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

放鬆眼睛肌肉 從3招下手就對了

放鬆眼睛肌肉 從3招下手就對了#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近5年的小一生近視比率約22%,到了小六生竟已高達66%,罹患近視的年齡愈小,度數加深愈快,以後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就愈高,也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等併發症,甚至導致失明,不得不慎。改善用眼習慣 從食物、藥膳、穴道按摩保健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不少國小學童近視持續加重,近視年齡提早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室內學習,接觸大自然的時間很少,看近距離的時間太多,看遠方的時間太少,造成近視年齡提早。戶外遠距離視野可減少眼睛肌肉緊張,最好的方法是每天白天讓小孩子在戶外玩耍1、2小時以上。1) 生活習慣/如果做不到每天長時間的戶外玩耍,只要是建立良好的用眼習慣、多看遠方的景物、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閱讀或看電視、電腦,用眼每30至50分鐘就休息10分鐘;讀書、寫功課,姿勢要端正,不要躺著或趴著,閱讀時應保持35公分以上的距離,視線與書本垂直;手機、掌上型的電動玩具儘量少玩。多吃深綠色蔬菜 搭配深海魚、雞胸或排骨2) 飲食/張煒東醫師指出,可多吃深綠色蔬菜、紅黃色蔬果、深海魚、堅果類、乳製品、全穀類等補充β–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Omega–3脂肪酸,以枸杞為主的藥膳對孩童很有幫助,可以搭配一些黃耆或山藥,而食材上,以魚肉或雞胸肉或排骨皆可靈活變化,也較不容易吃膩。3) 穴道/另外,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也可有效幫助眼睛放鬆避免近視,簡單的說,圍繞眼眶周圍的骨頭,輕觸時會有發現輕微的凹陷處,就是穴位的位置,每個穴位按摩1、2分鐘即可,1天可按摩數次,以按摩時眼睛舒服即可。

青光眼藥恐傷胎 孕媽咪該怎麼做?

青光眼藥恐傷胎 孕媽咪該怎麼做?#失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光眼是視力的無形殺手,由於青光眼會使視神經受損,若是不治療,會有失明的危險,至於治療方式會以藥物為先,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則可手術或雷射;眼科醫師提醒,青光眼藥物會影響到全身,對於懷孕婦女,尤其是懷胎初期3個月,應先停用,以免影響胎兒成長。 青光眼藥物會對全身造成影響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民眾,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青光眼,由於現代人多晚婚,以致懷孕生子的年齡也不斷延後,因此一旦懷孕時罹患青光眼,就要非常注意。新竹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聰麒表示,青光眼藥物會對全身造成影響,所以孕婦若是有青光眼,為免藥物影響胎兒,就會建議孕婦懷孕初期3個月,要停用青光眼藥物。 為免藥物影響胎兒 可用雷射來治療張聰麒醫師指出,孕婦停用青光眼藥物時,若是眼壓升高,也可以使用雷射來壓制眼壓,會在眼睛排水孔處雷射讓海綿組織構造收縮,進而能使眼壓降低,但是這種雷射治療方式只能維持半年左右,且目前沒有健保給付。而孕婦到了懷孕中期之後,青光眼藥物對於胎兒沒有太大影響時,再點用降青光眼的藥水。 第一線用藥beta-受體阻斷劑 兩種病人是禁忌目前青光眼第一線用藥為beta-受體阻斷劑;張聰麒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孕婦之外,最重要是不能用在氣喘與心律不整病人,這是絕對禁忌。其實,青光眼藥物也越來越進步,目前青光眼用藥必須每天點用,而醫界正在研發一個月點一次,或是有植入器來釋放藥物,未來就不怕會造成全身性影響,對於孕婦、氣喘或是心律不整病人也都可以使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世界青光眼週永康公園衛教活動

醫訊/世界青光眼週永康公園衛教活動#失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失明的第一主因,目前全球約有6,000萬人罹患青光眼,台灣青光眼就醫人數亦超過34萬人。其中,年齡介於10至59歲的「低頭耗眼族」便佔了將近1/2,相較於10年前,患者人數增加逾7成,顯示青光眼已年輕化,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而根據資策會日前調查,這群「低頭耗眼族」平均每日滑手機超過3小時,高度用眼加劇近視,造成青光眼提早來報到。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青光眼和護眼知識,今年的青光眼周活動特別走入社區,於人潮眾多的永康公園舉辦護眼活動,讓民眾從寓教於樂的活動當中,學習保護雙眼,現場也邀請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與民眾互動,傳遞護眼知識。名稱:世界青光眼週永康公園衛教活動時間:106年3月11日(六)上午10:30-下午16:30地點:台北市永康公園(捷運東門站5號出口,台北市永康街17巷巷口)洽詢:張小姐0958-041-943 /0905-538-565  

高血壓血管病變 恐致失明!

