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罹患糖尿病多年的老婦因忽略血糖測量導致昏迷就醫,家人原以為只是疲勞,沒想到是因血糖飆高一直未發現,到院已經傷及腦神經。儘管經過急診血糖與癲癇症狀趨緩,但仍舊無法清醒,最終還是不治。
一名罹患糖尿病多年的老婦因忽略血糖測量導致昏迷就醫,家人原以為只是疲勞,沒想到是因血糖飆高一直未發現,到院已經傷及腦神經。儘管經過急診血糖與癲癇症狀趨緩,但仍舊無法清醒,最終還是不治。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一名已懷孕37週的婦人,在一次例行產檢時,肚內嬰兒被發現心臟處有腫瘤,醫師告知婦人,胎兒有2/3的機率是結節性硬化症患者,出生後在成長照顧上會有很多問題,且因個案程度差異大,很難於預產前判斷實際的照護狀況,讓婦人既震驚又掙扎,面臨選擇胎兒去留的艱難課題。另一30多歲女性平時在生活上都相當正常,直到參加公司健檢,竟發現腎臟內有多處長滿結節而出血,甚至被醫師誤判為惡性腫瘤而切除了腎臟。直至孩子因頑固型癲癇發作,進一步做基因檢測,才確診是結節性硬化症結節,讓母子2人懊悔不已。結節腫瘤長在腦部、內臟上!可能致癲癇、智力受損台灣罕見疾病基金會董事長林炫沛指出,結節硬化症屬罕見疾病,80%是出自自體基因變異(染色體出錯或基因缺陷導致)。由於患者體內控制細胞生長的蛋白質「mTOR」失控,會令身體各處不斷出現良性小腫瘤,腫瘤可能出現在腦部、心臟、肺、脾、腎、眼睛、皮膚等。患者年幼時可能因腦部腫瘤導致癲癇症、智力發展、情緒等問題;若在身體其他器官出現腫瘤,可令器官衰竭或威脅生命。林炫沛進一步解釋,大部分結節硬化症患者從孩童時期就可看出徵兆。在6~11歲兒童時期階段,臉部皮膚顏色會因血管纖維瘤慢慢出現而偏紅,或是出現鯊魚皮狀斑塊。除了外觀上的變化,身體行為上更可能好發頑固性癲癇,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造成智能受損、學習障礙,造成不可逆的終生影響。而且在家庭照護上,照顧者也必須勇於承擔患者一路上層出不窮的照料問題,這些都是一般人無法承受之重。3/4臨床症狀不明顯 未確診者恐代代遺傳林炫沛指出,結節硬化症患者有9成5皮膚會出現血管纖維瘤、白斑塊、或是像有如青春期般的痘疤痕,以及鯊魚厚皮般的粗糙皮膚,有些患者則是指甲旁旁邊長出肉芽。此外,腦部、心臟、肺臟、腎臟等器官也可能長出結節。然而,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表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顯示,國內目前接受結節硬化症治療的患者接近700人。但由於結節硬化症患者約有3/4臨床症狀不明顯,不排除導致誤診或無法確診等困境,再加上此症為遺傳性疾病,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就遺傳給下一代,因此目前已知的病患數可能遠低於實際狀況。陳沛隆說明,因結節硬化症的病徵可能發生在不同的器官,但受限於各醫師專科範圍不同,很可能延誤診斷。若僅以超音波檢查腫瘤位置就誤判為惡性腫瘤,恐讓患者遭受不必要得手術之苦,得不償失。整合性門診一次可看所有醫生 提高及早確診機率是治療關鍵因此,在結節硬化症協會的推動和眾多醫師支持下,目前北中南都有設立整合性門診,讓病患及家屬跑一次醫院就可以看到所有需要看診的科別,大幅增加及早確診與治療的機率。陳沛隆補充,長期觀察門診病友,約有半數可生活自理,部份病友保有正常智力、行動力,也能在學校、職場等日常生活中有不錯的表現。結節硬化症的治療關鍵在於早期確診治療,目前已有藥物可以精準地阻斷特定細胞內部的傳遞路徑,進而改善全身症狀,減緩症狀發生率及惡化速度,幫助患者生活上可與正常人一般無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歲的小寶發燒到40℃,突然嘴唇發黑、眼睛上吊,甚至手腳抽搐,嚇壞在家照顧的阿嬤,急忙送醫急診,小寶爸媽也請假趕到醫院,醫師診斷後告知是「高燒合併熱痙攣」,小寶爸媽追問熱痙攣是什麼?