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蛀牙臉腫 竟致蜂窩性組織炎!

蛀牙臉腫 竟致蜂窩性組織炎!#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75歲的葉奶奶因為害怕看牙,牙痛時僅靠止痛藥來抑制疼痛,長時間下來,延誤治療先機,日前牙齒又出現疼痛,左半邊臉頰也有紅腫熱痛的情形,吃止痛藥無效後,到院接受治療,經由醫師診斷後發現,疼痛處已經演變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緊急處理後,情況逐漸好轉。長年蛀牙深及牙根 導致左臉腫脹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許博智表示,患者若蛀牙出現傷口沒有接受治療,加上抵抗力弱時就容易出現感染的狀況,演變為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葉奶奶最終在無法忍受疼痛之下,終於接受治療,但因長年蛀牙傷口深及牙根,導致左側臉部腫脹,細菌感染造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病況嚴重。嚴重恐造成腦膜炎、呼吸道壓迫許博智醫師表示,臉部的蜂窩性組織炎有90%是因為齒源性(齲齒或牙周病)所產生的,很多民眾因為不敢拔牙,忽視蛀牙狀況而沒有治療,長期的慢性發炎感染之下,演變為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情況嚴重的話,恐會造成腦膜炎或是深頸部感染進一步導致呼吸道壓迫,更嚴重甚至造成生命的危險。藥物控制 輔以移除蛀牙患部及殘根一般來說,「紅、腫、熱、痛」是典型的急性蜂窩組織炎症狀,急性蜂窩組織炎的治療,首要在於感染的控制及感染源的移除,抗生素是首要的選擇,藉由藥物控制輔以移除蛀牙患部及殘根,便能緩解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的症狀。蛀牙盡快治療 減少細菌滋生因此透過抗生素的治療後,葉奶奶的症狀慢慢獲得控制,許博智醫師說明,嚴重蛀牙,加上抵抗力不佳時,就容易發生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提醒,除了維持口腔清潔外,定期做口腔檢查,預防勝於治療,若有蛀牙情況發生務必盡快治療,才能減少細菌的滋生,遠離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的威脅。

全口酸蝕 竟是游泳惹禍!

全口酸蝕 竟是游泳惹禍!#蛀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嬰兒喝奶喝得太飽,便會嘔奶,因為胃裡塞下太多東西,過高的壓力就會發生嘔吐,有經驗的父母知道,奶不能一直灌,嬰兒喝不下時,就得先抱起來撫拍背部,好讓嬰兒「放風」,待他嗝出了一口氣,又可以繼續喝奶了,否則如果強灌的話,必嘔無疑。胃酸逆流侵蝕 主要破壞後牙有小孩食量很小,因為他稍微有飽足感就會嘔吐,有成年人不能吃麵類,連麵包也不行,吃了就會胃脹氣,然後就食道灼熱了,這種由胃酸逆流造成的侵蝕,主要破壞後牙,越後面越靠近喉嚨的破壞越大,越往前則酸蝕越輕微。跟胃酸逆流不同,有的病人出現全口酸蝕的現象,所有上下前後牙齒都像被刮了一層,我們必須像偵探一樣,推理造成問題的原因,引導病人回想可能的原因,比如說是不是愛吃酸,或固定有吃酸的習慣,結果往往證明猜的沒錯。氣泡和糖水酸蝕 猛爆性蛀牙汽水是雙重的酸,它冒的氣泡就是高壓灌入糖水的二氧化碳,與水結合後就是碳酸,而且糖分在口中也很快被細菌轉變成酸,因此氣泡和糖水的2層酸蝕,加上飲用頻率很高,造成猛爆性蛀牙!一位30多歲的黝黑男子,身材健壯,很特殊的是,他的全口酸蝕,尤其前牙朝外的那一面酸蝕的最厲害,我檢查他酸蝕的模式,他全口牙齒分布均勻,後面大牙的咬合面侵蝕得不平坦,所以是酸蝕沒錯,但奇怪的是:前牙酸蝕的整片平坦,這一點顯得與眾不同。牙齒被游泳池溶掉 前牙酸蝕嚴重「我是游泳教練。」他告訴我,「以前我在外地工作,今年才換工作地點,全家搬來這個城市,其中1個主要原因是,以前工作的游泳池,他們加入的氯太濃了,太嗆鼻,我屢次提出改進,他們都不聽,長期以來,已經對我的呼吸器官造成影響。」身為游泳教練的他,每天都必須泡在水中,並且呼吸它所散發的氣味,我說:「你游泳的時候,一定會含到泳池的水吧?」他說:「每天,在那裏工作幾年後,我的牙齒就開始敏感了。」所以他的牙齒是被游泳池溶掉的,怪不得前牙酸蝕特別嚴重。(本文摘自/啊~請張嘴:張草看牙記/皇冠出版)