高血壓血管病變 恐致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高血壓除了對心臟、腦血管造成影響之外,也會使眼睛產生病變。例如導致眼睛中風,這是因長期高血壓造成血管壁壓力增加,管壁肌肉肥厚增生、纖維化,使得血管壁逐漸硬化,而動靜脈交會處的靜脈,因動脈硬化擠壓而產生相對的靜脈血流阻塞,而視網膜小動脈的硬化程度也會逐漸加重。甚至視網膜小動脈也會出現局部管徑收縮,而形成生理性的動脈血流阻塞。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也會影響視神經、視網膜血流阻塞後,有可能出現微血管壁受損、視網膜出血,造成局部視網膜缺血萎縮而呈現死灰顏色,甚至整個黃斑部水腫、視神經水腫等現象,嚴重者會影響視力。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它不僅會影響大腦,對於高血壓所引發出的血管病變,會延伸出來影響到視神經、視網膜,也會導致類似的神經傷害而造成視力障礙甚至失明。視網膜的血管系統發生問題 以雷射將流血點止血處理高血壓導致身體產生許多可怕合併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其所造成的血管病變。高血壓最初的病理變化,是使主動脈與其他大、小血管發生動脈硬化性,進而導致腎臟、大腦、心臟的損壞,及視網膜小動脈硬化。然而眼球內部的視網膜是產生視覺的重要部分,而視網膜上千千萬萬的神經細胞,必須依賴視網膜上散佈的血管系統來供給養分以維持正常的運作。因此若是視網膜上的血管系統發生問題,無法正常供給養分,對視力將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一般醫師會先以雷射將流血點止血處理。(本文摘自/全家人的眼睛照護小百科/城邦文化)

飛蚊變多 小心視網膜剝離!

飛蚊變多 小心視網膜剝離!#失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視網膜剝離會造成失明,尤其高度近視(指近視600度以上)是危險族群,就有一名20多歲年輕女子,近視高達1000多度,雖然有定期到眼科做檢查,但是最近因為飛蚊症的現象出現變化,進一步就醫後,醫師發現她的視網膜有破洞,所幸及時進行雷射修補,才免於視網膜剝離發生。 近視度數破千、有飛蚊症收治這名女子的眼科醫師溫凱琳表示,該女子的近視有1000多度,因此她每年都有定期做視網膜檢查,而且也曾經因為視網膜破孔做過雷射治療,原本是右側的視網膜破洞,這次是左側出現破洞,於是立即安排做雷射手術治療修補好。 這名女子眼睛經常會出現飛蚊症,而且她發現最近眼睛出現的飛蚊形狀有變化,原本是一條線,不過現在的飛蚊旁卻多了一顆珍珠,因而進一步就醫檢查。溫凱琳醫師指出,高度近視是視網膜剝離常見的危險因子,尤其是出現飛蚊症時,若發現飛蚊變多,或是有新的飛蚊就要特別注意,應盡快就醫檢查。 視網膜破洞 建議使用雷射治療除了高度近視是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子之外,溫凱琳醫師進一步指出,糖尿病與高血壓也是很重要的危險因子,也有人會因為意外撞擊而導致視網膜剝離,或是因為風濕免疫疾病服用奎寧藥物,也會導致視網膜剝離。 所以,溫凱琳醫師提醒,高度近視要每年檢查眼睛,即使做過近視手術,也要定期檢查,若是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除了用藥治療之外,也要定期檢查眼睛,一旦發現視網膜破洞,建議使用雷射治療,以免傷到視網膜黃斑部,就有失明之虞,不得不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懷孕養貓 弓漿蟲恐致胎死腹中

