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

頸肩痠痛做頸椎拍打 婦人竟無法行走

頸肩痠痛做頸椎拍打 婦人竟無法行走#癱瘓

一名五十六歲的婦女腰部一直有痠痛感,檢查是椎間盤突出造成,所以每當痠痛發作時就去推拿按摩,都能獲得紓緩的效果;有時肩頸也會痠痛,但她都以為是腰部痠痛的牽連,並不知道自己頸部也有老化導致的一般椎間盤突出症狀。由於幾次的按摩都無法改善頸部痠痛,而被勸說進行拍打治療。該婦女表示,拍打時直接在背頸之間大力的來回,因為實在痛得受不了而希望暫停,但最後還是完成了一次的療程。不過,噩夢卻也就此展開,到了當天晚上就已感到全身無力痠痛,兩天後更是已經無法行走,只能躺在床上休息。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簡瑞騰表示,婦人的症狀已經達到脊髓損傷的程度,如同車禍、從高處跌落的症狀,也可見拍打的傷害真的很大。原本輕微的頸部椎間盤退化問題在突然重力拍打下加重。檢查發現頸椎第四、五與第五、六節之間的椎間盤已突出而壓迫到脊髓神經,也造成病人難以言喻的痛苦。趕緊透過頸椎前方減壓、固定與融合手術,終於順利改善脊髓被壓迫的情況,已經可以行走自若。

腰酸背痛莫輕忽 七旬老婦脊髓暗藏五公分腫瘤

腰酸背痛莫輕忽 七旬老婦脊髓暗藏五公分腫瘤#癱瘓

年紀大了,許多老人家對於腰痠背痛的毛病似乎也見怪不怪,自己貼個痠痛貼布或按摩一下就草草了事。但台中縣龍井鄉一位王老太太長期腰痠背痛,某次到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檢查時才赫然發現脊髓中竟暗藏一條長達五公分的腫瘤,外形宛如一條肥碩的毛毛蟲。所幸透過精密的顯微手術開刀取出後,老婦人長年痼疾頓時消除,同時也避免了往後半身癱瘓的危機。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程久俊醫師表示,這位王老太太已七十多歲,6年多來常常腰痠背痛,偶爾胸肋骨處也會隱隱作痛,但因X光檢查也沒發現異樣,所以她一直以為是年紀大的老毛病,不以為意。後來孝順的女兒擔心母親的健康,特別安排老太太到光田健康管理中心進行全身健康檢查。透過PET-CT(正子電腦斷層掃描)赫然驚見其第8、9節脊髓竟暗藏一條長達五公分的大型腫瘤,把脊髓內的神經都擠壓到邊緣。核子醫學中心王克彬主任指出,這顆腫瘤十分奇特,對葡萄糖的攝取量很高,還會隨著時間越吃越多,就像是脊椎內養了一條食量大的毛毛蟲一般,若是不及早取出,即使是良性瘤也可能會造成下半身癱瘓、失禁等可怕的後遺症。神經外科程久俊醫師立刻透過精密的脊椎顯微手術把養得肥滋滋的腫瘤取出,所幸病理化驗後證實是良性的神經瘤。如今讓王老太太困擾多年的腰痠背痛完全消除,她笑稱自己像年輕了好幾歲。醫師也特別提醒民眾,脊椎神經瘤的發生與個人體質有關,初期多無症狀,僅透過一般的X光也無法檢查出來,因此民眾若出現長期的腰痠背痛等症狀切莫輕忽,最好到大醫院接受更精密的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對症下藥。

