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

小看背痛? 恐致肢體癱瘓

小看背痛? 恐致肢體癱瘓#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些人背痛很厲害,活動時一般的止痛藥沒效,半夜還會痛醒,嚴重的可能影響到神經功能,會併發肢體癱瘓無力等,成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王竣令指出,遇到這類病人,先檢查白血球或其他發炎指數,以判斷背痛是感染病菌造成的,還是一般退化性構造的問題,如壓迫性骨折,如果發炎指數高,加上發現脊椎發炎或化膿,就有可能是脊椎骨髓炎。細菌侵犯脊椎 恐引起併發症致死脊椎骨髓炎是細菌侵犯脊椎,影響到旁邊的椎間盤軟骨,會引起併發症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王竣令醫師表示,這類病人平均住院日都要30天以上,背痛的原因很多,一般X光片也不容易看到病兆,疾病診斷需花較長時間才能發現,病患需要配合磁振造影、電腦斷層或核子醫學檢查的鎵67炎症掃瞄,才有辦法確定診斷。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 治療更困難王竣令醫師表示,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其他部位感染所致,包含皮膚、泌尿道或其他部位化膿,最常見的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的骨髓炎,而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治療更困難,其他包含鏈球菌、腸球菌或其他腸內菌等,也都有過造成脊椎骨髓炎的報告,而結核菌培養需花更長時間,若是由結核菌造成,診治上會更困難。抗生素治療 6至12周才能控制脊椎骨髓炎需長時間的抗生素治療,常常要6至12個星期才能控制,過去平均住院日統計多為1個月以上,王竣令醫師指出,一旦病人有神經學症狀、化膿感染用藥物效果差、脊椎持續性變形,或因為脊椎不穩定造成難以控制的痛,這時就需要脊椎骨科手術的幫忙,無法單靠內科治療。病人身體若無法承受長時間使用抗生素帶來的副作用,或無法接受手術或麻醉等風險,治療上就會陷入困境,王竣令醫師表示,這類病人常是年紀大又有其他器官疾病,有可能從原本行動自如到需要依賴人照顧,需要病患及家屬的耐心來面對這疾病。

20歲男一週內突癱瘓 竟是脊椎長腫瘤!

20歲男一週內突癱瘓 竟是脊椎長腫瘤!#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20歲出頭的男孩,卻在一星期內,雙腿由原本的輕微疼痛,後來出現無力、癱軟,甚至沒辦法走路,大小便也有問題,急忙求診。神經外科醫師說,影響到脊椎骨的腫瘤大多數是轉移性腫瘤,而他的腫瘤病理切片報告也證實是淋巴癌的轉移腫瘤,所幸發現得早,淋巴癌在相關治療下獲得控制。神經受壓迫別拖 嚴重恐致命個案因為雙下肢癱瘓送進急診後,檢查懷疑胸椎脊髓神經受到壓迫,感覺功能減退,才會導致雙下肢遲鈍無力,核磁共振影像也確認在胸椎第4、5節有一惡性腫瘤壓迫脊髓神經。新竹馬偕神經外科郭岱宗醫師指出,當脊椎產生腫瘤,破壞脊椎結構造成神經壓迫,就會影響人體感覺、運動、自主等神經系統功能,壓到運動神經就會肢體癱軟,壓到自主神經則出現大小便無力,沒有及早治療,不但可能失能,還會有生命危險。腫瘤增生壓迫速開刀  以免神經缺損當腫瘤不斷增生對脊髓及神經根造成壓迫。郭醫師提醒,脊髓神經若受到腫瘤壓迫則必須盡快切除腫瘤為脊髓減壓,部分神經疾病有一定的不可逆性,當神經受損嚴重,要恢復原有功能將更加困難。像是個案才一週病程,就進展到脊髓神經壓迫致雙下肢癱瘓的程度,除了需在最快時間進行手術外,術後也必須積極復健,才可以將神經功能漸漸恢復到原有水準。脊椎腫瘤以轉移性、惡性居多臨床上,轉移性脊椎腫瘤比原發性脊椎腫瘤常見,因為人體軀幹骨骼部位的血液豐富、流速卻相對緩慢,正好讓癌細胞經過此處容易聚集,符合癌細胞生存的條件。此外,相對良性腫瘤大多是橢圓狀,惡性腫瘤則沒有清楚界線,郭醫師解釋,受限於脊椎為凹凸不規則的結構體,加上腫瘤長在骨頭內,與骨髓、軟組織等界線不清。肢體麻痛、無力+失禁 恐是神經壓迫許多民眾如果有肩頸疼痛、腰痠背痛、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炎等症狀,常先透過民俗療法,然而常是症狀並未減輕、時好時壞,甚至越來越嚴重。其實若沒有經過正確診斷就貿然調整脊椎骨骼,且因過程中扭轉幅度過大、施力過大等,門診當中常見造成骨折、中風、肢體癱瘓等骨骼肌肉神經傷害,除了身體承受二次傷害,更可能延誤治療,郭醫師呼籲,「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疼痛、無力、異常腫塊,建議先就醫確認問題。」他也提醒民眾,如果症狀是手臂、胸頸、腰背痠痛、手腳麻木、感覺減退、發軟無力、走路不穩,甚至無法控制大小便等狀況,應懷疑是神經系統問題,此時建議民眾至神經內、外科接受神經鑑別診斷。   