懷孕養貓 弓漿蟲恐致胎死腹中#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孕應該避免接觸寵物?狗身上確實可能帶一些人畜共通的寄生蟲疾病,這些寄生蟲在懷孕時並不會對孕婦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如果這位孕婦在未懷孕時和她的寵物狗相處沒有特別的狀況,那懷孕時也不會有嚴重的影響。食用遭寄生動物、受汙染水 可能感染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徐英倫表示,相比之下,貓帶來的弓漿蟲疑慮,比狗更需要關注,弓漿蟲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蟲,其蟲卵會經由貓的糞便排出,進而汙染土壤,若其他動物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弓漿蟲在體內寄生,而這些動物又未經煮熟即被食用下肚,也可能讓孕婦感染弓漿蟲,而飲用受弓漿蟲汙染的水,也是傳染途徑之一。感染了弓漿蟲的孕婦會出現輕微不適,如疲倦、發燒、頭痛、全身痠痛等類似感冒的情形,有一部分會出現頸部雙側淋巴結腫大,這是少數比較特殊的線索,但可能只有不到10%的感染者會出現。懷孕期間感染弓漿蟲 可能傳染給胎兒若產婦在懷孕期間感染弓漿蟲,便可能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弓漿蟲為了繁殖,會侵犯胎兒的細胞,尤其是大腦和肌肉組織,所以可能導致胎兒腦性麻痺、雙眼失明、小腦症、水腦以及癲癇等後遺症,嚴重甚至有胎兒死亡的結果,隨著感染時的懷孕周數愈大,傳播的可能愈高。7建議 婦女應注意若懷疑孕婦受到感染,可藉由偵測血液中的弓漿蟲抗體來診斷,想知道有沒有傳染給胎兒,則可藉由羊膜穿刺,檢驗羊水中是否存在弓漿蟲DNA,另外,也可以藉由超音波確定有無弓漿蟲相關的異常影像,以下是給懷孕或計畫懷孕女性的建議:1) 盡量不要到未開發的國家旅行。2) 避免飲用生水。3) 吃東西前先洗手。4) 蔬菜水果應仔細清洗後再食用。5) 未煮熟的肉類勿食,切過肉類的刀具要徹底洗淨再使用。6) 肉類烹調溫度需高於攝氏70度以上,或者烹調前先冷凍至零下12度保持24小時。7) 不要由孕婦來更換貓沙、清理糞便。

搶救失明危機 針劑新藥現身

搶救失明危機 針劑新藥現身#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1歲陳姓設計師,罹患糖尿病已長達8年,期間因不愛運動又喜愛美食,因此血糖控制極差,某次在畫設計圖時,不論怎麼畫直線,右眼所看到的直條都變扭曲且視線模糊,症狀不只嚴重影響工作還出現焦慮情緒。注射新藥、嚴格控制血糖 視力進步經眼底視網膜檢查與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檢查,發現右眼有黃斑部水腫,且視力只有0.3,與醫師討論後接受了眼內注射「新型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治療,同時嚴格控制血糖,接受5劑注射後,視力逐漸進步視線扭曲的症狀也明顯改善。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醫師指出,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的死亡人數是國人10大死因第5位,國內糖尿病患約227萬人,而糖尿病患有20~40%機率(約45萬~90萬人)罹患「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糖尿病患者應多注意眼睛併發症。微血管局部膨大、滲漏、出血、水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方怡謨醫師進一步說明,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成因,主要因血管長期暴露在高血糖中,導致視網膜微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出現微血管局部膨大、滲漏、出血或水腫等現象,進而產生代償性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表現增加,促使不正常的血管增生。方怡謨醫師表示,傳統治療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分為雷射治療和眼內注射類固醇2種,前者僅能控制視力不再惡化,後者則易產生青光眼、白內障等副作用,目前有眼內注射「新型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可有效改善黃斑部的水腫,不但能穩定視力還能改善視力。黃斑部厚度增加或滲漏 需再次注射鄭成國醫師補充,目前採用「新型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治療,前3個月每月連續注射,3個月後要每月回診追蹤,若出現視力下降、檢查中發現黃斑部中心厚度增加或出現滲漏現象,需再次注射。翁林仲醫師提醒,50歲以上中老年人應每年定期檢查眼睛,若有黃斑部疾病之患者應每1~3個月回診追蹤與治療,黃斑部病變並不會產生疼痛感,民眾可至醫院索取「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初步篩檢,若視線出現模糊、扭曲變形、中央視野有黑影,請盡速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