有沒有後遺症?阿嬤則擔心地直說,要帶小寶去收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簡穎瑄指出,熱痙攣即熱性痙攣,好發於6個月至6歲幼兒,據統計,6歲以下每25人中有1人發生過熱痙攣,是兒科常見的急診狀況。醫界主要說法是幼兒腦部尚未成熟,受高溫刺激,引發腦細胞異常放電,而產生痙攣動作。任何會造成發燒的疾病,都可能誘發熱痙攣,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腸胃炎、腸病毒、泌尿道感染等。確定熱痙攣已排除其他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侵入中樞神經的疾病後,可確定為良性的熱痙攣。典型熱痙攣不影響智力發展 發作時保持口鼻暢通6歲後很少再發生良性熱痙攣,不會留下後遺症,更不會燒壞腦子,影響智力發展。當孩子發燒並抽搐時,家長難免驚慌,醫師提醍要保持鎮定,觀察孩子發作情形,並記下抽搐時間,對醫生的診斷處理會有所幫助,典型熱痙攣有以下特徵:1.發燒超過38.5°C,常見在39°C或40°C。2.發燒第一天就出現抽搐情形,而且只有一次。3.全身僵硬攣縮、四肢對稱性抽動,常伴隨兩眼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失去知覺等現象。4.抽搐時間通常不超過5分鐘。簡穎瑄表示,熱痙攣無法預防,當孩子突然發作時,照顧者應協助孩子保持口鼻暢通,千萬不要在嘴裡塞入任何物品。急診常有醫護找不到照顧者的情形,因為現在很多家庭是阿公阿嬤帶孫,長輩怕金孫咬到舌頭,常直接將手指伸進孫子嘴裡,反遭咬傷,送孫子去急診,自己也順便到外科治療手傷。其實孩子熱痙攣發作時,並不會咬到舌頭;如果進食時昏倒,先看有無食物阻塞呼吸道,若無明顯異物,不必強行取出,以免造成嘔吐反射,導致吸入性肺炎。6歲後仍持續發生 須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否為癲癇大多數的熱痙攣發作會自行停止,雖有可能復發,但頻率不高。有研究顯示,已知有熱痙攣體質者,在38°C低度發燒時先預防性給予退燒藥,並無法預防抽搐發生。一般而言,熱痙攣往往有家族遺傳,家長可詢問親戚有無類似情形,如果小時候曾有過經驗,但長大後不再發作,成長過程很順利,大可放寬心,熱痙攣並不會影響正常發育。較令人擔心的是,熱痙攣也有可能是腦膜炎、腦炎或其他中樞性感染所引起,需做精密檢查,以把握治療時機。此外,局部、不對稱的抽搐屬於「複雜性熱痙攣」,預後較典型熱痙攣差,若6歲後仍持續發生,須做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否為癲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0多歲的衛教師程小姐靠著流利口才,提供病患和家屬專業諮詢,不料數年前開始出現陣發性失語、失憶,檢查後才知是癲癇,並在左腦發現一個動靜脈畸形瘤,研判與癲癇有關。因程小姐害怕開腦,故採保守的加馬刀治療,但癲癇仍無法有效控制,這幾年甚至最多吃到六種抗癲癇藥,副作用也導致她頭腦昏沉。經與醫師討論,決定接受「ROSA」機器手臂輔助系統手術,術後回診追蹤,表達能力恢復得越來越好。難治型癲癇 吃六種藥物仍hold不住林口長庚腦神經外科醫師王昱棨表示,程小姐起初發覺自己口才變遲鈍,常常無法連貫到下一句,後來甚至連句子都無法說完整,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很吃力的講;記憶力也受到影響,有時斷片不知道自己上一秒在做什麼。