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

忌吃6物 血壓維持好簡單

忌吃6物 血壓維持好簡單#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療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全遵守「少鹽、均衡、限制熱量」這個原則,對於違背這個原則的許多食物,患者務必慎食,不可以因為一時饞嘴而放任,以致對病情產生不良影響。‧ 辛辣食物要少食 /高血壓患者要少吃辛辣食物,例如蔥、蒜、生薑、韭菜、辣椒、洋蔥等,尤其是辣椒更要忌食。同時,在烹飪的過程中也盡量少用或不用辛辣的調味料,例如芥末、桂皮、八角、花椒、胡椒等。因為無論辛辣的食物還是辛辣的調味料,都屬於熱性食物,一旦高血壓患者有發熱、便祕、疼痛等症狀時,再食用這些辛辣的食物和調味料,很容易進一步加重症狀,並抵消降壓藥物的藥效。‧ 油膩食物要忌口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約束自己的嘴。像油糕、油餅、油條、炸雞翅、炸薯條等油炸油煎的食物,雖然美味可口,但熱量高,脂肪含量高,食用後很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並在血管壁上沉積下來,時間一久,血液流動的空間就會減少,進而引起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另外像紅燒肉、東坡肉、糕點甜食及動物內臟等,屬高脂、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容易讓人肥胖,使血壓、血脂和血糖增高,也要盡量不吃。‧ 高鹽美食淺嚐即可 /高鹽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這已經是高血壓防治中的主要禁忌。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過量攝取鹽分會使人體中的鈉超標,造成體內的水和鈉滯留,導致血管的管腔變細,血管阻力增加,使得血壓上升。同時,體內積存過量的鈉還會增加腎臟負擔,造成排鈉障礙,並且還可能對抗降壓藥物的作用,影響降壓效果,所以,類似香腸、燻肉、鹹肉、火腿、罐頭等食物,雖然美味,但都要盡量少吃或是不吃。每日控制在6g食鹽的範圍每日在6g食鹽的範圍內,將食鹽分別放入各道菜餚中,結果可能是每一樣菜的味道都很淡,吃起來沒有味道,因此,在某一道菜中加入適量的鹽以增添美味,其他的菜中則減少鹽量或不放鹽,這樣既可以控制鹽分的攝取,又可以享受到可口的飯菜。6種高血壓患者忌口食材1) 肥肉 /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食用後脂質容易沉積於血管壁上,加重血管負擔,使血管硬化或變窄,引起血壓升高。2) 羊肉 /羊肉性熱,雖有祛寒作用,但高血壓患者不宜長期大量食用。3) 速食食品 /速食食品中通常含有過高的脂肪,容易引起高血脂,加重血管的負擔,進而誘發高血壓。3) 濃茶 /濃茶中的茶鹼含量高,容易使大腦興奮,引起不安、失眠、心悸等症狀,造成血壓升高。4) 酒 /飲酒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會促使鈣鹽、膽固醇等沉積於血管壁上,加速動脈硬化。所以,高血壓患者要忌酒。5) 鹹鴨蛋 /鹹鴨蛋屬於鹽醃類食品,含鹽量非常高,經常食用這類食品會攝取過量鈉。應盡量少吃,最好不吃。(本文摘自/降血壓這樣吃有效/人類智庫出版) 

救心藥亂吃 瞬降血壓恐致死

救心藥亂吃 瞬降血壓恐致死#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全台灣每年有13萬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不少人認為「硝化甘油舌下錠」(NTG/耐絞寧)是救心藥,能立即舒緩血管爭取送醫時間,不過心臟科醫師及泌尿科醫師卻認為,服用舌下錠有其禁忌症,仍需經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才能用藥。可放鬆膀胱頸與攝護腺幫助排尿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嘉駿表示,近期曾有攝護腺肥大合併勃起功能障礙的病人回診,拿出坊間藥局新買的「硝化甘油舌下錠」,直說因歌王郭金發突然過世,造成很多人在搶這瓶藥,而且要預約才能買到,朋友間相互告知可以保養心臟,雖然他沒有心絞痛的症狀,還是跟朋友一起搶購。蔡嘉駿醫師特別解釋,其藥理原理為放鬆陰莖血管的平滑肌而有利於充血,並可放鬆膀胱頸與攝護腺幫助排尿,故醫界使用其於治療攝護腺肥大所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與勃起功能障礙,若再服用藥理功能相同,擴張動、靜脈血管的硝化甘油舌下錠,則容易導致瞬間低血壓,可能因休克而造成生命危險。胸口有壓榨感、燒灼感 有舒緩作用大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馮文翰表示,通常懷疑心肌梗塞、血管狹窄或有狹心症病史的病人,醫師會開立舌下錠舒緩其運動時產生胸悶、喘的症狀,或是胸口有壓榨感、燒灼感,感覺胸口沉重、感覺窒息、胸骨下或上腹部不適或疼痛,服用舌下錠後休息5分鐘,可有舒緩作用,但僅能緩解症狀,不能治療疾病。蔡嘉駿醫師提及,威而鋼、犀利士與樂威壯為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主要用藥,每日使用低劑量5mg的犀利士,更有同時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攝護腺肥大造成下泌尿道症狀的效果,泌尿科醫師在開立藥物時,均會確認病人沒有使用硝化甘油舌下錠,若民眾長期固定服用犀利士,應徵詢醫師評估,才能有用藥安全最佳方式。

