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

寒假玩太瘋?留意癲癇發作!

寒假玩太瘋?留意癲癇發作!#癲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寒假期間,生活作息不正常,最容易令癲癇病友的癲癇大發作。臺大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任李旺祚醫師指出,若癲癇病友能生活作息規律、遵從醫囑按時服藥,未來是可以達到完全不用藥的階段;但在過年或長假期間,最擔心病友會因熬夜、受到感冒侵擾而發燒、甚至因手機或電視的燈光過度刺激等,誘發癲癇的發作。正確急救觀念:移、勿、側、陪、送 第一時間協助患者李旺祚醫師提醒,遇到親友癲癇發作時不用過度驚慌,可透過「移、勿、側、陪、送」五大口訣幫助癲癇患者。這五大口訣的重點為:「移」到安全處、「勿」塞硬物入口、「側」放患者頭部、「陪」伴至清醒、「送」醫治療。他強調,過去許多人誤以為患者在癲癇發作時,一定要拿東西放入口中讓其咬,以避免患者咬舌,但臨床上看到許多親友的手指因此被咬斷、甚至是塞了不當的物品反而讓患者嗆到或受傷,這都是錯誤的觀念;「只要將其附近的尖銳物品移開、頭臉側放讓口水及分泌物流出,若有連續抽搐五分鐘以上時,要緊急就醫治療,才是最好的急救策略。」多重作用機轉抗癲癇藥物 大幅降低發作頻率癲癇是一種因神經細胞異常放電所導致的反覆性發作抽搐疾病,聲光或情境的刺激為常見誘發原因之一,如果因為連續熬夜睡眠不足、腦神經沒有適當的休息時,或者因長期緊盯螢幕,出現煩躁、坐立不安的現象,這些造成病友的神經處於過度興奮下,就會誘發癲癇發作。由於癲癇的發作類型相當多,臨床上治療癲癇是針對不同發作類型,選擇較適合的藥物,但當找不到特定的病因時,使用多重作用機轉抗癲癇藥物,癲癇發作控制的機會最大。臨床統計,使用單一癲癇藥物治療,近8成的患者發作次數大幅減少,更有4成7甚至可完全無癲癇發作,因此順從醫囑好好服藥十分重要。李旺祚醫師說,癲癇若長期反覆發作,不僅危險,日後對藥物治療的反應,病情更不好控制。他建議,無論是平日或假期,病友的起居都要正常,必需適度休息、不能過度勞累。「父母不需給孩子太多的限制,隨著醫療的進步,癲癇的痊癒率提高,治療選擇亦趨多元化,平常心應對孩子的正常生活,減少彼此的壓力,更有助於病情的控制。」

17、18歲女性 癲癇恐潛藏罕病

17、18歲女性 癲癇恐潛藏罕病#癲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電影中曾有年輕女記者出現疑似精神疾患症狀,原本將送入療養院,後經確診為「抗NMDA受體腦炎」終獲治療,寫下自傳使此罕見疾病為世人所知。台灣也有「抗NMDA受體腦炎」患者,39歲的張小姐,年齡非主要罹病族群卻罹病,住院300多天才出院回家。脾氣暴躁、 似癲癇症狀 恐為抗NMDA受體腦炎張小姐第1次發病的前幾天,脾氣變暴燥,說話語無倫次,還有肢體暴力。第1次發病時,在工作中突然臉部抽搐、口吐白沫,經開立癲癇藥,觀察後就回家。再次發病時,陷入長時間昏迷,由急診進入加護病房,經1個月觀察腦部仍持續放電,已經插管、無意識。經血清、腦脊液以及電腦斷層檢測,確診為「抗NMDA受體腦炎」,經過將近1年的治療漸漸能出院回家。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部重症醫學科醫師邱駿清說明,NMDA受體與中樞神經傳導有關,分布於前腦、腦下垂體、下視丘、邊緣葉系統,和記憶與學習有關。抗NMDA受體腦炎是自體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的B細胞出現了NMDA受體抗體,攻擊自身受體構造。導致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症狀、意識障礙、低通氣、癲癇發作、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異動症等神經或精神症狀。女性病患為多 兒童、年輕女性為主要族群全球個案報告中顯示,這種病症大部分以女性病患為主,最多在兒童發病,最小甚至才18個月大,17、8歲的年輕女性也是主要族群。雖然罕見,但能夠早期診斷、早期免疫治療,減少發病期間的神經損傷。國外報告中,平均18個月恢復,不過病人痊癒後,可能需要有適應期,腦部受體長好,功能就會慢慢恢復。邱駿清提醒民眾,抗NMDA受體腦炎第1階段發病期,約數天到數周,主要症狀為急性精神症狀,包括意識混亂、性格及行為改變、幻覺妄想等,接著出現手足抽動、僵直及自律神經失調等神經症狀。隨著病程進展將愈來愈嚴重,必須插管治療。如果病人突然嚴重癲癇,發病前完全沒有病史,又合併曾有急性精神症狀,要考慮抗NMDA受體腦炎的可能。