某次全身抽搐送醫,檢查後才知道是癲癇症,左腦也檢查出一個2公分的動靜脈畸形瘤,病灶正好影響語言區,可以解釋當腦部有不正常的放電引起癲癇發作時,就會影響到周邊語言及記憶的區域,進而造成失語與失憶症狀。據估計,全世界約有6千萬人罹患癲癇,在台灣盛行率約為0.6%,換算約有13~14萬名癲癇患者。林口長庚腦功能暨癲癇科醫師謝向堯表示,除了少數癲癇是遺傳或基因突變引起,許多癲癇都是後天因素,與腦部結構異常有關,所以當患者被確診為癲癇,一定得排除腦部病灶或其他相關原因。而大部分的癲癇患者使用一或二種抗癲癇藥物即可有效治療,但約有四分之一患者屬於藥物難治型癲癇(或稱頑固型癲癇),同時使用兩種以上藥物仍難有效控制其發作、或是副作用太大。針對這群患者,癲癇手術治療是最後的一線希望;但傳統的開顱手術是大手術、對神經系統破壞較大,患者接受度不高。不一定要開腦 微創燒灼術傷口小、腦損傷少醫療團隊評估後,決定採用微創燒灼術為程小姐治療癲癇。王昱棨醫師表示,第一階段先使用ROSA輔助深部電極植入手術,以精確定位病灶周圍異常放電區域及迴路;第二階段再以ROSA進行微創燒灼手術,多點燒灼癲癇區域,有別於傳統手術須大範圍切除腦部異常區域,達到患者期待「傷口小、腦損傷少」的前提。程小姐術後至今,癲癇症狀未再發生,藥物逐漸減少中,甚至腦波追蹤也不再偵測到有異常放電,生活品質比起術前有如天壤之別。謝向堯醫師表示,癲癇症發作型態及成因眾多,需仔細釐清。隨著台灣人口老化,腦功能退化疾病(如失智症)或腦血管疾病(如多次腦中風),已成為中年以後發生癲癇最常見原因,因此民眾若有癲癇,切勿忌諱就醫,若癲癇藥物控制不佳,也應與神經科醫師討論,是否可透過精密的癲癇外科手術改善病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醫院實習的護理系學生美美,某天跟學姊交班時,突然跌在地,雙眼上吊、牙關緊閉,四肢呈現僵直抽搐,對學姊的叫喚毫無反應,抽搐持續了1分鐘後停止,醫師指出,美美只出現過一次癲癇症狀,檢查結果皆無異樣,尚不能診斷為癲癇,患者勿過度憂心。準護理師不再熬夜 至今未復發衛福部台南醫院神經科醫師黃虹菱表示,美美到了急診室就慢慢甦醒,經詳細問診,發現她已經好幾天睡不到5小時,除此之外,神經學檢查、抽血、腦部電腦斷層並無任何異常,腦波檢查也只有看到一些發作後的慢波。美美完全不記得自己發生什麼事情,但是聽到學姊們的敘述後,知道自己出現癲癇症狀感到非常焦慮,擔心自己需要吃癲癇藥、擔心會復發、更害怕工作會受到影響。所幸在醫師詳細解釋和衛教後才安心不少,以後也不再熬夜、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到目前都還沒復發過。癲癇是大腦細胞異常放電的一種疾病,會造成反覆癲癇性發作,其診斷必須符合下列其中一種條件,1.至少兩次非誘發性發作(例如非發燒或睡眠不足等引起)或反射性發作,並且兩次發作間隔24小時以上。2.僅有一次非誘發性發作或反射性發作,但經臨床醫師評估此發作至少有60%的復發機率(60%指擁有兩次非誘發性發作的病人在接下來10年的復發機率)。3.臨床症狀及腦波符合某種癲癇症候群。只出現一次癲癇症狀 不能確診美美只出現過一次癲癇症狀,檢查結果皆無異樣,加上有一個可能誘發因子(睡眠不足),因此尚不能診斷為癲癇,此種情況下並不建議使用抗癲癇藥。若是神經學檢查、電腦斷層或腦波等檢查有異樣,經醫師判斷有高復發機率,則會建議開始用藥。而癲癇用藥的選擇也須因患者本身狀況做調整,例如若為計劃懷孕的年輕女性,選擇藥物時須盡量避免使用懷孕用藥安全分級D或X之藥物,以免導致畸胎;若屬於較肥胖的體型,可考慮使用副作用為體重減輕之抗癲癇藥。另外,很多人擔心一旦開始用藥就需吃一輩子,其實只要控制得宜,加上超過兩年以上未發作,就可開始慢慢減藥甚至停藥。