嬤害怕脊椎手術變癱 忍痛拖到無法站立

嬤害怕脊椎手術變癱 忍痛拖到無法站立#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多數退化性脊椎病變患者常聽信謠傳,如脊椎手術後會癱瘓,應而延誤就醫。像是80歲的趙阿嬤,長期受下背疼痛困擾,3年前診斷為腰椎第4、5節「退化性脊椎滑脫合併脊椎狹窄」,需要開刀治療。但她聽到左鄰右舍說:「大手術會有大傷口」後遺症,甚至術後癱瘓,令她恐懼萬分,以致病情愈趨惡化,最後甚至無法站立。在經過脊椎微創手術後,折磨她的下背疼痛才終於獲得改善。大部分的脊椎病患不敢接受手術的主因,為害怕神經損傷造成後遺症,甚至癱瘓。事實上,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吳育綸醫師指出,隨著醫學科技的進展,脊椎微創式手術已成為趨勢,建議患者別再懼怕或是聽信偏方而放棄治療。不必再忍痛留醜疤 減少術後慢性痠痛所謂「微創手術」,顧名思義就是以微小的創傷來達到手術的目的。醫師在藉由特殊的器械工具或是撐開器,以及X光機的透視導引,以手術顯微鏡或是脊椎內視鏡來完成手術。而因為術後傷口疼痛減少、恢復快、住院天數短、較能降低背部肌肉纖維化造成的長期痠痛等。但他也提醒,任何脊椎病變都需要經過仔細檢查及評估,找出確切引起不適的原因。在確定診斷後,手術雖然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若已嘗試非手術治療一個月後依然無法改善,建議仍須與醫師共同討論,針對病灶接受合適的微創手術,儘快減輕疼痛不適。