感染隱球菌腰椎化膿 原來是針灸惹的禍

感染隱球菌腰椎化膿 原來是針灸惹的禍#癱瘓

腰痠背痛或肌肉拉傷時,不少民眾會選擇到中醫診所針灸、推拿。不過台中有一位女大生卻意外因為針灸導致真菌入侵脊髓,造成腰椎管嚴重感染化膿,背部還隆起腫塊、疼痛不堪,差點導致癱瘓。所幸經光田醫院神經外科緊急手術清創及切除椎板後,女子已經恢復健康,完全沒留下後遺症。這位小姐姓藍,本身有紅斑性狼瘡病史,今年學期結束時因為要搬家,不小心拉傷了腰背部的肌肉,當時藍小姐為圖方便,就近到住家附近的中醫診所做針灸及推拿治療。幾天後,藍小姐發現自己背部有逐漸隆起的皮下腫塊,但因為沒有明顯的不適感,所以不以為意。直到後來開始出現劇烈的腰痛,才查覺事態不妙,趕快到光田醫院就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程久俊醫師詳細問診,並安排磁振造影(MRI)檢查後,赫然發現藍小姐腰部有嚴重的脊椎管化膿性感染,甚至造成背部隆起,必須緊急施行腰椎深部清創及椎板切除手術,否則恐怕會造成癱瘓,留下無法彌補的後遺症,而手術中採樣病原體進行細菌培養,證實為「隱球菌」入侵脊椎造成。程久俊醫師表示,隱球菌是一種真菌,多存在於塵土、枯乾的鴿子糞便或有機肥料之中。一般隱球菌感染以呼吸道吸入性感染為主,但是藍小姐本身並無飼養鴿子,肺部亦沒有感染隱球菌的跡象,推論應是在針灸時,針將落在皮膚上的隱球菌孢子帶入了肌肉深層。加上患者本身有免疫系統缺陷,身體抵抗力較正常人為低,更容易使感染擴散,差一點就造成癱瘓,屆時可能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所幸藍小姐在腰椎手術和投予全身性抗真菌治療六週後,已經完全痊癒,無留下任何後遺症。醫師特別提醒,侵入性的治療更須做好無菌的預防措施,尤其本身就有免疫系統不全疾病或正在服用類固醇藥物的民眾更應提高警覺,在接受侵入性治療如:針灸、打針等之前,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才能儘早預防感染的發生。

狂灌汽水 40歲男子癱瘓

狂灌汽水 40歲男子癱瘓#癱瘓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周秉箴醫師表示,日前一位40歲男性因清晨醒來竟發現雙腳完全無力,連抬腿都有困難,無法下床走路,於是家人趕緊送他到該院急診。經神經內科醫師檢查發現,這位患者的意識很清楚,講話吞嚥也沒困難,雙手正常,感覺神經也無異常;抽血除鉀離子偏低,其餘皆正常,故推測雙腳無力可能跟鉀離子偏低有關。經問診後懷疑可能是得了「周期性麻痺」。之後,經過住院詳細檢查,確定是罹患了甲狀腺毒性周期性麻痺。周秉箴醫師表示,這位患者的身體十分健康,平日很少生病,也有規律運動;沒有腹瀉或嘔吐的狀況,也沒有服用造成鉀離子偏低的利尿劑。但最近一個月,他覺得走遠路或爬高層樓梯時,大腿有些吃力,但休息過後會改善,所以也不以為意而未就醫。但患者表示他平常很喜歡喝飲料,尤其是可樂、汽水之類,一次都買整箱。發病的前一天晚上,因為剛運動完口渴,一口氣喝了兩千毫升的汽水,可能是大量的糖分造成鉀離子下降,誘發全身無力。周秉箴醫師指出,一般人不會因為喝太多可樂、汽水而出現上述這種症狀,患者會有無力情形是因得了「周期性麻痺」。造成「周期性麻痺」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是因為本身的基因異常所引起的,也有些人是因為其他的疾病或藥物所引起的。在台灣的低鉀性周期性麻痺的患者中,因甲狀腺機能亢進所引起的佔了多數,所以對這些患者醫師通常都會檢查甲狀腺的機能。患者只有在甲狀腺機能異常時才會發生,若甲狀腺機能控制正常則不會發病,一旦患者處於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很容易在高糖分飲食或激烈運動後誘發無力。甲狀腺亢進治療後狀況可得到改善。不管是那一種周期性麻痺,目前都可以藥物治療來減少發作的次數或是加速發作時的恢復。周秉箴醫師表示,新竹醫院每年都會遇到二至三例的週期性痲痺患者。因此,建議有甲狀腺腺機能亢進的症狀,例如體重減輕、心跳加快、手抖等症狀的患者要提早就醫。

