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國寶茂伯驟逝 心肌梗塞13年來暴增兩倍

國寶茂伯驟逝 心肌梗塞13年來暴增兩倍#心肌梗塞

「國寶」茂伯近日因心肌梗塞發作後驟逝,讓心肌梗塞問題連日受到國人的重視與關心,媒體報導更指出,國人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13年來已暴增兩倍,尤其這幾天早晚溫差大,入夜以後氣溫也驟降,而氣象局更表示本周五將會受到一波冷氣團侵襲,屆時氣溫將更低,有心臟疾病者不得不當心,另外據傳茂伯在金門時曾說,金門好冷,不排除是天氣變化而導致心肌梗塞。(圖片為心臟結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媒體報導指出,統計99年國人因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兩萬五千多人,平均每天有71人因此喪生。分析健保資料庫,國人心肌梗塞發生率上升快速,從85年的每十萬人39.2上升到98年的78.9,13年來增加兩倍。臺大醫院衛教文章中提醒民眾,平時宜清淡飲食,避免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像是肥肉、豬皮、油炸食物、動物內臟等,過多鹽份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要避免喝含咖啡因類飲料,平時應多吃蔬菜水果,養成固定時間排便,保持大便通暢,且排便時勿用力,以免增加心臟負荷。運動方面,衛教文章中也表示,適當運動可減少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攝氧量,降低血中膽固醇及血脂肪,但運動前最好先做5分鐘暖身運動,而太冷或太熱都不宜運動,也要避免任何需要突然用力的運動,而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狀況時,則立刻停止運動,坐下休息,若未改善則須緊急就醫,切勿輕呼。戒煙、體重控制 預防年輕人急性心肌梗塞重要課題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565不穩定心絞痛 當心心肌梗塞前徵兆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741天冷易引爆心血管病 患者如何保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69

輕微心悸也要注意 恐心肌梗塞奪命

輕微心悸也要注意 恐心肌梗塞奪命#心肌梗塞

國片海角七號中的國寶茂伯28日心肌梗塞猝逝,讓許多人感到相當惋惜,茂伯的弟弟說,先前茂伯就有輕微心悸,但休息一下就好,而且他平時有運動,認為他沒問題。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王宗道表示,近來氣候變化大,許多患者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及中風,曾經一個晚上就有四名心肌梗塞患者來急診,他呼籲民眾勿輕忽胸悶、呼吸困難的小毛病。(圖片為心臟結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王宗仁說,急性心肌梗塞的黃金搶救時間僅30秒,讓人無法反應,但事先並非無法察覺,就像地震來臨前會有些異狀。他指出,發生心肌梗塞前,就可能會產生心悸、胸悶的症狀,這時休息一下就會好其實是警訊之一,因為運動後心臟容易產生症狀,而這時心血管阻塞程度已到70%,否則是沒有症狀的,阻塞程度到90%以上更是會時常冒冷汗,一活動就心悸,所以心臟病患心悸休息後就算會好也應盡速就醫檢查。王宗道表示,9成心肌梗塞患者患者具危險因子,除了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肥胖者是心臟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尤其有高血脂更須小心;而瘦子(BMI>23)產生心肌梗塞的例子也不少,臨床發現因為瘦子血管沒有脂防保護,血管斷裂狀況比一般人更嚴重,另外抽菸、不運動的人風險也頗高。有中風嗎?看「笑笑殭屍會說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43腰背僵硬痛到驚醒!當心僵直性脊椎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38&HN_Yr=0&HN_Mon=0天冷苦「腦」又傷「心」 三高群留意心腦血管疾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46&HN_Yr=0&HN_Mon=0

影音/心肌梗塞又奪命 馬偕醫師陳屍宿舍

影音/心肌梗塞又奪命 馬偕醫師陳屍宿舍#心肌梗塞

有一位馬偕醫院台東分院的放射科主任,早上被人發現倒在宿舍客廳地板上,已經死亡。因為他先前就有中風和糖尿病等病史,懷疑可能是這兩天的天氣忽冷忽熱,引發心肌梗塞而發生不幸。一個人獨居住在宿舍的台東馬偕醫院放射科主任,星期一上班時間到,同事發現他沒有到醫院上班,覺得很可疑,後來到宿舍叫喊,也沒有人開門。從窗戶往客廳看,桌上還留有前一天的飯菜,電視機也還一直開著,往地上一看才發現他趴在客廳地上,馬上報警。但消防局救護隊員趕到時,他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死亡多時,警方趕到也依照程序,在屋內進行採證。不過,鄰居說,他曾經有中風和糖尿病史,懷疑可能是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引發心肌梗塞不幸死亡。這名放射科主任在台東馬偕醫院工作超過十五年,對放射科醫學非常專精,他不幸過世,對醫療資源已經缺乏的台東也是一大損失,不過醫院已經妥善調配人力支援。由於他的妻子和小孩都移民國外,後事還要等到家人回國才能處理。茂伯猝逝 天冷慢性病患要當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12&HN_Yr=0&HN_Mon=0讓自律神經達平衡!右躺讓你好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02&HN_Yr=0&HN_Mon=0男染愛滋雙眼失明!妻壓力大身心俱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01&HN_Yr=0&HN_Mon=0