19歲男大生洗澡半身癱 竟是中風造成

19歲男大生洗澡半身癱 竟是中風造成#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壓力大竟導致男19歲就中風!王同學目前就讀大學二年級,近日在宿舍準備洗澡時,發現右側上肢沒有力氣,只能依靠左手來穿脫衣服與洗澡,隔天早上起床症狀仍未改善,嚇得他趕緊就醫,經檢查證實是左側大腦小洞性腦梗塞,經藥物及復健治療,住院5天後已返家休養。突然無力、口齒不清 當心是中風警訊收治個案的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自強醫師表示,近年來因為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腦中風有逐漸年輕化趨勢。這名19歲男學生,身高170公分,體重90多公斤,而且還有高血脂,本身就存在危險因子,再加上學業及生活的壓力,因此出現突發的中風狀況。楊自強醫師指出,中風發生前常會出現單側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突然出現口齒不清或聽不懂話語、視力突然模糊、忽然覺得昏眩或失去平衡與協調等症狀;有些症狀非常輕微或很快就消失,常常被民眾忽略認為只是小毛病,但卻可能是引發中風的一個警訊,因此有任何疑似症狀就應就醫做進一步檢查。他同時提醒,小中風或中風的預防方式有以下7點:1) 保持情緒的穩定,心情常保愉快。2) 避免煙、酒、應酬等不良嗜好。3) 定期健康檢查/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能每年至醫院作一次全身健康檢查。4) 常量血壓/血壓高於130/85mmHg者,每星期至少量一次血壓。5) 均衡的飲食/少吃鹽、糖、油,多補充水份,定食定量、多吃蔬果、少吃動物性油脂及動物內臟。6) 規律的運動/適當而確實的暖身運動、在體能能忍受的限制內運動、慢慢地停止運動、運動後應等待流汗停止後再沐浴,且最好採用溫水。7) 遵照醫生指示,悉心配合/患有長期性疾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需遵照醫生囑咐,長期治療控制,以防腦中風的發生。另外,國民健康署與美國都曾有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造成中風的機率更大,因此維持良好的體重也能夠預防中風的發生。

感人!無血緣養了28年 還為他找醫師治癱瘓

感人!無血緣養了28年 還為他找醫師治癱瘓#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非親非故的頭痛人物,他卻視如己出,不僅負擔生活起居照料,甚至還帶著他四處求醫,治好疾病!一名72歲的范先生,本身育有四名子女,有天因聽親戚說起社區中,平時愛四處搗蛋,破壞鄰居東西的小張,便找一天到他家探視,結果沒想到這家人生活貧苦,平時僅靠著社會補助一個月4000維生,且家中父母及兩個妹妹都與他一樣有啞巴的問題。所以,他因同情而伸出援手,將患有智能障礙的小張,帶回自己的家中照顧,沒想到後來卻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來疼愛,而現在小張已經42歲了。因椎間盤突出開刀 卻換來全身癱瘓半年前小張因走路不穩而跛腳,范先生便他帶到北部求醫,檢查後發現是頸椎椎間盤突出,並接受開刀治療,原以為術後就會好轉,沒想到短短幾個月時間,開始出現手、腳無力,最後全身癱瘓,范先生原本回到開刀的醫院找醫生處理,但醫師卻說脊髓神經受到嚴重壓迫,腦部也受影響,無法再開刀治療,於是范先生便開始奔波尋求醫師,但也因此處處碰壁。清除手術+固定器 他手、腳已能動了直到遇見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醫師,他才逐漸好轉!醫師表示,當時看到他的X光片及電腦斷層檢查影像時,發現頸椎第二節處有陳舊性的骨折,甚至移位、變形,使得整個頭顱骨往下掉,且脊髓神經受到嚴重壓迫,必須趕緊手術處理,否則將會癱瘓一輩子。所幸,在接受脊髓神經的軟組織、骨頭清除手術,加上內固定器,及外部的頭顱固定器後,現在的他手、腳已經能動了,目前正努力做復健訓練腳部肌力,渴望恢復以往四肢正常功能。

害怕脊椎手術變癱瘓 老婦下背疼痛忍4年

害怕脊椎手術變癱瘓 老婦下背疼痛忍4年#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退化性脊椎病變的病患,因積極治療沒改善甚至惡化,就須考慮手術。但有許多民眾聽信謠傳,如脊椎手術後癱瘓、接受脊椎手術一定會比原來更糟等的負面結果,應而延誤就醫。就就一名的62歲女士,下背疼痛4年,幾年前診斷為腰椎第四、五節滑脫合併脊椎狹窄,醫師建議手術,卻因害怕術後傷口疼痛及癱瘓風險,不敢接受手術。多年來復健,仍趨於惡化,最後無法坐或久站,好在經過脊椎微創骨融合手術後,折磨她多年的下背疼痛終於獲得改善。微創手術較安全   傷口小不留長疤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林思維醫師說,大部分的脊椎病人不敢接受手術的最重要原因有2:一是害怕神經損傷造成後遺症,甚至永久癱瘓;另外則是恐懼手術後所必須經歷劇烈的傷口疼痛,以及復原期間必須長時間臥床的痛苦。但近年來,微創手術蓬勃發展,改變了以前「大手術就必須大傷口」的舊有觀念。林思維醫師也指出,大部分人對脊椎手術的印象就是術後在背後有大傷口如一條至少十幾二十公分的垂直蜈蚣。隨著手術器械的改良及脊醫師技術的進步,微創脊椎手術經由較小的傷口,在特殊器械的使用之下,可以減少肌肉組織、韌帶及骨頭的破壞,手術中流血量少,也較能減少傷口疼痛及組織修復後可能帶來的慢性背痛。