男不菸酒卻患這病 健忘、眼睛上吊

男不菸酒卻患這病 健忘、眼睛上吊#癲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7歲的林先生,平常生活習慣良好,並無抽菸喝酒等習慣,也無慢性疾病。中學起偶爾會突然喘不過氣,伴隨胸部緊縮不適,症狀只持續幾秒,1至2週會有1次,準備入睡時較易發生。多年來,林先生求診不同科別,用過許多藥物,也嘗試調整工作量,甚至借助宗教與社會民俗療法,但皆無明顯幫助。大腦異常放電 不同位置症狀不同除了突然喘不過氣,林先生也自覺容易忘記事情,但他過去並無腦部相關病史。近來入睡或將醒時,手腳會無法控制的抽動,並偶有眼睛上吊與舌頭往前伸直的動作,以及意識短暫喪失。經多種檢查,確診為腦島區域癲癇發作。經抗癲癇藥物治療數個月,突發性的喘不過氣已明顯進步到數個月僅發作1次。成大醫院神經部癲癇科主任黃欽威表示,癲癇是大腦細胞異常放電引起,不同位置的大腦細胞所產生的症狀不同。大腦運動區域異常放電,對應動作症狀是肢體抽搐,而非運動區域如顳葉癲癇的異常放電,則可能會有幻覺、胡言亂語、記憶力障礙或行為怪異,如自動症,手亂抓、揮舞。腦島癲癇初期 呼吸困難、胸部緊縮大腦的腦島位置特殊,與大腦許多其他部位有密切聯繫,與身體感覺、內臟感覺及構音等也相關,其典型癲癇症狀開始於呼吸困難、胸部緊縮或壓迫感,或是口喉部不舒服,且常伴隨身體不適。有些病人會接續出現說話構音困難或局部動作症狀,才引起旁人注意。黃欽威主任提醒,如常常莫名喘不過氣,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短暫呼吸困難,可能會被診斷為焦慮症、身心症、睡眠障礙、氣喘或失智症,但須小心是癲癇發作。建議儘早請神經科或癲癇科醫師檢查,透過住院長時間影像腦波監測判定,若確定因癲癇引起,給予抗癲癇藥物後有機會明顯改善。

