頭時,最常見的位置就是脊椎,在各種癌症中,乳癌、肺癌、攝護腺癌是最常見發生脊椎轉移的癌症,國人常見的肝癌也常發生脊椎的轉移。惡性脊椎轉移腫瘤 嚴重致肢體無力神經外科醫師曾峰毅表示,惡性脊椎轉移性腫瘤,除了造成局部的背部疼痛、進而造成病理性骨折導致患者劇裂疼痛,嚴重亦可能因腫瘤壓迫脊髓或神經根,造成肢體無力的症狀,若發生嚴重的疼痛、神經學缺損或是癱瘓,將使癌者患者的生活品質明顯下降。全身性治療或放射線治療 有效緩解疼痛對於不同的惡性脊椎轉移性腫瘤有不同的治療方式,腫瘤醫學部醫師魯維丞表示,對於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賀爾蒙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有效的惡性脊椎腫瘤,如轉移性乳癌或肺癌等,持續的全身性治療或是適時給予放射線治療,仍有機會可以控制脊椎腫瘤的惡化,即能有效地緩解疼痛。定期追蹤 可提早發現腫瘤壓迫脊髓情形適當的患者衛教配合醫師的定期追踨,可以提早發現腫瘤壓迫脊髓的情形,使外科醫師及早介入進行手術,避免患者癱瘓的機會,此類手術時間長而且容易大量出血,影像醫學部醫師手術前會做針對腫瘤血管的栓塞,如此一來,外科醫師可以在減少患者術中流血的情形下,順利地將脊椎轉移性腫瘤做全切除及重建,手術後再適時追加放射線治療,以減少復發的機會。

骨折險癱瘓 前側開刀可降風險

骨折險癱瘓 前側開刀可降風險#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9歲的小瑞,工作時發生從高處摔落的意外,被救護車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經過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第7節頸椎爆裂性骨折,導致四肢無法活動,經過脊髓減壓與人工椎體重建手術,術後預後狀況良好,康復出院,現在小瑞只需要帶著頸圈約6個月,鈦金屬人工椎體跟自體頸椎骨融合,就能正常生活與工作。肌力測試1分 頸部以下幾乎全部癱瘓花蓮慈院神經外科醫師洪祥益表示,小瑞的頸椎爆裂性骨折,造成脊髓腔、神經都受到壓迫,一般正常人肌力測試應該是5分,但是當時小瑞的肌力測試只有1分,簡單來說,就是頸部以下幾乎全部癱瘓,伴隨嚴重的神經痛。大部分的頸椎問題都可以從前側開刀洪祥益醫師表示,一般人會以為脊椎在後背,所以,受傷都要從後背開刀,但從神經外科醫師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頸椎問題都可以從前側開刀,而且前側開刀不用撥開肌肉,可直接進行手術,減少肌肉、神經受損的可能性,除了降低風險也能縮短恢復期。建造出一個安全的環境 確認意識洪祥益醫師表示,要恢復的這麼好,不只是醫護團隊的努力,從意外發生當下周圍的人、緊急救護人員、急診團隊,都非常重要,他提醒,不確定狀況的移動個案,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脊椎損傷的原因大多是車禍或者從高處墜落,意外發生後的第一時間絕對不是移動患者,而是要就患者本身周圍,建造出一個安全的環境,再來就是確認個案本身的意識,還有呼吸狀況,萬一有嘔吐的問題,可以讓個案側躺,同時要馬上撥打119請求緊急救護人員的支援。

防癱瘓後遺症 把握黃金3小時!

防癱瘓後遺症 把握黃金3小時!#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腦中風常病發突然,沒有特別明顯的徵兆,等到癱倒在地上,即使趕快送醫,重則危及生命,更多的是造成各種後遺症,號稱「閃靈殺手」,對病人及家屬身心與經濟造成重大打擊,新北市協同轄內8家急救責任醫院,建置24小時全年無休的腦中風緊急醫療處置網絡,要在3小時黃金治療時間內有效阻止癱瘓後遺症。缺血性中風的比例高達80%中風可分為腦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以及腦血管梗塞的缺血性腦中風,國內多家醫學中心統計,缺血性中風的比例高達80%,比出血性中風高出非常多,血栓溶解劑是把堵住血管的血栓溶解掉,讓腦細胞重新得到血液供應,對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上,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治療3個月 增加33%的機會復原臨床上,注射血栓溶解劑的病患在治療3個月後,可增加33%的機會復原到可獨立生活,甚至完全恢復正常,但靜脈血栓溶解劑要在發病的「3小時黃金治療時間」內,以及經神經專科醫師鑑別診斷確定,才能施打。8家醫院 腦中風緊急醫療處置網絡為了讓病人在黃金3個小時內,順利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新北市衛生局結合轄內急救責任醫院,包含亞東、雙和、慈濟、淡水馬偕、新店耕莘、部立臺北醫院,以及汐止國泰與恩主公醫院等8家急救責任醫院,建置腦中風緊急醫療處置網絡,提供24小時的即時照顧。有疑似腦中風的症狀 不要自行就醫民眾發現家人有疑似腦中風的症狀時,不要自行前往就醫,請立即撥打119,由救護車協助送至就近的腦中風緊急醫療處置醫院,預防中風就是規律生活、有恆運動、清淡的飲食、愉悅的心情、不抽菸、不酗酒等等,尤其家人有中風病史,更不能輕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