女律師打肉毒打到毒蛇毒液 整張臉變形癱瘓

女律師打肉毒打到毒蛇毒液 整張臉變形癱瘓#癱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國外出現嚴重醫美糾紛,羅馬尼亞一名三十二歲愛美的女律師,兩年前為了維持青春美貌,想要消除臉上皺紋,在當地找了整形醫師幫她施打肉毒桿菌,不料這名醫師拿的竟是中國供應商所提供的毒蛇毒液,施打後這名女律師臉部嚴重變形,肌肉癱瘓,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恢復七成,更慘的是淚腺永不能復原。不能哭不能笑 癱瘓臉部僅恢復七成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名受害者指出,醫師拿著針筒在她的眼帶和嘴唇注射液體後,立即感到整張臉猶如火燒般疼痛,遂緊急送醫治療,之後女子歷經了整整兩年的臉部重建期,目前癱掉的臉部肌肉,僅恢復七成,更痛股苦的是她現在還是不能哭也不能笑,一輩子都不能再流淚。這名醫師在法庭作供,聲稱注射藥物是從中國供應商取得,但事實上,此供應商的網站,密密麻麻的中文,寫的是毒蛇毒液,而這名醫師目前已辭去工作,似乎仍在當地私人營業。也提醒台灣民眾,挑選醫美診所,切記慎選,過去也有好幾例打肉毒桿菌打到臉歪嘴斜的案例,若看見價格低廉,殺到見底,請小心起見,以免花錢受罪。

跌倒以為骨折 檢查竟是乳癌末期轉移

跌倒以為骨折 檢查竟是乳癌末期轉移#癱瘓

(撰文/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一名40多歲婦女騎車跌倒骨折,本以為只是碰撞受傷並無大礙,沒想到經醫師詳診後,才發現骨折其實是因乳癌骨轉移引起。根據統計,末期乳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高達六至七成,初期不一定會出現骨轉移症狀,其中有少數患者甚至出現骨轉移症狀才驚覺自己罹患癌症。 骨轉移的徵兆一開始可能是極輕微的狀況,如喪失食慾、失眠及腰酸背痛等,特別是癌症患者如果沒有相關認知,對於輕微不適就容易輕忽,等到演變為持續性疼痛、坐也痛躺也痛,甚至可能發生骨折、壓迫到脊髓等症狀。因此,乳癌病患與家屬對骨轉移應有預先的了解,以期能及早發現及早對症下藥,減輕骨轉移的症狀與延緩病程。 針對第三期以上的乳癌病患,應該至少半年要做一次全身性的骨骼掃描,因為骨轉移很可能會出現在脊骨、肋骨、骨盆或是四肢長骨,規律地進行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提早治療。一般發現骨轉移時,除了評估原本的乳癌治療是否需要調整外,還建議加上骨轉移治療療程。另外也提醒患者,目前治療骨轉移所使用的藥物,可能產生顎骨壞死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療期間更要注意口腔健康,如要進行拔牙與植牙等齒顎手術,請務必諮詢治療醫師,也千萬不要因害怕藥物副作用發生而不進行治療。 想了解更多乳癌與骨轉移相關資訊,歡迎查詢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愛的骨勵網站:http://tbcaevent.tw/index.html。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