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脊椎微創手術 減輕疼痛恢復期短

脊椎微創手術 減輕疼痛恢復期短#疼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類的脊椎隨著年紀增長,必然會產生退化性問題,或多或少造成神經壓迫或脊椎滑脫。年紀比較大的長輩,骨質漸漸流失,成了骨質疏鬆症,慢慢駝背。這些狀況,發生緩慢,一般都沒有症狀。但是當退化漸漸地衍生成酸、麻、痛等不適症狀,就是在警告我們,須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門診常見這類病人求診,經仔細理學檢查及影像檢查診斷,大多數病人藥物治療都可緩解。如果藥物治療加上適當的物理治療仍然無法緩解不適,最終醫師會選擇手術來治療病人。手術治療脊椎病兆的過程,難免破壞了一些骨骼肌肉組織,或是傷口太大,讓病人須忍受恢復期的疼痛,或是術後腰背肌肉僵硬等問題。現在,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醫療著力於減少病人治療過程的疼痛,希望病人盡早恢復,都盡量使用破壞較小的手術方法,也就是微創手術。以達到手術破壞小,病患恢復早的境界。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宋冠嶔表示:脊椎微創手術,一般有治療效果較好、比傳統手術破壞更少及恢復時間更短等優點,這項手術使用內視鏡輔助,可以讓手術醫師看得更清楚。透過新型手術器械精巧的設計,使傷口變小,破壞減少,這些都是傳統手術所不及的。脊椎疾病有個特性,就是退化並不會因手術而停止。也就是沒有一項技術可以阻止脊椎退化,讓病人百分之百痊癒,以致疼痛、不適不會再發。現代影像診斷儀器很進步,許多輕微病兆都無可遁形,這些病兆,有些其實只是脊椎退化的證據,並不一定是造成病痛不適的根源。面對許多病兆,正確的觀念應該是使用適當的手術方式,治療造成症狀的部位,而非全部一次手術,更不可有順便一起治療的想法,這樣反而破壞了脊椎的結構,也破壞原本脊椎的功能。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宋冠嶔強調,面對脊椎退化疾病,雖然微創手術的治療可有效減輕病痛,加速恢復,但是患者仍需改變生活習慣,保健我們的脊椎。適當的運動、曬太陽、攝取富含維生素D及鈣質的飲食等,都是增進脊椎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希望大家都長保健康脊椎,有好的「龍骨」,才能生龍活虎地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大腸鏡檢查再進化 大幅減輕疼痛

大腸鏡檢查再進化 大幅減輕疼痛#疼痛

由於大腸鏡檢查過程中有時會造成極度疼痛,讓許多人望之卻步,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致力改良大腸鏡檢查方式,繼以局部灌水取代空氣,大幅減輕受檢病人疼痛後,去年中更自美國引進「換水法大腸鏡檢查」,以反覆抽水、灌水方式進行檢查,進一步減輕病人疼痛,至今已有數百位民眾受惠。相關研究成果並獲邀於今年的全球消化性疾病年會(DDW Week)中發表。做大腸鏡檢查,若是不願自費接受麻醉「無痛大腸鏡」,就只能做一般大腸鏡檢查,忍受檢查的種種不適與疼痛?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謝毓錫多年來投入大腸鏡檢查方式的改良研究,先後發表「低壓充氣法」及「局部灌水法」兩項新檢查的研究論文,並獲刊登於世界知名腸胃病學期刊。去年5月份謝毓錫的局部灌水法論文發表後,引起美國華裔教授梁永亨注意,主動以電子郵件與謝毓錫取得連絡,並傳授其研發的「換水法大腸鏡檢查」法。而兩人合作進行的研究,也受邀於今年將在美國舉辦的消化性疾病年會(DDW Week)中發表。謝毓錫表示,他所研發的局部灌水法是以水取代原本的空氣,將大腸撐開,改善一般大腸鏡檢查時大腸充氣造成乙狀結腸變彎的情況,減輕大腸鏡通過轉彎處時的疼痛,而梁教授的方式則是先將大腸內多餘空氣抽出,再以一邊少量灌水、一邊抽水的方式,反覆灌水、吸水,不但能洗淨腸道,讓腸鏡看得更清楚,更能進一步改善病人檢查時的疼痛情況。新檢查法使用半年多來,已有數百位病人受惠,對檢查過程均感到滿意。謝毓鍚指出,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及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但有些人因害怕大腸鏡檢查造成的疼痛,或是擔心無痛大腸鏡的麻醉風險,而對大腸鏡檢查望之卻步,隨著大腸鏡檢查方式持續改良,如今檢查過程的疼痛感已大幅減輕,而且毋需支付額外的無痛麻醉費用,以及承擔麻醉風險,有助於提高民眾對大腸鏡檢查的接受度,不致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