好神奇!多聽音樂助降血壓

好神奇!多聽音樂助降血壓#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天聽半小時放鬆的音樂,持續1個月,即有降低血壓的效果。」根據臺灣地區高血壓盛行率調查,15歲以上國人,25%男性、18%女性有高血壓,60歲以上國人更有47%有高血壓問題,大林慈濟醫院音樂心理師鍾玉琪表示,音樂可以減輕壓力、降低收縮壓,連續1個月,每天聽半小時音樂放鬆,可以幫助血壓降低。血壓高者 患腦中風機率增7~8倍大林慈濟醫院簡振宇醫師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血壓高者,罹患腦中風的機率增加7至8倍,罹患心臟衰竭的機率增加5至7倍,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增加2.5至4倍,罹患間歇性跛行的機率增加2至4倍,高血壓與許多嚴重的慢性疾病有密切關係。鹽分攝取、控制體重、有氧運動血壓一般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年紀越大血管會硬化,若有高血壓現象發生,表示個人體質已經改變,血壓只會往上不會往下,簡振宇醫師表示,有部份人經「經藥物療法」,例如減少鹽分攝取、控制體重、有氧運動等,讓血壓又恢復正常範圍,就可以不必服藥,繼續「非藥物療法」。下降停藥、高再服藥 反而血壓起伏血壓若無法降到正常,就要考慮吃藥控制,固定服藥讓血壓平穩,血壓降下來後繼續服藥,並不會讓血壓越來越低,若是血壓下降就停藥,血壓高再服藥,反而會造成血壓起起伏伏,高血壓病友除了按時服藥、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外,若能搭配音樂紓壓,將更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不只防失智 乳酪還可控血壓!

不只防失智 乳酪還可控血壓!#血壓

(優活健康網徐平/綜合報導)許多研究指出,地中海型飲食能遠離肥胖有效降低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也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及保護大腦血管免受損傷,降低發生中風和記憶力減退的風險,被認為是健康的飲食形態。橄欖油助血管暢通 減少失智症地中海飲食特點,包含大量的蔬果和全榖雜糧提供維生素、礦物質、熱量、抗氧化劑及纖維,橄欖油是地中海飲食的核心,使用橄欖油作為食用油來烹飪、烘烤食品和調拌沙拉、蔬菜,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提升高密度膽固醇,防止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的發生,更有助於血管暢通,進而減少失智症的發生。鯖魚、鮭魚、秋刀魚 助降血脂堅果、豆類、種子類還可提供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建議每天要補充一份堅果種子類,地中海飲食蛋白質主要來源是白肉,如魚蝦海鮮、雞肉,金槍魚、鯡魚、沙丁魚、鯖魚、鮭魚、秋刀魚等富含ω-3脂肪酸則有降血脂、血壓、抗發炎、抗失智等功效,除了海鮮魚貝類,也可變化禽肉或蛋類。酸奶乳酪 促進骨骼健康、穩定血壓每日適量吃些酸奶或乳酪也是地中海飲食的特點,該類食品中的鈣能促進骨骼健康、穩定血壓,香料的運用也是地中海美食的一大特色,可以改善食物色香味,同時減少烹飪中油鹽的用量,使菜肴變得清淡健康,如迷迭香、荷蘭芹等。甜點、紅肉 每周至多1~2次紅酒含的多酚抗氧化、對心臟有益,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地中海飲食攝取更大量的蔬果雜糧,配合產地及文化,推廣在地食材,每天要吃大量蔬果、雜糧、豆類、堅果種子類,適量乳酪、優格、橄欖油,每周要吃到魚蝦海鮮、禽肉、蛋類,至於甜點和含飽和脂肪的紅肉、加工肉品,只建議每周至多1~2次。 

