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白砂糖吃太多 蛀牙和骨鬆都上門!

白砂糖吃太多 蛀牙和骨鬆都上門!#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精製過的白砂糖屬於化學物質,有害人體健康,請各位盡量避免食用。現在,我想進一步說明白砂糖的製作過程。白砂糖是由蔗糖中搾取出物質,利用石灰及二氧化碳使污垢沉澱,去除多餘的雜質之後,再進一步精製而成。雖然石灰及二氧化碳會在製作過程中被清除乾淨,但這種沉澱雜質的方式,還是多少會讓人覺得不安。此外,經過精製之後,砂糖中含有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也會跟著流失,用「化學物質」來形容它也不為過。因為身體吸收白砂糖的速度相當快,食用白砂糖後,血糖會急速升高,身體為了降低血糖,會大量分泌胰島素,導致血糖值急速下降,引發低血糖症狀。當血糖值持續偏低,身體又會為了拉高血糖而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一旦分泌過剩,會讓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或是出現焦躁、易怒等情緒反應,有些人甚至會因此失眠。由此可見,白砂糖對人體絲毫沒有半點益處。白砂糖攝取過量 身體須從骨頭或牙齒中溶出物質中和鹼性物質 此外,白砂糖屬於「酸性食品」,大量攝取之後,為了中和體內的酸鹼值,身體會分泌大量的鹼性物質,導致體內礦物質流失,其中又以鈣質的流失率最高。換句話說,白砂糖一旦攝取過量,身體就必須從骨頭或牙齒中溶出物質,來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而這也是引起蛀牙和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建議使用未精製的糖蜜、蔗糖、甜菜糖或楓糖在演講及料理教室中,我不斷地對大家高聲疾呼:「只要不吃白砂糖,就能改善超過一半的疾病。」有鑑於此,我的料理也盡量不加糖,以麥芽糖或味醂調味。如果迫不的已一定要使用砂糖,建議各位使用未精製的糖蜜、蔗糖、甜菜糖或楓糖等含有鈣質與礦物質的糖,但切忌不要使用太多。此外,雖然黑糖對身體不錯,但製造過程中會加入石灰,幫助黑糖凝結成塊,所以也不建議使用。對了!「人工甘味劑」是最糟糕的選擇,請各位絕對不要使用這類產品。總之,為了身體健康著想,請不要再食用化學製品了!(本文摘自/一菜一湯的健康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陳先生,左邊牙齒常痛,食物嚼不爛,最近右邊也開始痛到吃不下、睡不好而求診。經檢查發現陳先生右側、左側蛀牙,左下方臼齒傾倒、咬合不正,影響咀嚼,不少牙結石。先治療蛀牙及有問題假牙,配合全口矯正改善齒列及咬合,2年半後牙齒恢復年輕,陳先生開始領略牙齒矯正後的美好。成年族群矯正 降低蛀牙、牙周病風險奇美醫院牙醫部齒顎矯正科醫師楊淳琇表示,很多人會疑惑,成年人的新陳代謝及組織生長速度不若年輕人,還能做矯正嗎?儘管傳統牙齒矯正最適合剛替換完乳牙,及頷骨還有發育潛力的年輕人,最佳時間是女生10至12歲,男生11至13歲。但成年人族群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追求美觀,更為了解決口腔問題。成年人齒列擁擠,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或是缺牙造成鄰近牙齒東倒西歪,無法裝上假牙,以及咬合異常等問題,嚴重影響咀嚼功能與生活品質。成年人儘管牙齒移動效率較差,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治療,矯正後有效改善牙齒清潔及口腔衛生,良好的咬合更能促進咀嚼功能及食物消化,促進整體營養吸收及身心健康。製作假牙前可考慮矯正 避免影響健康牙齒成年人若長期缺牙未立即處理,鄰近牙齒容易過度萌發或傾倒,齒縫變大,嚴重影響清潔、咀嚼及牙周健康,想亡羊補牢也將面臨諸多難題。傳統假牙製作需打磨周圍正常的牙齒,硬在不理想的牙齒位置及角度下製作假牙,可能賠上未來其他牙齒的健康,需植牙時,也將增加植牙顆數及整體治療費用。楊淳琇醫師建議,成年人及中老年人,假牙製作或植牙前,先徵詢矯正科醫師進行評估,並於矯正治療過程前中後,進行各專科的全方位評估,確保合適的齒列及減少缺牙周遭牙齒的異常變化,可讓製作假牙或植牙的環境條件更理想,新牙齒用得更好更久。

