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

濫用眼藥水 女童左眼視神經萎縮近乎失明

濫用眼藥水 女童左眼視神經萎縮近乎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眼睛痛、癢別亂點藥,當心眼壓飆高恐傷視力!10歲女童因左眼視力模糊而就醫,經檢查發現其左眼的眼壓飆高、超過九成的神經萎縮、視力幾乎是零,醫師問診之下才知道,女童長期因為眼睛癢,使用母親購自藥房的眼藥水,才會導致這樣的後果。左眼9成視神經萎縮 僅剩0.01視力女童母親王女士為此感到非常自責,經檢查後,左眼眼壓是54毫米汞柱,右眼眼壓23毫米汞柱。收治個案的台東基督教醫院眼科莊雪霞醫師解釋,正常眼壓是小於20,左眼眼壓54表示是「極為嚴重」的青光眼,而右眼眼壓也開始升高。莊雪霞醫師進一步說明,左眼因青光眼壓迫到視神經,導致超過9成的視神經已經萎縮,僅剩相當於0.01以下的視力,在醫療進步的今天,視神經仍然無法移植。目前只能努力控制右眼的眼壓,保持其可用視力,避免再行惡化。眼藥水含類固醇 使用過度釀禍莊雪霞更強調,眼睛紅、眼睛癢,一定要經眼科醫師的檢查及診斷,切勿使用自行購買的眼藥水,以免發生無可挽回的傷害。她同時也指出,女童使用的眼藥水是含最強類固醇Betamethasone的眼藥水,多年前的研究報告已證實類固醇會導致眼壓升高。當然,類固醇有很多種,有的強有的弱,使用時要適可而止,而且醫師在給藥時不會一開始就開立最強的類固醇給病人。就像個人體質不同,每隻眼睛對類固醇的反應也不一,有的人使用2~4週後,眼壓就會升高;有的則毫無反應,也因此無從察覺。此外,每個人對眼壓升高的反應也不一,有些人會感覺眼睛怪怪的、眼睛紅、頭痛、視力模糊,其中最常見的症狀是視力模糊;有些則完全沒有症狀。莊雪霞醫師呼籲,眼睛有任何問題,一定要找醫師檢查,不要自做主張隨便到藥房買眼藥水來點。王女士也以切身經驗提醒民眾,期盼能點醒與她一樣有不當用藥習慣的父母,預防憾事再度發生。

啥!六旬老翁狂滑手機 眼中風險失明

啥!六旬老翁狂滑手機 眼中風險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智慧型手機的時代來臨,不管男女老少,隨處可見低頭族身影,但當心別因此滑掉了視力。中國有一名60歲老翁,手機遊戲玩上癮,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在玩,沒想到竟然突發眼中風而失明,經過治療之後,視網膜損傷雖可得到修復,但已無法恢復至原本視力。據了解,老翁靠在沙發上玩手機,突然感到頭暈,眼前一片漆黑,揉了眼睛還是什麼都看不見,家人趕緊將他送醫,當地醫師表示,病患本身有高血壓,加上長期坐著不動造成血液粘稠,氣溫較低易造成視網膜靜脈阻塞,導致眼睛的血液循環受阻。把握黃金期 1小時搶救視力當地醫師提醒,一旦出現突發、無痛性的視力模糊,或是部分的視野缺損而模糊的情形,需立即就醫,如果在1小時內搶救,還是有機會恢復部分視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若發生過眼中風的患者,之後突發腦中風的機率也會增高。當心!三高+青光眼是高危險群 然而,根據過去《優活》報導,50歲以上的民眾,其發生眼中風的機會,將隨著年紀老化,罹病機率亦將提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青光眼病人皆是高危險群,因此,除了建議每年檢查視力,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老婦白內障怕開刀 眼藥水當「保養」險失明