胸主動脈太窄 少女血壓飆190

胸主動脈太窄 少女血壓飆190#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6歲的小妮(化名),9歲之後常常出現流鼻血、癲癇等症狀,雖然經藥物控制,卻導致小妮體重直線上升,個性變得越來越內向,頭腦反應也遲鈍,血壓竟然飆到190毫米汞柱,雖經斷層掃描進行檢查腎臟血管,仍找不到高血壓原因,後來經血管攝影檢查,確診為胸主動脈狹窄。增藥量 體重升、變內向、遲鈍99年2月回台就診,當時根據症狀一直依照癲癇治療,後來,小妮癲癇發作開始較為頻繁,每次都是發生在睡著後不久,而且發作前完全沒有徵兆,讓小妮父母束手無策,不知何時又會發生,為了控制發作,藥量越加越重,導致小妮體重直線上升,個性變得越來越內向,頭腦反應也遲鈍。於血管狹窄處 放置包覆式支架經過2年多的治療,發現小妮身材較一般孩童壯碩,血壓也過高,後轉診到兒童心臟科,一般治療血管嚴重狹窄的病患,通常採取氣球擴張術或心血管支架置放術,小妮先施作氣球擴張術,術後小妮仍然無法順利運動,加上小妮在中國就學,回台就醫並不方便,經過與父母商量後,決定於血管狹窄處放置包覆式心臟支架。血壓正常 可順利進行所有活動小妮使用的兒童包覆式心臟支架,可幫助血管撐開12mm~20mm,雖然健保不給付,但在手術過後,小妮的血壓終於回到120毫米汞柱,也可以順利進行所有的運動,彰基兒醫兒童心臟科主任醫師李孟倫,提醒所有家長,兒童於平時應量血壓,發現血壓異常時,建議求助專業醫師,正確找出病因、採取相應醫療方式,才能讓孩子生命無虞。 

按時服藥+蔬果汁控制血壓 竟讓他血鉀過高

按時服藥+蔬果汁控制血壓 竟讓他血鉀過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更要注意飲食!52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平時有服用血管加壓素阻斷劑類降壓藥,林太太認為高血壓患者飲食很重要,因此料理時都使用高鉀鹽,每天也準備800cc蔬果汁給先生喝。林先生的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沒有過低的情形,但卻出現虛弱無力的症狀,就醫血液檢驗顯示血中鉀離子輕微偏高,經調整飲食後,血鉀恢復正常。腎功能不良、藥物 皆可能致高血鉀症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表示,血清中的鉀離子可維持細胞膜電位穩定,以調節肌肉及心肌的收縮。腎臟是鉀離子主要的排泄器官,當血清中的鉀離子濃度超過5.5meq/L以上即是高血鉀症 (正常為3.5~5.3meq/L) ,可能會出現麻木、肌肉無力等症狀,嚴重者會有心律不整的現象。他進一步解釋,高血鉀症發生的原因包括:腎臟功能不良、藥物引起、攝取過多含鉀的食物、腸胃道出血、血糖控制不良、感染等。血管加壓素阻斷劑類血壓藥 會降低鉀排出何一成醫師指出,高血壓患者經常會使用血管加壓素阻斷劑類藥物控制血壓,有保護心血管及腎臟的作用,但會降低腎臟排出鉀,易使身體鉀離子增加,因此有服用這類藥物時,飲食要特別留意。高鉀鹽含有多量的鉀,長期攝取過多含鉀的食物,也會使血鉀上升。高血壓患者 應使用一般精鹽常見含高鉀的蔬菜,如茼蒿、芹菜、草菇、金針菇、菠菜、空心菜、紫菜、海帶、莧菜、地瓜葉等;含高鉀的水果則有蕃茄、釋迦、香蕉、奇異果、香瓜、木瓜、櫻桃、柚子等;其他食物,包括芋頭、馬鈴薯、地瓜、山藥、南瓜等;此外,蔬菜汁、果汁、生菜、肉湯、雞湯、魚湯、菜湯等形式的食物,鉀鹽更是偏多。何一成提醒,高血壓患者常會使用血管加壓素阻斷劑類藥物,飲食上不適合食用高鉀鹽,建議採一般精鹽即可,蔬果汁也勿過量飲用。平時控制血壓要注意飲食均衡,養成運動的習慣,遵從醫囑用藥,並定期回診抽血檢查,監控腎功能與血鉀濃度。