頸部外傷切勿推拿 當心「絞刑者骨折」

頸部外傷切勿推拿 當心「絞刑者骨折」#癱瘓

所謂「絞刑者骨折」一辭源自於16世紀盛行的吊刑,受刑人因嚴重的頸部受創急速拉扯而導致第二頸椎脫位骨折,進而造成如海珊的不幸結果。但你知道嗎?在日常生活中卻也潛藏了第二頸椎的外傷性「絞刑者骨折」的危機,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近一年來就有五位患者因此前來求助。其中有二位男患是因為車禍撞擊所造成;一位女患是被砍倒的樹擊中後往後跌倒,腦部再撞到石頭所致;另有一位女患則是在更換電燈泡時,不慎往後傾倒而讓後腦撞擊到階梯;還有一位男患是由鷹架跌落撞到鷹架後頭部再著地所造成。病患受傷後的相同症狀都是頸部一直疼痛不已,甚至有一位病患在受傷一星期後因疼痛無法減除才來就醫,經X光詳細檢查後才發現是第二頸椎不穩定性骨折,造成嚴重脫位但卻被疏忽的情形。所幸患者在及時發現並開刀治療,植入先進的人工椎間籠加以固定後,才不至於釀成癱瘓的悲劇,並重回正常的生活軌道。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神經外科林忠男醫師表示,現今絞刑者骨折的發生不像過去因吊刑所造成,反而大多是因為車禍相撞、重物撞擊、滑倒、或由高處跌落甚至在用力推拿、做瑜珈後都有可能發生,其皆因為頸椎同時受到快速且強大力量的撞擊,造成過度彎曲及伸展而導致的頸椎不穩定性骨折。由於屬於高位頸椎(第二至三節)即所謂脫位及骨折的「絞刑者骨折」病患,大多數並沒有像其他頸椎骨折患者,出現四肢麻痺、癱瘓、知覺活動喪失、大小便失禁及呼吸困難等立即的神經症狀,反而僅僅以頸部強烈疼痛不已來表現,因此也往往容易被誤以為只是一般的扭傷或拉傷而已,最後甚至企圖以推拿、整脊等民俗療法來減輕疼痛,如此一來,反而延誤就醫時機並且讓原有問題的頸椎更加惡化,甚至引起四肢癱瘓的悲劇產生。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神經外科林忠男醫師進一步表示,高位頸椎的手術治療,因頸部有神經與呼吸道系統所以屬於困難且複雜的手術,不過本院對於這種不穩定的頸椎骨折及脫位,則是採用最新又簡單的經前位「人工椎間籠植入固定術」手術治療,其優點是,患者皆不需擷取自己的骨頭來修補,免除術後骨盆取骨之痛,而且其手術是經由前頸部植入「人工椎間籠」,因此危險性大幅降低且術後頸部疼痛亦可馬上得到緩解並達到立即穩定的效果,同時另一優點是病患頸部活動幾乎不受限制,最快2天後即可出院,可說是這類患者的一大福音。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林忠男醫師也特別強調,民眾若因車禍或其他原因造成頸部受傷而疼痛不已時絕對不可輕忽,一定要前往醫院進行X光的檢查,以確定頸椎是否正常。若發現有問題即應馬上接受正確的治療,切勿自行以直接接受推拿、整脊等危險行為來治療,以免產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脊髓損傷合併嚴重痙攣 治療新選擇

脊髓損傷合併嚴重痙攣 治療新選擇#癱瘓

脊髓損傷病患經常合併嚴重痙攣(severe spasticity),使得殘留的肌肉力量無法發揮功能,即使經由復健也很難增進自主行動能力。加以痙攣時伴隨僵硬不適感與疼痛,導致復健成效不如預期,日以繼夜苦痛折磨更大大打擊病患信心,造成極大比例患者因而放棄努力。不過醫師指出,現在治療可以有新選擇。痙攣是一種不自主運動異常,由上運動神經元異常所造成,而會引起痙攣的疾病很多,有腦血管病變、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損傷…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安正說,約有12%脊髓損傷病患會出現嚴重痙攣,長時間發作將引起關節攣縮及肌肉疼痛,造成復健成果不佳,影響其自主行動能力,進而導致日常生活以及照顧上的困難,對於個人、家庭與社會形成沉重負擔。他指出,目前針對痙攣症狀可用的治療方法可分為:藥物治療、復健治療、神經阻斷及外科手術治療。前述治療一般療效不錯,不過效果會隨時間逐漸轉弱(除外科手術),相對肌力也會隨之恢復,因此需要在相當時間後,再度施與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新引進植入式腦脊髓腔內Baclofen幫浦系統(貝可芬,Intrathecal Baclofen Pump System,簡稱ITB),則為此類病患帶來神經阻斷與外科手術之外,另一種治療選擇。劉安正表示,在臨床研究中,因為多發性硬化症或脊髓受傷伴有重度痙攣患者以ITB療法,約有97%可以減少痙攣程度。衛生署在2006年核准引進,不過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劉安正說,根據研究顯示,植入式腦脊髓腔內Baclofen(貝可芬)幫浦系統使用,對於脊髓傷害又伴有重度痙攣病患可達到八成以上滿意度,是一個有效治療選擇,也給予口服Baclofen(貝可芬)不耐症族群另一個希望,但是此一治療方式也有感染機率升高及腦脊髓液外漏疑慮,加上磁振造影類儀器可能造成幫浦系統暫停運作,置病患於產生戒斷症狀危險之中。因此劉安正表示,在該院引進此治療新方法同時,除了對於病患篩選特別謹慎,給予部份費用補助外,並會對於使用此療法相關危險性加強衛生教育,以期病患能完全瞭解並能採取適當防範措施,來減少可能產生的意外傷害。