老婦白內障怕開刀 眼藥水當「保養」險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4歲的葛奶奶因為白內障,固定於眼科追蹤,某次回診醫師說白內障變嚴重,建議最好還是手術。害怕開刀的葛奶奶於是不再回診,自行去藥房購買多種眼藥水及眼藥膏使用,想要積極「保養」,沒想到2個月後眼睛變得又紅又刺,甚至連眨眼睛都很痛,且視力模糊加劇,不得不回診。醫師表示這很可能是「藥物毒性角膜病變」,且角膜受損情況非常嚴重,終究需要手術治療。功效、成份不盡相同 甚至加了防腐劑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眼藥水的種類很多,功效也不同,常見的成分有維他命、清涼劑(如薄荷)、解充血劑(或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抗生素、類固醇、散瞳劑或控制青光眼及白內障的藥物等;另外,為保持無菌狀態,部分藥水還添加了防腐劑。而眼藥水功能依成分不同,可大致分為緩解不適,如疲勞、乾澀、紅腫及發癢等;協助檢查診斷,如執行眼底檢查;控制發炎或微生物感染;延緩或治療眼疾,如假性近視、青光眼及白內障等。沒有一種眼藥水可以處理所有眼疾,因此必須透過眼科醫師的診斷或藥師的指示,來使用適合的眼藥水,不宜自行購買使用。紓緩症狀反而掩蓋疾病 當心視力全失許多民眾仍有眼藥水可以「保養」眼睛,因此多用無妨的觀念;然而有些眼藥水雖然可以短暫緩解不適,卻也可能掩蓋眼疾症狀而延誤治療;且在不當使用下,藥品或防腐劑可能會改變淚液的成分及眼球的環境,如酸鹼值、滲透壓及眼壓等,使結膜囊內的菌叢混亂而導致發炎、感染,另外還可能造成乾眼症、青光眼;若角膜的結構遭到破壞,則造成潰瘍、破損,嚴重者會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眼藥水亦是「藥」,如有不適,應經過醫師診斷或藥師指示後再使用,才能對症下藥;除非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否則一般並不建議長期使用。另外,透過網購或國外帶回的眼藥水,並不屬於我國合法藥物的範圍,若是因此而遭受藥害,並不適用藥害救濟制度的保障,提醒民眾別貪圖方便而賠了健康。

微整填自體脂肪恐逆流 失明率高達5成

微整填自體脂肪恐逆流 失明率高達5成#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根據去年醫美療程統計,台灣年銷售額已高達600億元,微整形靠著療程簡單、免動刀、術後恢復快等名號吸引大批愛好者;不過臨床資料卻顯示,民眾對於微整形概念仍有差異,多數認為最安全的「自體脂肪」其實才是不良反應之冠,遠大於晶亮瓷、玻尿酸風險。脂肪移植針粗、劑量多 微粒易隨循環錯入血管所謂「自體脂肪移植」,是將身體其他部位的脂肪填充於欲施打部位,過去不少人會選擇加在額頭、鼻子等,近年來多用於隆乳。而根據跨國醫美填充物臨床統計顯示,各地區發生注射後失明的原因多為自體脂肪移植,發生率竟高達近5成,更高出晶亮瓷24倍之多!對此,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曾忠仁表示,由於脂肪移植常使用較粗的鈍針,加上一次手術注射量較多,造成局部組織壓力大,被移植的脂肪微粒很容易隨著體內循環錯入破壞的血管中;此時醫師施打的力道大、速度太快,更會增加填充物逆流再順流至眼睛、腦部的風險,使血管栓塞造成失明、中風等嚴重傷害。隱瞞施打經驗 誤導醫師使填充物超量曾忠仁醫師強調,其實微整形手術多少會有些不良反應,並非單一或特性產品才會引發問題,這些多與醫師技術及患者隱瞞過去施打經驗有關,更和施打產品是否合格、位置安全性等息息相關。而目前國內微整形範疇包括:玻尿酸填補、肉毒桿菌素除皺、晶亮瓷整形、拉皮及自體脂肪做為填充劑。因此為避免發生不良反應,醫病間的配合相當重要;曾醫師說,由於注射深淺取決於醫師對血管分布及填充物的了解,專業醫師會依照不同部位選擇器械以避免術後問題,若患者血管分布特殊更須有賴醫師專業。另,有些民眾為保持施打效果而隱瞞過去經驗、病史,更會誤導醫師對於劑量判斷,嚴重恐使填充物超量,造成反效果。