臉長白斑別輕忽 延誤就醫恐腦損傷

臉長白斑別輕忽 延誤就醫恐腦損傷#癲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陳小姐的兒子從小就有癲癇問題,持續惡化,影響智力發展,就醫檢查為頑固型癲癇,進一步檢驗,才確診為結節硬化症。,而陳小姐則是臉上有白斑,但因症狀輕微遲遲未被確診,10幾年前還曾因腎臟出現結節大出血而切除腎臟。隨後陳小姐做了基因篩檢,才發現自己和兒子都同樣患有結節硬化症。9成5患者皮膚都會出現血管纖維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神經內科醫師蔡政道表示,結節硬化症是基因變異導致的疾病,患者體內類似控制細胞生長的煞車相關基因出了問題,以致身上多處器官出現結節般的小腫瘤。蔡政道醫師指出,結節硬化症病童,青春期時臉部皮膚顏色偏紅、長出白色斑點,因此病童又被稱為「小瓢蟲」。頑固性癲癇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造成智能受損、學習障礙。9成5患者皮膚都會出現血管纖維瘤、白斑、像青春痘或疤痕一樣的印記,以及鯊魚厚皮的粗糙皮膚,有些則是指甲邊長肉芽,就連腦部、肺臟、腎臟、心臟等器官也可能長出結節。早期確診治療 降低癲癇發生率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表示,以國外研究盛行率估計,台灣「瓢蟲家族」成員應超過2000名。門診病友近1/2能生活自理,關鍵在於早期確診、早期治療,現在已有很好藥物,可以精準地阻斷特定細胞內部的傳遞路徑,進而改善全身症狀,減緩惡化速度,降低癲癇發生頻率,避免損及智力發展。另外,約有3/4患者因為臨床表現不明顯或住得偏遠,遲遲無法確診,甚至遭受不必要的治療。陳沛隆醫師表示,在結節硬化症協會的持續努力以及眾多醫師的支持下,目前北中南等區均設有整合性門診,提供「瓢蟲家族」更便捷且完整的就醫環境。

嘴角抽動、溢奶 新生兒抽搐惹禍

嘴角抽動、溢奶 新生兒抽搐惹禍#癲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剛出生的小祐自醫院返家後,爸媽發現他吃奶時嘴角會不自主抽動,左手會出現不正常的姿勢,甚至常有溢奶的情形。緊急送醫後被診斷為新生兒抽筋。進一步檢查發現為低血鈣導致的抽搐。新生兒抽搐不明顯 家長觀察力很重要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醫師吳博銘提醒,一般民眾對於抽搐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視上口吐白沫,眼睛上吊,但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端,不像成人會有明顯四肢抽動的動作,新生兒抽搐年紀越小表現越不典型,抽搐多是以局部性為主,因此家長的良好觀察及警覺性非常重要。根據國外統計,平均要花費7小時的腦波檢查才能找到癲癇的證據,進而及早治療,以避免留下後遺症。新生兒抽搐係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導致,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每1,000名兒童約有1.5-5.5例,發生率不低,且多於出生後1週內發生。且據國外統計,有20-30%的小病童在兒童期會有癲癇的情形。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立即送醫吳博銘醫師表示,新生兒比成人易發生抽搐,主要原因以新生兒於出生過程生產不順所造成的缺氧性腦傷為最大宗。提醒家長,若新生兒抽搐在短時間內反覆發作,且發作完後意識未立即回復,或合併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都可能影響以後的智能發展,應立即送急診,至加護病房進行重症照護。吳博銘醫師表示,第一次抽搐發作後,可能會造成發展遲緩、自閉症及後續的癲癇發作,需長期門診追蹤,除了發作型態外,神經發展也是長期追蹤的重點,需要專業醫療團隊來積極介入,以維持兒童的良好神經發展。

