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上腹部疼痛別輕忽 當心是急性胰臟炎

上腹部疼痛別輕忽 當心是急性胰臟炎#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1歲黃先生,因腹痛至醫院就診,住院隔日發燒,3天後併發下腹疼痛、腹脹及呼吸短促情形,經醫師診斷為重症急性胰臟炎,入住加護病房,所幸於2週後康復出院返家。黃先生表示,本身有胃潰瘍及高血脂症之病史,平時有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此次因腹痛入住到加護病房讓他備受煎熬,痛定思痛,再也不敢喝酒,往後也會好好注意飲食方式並且養成定時健康檢查的好習慣。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何明印醫師表示,胰臟炎典型症狀為上腹部的持續性疼痛,可能合併噁心、嘔吐及腹脹,常擴散放射至背部,當進食油膩、油炸等高脂肪食物或採俯臥姿勢及飲酒則會有劇烈的疼痛感,而屈膝彎腰則可減輕疼痛。長期酗酒恐誘發常見引發胰臟炎的原因為酗酒、高血脂、膽囊或合併總膽管結石,少見原因為藥物、病毒感染或接受開心手術治療者、胰臟受到穿刺傷或外傷、懷孕、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過高、尿毒症及腎臟移植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重度胰臟炎除了嚴重的腹痛外,常見的併發症為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腎衰竭及胰臟或週邊膿瘍等,其死亡率高達20%~30%,故需安排住加護病房做進一步的治療。飲食應採低脂高蛋白何明印醫師也叮嚀,胰臟炎患者在恢復期的飲食應採少量多餐,以低脂、清淡、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將油炸及煎的烹調方式改為水煮或清蒸,重要的是嚴禁飲酒;當發生急性胰臟炎時,就應盡早積極就醫避免引發嚴重的合併症。

哎呀!吃飯咬到嘴唇超痛 6招減輕疼痛快快好

哎呀!吃飯咬到嘴唇超痛 6招減輕疼痛快快好#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哎呀!又咬到嘴唇了」相信民眾吃飯時若咬到嘴唇,幾乎都會感到疼痛難當,尤其是過了幾天後,傷口開始出現三至四天的疼痛期,到時連喝水也會痛,真是令人極為無奈,拿傷口沒轍,但要讓嘴巴裏頭的傷口快快好倒是有許多種方法!口腔潰瘍 通常七天能癒合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就指出,嘴巴潰瘍的主因其實有很多種,包括病菌引起、腸胃道出現問題、吃飯咬到嘴唇、口足病、口腔癌等原因引起,民眾若口腔潰瘍,無論吃任何東西,幾乎都會感到疼痛,而原則上,口腔潰瘍大約七天內傷口都會自動癒合,如果沒有癒合,且口腔持續潰瘍超過兩個禮拜,民眾就要提高警覺心,很可能是口腔癌等原因所致。面對極為疼痛的口腔潰瘍,就連美食當前,恐怕也食之無味甚至感到痛苦,醫師就提出了幾項建議,讓民眾嘴巴傷口快快癒合:1) 傷口疼痛期,禁止繼續用舌頭舔舐,因舌頭上含藏許多細菌,若傷口遭細菌感染,將會使情況更加惡化。2) 避免吃刺激性食物,過甜、過酸、過辣、過燙等等,都應該盡量避免,像是較酸的水果檸檬、番茄或較甜的水果哈密瓜等等,都容易刺激傷口,疼痛將更加劇烈,民眾可別輕易嘗試,以身試痛!3) 若傷口真的痛到不行,導致胃口不佳,看見食物宛如見到鬼魅般退避三舍,建議可吃冰涼食物,麻痺傷口減輕疼痛,以利吞食。4) 可多補充維他命B群與C群,這些營養素都有利傷口癒合。5) 保持口腔清潔,早晚可用漱口水,維持口腔潔淨。6) 若是遇到瀰漫性口腔潰瘍,則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能夠開口服藥治療,加快傷口癒合。