腰酸背痛如萬蟲鑽 癌症末期骨轉移

腰酸背痛如萬蟲鑽 癌症末期骨轉移#疼痛

1名67歲的陳姓男子連續3個月腰痠背痛,另外也覺得食慾不振、容易疲憊等,後來甚至出現骨痛情況,輕輕一碰都痛到受不了,他自己形容像骨頭裡有千萬隻螞蟻在鑽」,在這段期間裡,曾因食慾不振、不明原因腰痠背痛多次到醫院就醫,皆被告知正常,直到最近因疼痛難耐,至北市聯醫急診,經過詳細檢查才發現,竟是腎臟癌骨轉移,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骨科醫師郭忠和指出,若癌症骨轉移通常代表已是末期,這位病患於就診一個月後過世。當病患轉診至北市聯醫時,醫師先安排X光攝影檢查,後搭配詳細的核醫掃描、電腦斷層及穿刺病理切片,最後證實病患罹患腎臟惡性腫瘤且全身多處骨骼轉移癌,當這位病患骨頭痛起來時,甚至連一般止痛藥都無法止痛,院方以嗎啡止痛,後來病患後來藉由安寧療護減輕痛苦,醫師提醒民眾,惡性腫瘤引起的腰痠背痛與一般的腰痠背痛最大的不同是,疼痛感不會因為休息而改善。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中文章說到,通常癌患者若有骨轉移,預後大多不佳,骨轉移主要症狀是疼痛,尤其是休息時或夜間更為明顯,骨轉移無法治癒,只能盡量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以目前來說放射治療是一簡便迅速且有效的療法,雖然大部份病人的存活期並不會因放射治療而延長,但卻能迅速有效地改善疼痛及生活品質。

音樂可以舒緩疼痛 對焦慮者幫助最大

音樂可以舒緩疼痛 對焦慮者幫助最大#疼痛

根據美國知名健康網站webMD表示,做根管治療或進行其他痛苦的醫療程序時,沉醉在音樂裡真的能讓人感到愉快,尤其是在感到擔心的時候,同時這項研究也獲刊發表在「 The Journal of Pain」期刊雜誌中,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讓143人在指尖疼痛時聽音樂,要求他們傾聽旋律,以確認是否可排除疼痛,研究人員透過大腦中電的活動、瞳孔擴張、以及其他方法來測量參與者對疼痛的反應。結果顯示,這似乎有用,當越專注於音樂時就越感覺不到疼痛,尤其是那些最想要舒緩疼痛的人效果最好,且多年來了解音樂力量的醫生,將音樂作為一種分擔患者擔心情緒的一種橋樑。這篇研究並未比較不同類型的音樂,雖然不知何種類型的音樂效果最好,但Tachdjian醫師表示,音樂確實能讓你分心,尤其對過於著急的人更有效,會有像針灸般的效果來阻斷疼痛,就像一樓是你的手指,大腦是頂層,音樂有助於阻斷電梯,讓疼痛信號不能傳送到大腦,不會讓你感覺到痛,並說哎喲。在兒童音樂基金會工作的Raffi Tachdjian醫師也有觀察到音樂能去除掉孩童的痛苦,兒童音樂基金會是非營利性組織,提供有慢性病以及會改變生活疾病的孩童、青少年、年輕成人樂器和音樂治療。因此Bradshaw牙醫表示,以後去看牙醫時,建議可以戴耳機聽音樂或玩有音效可以用耳機聽的視頻遊戲,因為聲音可以掩蓋牙科器械的聲音。

腹腔鏡手術除腫瘤 傷口小恢復良好

腹腔鏡手術除腫瘤 傷口小恢復良好#疼痛

一位22歲林小姐無特殊病史,但平時食量很小易有飽足感,偶爾出現上腹疼痛的情形,有時會需要使用止痛藥。日前凌晨又突發性的上腹疼痛至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急診室就診,經急診醫師安排X光腹部攝影與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後,在上腹部赫然發現一個大小約五到六公分的鈣化性腫瘤,腫瘤的位置就長在胃前壁、肝左葉和脾臟之間,而且對胃部造成明顯的壓迫。後經一般外科莊育權醫師建議以腹腔鏡的手術方式切除腫瘤,不僅傷口小,疼痛的情形也較輕微,術後恢復也較快。林小姐手術數日後復原狀況良好即出院,迎接她展新的人生。(圖:腹腔鏡手術講解)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一般外科莊育權醫師表示,目前腹腔鏡手術的運用範圍十分廣泛。在消化系外科中,食道、胃、小腸、大腸以及肝膽胰脾等,都可以利用腹腔鏡做有效的治療。此外,急診常見的急性盲腸炎、急性膽囊炎等,也都可以接受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的優點包括傷口小,疼痛較輕微,所以可以較早下床活動;而且因為術後的發炎反應較輕微,所以術後腸沾黏的情形也比傳統手術少。同時,腸胃道的恢復比傳統手術快上許多,病人可以較早進食、早點出院。