大腦亂「放電」?癲癇手術改變人生

大腦亂「放電」?癲癇手術改變人生#癲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工作只做一個月」,這是頑固性癲癇病患經常面臨的謀職困境,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林俊甫指出,一個外表好好的人在試用期第一個月,被老闆看到癲癇發作,通常會聽到這句話「你這樣子我不敢用你」,只好下個月重新找工作,至於求學過程遭遇的歧視排擠更不在話下。 頑固性癲癇平均1個多月發作1次台灣大約有20萬個癲癇病患,以藥物控制病情占大多數,當2種以上的藥物使用2年,仍然一年內有6到12次大發作或昏迷,平均1個多月1次,這就是頑固性癲癇,當病人來到林俊甫診間時,都有領取身心障礙手冊的資格,癲癇發作引起跌倒受傷、交通意外、煮飯燙到等狀況不斷,長期心情鬱悶,身心都受苦。術前評估術後追蹤 求學謀職不再漏電不過,手術卻能改變人生,小曹(化名)去年帶著新婚妻子從中國大陸來台灣度蜜月,順道來台北榮總給林俊甫送上喜餅,他是手術成效的最佳見證之一。3年前,林俊甫見到的小曹是個一事無成的28歲年輕人,他自從10歲左右發病,不知道換了多少藥物、找了無數醫師,病情仍是積重難返,曹父打聽到台灣國際醫療服務,決定帶著小曹來台北榮總動手術。確認大腦異常放電位置 術後癲癇不再發作林俊甫說,小曹的癲癇病灶在大腦顳葉,但頭皮電極卻揪不出具體位置,醫療團隊評估決定兩階段的手術,第一階段打開頭骨和腦膜,直接把感應電極貼著腦皮質,排除肌肉及眼球的生物電波干擾,直接監測癲癇波,1、2天後終於確認異常放電的部位,第二階段才推進手術房花了十多個小時切除壞掉的顳葉。林俊甫形容,顳葉切除術就是「將大腦漏電的源頭直接切掉」,估計有2成的病患適用這項手術。小曹前後往院3個多星期,返回大陸之後,癲癇不再發作,陸陸續續捎來消息說,找到工作了,交到女朋友了,然後結婚了……。林俊甫吃到小曹的喜餅,期待明後年說不定能夠吃到紅蛋。無法開刀的病人 深腦部電刺激術是未來趨勢類似小曹的案例鼓舞病患勇氣,不過,有些案例的病灶緊貼著視力、語言、運動等區域,要一邊開刀一邊評估,執刀醫師避開重要功能部位,就像在「夾縫中前進」,病人最擔心的是開完刀喪失記憶。手術難免有風險,林俊甫強調,事前需要詢問病史及完整的檢驗評估,尤其是連續監測腦波定位病灶,在決定開刀後,務必配合醫療團隊調整藥物,術後也不可自行停藥,一般來說,術後三個月的復健追蹤,記憶無損、語言功能也都能恢復。林俊甫也安慰目前無法開刀的病人別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深腦部電刺激術」是在患者丘腦植入電極導線,前胸埋入電子節律器,這種尖端醫材能像點穴一般制止癲癇波傳導,未來極具治療潛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癲癇治療露曙光 錯誤觀念一次釐清!

癲癇治療露曙光 錯誤觀念一次釐清!#癲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癲癇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只是腦細胞不正常的放電現象,從古至今,更有許多知名的文學家、數學家、音樂家和畫家等都是癲癇患者,也就是說,只要控制良好,沒發作時,癲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台灣民眾對癲癇的了解不深,經常誤認為「癲癇發作時,旁人要拿東西讓患者咬」、「不會好,需要終身服藥」、「會遺傳,不能生育」等錯誤觀念,加深了對於癲癇的刻板印象。將手伸進口內可避免癲癇者咬斷舌頭?大錯特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腦波檢查室主任徐崇堯指出,上述錯誤的觀念以訛傳訛,其中,在處理癲癇患者大發作時,最糟糕的方式就是將手指伸進患者的口內,這種做法除了容易被咬傷造成感染之外,也可能引起患者的嗆傷或窒息,反而得不償失。實際上,癲癇發作時,把舌頭咬斷的機率非常低。徐崇堯醫師表示,新一代藥物問世後,癲癇患者只要遵照醫囑服藥、定期回診,經過兩、三年之後,就能啟動減藥評估,有機會可以不用終身服藥。至於癲癇是否會遺傳、能否生育?徐崇堯醫師表示,雖然部分的癲癇有遺傳性,但畢竟為少數,特別是局部性癲癇,大多數與遺傳無關,不能因為罹患癲癇就認定一定有生育的問題,必要時可以在婚前接受癲癇相關遺傳基因檢驗。徐崇堯醫師進一步說明,癲癇最怕的其實是誤診,因此若有懷疑時,一定要找具有癲癇診療專業的神經科醫師進行臨床症狀問診,並且安排腦電圖檢查,必要時進一步安排神經影像檢查,才能提高診斷率,減少誤判率、避免錯誤用藥的可能性。女性癲癇者孕期若不服藥治療 恐增加母體安危、寶寶易受影響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尤香玉醫師強調,有研究指出,女性癲癇患者可能會有不孕的困擾,但若能在懷孕前就將癲癇控制良好,孕期出現大發作的機率就會降低很多。尤香玉醫師進一步說明,有些女性擔心懷孕期間使用癲癇藥物會導致畸胎,實際上在歐美曾做過登錄調查,癲癇患者懷孕期間,只要用藥得宜,並不會增加畸胎的發生率。但是懷孕期間若不繼續服藥治療,不但對媽媽本身有較高的生命危險外,對寶寶更會有出生後體重不足、影響日後成長發育的可能。尤香玉醫師表示,癲癇治療在新藥不斷推陳出新、手術治療不斷進步下,如今已大露曙光,以新一代多重作用機轉抗癲癇藥物來說,已經比單一機轉的藥物涵蓋面更廣,可適用更多的癲癇發作類型,也可減少多種藥物使用的交互作用,並且穩定性也高、耐受性較佳;懷孕婦女也能安心使用。尤香玉提醒,癲癇並非不治之症,只要遵醫囑規律用藥、定期回診,並且保持生活作息的正常、睡眠充足、減少生活壓力,就能控制癲癇發作;特別是想要懷孕的女性,可事先諮詢不同藥物的使用方式,且孕期適當地補充葉酸,就能減少傷害,找回有品質的人生。