結石不痛了別以為沒事 當心喪失腎功能

結石不痛了別以為沒事 當心喪失腎功能#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59歲王姓婦人,因慢性咳嗽到胸腔內科求診,結果在電腦斷層檢查時發現左側上段輸尿管有結石合併嚴重的腎水腫,經由內科醫師轉介至泌尿科門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李永樹醫師指出,患者長期嚴重腎水腫,已造成左側腎臟萎縮,兩側腎臟比較後,腎功能已大幅受影響,因此建議患者接受經皮腎臟造瘻取石術合併輸尿管鏡碎石術,一次解決結石及輸尿管阻塞問題。3警訊:背痛、發燒、膿尿李永樹醫師說,有些輸尿管結石病患會很痛、那是因為石頭從腎臟掉下來造成急性阻塞,產生劇烈疼痛。但是像上述個案可能曾有腹痛或背痛,在劇痛結束後,沒有處理石頭,疼痛感慢慢消失,以為沒有大礙,其實,這是因為身體痛覺敏感性降低,但結石本身問題仍存在,長期下來會使腎臟水腫,漸漸喪失腎功能。李永樹醫師表示,有些病人則會因阻塞型腎病變導致感染,例如急性腎臟感染或上泌尿道感染可影響局部或全部腎臟。輸尿管結石臨床上會出現背痛、發燒和膿尿,若是年老的糖尿病婦女合併有血小板減少,急性腎功能不全,意識不清或休克,甚至可能是氣腫性腎盂腎炎,若治療無效時,甚至需要接受腎切除並有相當高的致死率。他也提醒,結石很可能會發生任何一個人身上,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小病成大病。

醫師創九式手療法 以觸診減輕疼痛

醫師創九式手療法 以觸診減輕疼痛#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醫師歐名哲,於過去進行觸診時,意外發現觸診可以減輕疼痛,因而發展出九式手療法,除減痛功效,有長期復健覺得沒效的病人經手療法治療,疼痛也獲得舒緩,而此研究今年也將登上國際期刊。手療觸診 有助減緩疼痛歐名哲醫師於民國100年急診醫學雜誌發表腹部觸診法鑑別診斷骨盤腔及非骨盤腔疾病,臨床觀察過程發現該觸診法有助減緩疼痛現象。歐名哲將該觸診手法發展為九式手療法,以該法治療106位疼痛病人,原因包含:急診腹痛、感染性、肌肉關節痛、退化性疾病、腫瘤性變化及外傷腫痛等,其中103位獲得改善或痊癒,對疼痛治療可能比一般復健療法有效。他還說,接受治療的病人中,有38位經過數日至數月不等的較長期治療,其臨床疾病(包含四位腫瘤患者)均獲得改善或痊癒。歐名哲減痛現象可佐證一般用手治療法如按摩、整脊、復健等應為對身體疾病有效的療法。  

年關近「動手」時間多 小心手麻、疼痛上身

年關近「動手」時間多 小心手麻、疼痛上身#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年關將近,許多人工作會格外忙碌,或是需要大掃除,「動手」的機會多,容易造成手部過度使用,產生不適、疼痛!對此,醫師提醒民眾大掃除或工作時,應避免重複姿勢、過度用力,且不要長時間維持相同動作,要適度休息,以免疼痛上身。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邵崇榮醫師表示,日前就有一名36歲男性前往骨科求診,他長期在大陸工作,因從事餐飲業、手部過度活動,造成手指卡住及活動不良,在大陸醫院求診時,卻被告知可能需要截肢,嚇得他趕快回台求醫;經過醫師確診為扳機指,立即安排施以超微創手術,很快解決不適,術後一週便可返回大陸工作。邵崇榮醫師說,扳機指若在保守治療方法無效的情況下,就需考慮開刀治療,確保生活品質。過度使用造成手麻、疼痛 提醒民眾不要維持同姿勢過久 邵崇榮醫師指出,手部工作過度,容易造成腱鞘或韌帶發炎、腫脹壓迫到神經或肌腱,容易發生手指麻、無力或活動受限等情況,提醒民眾不要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與動作;若是不慎手部出現麻、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確實找出病症或原因,不要讓手部不便影響生活品質。