遠離一口爛牙!每日最少刷5次

遠離一口爛牙!每日最少刷5次#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牙科門診常會有一群坐著輪椅,由家屬或看護推來求診的特殊需求病患,包括中風、失智症或其他特殊系統性疾病等,需長期照護的中老年患者,也有先天智能障礙、自閉症、精神障礙或腦性麻痺等身心障礙患者,另一類是對牙科治療有嚴重恐懼,而沒有辦法依常規程序治療的病人,這類特殊需求者的口腔清潔問題常是家屬的一大困擾。不做口腔清潔 小心全口蛀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張訓誠表示,特殊需求者病患的認知及行為,跟一般民眾不太相同,無法理解口腔清潔重要而抗拒刷牙,由於身體上的不便,大多數病患需由家人或看護協助清潔口腔。患者常因配合度不佳,完全沒做口腔清潔,加上到醫院或診所看診嫌麻煩等因素,就醫時,往往全口牙齒都已蛀光,或是牙齦紅腫,且經常伴隨著口臭,也因缺牙及假牙的配戴,造成口腔功能失能,咀嚼機能障礙,不僅危害口腔的健康,更影響整體健康及生活品質。按摩減少心理恐懼 刷毛呈45度角張訓誠醫師指出,特殊需求者病患除了需定期到牙科門診追蹤治療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平時把口腔照護好,對於家屬及看護,首先需要耐心誘導病患適應潔牙工具,可給予按摩,使用固定的潔牙方法,減少心理恐懼,容許病患潔牙時拿著熟悉的物品或聽音樂,張醫師呼籲,家屬千萬不可忽略他們的口腔清潔。每天早晚及餐後刷牙共5次,使用小頭軟毛牙刷,沾一點含氟牙膏或使用漱口水,並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潔牙,不建議使用海綿棒潔牙,按照一定順序,輕輕地短距離前後刷,刷頰舌側時,刷毛呈45度角朝向齒頸部輕刷,如此可降低牙齦發炎的狀況。

蛀牙「擺爛」成蜂窩性組織炎 男子難張口

蛀牙「擺爛」成蜂窩性組織炎 男子難張口#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30多歲男性,某日上午突然左邊牙齒感到微微疼痛,心想疼痛尚可忍耐且先把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再去就醫,但到了下午他左邊的臉腫了起來,摸起來熱熱,且張口困難,故而急忙到醫院就醫,醫師診斷發現原來是蛀牙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口腔外科楊方瑜醫師表示,蜂窩性組織炎是因為細菌感染,穿過皮膚或黏膜保護層到達深部的軟組織間隙,引起急性且快速擴散的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皮下組織因而形成像蜂窩樣的一個一個隔間,裡面充滿發炎物質跟膿血。頭頸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常因阻生智齒、殘留的牙根、蛀牙、神經發炎感染、牙周病等牙科疾病而來。演變敗血性休克 蜂窩性組織炎要命!而蜂窩性組織炎的處理方式,分為抗生素治療及外科手術切開引流。楊方瑜醫師也提醒,若蜂窩性組織炎未及時受控制,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進一步演變為敗血症及敗血性休克。且當蜂窩性組織炎漫延至深頸部而壓迫到上呼吸道,亦有可能會需要緊急插管或是暫時性氣管切開術來維持呼吸道,避免危及生命。因此,平日的口腔保健及定期檢查,能即早處理掉潛在的感染源。若遇到牙痛且周圍組織腫脹,宜儘速就醫接受評估及治療,避免後續更嚴重且快速的病程演進。