探討脊髓損傷 避免肢體癱瘓的遺憾

探討脊髓損傷 避免肢體癱瘓的遺憾#癱瘓

先天脊椎發育不全或意外都可能造成脊髓損傷,發生肢體癱瘓的遺憾,這類病人往往需要透過手術、復健治療,甚至長期的照護。根據統計,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超過一千名的脊椎損傷病患。產生脊椎損傷的原因以交通事故或自高處跌落等因素最多,脊髓損傷產生的肢體癱瘓及併發症不止對病患是一大打擊,對家庭及社會也是一大負擔。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哈鐵木爾今晚(九日)將在大愛電視「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中探討脊髓損傷,並提醒民眾如何從輕微症狀發生時,便尋求神經科醫師治療。現場還有來自麻醉疼痛科、神經科、神經外科、復健科等八位醫師接受民眾call in 問健康。 脊髓損傷病友吳春滿及林秀如也將分享走出病痛尋找生命希望的歷程。 吳春滿是因為車禍意外導致脊髓嚴重損傷。勇敢面對傷痛的吳春滿經過幾次重大手術,在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與鼓舞,咬緊牙關按部就班接受復健後,逐漸可以下床行走。曾在鬼門關徘徊的吳春滿,不僅體悟人生無償,更是滿懷感恩。特別是在住院期間,受到醫護人員,以及慈濟志工的關懷與照顧,更讓她在出院時發願趕快養好身體,然後做志工付出,幫助更多人。 脊椎發育不全症好發於青少年,但近五十歲的林秀如卻突然發病,全身癱瘓、大小便失常。林秀如雖開過刀,到過許多醫院檢查治療,卻還是找不出病因,無法改善身體的狀況,甚至還被醫生宣判「她的病沒救了」,讓她傷心與失望,於是經同事,她到花蓮慈院找哈鐵木爾醫師求治,試著尋找最後一絲的希望。 在大愛電視台由花蓮慈院主任秘書梁忠詔主持的現場節目「志為人醫守護愛」,播出時間為每週一晚上九點半至十點。

突發性下肢癱瘓 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急性表現

突發性下肢癱瘓 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急性表現#癱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室最近連續遇到兩名病患,都是突發性下肢癱瘓或痠痛,詳細檢查卻發現,都是急性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其中一名54歲男性,無高血壓或糖尿病病史,就在吃完晚飯後,突發感覺腹脹,合併背痛與雙側下肢痠麻,在家中一量收縮血壓高達200毫米汞柱,馬上前往該院就診,詳細檢查後亦懷疑主動脈剝離,馬上安排電腦斷層,並積極控制血壓,目前手術後已痊癒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趙君傑指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會造成高死亡率疾病,大約七成左右病患合併有高血壓病史,經常與高血壓控制不好有非常密切關係,長期高血壓會造成血管硬化,因而使得主動脈管壁彈性變差、動脈管腔會變狹窄。趙君傑說,如果血管壁內膜以及中層有退化情形時,當發生突發狀況使得內膜破裂,血流透過內膜破裂孔洞進入血管管壁之後,撕裂內膜與中層管壁就會形成一個假的管腔。當假管腔不斷擴大壓迫而到真管腔,使得管徑變窄,引起供血區域器官血液供應不足,便很容易造成該器官壞死。最嚴重情形是,主動脈瘤突然破裂馬上會造成大出血、心包填塞、休克且合併非常高死亡率,因此快速診斷、積極血壓控制,配合後續手術治療是拯救此類病患唯一途徑。趙君傑提醒民眾,若出現下背痛合併下肢癱瘓,尤其是痛的情形像肌肉被撕裂般疼痛,也可能延伸到頸、胸部等等。如果疼痛僅在前胸,有可能為升主動脈剝離。如果疼痛延伸至頸部以及下巴,則有可能為主動脈弓的剝離。如果疼痛延伸至下背部,最有可能是降主動脈剝離。此類疾病死亡率隨著時間延遲而上升,每1小時即增加1%,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