台灣8成孩子都蛀牙 小心長不出恆牙

台灣8成孩子都蛀牙 小心長不出恆牙#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歲的楊弟弟在家不肯吃飯,一直比牙齒痛。媽媽帶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楊弟弟右邊下排小臼齒出現小蛀洞,治療後即痊癒。醫師教導媽媽每天幫孩子刷牙、定期牙科檢查,防止嚴重齲齒導致拔牙。但媽媽卻以為,幼童的乳牙以後都會更換成恆牙,拔掉就好了,為何需要治療?乳牙嚴重齲齒提早拔 影響正常換牙順序童綜合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陳瑋玲表示,台灣孩子近8成患有齲齒。蛀牙小者疼痛、大者侵犯牙髓,造成發炎、膿瘍、蜂窩性組織炎等。乳牙齒列從6足歲開始自下顎乳前牙依序更換成恆牙,換牙時期約5年,約換到11足歲。若乳牙嚴重齲齒提早拔除或崩壞,影響正常恆牙換牙順序,造成恆牙傾倒、甚至恆牙無法萌發。齲齒治療依齲齒程度可用樹脂填補,或使用牙套恢復咀嚼功能以及外觀。齲齒程度超過牙齒雙面以上,根管治療後,僅用樹脂填補無法承擔咬合力至換牙期,因此建議使用牙套復型,牙套分為常用的不鏽鋼牙套以及全瓷牙套。全瓷牙套顏色自然、硬度良好 但是造價昂貴不鏽鋼牙套耐用安全、具一定彈性且磨製臨床技巧快速,然而缺點是牙套呈金屬銀色,家長有孩子口內美觀的顧慮。全瓷牙套修正了不鏽鋼牙套的缺點,如同原本乳牙齒列潔白的外貌,硬度能承受咬合力、生物相容性良好,易使牙齦保持健康,但所需磨製技巧較高,因此造價較昂貴。陳瑋玲醫師呼籲,牙齒保健從生活、飲食、清潔習慣上改變,讓齲齒危險因子自孩子生活中慢慢遠離,並長久地維持良好口腔健康。保持定期至兒童牙醫檢查,提早發現乳牙齲齒。

菸酒愛好者注意 口腔癌好發年輕化

菸酒愛好者注意 口腔癌好發年輕化#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口腔癌是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105年台北市共有180位市民因口腔癌死亡,嚴重威脅男性市民健康。根據臺北市105年死因統計顯示,臺北市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排名唯一持續爬升的就是口腔癌,名次由104年第6名上升至第5名。發現口腔腫塊超過2至3週 應立刻就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臺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逐年增加,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但近年來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口腔癌可能危險因子包括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蛀牙,不當的假牙或不良的口腔衛生等,若同時具有嚼檳榔、抽菸及喝酒者,其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可透過口腔黏膜檢查篩檢,早期發現儘早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近8成,應避免口腔癌危險因子,戒檳榔、戒菸、戒酒。符合篩檢資格的市民,每2年定期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口腔腫塊、口腔內2至3週以上未痊癒潰瘍和口腔黏膜纖維化,都應立刻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口腔癌。北市903處醫藥機構配合 口腔癌篩檢更便利臺北市自105年起,建置臺北市癌症防治便利網絡,106年已有健康好站903站,包含醫院、西醫診所、中醫診所及社區藥局,提供市民就近癌症篩檢及癌症防治資訊,運用多元管道於校園、職場、社區及醫療院所分別宣導口腔癌防治。黃試結局長提醒,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105年迄今尚未進行口腔黏膜檢查,請進行口腔黏膜檢查。除了至臺北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篩檢,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職場員工達15人,可來電預約口腔黏膜檢查服務。

用力刷才防蛀牙?牙齦萎縮達10年!