5步驟記下來!癲癇發作不驚慌

5步驟記下來!癲癇發作不驚慌#癲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37歲的Vivi小學一年級時,在注射日本腦炎疫苗後感到視線模糊、大腦出現刺痛感,經精細檢查後竟被確診為癲癇患者。因為當時癲癇衛教觀念不足,Vivi無法跟上體育課、參加戶外教學、課後輔導,連跟朋友出去玩都受到限制。當時因為不想被其他同學嘲笑,用藥不規律導致發作頻率高。24歲時,她在醫師的建議下,漸漸減低藥物劑量,現在癲癇控制良好,停藥後已有6~7年沒有發作。癲癇可能與遺傳、腦炎、外傷有關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吳禹利醫師指出,癲癇致病的原因眾多,可能與遺傳基因、出生狀況、嬰孩童時期有無痙攣、腦炎、腦膜炎、頭部外傷等有關。很多時候無法確切找出病因,此時除了身體、血液、神經和腦波檢查外,更需施行其他更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認病灶。吳禹利醫師指出,癲癇患者中約有3成為頑固型癲癇患者,頑固型癲癇患者需併用多種藥物治療來降低其發作頻率及程度。70%的癲癇患者可透過治療穩定控制疾病,呼籲患者應長期遵照醫囑,定期追蹤。當兒童癲癇2年未發作、成人癲癇3年以上未發作,即可驗證癲癇已穩定控制。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醫師關尚勇表示,癲癇患者透過藥物與手術等治療,一樣過著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5簡易口訣記下來台灣癲癇醫學會前理事長莊曜聰表示,許多民眾甚至是癲癇家屬對病症存有錯誤觀念,最常見的為遇到癲癇發作時,會強行掰開患者的嘴,以手指或是其他物品塞到口中來避免咬斷舌頭,但癲癇患者發作時舌頭往內縮,可能會咬到的是舌頭外緣,若放置堅硬的物品到口內,可能會造成牙齒斷裂、下顎受傷。呼籲大眾,遇到癲癇發作時不需要驚慌,透過簡易口訣就可幫助癲癇患者:1) 移/將患者附近尖銳物品移開,若有軟墊或衣物可墊在患者頭下。2) 勿/勿強行壓患者肢體的抽搐,勿將硬物放入患者口中。3) 側/將患者臉側放,讓口水及分泌物流出,以免堵塞呼吸道。4) 陪/陪伴患者至神智清醒,並告知發作的情況,並給予安慰。5) 送/患者連續抽搐5分鐘以上,或發作間神智不清,須將患者快速送醫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