芭樂5大好處 消除疲勞、降血糖都有效

芭樂5大好處 消除疲勞、降血糖都有效#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降壓消脂+預防動脈硬化。別名/芭樂、番稔、花稔、番桃、天漿、金罌食療功效/防治癌症、健胃養腎、消炎止瀉適用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不適用者/腎臟病患者、長期便祕者勿食用未熟番石榴番石榴食療效果1)番石榴能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番石榴含有極豐富的維生素,1顆番石榴即能滿足人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預防自由基侵害血管,並將膽固醇分解成膽酸,再隨廢物一起排出體外,以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心血管疾病。維生素C也有助於製造代謝脂肪的胺基酸,缺乏維生素C的人,血液中也會積存較多的中性脂肪。番石榴中的纖維質,能抑制腸胃吸收醣類和脂肪、延緩血糖上升,對於三高患者來說,番石榴無疑是最佳水果。2)番石榴葉能降血糖、血脂?過去婦女即有人用番石榴葉治療皮膚病、咳嗽、喉痛或腹瀉。番石榴葉味甘澀、性平,它當中的多酚成分經許多研究指出,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防癌等功效,同時還能迅速消除疲勞。如果想自行摘採番石榴葉泡茶,須避免高溫烹煮,以免破壞有效成分。現已有業者將番石榴芯葉烘乾,不僅香氣獨特,還具有養生功效。只是番石榴葉不能代替降血糖藥物,患者仍須遵照醫囑治療。3)飯前吃番石榴能幫助減肥?1顆番石榴的熱量只有150卡,低於1碗飯的熱量,且豐富的粗纖維能帶來充分的飽足感。飯前吃番石榴,可以減少食量,纖維質也能刺激腸胃蠕動,排除腸道中的毒素、廢物,並減少脂肪吸收。雖然番石榴熱量低、營養高,仍不宜取代正餐。水果雖然容易飽足,卻也容易有飢餓感,而且光吃水果會使營養攝取量失衡。想減肥最好還是以水果搭配正常但減量的餐飲為宜。健康達人保健室損傷的番石榴不能食用嗎?(○) 對1)果實在搬運或儲藏過程中,若受到損傷容易腐壞發霉,因為果實富含水分,細菌或黴菌很快就會擴散至整顆果實,所以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也最好整顆丟棄,莫為了省錢而丟了健康。2)番石榴表面出現黑斑還有另一種可能-番石榴炭疽病。雖說若不慎食用炭疽真菌的孢子對人體不會有影響,但口感已大受影響,選購時還是避免為宜。番石榴外皮酸澀,削去再吃較好?(╳)錯1)番石榴的表皮,含有許多維生素C,若削掉這層綠皮,不但會損失維生素C,降低番石榴的抗氧化作用,也會影響防癌功效。2)購買較軟的番石榴,應小心清洗,若表皮在清洗時破損,會讓髒汙流進果肉中,也容易將寶貴的維生素C洗掉,清洗時務必輕柔,別讓外皮受損。3)番石榴的表皮易因碰撞造成損傷,不應貪便宜而選購,以免將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吃下肚。營養師小叮嚀番石榴醃漬後還有營養價值嗎? 1)醃製番石榴的過程是先用鹽水煮至土黃色,去除澀味並軟化質地,撈起瀝乾後塗抹梅子粉和砂糖,再於容器中倒入冷水淹過番石榴,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取出切片食用。2)另一種較簡單的方式是直接將番石榴切塊,沾梅粉後放入保鮮盒,靜置冰箱一夜後就能入味。3)醃漬的番石榴的確能去除澀味,但在製作過程中珍貴的維生素C也受到破壞,梅粉則易使鈉的攝取量超標。偶爾吃醃製番石榴解饞無妨,但想攝取番石榴完整的營養素,還是要吃鮮果為宜。(本文摘自/降血脂食物排行榜/康鑑文化出版)

天冷沒控制血壓 主動脈剝離上身恐要命

天冷沒控制血壓 主動脈剝離上身恐要命#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變化大,因胸主動脈剝離而送醫的患者增加2成,大部份是血壓控制不良者,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患者各年齡層都有,不限於老年人,提醒民眾要注意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嚴重會要人命。最近就有一位105歲的張老太太,因為身體不適送醫,發現是胸主動脈剝離,原來她有高血壓病史,但都不按時吃藥,幸好主動脈剝離屬B型,不需及時開刀,出院後建議藥物治療好好控制血壓。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心臟外科高烱倫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一般依侵犯部位分為A、B型,A型是升主動脈病變,B型是侵犯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一般而言,A型需要立即緊急手術,發病後一小時增加1%的死亡率,48小時內有50%會死亡;B型則建議藥物治療。而急性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血管內膜破裂,導致中層分離,因此病變的血管比正常血管薄弱,且有破裂危險;另外,中層的剝離,可造成重要血管血流不足,甚至阻塞,容易發生多重器官衰竭的情形。主動脈剝離患者  7成有高血壓病史高烱倫醫師說,高血壓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之一。統計數據指出,主動脈剝離患者中70%有高血壓病史,而30%是動脈硬化的患者,因此要避免主動脈剝離,就要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防範。避免抬重物 遠離高熱量飲食提醒民眾,有高血壓病史、肥胖、慢性病患者,天冷要保暖,平時要避免抬重物或舉重,以防止增加腹腔壓力;遠離會使血壓升高的食物,如高鹽、高脂、高熱量飲食,多攝取蔬果、全穀全麥類、堅果類食物,並且保持心情平穩、增加運動量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