用力刷才防蛀牙?牙齦萎縮達10年!#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47歲的朱姓女患者長年以來擔心蛀牙,每每在刷牙時就會非常用力刷牙齒,沒想到卻造成多顆牙齦萎縮,只要一吃冰冷食物就會出現痠痠的感覺,這樣的痠痠感長達10年之久,醫師利用牙齦增長術,讓患者能夠擺脫敏感性牙齒,再次重拾吃冰的樂趣。牙周手術治療補回牙齦 降低食物痠感經過評估後醫師表示,患者可以進行牙齦增長術,利用牙周手術治療方式,將牙齦萎縮的部分覆蓋回來。這名患者牙齦萎縮的地方在牙根的區域,能利用齒間乳頭兩邊將牙齦覆蓋,治癒吃冰冷食物痠痠感。太過用力刷牙 牙齦越補越萎縮朱姓女患者表示:自己從小就非常喜歡吃冰,就算是冬天也會抱著冰桶一直吃,直到民國97年開始,只要一吃冰冷的食物,牙齒會覺得痠,牙醫師告訴他牙齒痠的主因是因為刷牙方式不正確,才想起自己原來是因為怕蛀牙,每天在刷牙時就會非常地用力,想說這樣就不會蛀牙了。豐原醫院牙科醫師楊宗融表示,許多民眾常因為刷牙不正確,出現蛀牙、或是牙齦萎縮情形,像這位患者就是因為過於用力刷牙,造成左上顎犬齒跟小臼齒間的齒頸部填補物容易掉,即使每次填補,牙齦也會越補越萎縮、且越靠近牙根,導致一吃冰冷食物就會有痠痠感。選購牙刷可選小頭軟毛、兩顆一組輕輕刷另外,楊宗融醫師也表示:民眾在選購牙刷時,可以挑選小頭軟毛的牙刷,兩顆一組輕輕刷,千萬不要太過於用力,這樣就能減少牙齦萎縮情形,同時能防止蛀牙情形發生。 

小孩不會刷牙 口腔保健怎麼做?

小孩不會刷牙 口腔保健怎麼做?#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統計,國內12歲以下兒童平均蛀牙2.5顆,比全世界國家多出1顆,堪稱是「蛀牙王國」。醫師強調,預防蛀牙就要刷牙,也可搭配市售安全性高的P113+抑菌蛋白口腔護理產品,強化牙齒琺瑯質,維持口腔菌種平衡來加強口腔保健。2大原因 兒童齲齒率高牙科診所院長張淑君表示,兒童比成人更容易齲齒有兩大原因。學齡前,因手部協調能力未熟練,牙齒不易徹底清潔乾淨;學齡後,進入混合齒列期,牙縫容易殘留食物殘渣,牙齒清潔更加困難,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刷牙,定期檢查牙齒、塗氟、使用氟錠。乳牙齲齒 恆牙也容易齲齒張淑君院長強調,乳牙齲齒對健康影響很大,乳牙除了具有咀嚼的功能,同時還有占據恆牙生長空間的功能;若乳牙罹患齲齒,容易導致恆牙生長空間不夠,造成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影響進食、發音、美觀,更增加齲齒發生率,甚至影響人格發展。轉糖鏈球菌 最主要的齲齒病原菌為什麼會發生齲齒呢?張淑君院長說明,進食後,食物殘渣卡在牙縫中,經過細菌分解形成白白黏黏的牙垢,其中充滿的牙菌斑更是造成牙齒酸蝕的主因;事實上,口腔內有上千萬種細菌,而轉糖鏈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當細菌量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齲齒。市面上有非常多可以抑制轉糖鏈球菌的成分,目前研究發現P113+抑菌蛋白為溫和、安全性高的有效成分。P113+抑菌蛋白 抑菌力達99%根據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實驗室發現,萃取於人體的抑菌蛋白成分P113+,抑菌力高達99.9%,可有效抑制引起蛀牙的轉糖鏈球菌。張淑君院長分析,P113+抑菌蛋白分離自人體唾液,唾液原本就具有抑制轉糖鏈球菌、強化牙齒鈣質的功效,可有效預防齲齒。吞食漱口水 恐影響健康不少家長會讓孩童使用漱口水加強牙齒清潔;張淑君院長認為,使用漱口水要特別留意,若不小心吞食,或長期使用添加防腐劑、酒精等化學添加物的漱口水,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建議選擇安全性高,且具抑菌的效果的產品。市售含P113+抑菌蛋白的漱口水,對人體無抗藥性,溫和不刺激,非常適合兒童或成人天天使用。定期牙齒檢查 預防齲齒張淑君院長建議,開始長牙就應該刷牙,家長應該協助孩子清潔牙齒,每3至6個月接受牙齒檢查,及早使用塗氟、窩溝封填,有助預防齲齒;平常也可利用安全性高的口腔保健產品,養成孩子正確潔牙的態度,並進行潔牙四部曲,包括刷牙、牙線、漱口水,以及使用口腔噴劑。(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缺牙不補 4症狀恐找上門!