蛀牙「擺爛」多年 引發蜂窩組織炎

蛀牙「擺爛」多年 引發蜂窩組織炎#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年近70歲的李伯伯,日前因發高燒而到急診,醫師發現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且臉部嚴重膿腫,安排住院治療,牙醫師檢查發現病人滿嘴爛牙、右上顏面嚴重膿腫,立即給予排膿緊急治療,顏面嚴重蜂窩組織炎膿腫才逐日改善消腫,住院一週後康復出院。衛福部苗栗醫院牙科郭佳維醫師指出,患者表示每天早、晚都有刷牙,卻仍然全口爛牙,因排斥牙醫治療而放任不管,10幾年來都沒有看牙醫。而顏面蜂窩組織炎造成急性膿腫的病因,有可能是牙齒疾病,或是眼睛耳道鼻腔發炎,或是唾液腺腮腺炎等;病人通常會有身體虛弱畏寒、發高燒症狀,藉由臨床抽血檢驗發現白血球指數偏高,都是確診的主要方法。蜂窩組織炎別拖 嚴重恐休克致死口腔蜂窩組織炎的治療方式,主要是給予口腔內膿腫緊急切開排膿、住院接受高劑量抗生素靜脈點滴注射治療,則病況可以改善,並避免併發症;但倘若患者延誤治療,不僅住院天數加長,且容易引發更嚴重的高風險併發症:如菌血症、敗血症、休克等危害生命的病症,甚至因顏面蜂窩組織炎膿腫漫延侵犯到腦部或氣管,可能引起嚴重致命病況發展。人口老化情形日益顯著,郭醫師特別提醒,有複雜內科疾病病史的高齡老人,更容易因蜂窩組織炎發炎,而導致內科疾病發作失控:例如高血壓、高血糖、腎臟病、心臟病、肝炎、甚至引起菌血症、腦血管梗塞、腦中風等高風險併發症,不容輕忽。

乳牙蛀牙沒關係?恐影響發音、易偏食

乳牙蛀牙沒關係?恐影響發音、易偏食#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乳牙不是會換掉嗎,蛀了也沒關係吧?」其實乳牙不只用來咀嚼,還有美觀、發音及維持未來恆牙萌出空間及引導恆牙生長更的重要功能。像是正在生長的小朋友,如果有蛀牙,吃東西的效率會打折扣,容易產生偏食的壞習慣,影響到發育生長。滿口蛀牙會影響美觀及孩子對自己的信心,也對孩童心理產生負面影響;而門牙蛀光了,講話會漏風,影響到發音。此外乳牙蛀牙會影響恆牙牙胚發育,因此醫師提醒家長們,如何預防蛀牙,是兒童牙齒保健的重點。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牙科曾光暉醫師表示,人從出生到老會有乳牙及恆牙二套牙齒,6個月大左右,會開始長牙,首先是下面門牙,再長上面門牙,然後由前到後一顆顆長出來,直到2歲半左右長齊20顆乳牙。到6歲左右,一部分乳牙開始動搖,恆牙陸續萌出,直到12歲左右,乳牙完全脫落,被恆牙取代。6歲到12歲這段期間,乳牙恆牙同時存在口腔內,稱為混合齒列期。含奶瓶睡覺 當心奶瓶型蛀牙曾光暉醫師表示,乳牙最常見的就是奶瓶性蛀牙,幼兒如果有睡前喝配方奶的習慣,邊吸奶瓶邊睡,睡著之後唾液分泌減少,高濃度奶水附在牙面,就會造成蛀牙。預防奶瓶性蛀牙一定要避免孩子喝完奶直接入睡,餵食後一定要用紗布擦拭牙齒與口腔,喝開水去除牙菌斑,勿以含糖飲料取代開水讓幼兒吸食;而為了避免牙弓變形,大概一歲左右可嘗試改以杯子飲用牛奶,乳牙長出後半年內,可帶給牙醫師檢查。乳牙長出 即可開始以濕紗布潔齒曾醫師建議,幼童的口腔清潔可由父母使用紗布略沾清水在牙面上擦拭,隨著孩子手腳逐漸靈活,訓練孩童自己刷牙,剛開始可以使用少量牙膏,避免吞食,而孩子如果會漱口,可以嘗試使用含氟牙膏,每天餐後及睡前刷牙,是預防蛀牙的最佳方法。除了正確刷牙外,應每半年定期口腔檢查,必要時施以局部塗氟治療,可早期發現口腔疾病,及早治療。減少蛀牙引起的疼痛不適,也可獲得預防性口腔保健服務。

