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

老人腰背痠痛 當心骨髓瘤!

老人腰背痠痛 當心骨髓瘤!#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家中的老人家經常抱怨這裡痠、那裡痛,全身無力的感覺,但卻老說不清疼痛的確切部位,醫師表示,當全身疼痛、貧血、骨折、腎衰竭、反覆感染等症狀應警覺,當心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洗腎病患嚴重貧血衛福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醫師,日前收治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洗腎病患,因為嚴重貧血,經過抽血檢驗、再進一步接受骨髓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骨頭疼痛、骨質疏鬆、骨折陳筠方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好發於老年人的癌症,從骨髓裡長出的癌細胞(plasma cell,又叫做漿細胞),這種壞細胞在骨髓裡大量增生後,會侵犯全身的骨頭骨髓而造成疼痛、骨質疏鬆、甚至是骨折,因為癌細胞在骨髓空間裡大量增加,而壓縮到正常造血細胞的生存空間,所以常會有貧血、頭暈等多樣化症狀。異常免疫球蛋白造成傷害漿細胞會分泌很多的免疫球蛋白,多而異常的免疫球蛋白,不只不會增加抵抗力,反而會累積在腎臟而造成傷害,所以很多病人也會有腎功能不良的情況、更嚴重者甚至是得洗腎保命。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相當常見,因此容易被誤會是其他疾病,雖然診斷不易,但治療方面已有全球一致的準則,治療內容多安排為口服藥物搭配門診施打皮下化療針劑Velcade,且因為健保給付,患者在治療上較不會有經濟的沉重負擔,也有患者會考慮自體骨髓移植,以求更低的復發風險,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C型肝炎輕忽治療 恐導致病情進展

C型肝炎輕忽治療 恐導致病情進展#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的劉老太太(化名)於十年前確認罹患C型肝炎,因已達肝硬化且年紀甚高,擔心身體不耐副作用,與家人和醫師討論後,決定不使用干擾素治療,這幾年僅追蹤觀察病情變化,沒想到後來疾病惡化進展成肝癌,心情備受打擊,所幸早期發現,腫瘤得以經射頻電燒根除性治療。肝癌治癒後,決心清除C肝病毒,在家人的支持下,自費使用口服新藥積極治療,近期獲得C肝治癒好消息,讓劉老太太心中多年的大石終於放下。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許耀峻醫師表示,台灣成年人C型肝炎血清陽性率約為4-5%,約 50萬到70萬慢性感染者,為數眾多,應視為國家主要的公衛問題,許多患者病齡多達10多年以上,若不積極追蹤和治療,發生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恐大增。C型肝炎為全身性疾病 提高罹患糖尿病與腎衰竭之風險許耀峻醫師進一步說明,C型肝炎病毒感染其實是全身性疾病,可影響身體任何器官系統,患者千萬不可以僥倖心態面對疾病,因病毒不但會導致肝臟持續發炎,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也會提高罹患糖尿病,腎衰竭,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有許多研究證據顯示,消滅C肝病毒不僅改善肝病病程,也能有效降低其他共病風險!傳統干擾素治療,治癒率僅約7成且伴隨較多副作用,隨著口服新藥上市,治癒率提升至9成以上,況且明年將納入健保給付,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針對不適用干擾素或曾經治療失敗的患者可謂一大福音!許醫師強調,現階段政府尚未制定全面的篩檢政策,因此找出患者的任務有賴民眾與醫師的主動警覺,然而,根據以往臨床經驗,肝炎病毒感染常因無特異症狀而易被忽略,甚至許多患者因害怕副作用或是病識感不足,不願意治療與追蹤,皆是不正確的行為。現今口服藥物治癒率高而副作用低,許醫師鼓勵國人應做自身健康第一關守護者,千萬不可拖延病情,以免造成嚴重後果。面對疾病不恐慌 積極治療讓C型肝炎成為歷史許耀峻醫師表示,今年因口服新藥如何納入健保的議題,讓許多應及早治療的民眾持保留觀望心態,反而貽誤改善病情的時機,許醫師建議患者不應只是等待,應與專科醫師討論,盡早擬定治療策略,以免病情因拖延而加重。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發佈「格拉斯哥宣言」,宣誓全球合作消滅病毒性肝炎,具體目標是2030年前達成80%的治療率。許醫師表示,台灣應不落人後,呼籲政府擬定國家政策且國人應主動篩檢,透過積極治療,為消滅C肝齊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讓C型肝炎成為歷史!