白內障「熟了」再開刀?當心拖成失明

白內障「熟了」再開刀?當心拖成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醫生,白內障不是說要讓它熟了之後才開刀會比較好嗎?」許多老年人誤以為白內障熟透再治療即可,其實是錯誤的觀念!眼科醫師指出,白內障不要等熟才開刀,以免引發青光眼或虹彩炎等,嚴重甚至有失明的可能,而且若等到晚期才開始治療,將提升手術治療的困難度與併合症發生率。安南醫院眼科徐聖曜醫師解釋,白內障是指眼睛內原本透明的水晶體變混濁,讓雙眼宛如隔著瀑布、霧氣或結霜玻璃在看東西的感覺。分為先天及後天性2類型,後天性居多,所以白內障可說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疾之一。治療時機:視力障礙已影響生活至於白內障適當治療時機究竟為何?徐醫師說,雖治療時間點端視個人情況而會有所差異,但初始尋求治療標準,為視力障礙已開始影響工作及生活時,就應該去眼科掛號求診。最後,他也提醒民眾,多數白內障是老化引起,難從根本加以預防,故定期檢查仍是早期發現的不二法門;而已罹患者更要做好定期追蹤工作,以免白內障放到「過熟」而導致青光眼,一般來說如及早發現並馬上治療的話,大多數皆會有不錯的癒後效果。

糖尿病多25倍失明率 血糖控制差是元兇

糖尿病多25倍失明率 血糖控制差是元兇#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如果有一天,你的世界變得只剩下一片黑暗,會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糖尿病患者失明率是一般人的25倍,也是導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醫師表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是導致眼球出血,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早期無症狀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根據國健署2011年調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盛行率為27%,大約每3~4個糖友,就有1位併發視網膜病變,且罹病10年後,病變發病率上升至60%,20年內更急速攀升至90%。可怕的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並無任何症狀,當症狀出現時,病變已經對視力造成傷害,透過醫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大幅減少50%失明機率。林奇宏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是因為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進而破壞視網膜血管,導致眼球內出血、結疤。常見的症狀有視力減退,眼前出現浮動的黑點,除了視力下降以外,嚴重時,因視網膜缺血,造成小血管增生,這些新生血管很脆弱、容易出血,反覆出血後血塊結疤,使視網膜纖維化變形,甚至剝離而終至失明。眼底檢查率低 衛生局推轉診免掛號費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科長林惠萍指出,新北市102年度糖尿病有18萬3264人,但去(103)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病友眼底檢查率僅33%。為此,衛生局邀集轄內共82家眼科醫療機構共同合作,即日起至106年12月31日止,只要糖友們持醫師開立的「新北市糖尿病照護網-糖尿病眼科轉診單」至合作的眼科機構做眼睛檢查,即可享當次免掛號費優待,預計受惠人數達19萬人。針對新北市幅員遼闊,偏鄉地區甚至連一家診所也沒有的困擾,林惠萍科長表示,衛生局為解決城鄉醫療照護不足,推動「移動診間、新北醫動」政策,只要一通電話聯繫當地衛生所,即可協助安排視力篩檢巡迴車提供服務,偏鄉民眾可善加利用。