一碰就痛!妙齡櫃姐罹肌痛症 劇痛宛如玻璃插

一碰就痛!妙齡櫃姐罹肌痛症 劇痛宛如玻璃插#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碰到身體就痛!一名二十五歲櫃姐,自從罹患紅斑性狼瘡後,身體各部位就開始出現劇痛,只要輕輕一碰觸到她就能痛得哀哀叫,而必須久站的她,也因為全身痠痛不能久站,常常請假,還遭到同事與主管閒言閒語誤認裝病,差點讓她情緒崩潰,到醫院檢查確診為纖維肌痛症後,經過治療才重獲新生。神經不正常放電 疼痛訊號遭放大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莊曜聰醫師指出,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廣泛性疼痛,常伴隨「疲累」及「失眠」症狀,發生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可能與神經不正常放電有關,患者可能因病影響腦神經傳遞痛楚訊號,故較常人更易感到痛楚,出現輕微觸碰也會劇痛,常有患者會形容,痛起來彷彿全身被玻璃碎片插入一般,從頭到腳都有疼痛感,十分難受。他進一步指出,纖維肌痛症與一般疼痛不同的是,普通肌肉疼痛約在3-5天後便會改善,而纖維肌痛症在全身多個部位都會出現痛楚,疼痛範圍廣泛且會持續3個月之久,患者因疼痛而睡不好,經常會併發憂鬱症、失眠、容易疲勞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纖維肌痛症並不罕見,根據內政部女性人口推估,嘉南高屏地區有超過3萬中年女性可能罹患纖維肌痛症,千萬不可輕忽!過去纖維肌痛症 只能靠消炎藥治療以往並沒有以纖維肌痛症為適應症的治療藥物,大多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低劑量的抗憂鬱劑或弱嗎啡類止痛藥,降低病患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僅治療效果有限且副作用大,而且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對健康造成負擔和傷害,所幸目前國內已經有核准作為治療纖維肌痛症的健保用藥,爲纖維肌痛症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患者可以在醫師診斷後處方使用。莊曜聰醫師提醒,農曆新年將近,若家中有女性成員因為全身痛而導致無法出門辦年貨或在家中打掃除時,莫以為只是過於操勞或工作壓力引起不適,若出現1痛、2累、3失眠之症狀,且狀況持續數個月以上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以爲只是長時間累積的勞累或疼痛,應優先求助神經科、風濕免疫科、復健科、疼痛科等四個專科,以免延誤確診時間。

手不再發麻、疼痛 教你5招打擊腕隧道症候群

手不再發麻、疼痛 教你5招打擊腕隧道症候群#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病患若時常出現手部莫名疼痛、有時會拿不住東西而掉落,或是無法打開罐子、扭轉瓶蓋等情形,恐要擔心是不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有些人是因手部或手腕進行重覆、持續的動作,使得腕屈肌腱鞘發炎導致,症狀嚴重時,可能連單純的駕車、讀書,都會讓疼痛或麻痺加劇,甚至半夜會痛或麻到醒過來,可說是相當折磨人。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陳興源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中年婦女或是懷孕女子,是上肢最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會因神經壓迫而導致感覺異常、疼痛、麻痺、甚至肌肉萎縮;常見原因,包括腕屈肌腱鞘炎(反覆過度使用受傷或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腫瘤、甲狀腺機能異常、懷孕(會引起淋巴水腫)、糖尿病 (會引起神經炎)、痛風、腕部骨折等導致。陳興源醫師提醒,若民眾不積極治療,疼痛與麻痺恐加重,甚至可能肌肉萎縮無力,對生活造成不便;目前臨床治療共有5種方法,醫師將一一介紹:1)適度休息及保護/避免過度使用手腕,最好能配戴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專門設計及製作的護具;至少夜間要使用護具保護,如果症狀嚴重則建議整天使用。2)復健治療/可採用紅內線、熱敷、水療、蠟療、經皮電刺激及超音波等方式,並搭配物理治療師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將會有不錯的效果。3)藥物治療/如服用非類固醇止痛劑、促進血液循環劑、維生素B群、口服類固醇及外用酸痛軟膏等來緩解症狀,但避免長期服用。4)緊急局部注射/嚴重麻痛或急性發作,而影響日常生活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立刻緩解症狀,但此為暫時性效果,不宜經常注射。5)手術治療/若神經已變性,肌肉開始萎縮時,必需盡早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時間約20分鐘,一般採局部麻醉,手術後即可返家不須住院,傷口約10天就能拆線;術後仍需接受復健治療,讓水腫儘快消除及恢復萎縮的肌肉功能。

男性解尿疼痛 小心攝護腺癌找上你

男性解尿疼痛 小心攝護腺癌找上你#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男性年紀越大,攝護腺肥大恐找上你!萬芳醫院泌尿科溫玉清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會出現排尿困難、頻尿,甚至解不出尿等,若不重視,可能變成攝護腺癌,因此男性如果解尿感到疼痛,或出現上述症狀,應盡快就醫。溫玉清醫師解釋,攝護腺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液體、供給精子營養,讓精子保持活力;另一個功能是控制排尿、使尿流正常,排尿時,尿液會從膀胱經由被攝護腺包圍的尿道排出體外。攝護腺肥大和年齡息息相關 50歲該定檢而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恐出現尿無力、尿遲滯、尿間斷、有殘尿感、頻尿、尿急、夜尿等,醫師表示,年齡增長和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是導致攝護腺肥大發生和進展的主要原因。對此,醫師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到醫院檢查,提早發現病變的跡象。溫玉清醫師最後提醒,50歲以上男性每年應接受例行肛門指診、攝護腺特定抗原檢查。此外,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者,定檢年齡應提早至45歲,確保自身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