男明知蛋白尿卻不治療 一年後成慢性腎衰竭

男明知蛋白尿卻不治療 一年後成慢性腎衰竭#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位50歲男子一年多前得知自己有蛋白尿,當時血液肌酸酐僅有1.5 毫克每公撮(正常值小於1.3 毫克每公撮),但他沒有接受進一步檢查,直到近日因全身倦怠以及噁心嘔吐近一個月,至腎臟科求診,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經檢查血液肌酸酐已達5.2 毫克每公撮(mg/dL),換算成腎絲球過濾率為12 毫升/分,已達慢性腎衰竭最嚴重的第5期。早期治療 以維持腎功能收治個案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鄭暉騰醫師指出,一般而言,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0毫升/分,就有可能需要洗腎。上述患者如果在他知道有蛋白尿時,就能夠詳細檢查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腎功能應該可以保持,不會進展到這麼嚴重。鄭暉騰醫師表示,門診其實有許多糖尿病病人,雖然有蛋白尿,血液肌酸酐也稍有偏高,但及早控制好血壓、血糖以及於飲食中減低蛋白質量,多數人腎功能不致於快速惡化,也就不會走到洗腎的地步。水腫、尿尿有散不去的泡泡 應找出原因鄭醫師說明,蛋白尿的存在大多沒有症狀,隨著蛋白尿量的增加,尿液會產生久不散去的泡泡,若是蛋白尿更嚴重時,會產生的身體症狀是下肢水腫。身體健康檢查大多會包括蛋白尿的檢查,一般的蛋白尿試紙檢查結果以價數(無、1+、2+、3+、4+)呈現。之前研究就發現,蛋白尿量愈高,以後腎功能惡化的機會就愈高,因此,即便身體無異常,只要身體檢查發現有蛋白尿、泡泡尿或是水腫症狀時,都應該就醫,進一步確認尿中蛋白排出量,如果確定有蛋白尿,且持續存在,就需要積極尋找病因。鄭暉騰醫師指出,當患者持續有蛋白尿,應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認蛋白尿的成因。一般蛋白尿常見的成因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大量使用止痛藥、腎絲球腎炎(如B型肝炎或C 型肝炎所引起)、癌症、遺傳等。病因不明之腎絲球腎炎可以接受腎臟切片檢查,切片檢查是確定病因與治療最好的方式,也才能夠對症下藥。

頻尿、腰痛為警訊 她竟拉K拉到腎衰竭

頻尿、腰痛為警訊 她竟拉K拉到腎衰竭#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腰痠腰痛勿輕忽,可能是你的身體已經在發出警訊了!一名33歲的王小姐,長期以來都有腰痛、頻尿、排尿疼痛等困擾,但沒有發燒的症狀,直到最近腰痛加劇才到醫院求診,原本以為是單純的急性腎盂腎炎,結果卻在電腦斷層檢查時,發現患者有雙側輸尿管狹窄和腎積水的現象,甚至已有急性腎衰竭的併發症。經過醫師詢問後,才得知原來王小姐是吸食K他命的患者,進一步執行檢查時,確實發現輸尿管狹窄和瀰漫許多發炎息肉,因此,在醫師建議下,於術中放置雙J導管,而目前術後腰痛和腎積水症狀已獲得緩解,且腎功能也恢復到正常值。吸食K他命者 大多瘦如皮包骨、無神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李香瑩醫師表示,早期K他命在醫療上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麻醉製劑,但近幾年卻成為青少年娛樂時的毒品之一,然而,吸食K他命的患者外形通常看起來瘦成皮包骨、眼睛無神、皮膚粗糙。門診中最常聽到患者抱怨嚴重排尿困難、血尿、急迫性尿失禁、頻尿、夜尿、排尿疼痛、下腹痛等,有些人的頻尿程度,可能嚴重到每半小時至一小時就想跑廁所,甚至會尿失禁,需要包尿布。輸尿管潰瘍發炎 為拉K的後遺症吸食K他命的後遺症不只如此,K他命代謝物不僅會破壞膀胱黏膜,也會繼續破壞輸尿管和腎盂的泌尿上皮細胞,一樣會造成輸尿管壁的慢性發炎,最終讓管徑變得狹窄,輸尿管壁常呈現潰瘍、糜爛、狹窄、發炎息肉等,都會影響腎臟功能。如果患者持續拉K且沒有及時處理,容易造成反覆性泌尿道感染、不可逆的腎功能破壞,最終可能走上洗腎的命運,若要治療K他命引起的併發症,李香瑩醫師表示,最好的特效藥就是戒除拉K,否則只會讓疾病加劇變不可逆的結果,因此,提醒民眾不要為了一時的快樂,而使未來變成黑白的人生。 