未戴護目鏡 男罹光害性角膜炎眼好痛

未戴護目鏡 男罹光害性角膜炎眼好痛#疼痛

一位29歲男性至眼科求診,主訴雙眼疼痛畏光、淚流不止、合併視力模糊症狀。經詳細詢問病史得知,他的雙眼並無外力傷害,也沒有配戴隱形眼鏡的習慣,但約八小時前,曾從事電銲工作,在未配戴護目鏡的情況下直視刺眼強光。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雙眼內雖然無異物,但結膜充血泛紅、角膜水腫合併廣泛的點狀破皮,診斷為雙眼光害性角膜炎,經開立眼藥水及口服藥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許人化表示,光害性角膜炎又稱為紫外線角膜炎,是因為角膜受到紫外線照射傷害所引起。其所需要引起角膜炎的照射時間與所照射的紫外線強度成反比,越強烈的光線在越短時間內就可以造成角膜傷害。許人化醫師指出,通常光害性角膜炎至少需要一至兩天的治療時間,並建議患者再度至眼科門診追蹤,以確認沒有引發如角膜感染等進一步的眼部併發症;只要正確使用隔離紫外線的眼部防護措施,光害性角膜炎是可以避免的。他再次提醒民眾,在從事電銲或長時間戶外活動時,一定要記得配戴適合的護目鏡或太陽眼鏡隔離紫外線,以維持眼睛舒適及良好視力品質。

病人自控式止痛 自己決定何時需要藥物

病人自控式止痛 自己決定何時需要藥物#疼痛

成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黃友聖說,疼痛的處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除了要好好的解決病患疼痛的問題,滿足病患止痛的需求,更進一步的我們希望病患能夠「勇於說痛」,勇敢的表達免於疼痛的需要。止痛藥物的使用基本上分成3個階段,最輕微的疼痛會偏向使用一般的消炎止痛藥,像是普拿疼以及一些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藥物;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或是藥物效果不如預期,持續性的疼痛則可以使用較為輕效的鴉片類藥物,萬一是非常疼痛的情形則會考慮使用效果較強烈的鴉片類藥物。黃友聖醫師指出,手術之後的疼痛如果沒有得到適度的緩解影響其實是很大的,像是抑制呼吸功能、增加心臟負荷、影響腸道蠕動、骨骼肌攣縮、血栓或栓塞的形成,包括在手術麻醉後恢復室以及回到病房止痛的選擇,基本上最多的還是靜脈注射給予止痛藥物。但是,缺點就是缺乏時效性也就是病患需要等待藥物的給予,比較沒有辦法滿足即刻止痛的需求,而且這樣的給藥方式也無法維持體內藥物濃度的平穩疼痛控制品質是比較不好,發生併發症的機會也比較高。因此,病患自控式止痛(PCA)就是讓病人自己決定何時需要藥物,而且能夠隨時都有藥物可以使用,同時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以及提高病患對疼痛控制的滿意度,當然,病患要先經過麻醉科醫師的評估才能夠開始使用PCA。

兩側股骨骨頭壞死 男走路「卡卡」

兩側股骨骨頭壞死 男走路「卡卡」#疼痛

雲林縣一名33歲的柯姓男子,因行走時髖關節突然感到劇烈疼痛,到醫院檢查時,發現為兩側股骨頭壞死,需手術置換人工關節才能繼續行走。在嘉義基督教醫院關節重建科主任周振銘醫師的建議下,柯姓男子選擇磨損率低的高碳金屬大頭的人工髖關節。術後經過一週的休養,不但能像以前一樣自然行走,也能順利蹲下、起立,完全沒有傳統人工髖關節因活動角度不足而無法蹲下的後遺症。  周振銘主任解釋,一般傳統人工髖關節為塑膠材質,其磨損率高及活動角度不大是其術後的後遺症,往往造成患者無法順利完成起立、蹲下的動作。目前市面上以高碳金屬的人工髖關節大頭的設計,大大改善活動角度的問題,另外,高碳金屬的磨損率低,相對的其金屬離子較少,對於人體的傷害大大減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