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 失明機率高20倍

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 失明機率高20倍#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會引起全身微小血管及大血管的病變,視網膜上的血管因血糖升高的破壞會造成滲漏或者阻塞,引發病變。而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血管病變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患者眼睛還沒有出現不舒服症狀時,通常不會到眼科就診,此時眼底可能已經悄悄發生變化。一般來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患約占糖尿病患者總人口的50%,但糖尿病若未予治療,引起失明的機會為一般人的20倍,不可不慎!血糖過高  誘發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安南醫院眼科吳馨芊醫師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真正的致病機轉,仍未十分明瞭,是一種「血管病變」,因為血糖濃度過高,使微細血管壁受損,引起微細血管局部膨大,滲漏、出血、和阻塞等現象。而視網膜是人體看東西最重要的構造,因此網膜上只要有任何溢出物,就會影響視力。黃斑水腫、青光眼皆是併發症當血管內血糖高,也會使血管壁增厚、硬化導致血管阻塞,引發視網膜缺氧。不僅會造成視網膜視覺細胞缺乏氧氣及養分,因而功能不良、看不清楚,還會誘發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這新生血管本是眼睛代償地用來彌補正常血管之不足,但這種血管的管壁更為脆弱,極易破裂、出血,一旦玻璃體出血,視力就會急遽惡化。也因此,目前依新生血管的有無,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大致分為2期:1) 「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早期之糖尿病視網膜症,尚未有新生血管的增生。但病態的小血管會滲漏,形成滲出物沉積於視網膜。此時之視力仍未受到很大影響。但若繼續惡化,特別是滲出物集中於黃斑部引起黃斑水腫,則視力將減退。2)「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新生血管在視網膜表面開始生長。由於這些新生血管的血管壁較脆弱,容易破裂造成血液流到玻璃體,玻璃體出血混濁會擋住光線,引起視力模糊。更甚者會導致視網膜剝離或頑強的青光眼,終致嚴重的視力喪失。血糖控制+定期檢查為首要糖尿病眼底病變的治療,首重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不良,就算眼科醫師再怎麼努力,也很難阻止眼底病變的進行,另外,高血壓、高血脂及腎臟病變等會加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加監測。而通常在一發現有糖尿病後,應立即到眼科作詳細檢查,以確知眼睛的健康情況。如眼睛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建議1年追蹤一次;倘若是非增殖性的病患,應3至6個月就醫追蹤;若為增生性,則應每1至3個月就要追蹤一次。  

夏日眼睛要防曬!長期曝曬恐白內障、失明

夏日眼睛要防曬!長期曝曬恐白內障、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季炙熱,伴隨而來的紫外線,雖然看不到卻是隱藏性的殺手。而出門在外,戲水遊玩,多數民眾都知道皮膚防曬的重要性,但是眼睛防曬卻往往容易忽視,尤其紫外線對眼睛的健康會造成持續且累積的傷害,像是白內障、視網膜退化或加速老化等。當大家只覺得陽光刺眼的時候,卻沒注意長期下來會對眼睛造成怎樣的傷害。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眼科郭淑貞醫師表示,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發生於水晶體及眼部周圍、眼表面及眼瞼老化造成的皺紋甚至癌的產生,和眼表面眼翳。傷眼利器「紫外線」  加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最常被提及的病症就是白內障,長期且過度的紫外線照射,會導致眼球內水晶體蛋白質氧化變性,造成水晶體渾濁而影響視力,由於白內障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初期只會覺得視力模糊,如果延誤就診惡化程度又快,嚴重還可能會導致全盲。另外像是光傷害角膜炎,通常在暴露於強烈紫外線後的6小時,使得角膜表皮細胞受傷、延遲性表皮脫落,造成眼睛會有劇烈疼痛、流淚、畏光、紅腫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而眼底視網膜的黃斑部病變,也是因長期使用3C產品以及在強烈紫外線傷害下,都會造成黃斑部提早受損。挑對太陽眼鏡做防曬   認明抗UV標示因此,醫師建議,盡量避免在正午紫外線最強的時候外出活動,也要為靈魂之窗選擇合適的防護,例如挑選大面積、愈可以貼近臉部的太陽眼鏡,愈可以阻絕掉紫外線光,但他也提醒,眼鏡並不是顏色愈深愈防曬,顏色只能讓光線減弱,但不能阻擋隔絕紫外線,保護效果以灰、棕、墨綠色的鏡片較佳,另外也要注意有無「抗UV400」的標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