女子亂服中草藥助眠 吃到要長期洗腎

女子亂服中草藥助眠 吃到要長期洗腎#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32歲女病患,過去沒有任何慢性疾病,陸續服用友人介紹的中草藥幫助睡眠,平常並無任何不適,但最近3天腳有點水腫,身體不適吃不下,沒想到,就診時已經腎衰竭必須長期洗腎。症狀出現  恐已是末期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據國衛院的研究顯示,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大約11.9%,這之中只有不到1成的病人知道自己有慢性腎臟病。醫師指出,因為腎臟是個「忍耐力很強」的器官,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大多數人等到出現症狀,如: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症狀,往往已經是末期腎臟病。腎臟病難察覺  護腎8法保健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科陳聿歆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除了可能導致長期洗腎,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及死亡風險,而這些不良影響並不是到洗腎才會表現出來,而是在病患還不知不覺的初期、中期就已經影響了病患健康。當腎臟功能變差,原本腎臟負責的身體機能將逐漸出現異常,嚴重會表現出呼吸喘、噁心嘔吐、骨骼病變、皮膚病變、心律不整,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想要避免罹患慢性腎臟病,或避免惡化,醫師提供民眾8個保護腎臟的作法:1)三高一定要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和危險因子,民眾罹患三高種類越多,腎臟病風險越高,三高患者應遵從醫囑良好控制,可減少併發慢性腎臟病的機會。2)  不服用偏方/偏方或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吃半年就可能要洗腎,若是含有馬兜鈴酸、重金屬、不合格的防腐劑、化學劑、止痛藥等,都可能造成腎臟傷害。3)不自行亂服止痛藥/長期亂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也可能造成腎臟傷害。4)維持理想體重/肥胖也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之一,應飲食控制並適度運動以維持理想體重。5)不抽菸/抽菸除了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也是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危險因子。6)飲食原則/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避免大魚大肉。7)不憋尿/保持泌尿系統暢通。8)定期接受腎功能篩檢/慢性腎臟病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而使得患者不自知,因此有上述危險因子、或年紀大於65歲、有慢性腎臟病家族病史、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有尿路結石、泌尿系統阻塞患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陳聿歆醫師也強調,目前健保提供有40歲以上民眾每3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其中都有包括腎功能和尿蛋白之檢驗,若是已患有腎臟病,更一定要持續門診治療與追蹤。