黃虹菱醫師提醒,第一次發生癲癇難免會特別焦慮,但須經詳細檢查後才能判定是否為癲癇,建議盡早就醫接受檢查,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睡眠不足等容易導致復發之因子;若有二次復發,須盡早回診評估是否須開始用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顱內動靜脈畸形」是指腦部微血管發育不完全,流經動脈內的血液會直接灌注到靜脈,造成血流過大導致血管破裂出血,這是國內年輕人中風的常見原因。顱內動靜脈畸形發生率不到1%,年輕男性比女性更常見。臨床表現大約有50%的病人會引起顱內出血,有30%的病人會導致局部性或全身性癲癇發作。顱內動靜脈畸形的病人每年有3%風險會引起腦出血,其中可能有10%機率會死亡、20-50%機率會有永久的神經學症狀(包括失語症、癱瘓、植物人等)。25歲林先生,105年第一次全身性癲癇發作被送到急診,經醫師一系列詳細檢查,包括腦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腦波等,最後顯示為右側額葉3公分顱內動靜脈畸形。初期使用3種抗癲癇藥物,才使癲癇獲得控制。醫師建議林先生接受「電腦刀治療」顱內動靜脈畸形,經過兩年追蹤顱內動靜脈畸形已完全消失,而且3種抗癲癇藥物已經逐漸減量,到第3年已經停用抗癲癇藥物,且癲癇症狀目前也無發作。顱內動靜脈畸形的診斷工具是先由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做出初步診斷,再由腦部的血管攝影檢查確定診斷。治療方式包括開顱手術直接切除動靜脈畸形;腦血管內導管療法來栓塞住病變的血管;立體定位的放射手術(電腦刀、加馬刀)促使畸形血管壁內皮細胞增生,導致血管壁逐漸變厚,最後管腔完全堵塞,血流不再通過自然沒有再出血的危險。電腦刀屬非侵入性療法 缺點是需較長時間才能完全根治與開顱手術切除動靜脈畸形比較,電腦刀的主要好處是非侵入性的療法,因而不會有開腦手術的巨大風險。另外,有些動靜脈畸形位於手術無法切除的區域,所以電腦刀也許是對病人唯一的可行方法。但是電腦刀治療是一種使動靜脈畸形逐漸萎縮的緩慢治療過程,可能需三年時間才能完全消滅動靜脈畸形,這段時間病人仍然面臨動靜脈畸形隨時可能出血的危險。奇美醫學中心的電腦刀中心治療結果顯示,通常直徑小於或等於3公分的腦部動靜脈畸形,有80%的機率在電腦刀治療後三年內就消失。逾7成病人使用電腦刀治療 可改善顱內動靜脈畸形引起之癲癇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暨電腦刀中心主治醫師陳志偉表示:癲癇發作情形改善的原因可能與電腦刀治療後動靜脈畸形逐漸萎縮有關。但是即使接受了電腦刀治療,也不是所有病人的癲癇症狀會完全消失。有些病人在動靜脈畸形已經治療消失後,癲癇依舊持續存在,可能是因為在動靜脈畸形消失的過程中鄰近的腦組織形成結疤導致腦部不正常放電而引起癲癇發作,此類病人仍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今年58歲楊先生,雖缺乏運動但身體還算健康。最近一個月常感到左手無力,會不自主抖動,甚至對於扣釦子等細微動作相當困難。有天外出散步,突然口吐白沫、手腳痙攣,癲癇發作失去意識,家人趕緊送他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核磁共振造影顯示出,腦右方接近腦鐮處,有顆約6公分的巨大腦膜瘤,神經外科徐賢達醫師緊急開顱將腫瘤完全取出保下ㄧ命。腦瘤壓迫運動區域神經 造成癲癇腦瘤發生原因不明,有良性、惡性之分,可從核磁共振檢查判斷腫瘤屬性。徐賢達醫師說明,腦瘤的發生機率約萬分之一,即每10萬人口中,有10個人會發生。腦膜瘤是從腦膜長出來,最常見的良性腦瘤,其檢查影像會因腫瘤充血而呈現白色且形狀均勻的樣態。此外,良性瘤生長慢,周圍神經壓迫較緩慢,因此神經較少出現水腫現象。但楊先生的腦膜瘤達6公分大,壓迫腦部運動區域神經,以致於動作困難,而神經受到壓迫會產生不正常放電,造成癲癇。