缺牙不補 4症狀恐找上門!#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歲的小雪因為缺牙由診所轉診至的門診,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有多顆蛀牙殘根,加上長期缺牙導致良好牙齒往缺牙區傾斜,牙齒因為沒有對咬而往缺牙區生長造成日後假牙的空間不足。小雪經過3-4年的治療後,利用矯正讓傾斜的牙齒回復原本位置,小雪終於可以放心的露齒微笑和大啖美食。缺牙時間過久 就會產生4狀況奇美醫學中心牙科部贋復科主治醫師黃鈺芬表示,病人常常因為缺牙位置在後牙區域,沒有影響到美觀或是蛀牙不痛就不處理,忽略及時製作假牙的重要性,常見的單顆牙齒缺牙對許多病人來說咀嚼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缺牙時間過久或缺牙數量過多的時候會產生下列狀況:1) 對咬牙向缺牙區生長/對咬牙向缺牙區生長後,為了有足夠空間製作假牙,會視缺損的量將對咬牙修短,或是利用矯正將牙齒推原有的位置,會讓治療變得更複雜。2) 鄰近牙齒往缺牙區傾倒 /由於牙齒傾斜造成清潔不易進而產生牙周破壞。日後治療恐需利用矯正將牙齒 扶正以後才可以進行假牙製作。3) 顳顎關節問題 /缺牙過多的病人若長期使用單邊牙齒咀嚼食物,可能會造成顳顎關節疼痛。4) 前牙過度磨耗  /後牙擔任重要的咀嚼功能,若病人兩側後牙缺損無法咀嚼食物時,長期利用前牙咀嚼食物會造成前牙過度磨耗、產生牙齒痠軟敏感等症狀,嚴重時會因過度磨耗需要做抽神經(根管治療)。5) 清潔不易 /長期食物堆積會造成牙齒的牙周破壞及蛀牙。此外若牙齒有向缺牙區移動的狀況則會和鄰牙產生過大的縫隙,咀嚼食物時也會容易塞在牙縫。做好口腔清潔、定期檢查牙齒黃鈺芬醫師表示:若病人為多顆缺牙治療計劃視病人情況和需求而定,可根據醫師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其實最重要的做好口腔清潔和定期檢查牙齒,定期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以免傷了荷包又傷身。 

掉一顆牙 恐導致脊椎側彎?

掉一顆牙 恐導致脊椎側彎?#蛀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健康出問題時,身體往往會出現症狀,可能是疼痛或各種不適,但很多時候身體也會以不容易發現的結構改變來表現。比方說右側因為蛀牙而拔掉了一顆牙,如果沒有製作假牙,會因為吃東西不方便,而改用左側的牙齒來咀嚼食物,時間久了,牙齒的咬合平面會開始往左側偏移,頭顱也漸漸往左偏,身體的構造為了保持平衡,左側肩膀會抬高,但左側骨盆卻會往下,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脊椎側彎!脊椎過度異常 身體器官就會產生疾病人體會因為姿勢是否端正、牙齒是否脫落、身體是否受到外傷等各種原因,而讓身體的結構做出各種補償。當脊椎出現過度的彎曲或異常時,有問題的脊椎所負責的身體器官就會產生疾病,很幸運的,當人的身體出現了疾病,可以用藥物治療、可以調整骨盆、可以整脊椎、甚至可以調整頭顱,但最困難的是將牙齒調整回最符合人體需要的位置。因為牙齒移位後,不只是做好假牙或是種好人工植牙就行,還需要牙醫師將牙齒移回原來的位置,或是把磨損的牙齒補高,工程遠比其他醫療工作要複雜得多!牙齒支撐臉型與輔助發音牙齒不僅承擔了咀嚼的重責大任,也協助支撐臉型與輔助發音,更是身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掌握了身體最重要的位置感覺(本體感覺,例如閉眼時仍能感知身體各部位的位置),一旦結構發生問題,不是人工植牙就可以解決的。所以一定要把牙齒照顧好,牙齒脫落時,更要在第一時間將牙齒重建完成,以免造成更多的後遺症。(本文摘自/牙齒有毛病,身體一定出問題/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