孕婦有牙周病 早產機率高7倍

孕婦有牙周病 早產機率高7倍#蛀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較於沒有牙周病的孕婦,罹患牙周病的孕婦較容易早產,而且容易生出低體重嬰兒。分娩一般發生在懷孕第40週前後(最後一次月經的首日加280天)。若提早在22到36週之間生產,則視為早產。早產兒的出生體重若低於1000克,會較難存活。此外,早產兒容易罹患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疾病。若有早產或者是出生體重偏低的情形時,必須安置在保溫箱或NICU(新生兒加護病房)內,並限制和母親接觸,也無法直接哺餵母乳。雖然早產是迫於無奈,但還是儘可能避免。根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沒有牙周病的孕婦早產率是6%,相較於此,在懷孕期間牙周病惡化的孕婦,有43%的人早產。也就是說,有牙周病的孕婦比沒有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早產的可能性高了7倍。據說,飲酒會導致早產的機率增加三倍,相比之下,牙周病帶來的風險何其高。此外,根據其他研究,在早產孕婦的羊水中,發現了和口腔牙垢裡相同的細菌。另有研究指出,牙周病愈嚴重的人,愈有可能生下低體重嬰兒。牙周病菌不只影響母體,可能會影響到胎兒。日本國內也有相關研究,研究結果和國外的研究結果相同。岡山大學研究所醫齒藥學總合研究科預防齒科學的研究團隊,花了三年的時間,針對203位孕婦進行調查。孕婦們在懷孕期間接受牙周病的治療,牙周病有好轉的群組,生下的嬰兒體重平均是3997.3克,很接近平均體重;而牙周病未見改善的群組,嬰兒的體重平均是2776.5克,足足少了約兩百克。在懷孕第38週出生的嬰兒,大腿骨的長度較短,也就是有發育較慢的傾向。懷孕中的女性容易罹患牙周病或是牙周病容易惡化,這在牙科的臨床現場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原因是女性一旦懷孕,荷爾蒙會開始急劇變化,黃體素會減少。再來,因為孕吐等身體狀況的改變,唾液的酸度會變高,這樣的口腔環境容易引起蛀牙或牙周病。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發生牙齦腫脹的牙齦炎,也和女性荷爾蒙有關。孕婦在產檢時常被建議做口腔檢查,也是這個緣故。據推測,牙周病菌會隨著血液運行到子宮和胎盤,進而引起炎症,引發陣痛。另外,隨羊水而來的牙周病菌或許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並妨礙胎兒發育。這也和生下低體重嬰兒有關。幾乎每個女性都知道,懷孕時要遠離菸酒,並注意飲食。同時,懷孕時也要治療蛀牙和牙周病,希望更多女性可以知道這項懷孕時的常識。(本文摘自/0~100歲都需要的咀嚼力/天下生活出版)

調查:遲緩兒恐懼清潔 僅14顆好牙!

調查:遲緩兒恐懼清潔 僅14顆好牙!#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對一般人來說,清潔牙齒就像家常便飯,不管是用牙線剔牙、牙尖刷清潔都能輕易完成;但對於發育遲緩的兒童來說,不只無法自己完成,更因為恐懼而不願讓他人幫忙,常讓蛀牙、口腔疾病纏身。根據雙和醫院牙科部統計發現,平均每個幼兒有2.54 顆蛀牙,顯示加強照顧人員口腔清潔能力即是當務之急。3成5觸覺敏感 僅14顆健康牙齒潔牙與吃飯同等重要,即使沒有吃飯也要好好清潔牙齒;事實上,正確的潔牙包括刷牙及牙線使用,如牙線、牙線棒等,做到雙向清潔才算是完整。但雙和醫院今年針對早期療育機構口腔檢查,發現受檢機構14家、共253人中,齲齒經驗指數為4.25顆;平均擁有18.65顆牙齒,健康牙齒卻只有14.4顆,乳牙齲齒盛行率為60.15%、填補率34.64%。另外,調查還發現有3成5的受檢兒童有觸覺敏感情形,經過實施「減敏感口腔肌肉按摩」3個月後,其觸覺敏感現象皆有改善,同時發現接受個案較能放鬆身心,降低對刷牙的抗拒,接受家長及照護者的幫忙。由統計得知,護理之家口腔照護並未受到重視,住民齲齒嚴重、缺牙多,填補率又低;其口腔衛生差、牙結石多且牙周病嚴重,因此改善機構住民口腔狀況及加強護理人員口腔照護能力已刻不容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