腦膜瘤不大 可透過藥物治療腦膜瘤若不大,可透過藥物如抗癲癇藥、類固醇治療,以及定期追蹤觀察腫瘤生長情形。但若腫瘤太大壓迫周圍腦組織,影響生活,危及性命就會建議手術切除。考量腫瘤的含血量豐富,且病患腫瘤位置鄰近靜脈竇,稍有不慎就有大出血的危險,醫師採兩階段執行手術。徐賢達醫師表示:「第一階段在手術前一天,請影像醫學部協助執行栓塞手術,從腿部(股)動脈經腦動脈將灌助腦瘤的血管栓塞止血,以減少出血風險;第二階段才開顱取腫瘤。」腦部取瘤手術 不得不慎因腦部空間有限,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腦神經損傷。醫療團隊掀開病患頭蓋骨止血後,用超音波刀以震動的方式在腫瘤中間攪拌、再把破碎的組織抽吸取出,清出一個空間。之後,仔細將腫瘤外層與腦部神經分離,免除傷及神經造成後遺症的可能,順利地將腫瘤完全取出來。術後轉往復健科復健,手腳無力的情況已慢慢恢復。徐賢達醫師提醒,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手腳無力、抽搐或感覺異常、記憶障礙、言語困難等情形,務必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40歲女性有一陣子手腳常不自覺抽動,肢體也有點無力,看診時醫師診斷是癲癇發作,深入檢查顯示,她大腦長了顆約三公分大的腫瘤,腫瘤引發癲癇,造成手腳抽動與肢體無力,醫師換了數種藥物,好不容易先把癲癇控制下來,所幸經過腦瘤摘除手術,她的癲癇症狀終於緩解,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為上述患者進行手術的成大醫院外科部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戴世煌分析,癲癇是大腦神經系統異常放電、漏電,刺激周邊組織所造成,大致可以分為大發作與小發作。大動作可能伴隨抽搐、口吐白沫、失去意識...等,也有患者會暫時恍神、手腳輕微抽動或有肢體無力現象,這些就屬於小發作症狀,臨床很容易受到忽視。腦瘤、感染、代謝異常、電解質不平衡、內分泌異常、缺氧...等都可能誘發癲癇的發作。神經外科醫師所遇到的腦瘤患者,就有不少是以癲癇為最早表現症狀。腦瘤治療與癲癇控制 兩者互有關聯戴世煌醫師指出,腦瘤若長在大腦額葉、顳葉位置,便比較容易誘發癲癇。不少研究認為,對於出現癲癇症狀的患者,腦瘤的治療與癲癇的控制就好像「雞生蛋、蛋生雞」關係,兩者互相影響,當腦瘤獲得治療,癲癇就會跟著改善,同樣地,癲癇若得到控制,腦瘤手術預後也會比較好。目前治療腦瘤以開顱手術為主,手術最大挑戰在於醫師必須將腦瘤盡量清除乾淨,但又要避免手術過程傷害周邊正常腦部組織,甚而造成神經功能損傷,這就得仰賴手術專業團隊的配合。戴世煌醫師表示,以成大醫院開顱手術團隊來說,手術可運用螢光顯微技術,讓腫瘤無所遁形,提升腫瘤切除的精準度,過程中也能搭配術中即時導航、神經監測系統,隨時掌握神經功能變化,一出現異常,神經監測團隊同仁會立即回報手術醫師,讓手術過程中神經受損風險降到最低,增進病患安全。正確選擇與使用抗癲癇藥物 減少發作頻率與改善生活品質至於癲癇控制方面,目前有數種抗癲癇藥物可供選擇,患者若原本就有癲癇症狀,規律使用抗癲癇藥物,不只可避免大腦神經異常放電,持續傷害腦部細胞,病患也不用擔心日常生活或工作當中突然癲癇發作而衍生意外,對生活品質較有保障。戴世煌醫師也提醒,腦瘤常見症狀也包括頭暈、頭痛、腦壓上升、神經功能受影響...等。當神經功能受到影響時,可能引起手腳無力、語言障礙、視力視野缺損...等症狀,民眾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務必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接受詳細檢查,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