罕見病例!熟男輕忽B型流感 竟併發腎衰竭

罕見病例!熟男輕忽B型流感 竟併發腎衰竭#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罹患流感勿輕忽,嚴重恐併發腎衰竭!農曆年前,一名45歲男子染上感冒、卻因工作繁忙無法充分休息,所以病情一直無法好轉,直到診所醫師發現他臉色不對勁,抽血檢查一看,患者肌酐酸竟高達7.04mg/dl,為腎衰竭現象,立即請他前往醫院掛急診、接受治療,才使情況好轉、免於終身洗腎。患者先出現呼吸道症狀 接著腸胃道 最後併發腎衰竭患者表示,過年前夕罹患感冒,但因工作繁忙未能請假休息,剛開始出現咳嗽、畏寒、拉肚子等症狀,到最後無法吃東西、喝水,食物只要一進到肚子,馬上就會反胃吐出來;前後陸續看了3家診所,最後一次到診所時,醫師見他臉色不對抽血檢驗,竟發現肌酐酸數值超過6mg/dl(正常標準為1以下),請他立即到醫院掛急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腎臟內科蔡丞凱醫師表示,流行性感冒患者,大多是因肺炎等呼吸道症狀而住院,但此病例卻是併發腎臟功能異常;患者到醫院急診時,就立即進行流感檢測,確診為B型流感,且抽血檢查發現,其肌酐酸升高至7.04mg/dl,達到需洗腎的階段,同時尿蛋白數值也偏高。蔡丞凱醫師說,原本懷疑患者有慢性腎臟病史,但根據就醫紀錄及住院、回診的治療狀況來看,肌酐酸降回至1.68,判斷是急性腎衰竭而非慢性腎臟病,但B型流感引發急性腎衰竭的病例相當罕見,藉此提醒民眾不要輕忽流感的威脅;大家若出現感冒症狀,除了就醫外,最重要的還是讓身體得到充分且適當的休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臨床上一名63歲陳先生日前因尿量大量減少、小便次數減少、甚至出現排尿疼痛的情形,緊急前往就醫後發現兩側腎臟、輸尿管和尿道等5處都有結石,且引發嚴重腎積水、導致腎功能頻臨衰竭,所幸經過手術治療後,恢復正常排尿功能、腎臟復原狀況良好。尿液阻塞不改善 恐有腎衰竭、尿毒症、洗腎的危險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透過X光、泌尿道超音波及腎功能檢查發現,陳先生尿量突然減少是因為結石堵住所引起的「寡尿症」,且因就醫時間稍晚,已造成雙側腎積水、腎功能頻臨衰竭,並發現腎臟、輸尿管上端和尿道等部位都有結石的情形,因此施以兩側輸尿管鏡碎石手術、並置入雙J管治療,解決輸尿管阻塞的問題、避免情況惡化。近期天氣炎熱,民眾常會因為排汗量增加、尿量相對減少的情形不以為意,但周醫師指出尿量減少有可能是腎功能變差的症狀,因此民眾若出現突然性尿量少、排尿次數少、尿液顏色濃、甚至是下肢水腫的情形,都不該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結石導致尿液阻塞的問題若不即時改善,體內廢物將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嚴重者可能造成腎衰竭、尿毒症,甚至終身洗腎的風險。多喝水、排尿 減少結石發生率周固醫師指出,80%的結石是草酸鈣,形成原因是食物(如肉、菜、海鮮)透過水溶解、煮沸後,會產生草酸物質、且體內本身會有微量的鈣經由輸尿管排出,因此若身體含有高濃度草酸、就容易產生過飽和、結晶的情形而產生結石,民眾可透過多喝水、多排尿、飲食均衡來降低發生率。「寡尿症」是指每天排尿量少於400CC,一般人正常解尿量應在200-300CC、每天5-6次,因此若是1天解尿次數不到2次、且每次尿量不到120-150CC,民眾應留意,並隨時注意尿液顏色應該是清澈而淡黃的;國人若能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也可以早期發現問題、達到早期治療的最佳效果。

前往中東須緊戒 新型冠狀病毒可致死

前往中東須緊戒 新型冠狀病毒可致死#腎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依據英國衛生單位公布資料,英國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群聚家庭出現第三名病例,這名病例沒有國外旅遊史,僅出現呼吸道輕症,正康復中,為自去年4月以來全球第12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英國衛生單位請其自行於家中隔離,避免與家人外的人接觸。雖然目前該疾病在公眾中傳染的風險仍低,疾病管制局提醒領隊導遊及出國民眾做好自身防護,醫師提高警覺加強疑似病例通報,疾管局將持續嚴密監視疫情的發展與加強邊境檢疫措施。該家庭先前有一對父子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指標病例為一60歲男性,於發病前曾在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旅遊,於今年元月26日發病,1月31日因嚴重呼吸道疾病於英國伯明罕住院治療,目前病情雖嚴重但仍穩定,經檢驗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與H1N1新型流感,為全球第10例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病例。另一例則為前述病例的兒子,無旅遊史但與前述病例有密切接觸,可能由於其本身有痼疾且正治療中,使其較易受呼吸道感染,於2月9日因嚴重呼吸道疾病入院治療,經檢驗也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為全球第11例。根據目前的證據顯示人傳人的可能性甚高,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如前往中東地區,如沙烏地阿拉伯、卡達或約旦,應提高警覺及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避免前往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勿與有呼吸道症狀者密切接觸;另自上述地區入境的旅客,如有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於入境時應主動通報檢疫人員,並配合接受檢疫及就醫隔離診治等措施。新型冠狀病毒為呼吸道感染疾病,潛伏期一般為7至10天。國外確定病例主要是發生急性嚴重呼吸系統疾病,部分病人會出現腎衰竭或死亡。醫師如於臨床診治急性不明原因肺炎,且發病前10日曾赴中東地區之疑似病患,應收治負壓隔離室隔離治療,並應儘速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機關,依照醫院感染控制指引加強感控措施。另醫護人員與接觸者除應採取適當呼吸道防護外,並監測自我健康,注意是否出現包括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相關症狀,直到接觸後10日為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