「國寶」消失了!茂伯疑心肌梗塞猝逝

「國寶」消失了!茂伯疑心肌梗塞猝逝#心肌梗塞

飾演電影《海角七號》中的「茂伯」林宗仁(見圖,圖片翻攝自《海角七號》官方網站),28日下午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66歲。林宗仁在《海角七號》飾演「茂伯」一角,親自彈奏片中的台灣月琴,因個性鮮明而成為影迷最關注的「國寶」。並以此片入圍2008年第45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根據馬偕醫院衛教中心指出,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阻塞或栓塞,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營養,而引起心臟肌肉壞死,嚴重時危及病人的生命。一般而言,病患需要立刻住院及接受治療。 心肌梗塞臨床的表現,胸痛是最常見、最突出的症狀,疼痛比一般心絞痛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通常硝化甘油不能緩解,病情輕微者,只是感到有點胸悶;重者可出現嚴重心律異常,發生猝死或出現休克、心臟衰竭而死亡。

不穩定心絞痛易心肌梗塞 小心猝死

不穩定心絞痛易心肌梗塞 小心猝死#心肌梗塞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陳志勇醫師表示,心絞痛有兩種,分為「穩定型」 和 「不穩定型」。「穩定型心絞痛」 是指胸痛的症狀,通常在運動中發生,可以在休息或使用 「舌下片」 時可改善,而且在兩個月以上都沒有大變化。「不穩定型心絞痛」 是指新發作的心絞痛,休息狀態下發作之心絞痛、或是一般心絞痛之發作次數、程度和持續時間(例如十五至三十分鐘 )比之前更加嚴重 ,或是對藥物反應減弱,也可指在心導管治療和繞道手術後仍有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之後的心絞痛,都屬於不穩定型心絞痛。陳志勇醫師說,不穩定型心絞痛比穩定型心絞痛更危險,不穩定心絞痛往往是急性心梗和猝死的前驅信號,是介於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其致病轉機是由於冠狀動脈的硬化斑塊有進行性加重,血液凝塊部份或完全阻塞動脈所造成。冠狀動脈可能由狹窄進展到完全阻塞,進而產生危險的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奪藝人命!「健康搜查隊」追蹤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奪藝人命!「健康搜查隊」追蹤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

許多人平時感覺身體無恙,就誤認自己健康狀況良好,但其實不佳的生活習慣早已埋下疾病的危險因子,成為健康未爆彈。心血管疾病就是一個例子!2007年台灣知名音樂人馬兆駿、2008年準內政部長廖風德都是心肌梗塞猝死,讓人不勝唏噓。本周公視「健康搜查隊」邀請腦中風專家胡漢華教授、行醫數十年的心臟內科洪惠風主任,以及已逝藝人馬兆駿的妻子Juby、曾經膽固醇過高現在很注重保養的吳敏,帶大家一探心血管疾病的面貌。到底什麼是心肌梗塞?洪惠風主任表示,心臟有三條血管,血管就是負責供應血液給心臟的肌肉,但是血管裡面如果突然有個血塊把它完全堵到,心臟肌肉得不到養分,肌肉就會壞死,這種情況就是心肌梗塞。洪惠風主任說,美國有個研究,研究人員從1948年在佛拉明罕這個城市作記錄超過60年,研究結果發現一件事,不管是心肌梗塞或猝死,62%的男生在發病之前沒有任何症狀,46%的女生在發病之前也沒有症狀,等於發病之前是沒有任何的感覺,不過哪一天要是突發起來,人一下就走了。馬兆駿就是心肌梗塞突發死亡,讓人措手不及,他的妻子Juby表示,四年前我跟他去吃牛肉麵,吃麵的過程當中我們都很愉快,從頭到尾都沒有聽他說哪裡痛、哪裡不舒服,吃完之後他就騎著摩托車載我到超級市場,到超級市場才剛把推車推出來,他就講完他人生的最後一句話,他說「我好暈…」,人就倒下去,就這樣走了。藝人吳敏的丈夫也是心肌梗塞猝死,丈夫的死讓她嚇到,也更注意飲食,不敢吃太油膩的食物,並會定時運動。根據統計,2010年心臟病仍然高居國人死因的第二名,恐怖的是半數民眾第一次發病就是心肌梗塞、甚至猝死,難道心臟病真的事前完全毫無預兆嗎?「健康搜查隊」找到一個案例,70歲的美麗最近覺得身體好像不太對,一走起來路左耳常常莫名發痛,怪異的是只要她稍微休息一下,疼痛馬上不翼而飛,幾次下來美麗決定乾脆去看醫師,最後檢查發現她心臟上面的三條冠狀動脈竟然都已經嚴重堵塞,再晚個幾天她極有可能面臨病發猝死的命運!胡漢華教授與洪惠風主任還提醒,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會引起動脈硬化、心臟病,人體從十幾歲開始就已經一天一天逐漸在老化,因此越早預防越好。另外心血管疾病另一頭號殺手「腦中風」,平均每天奪走近30人性命,面對這恐怖疾病你瞭解多少?你相信即使血壓低,仍有中風的機會嗎?前總統李登輝也有心臟問題,他到底裝了幾支支架?精彩的節目內容都在本周「健康搜查隊」,請於11月20日晚間19:00準時收看。●換了心個性跟著變?健康搜查隊直擊「器捐」問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79●小心「肝」爆掉了! 「健康搜查隊」追蹤無聲器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04●歡歡吃安眠藥助睡吃到洗胃! 「健康搜查隊」帶你對抗失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07

你吃對了嗎?睡前吃降血壓藥 能更有效控制血壓

你吃對了嗎?睡前吃降血壓藥 能更有效控制血壓#心肌梗塞

有高血壓的人,通常需要服用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大部分的民眾通常都在清晨服用血壓藥,不過最近在美國知名醫療網站WebMD上有一篇新研究指出,罹患慢性腎臟病(CKD)和高血壓的病患,睡前服用至少一種降血壓藥物,可顯著改善血壓控制,長期而言,還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這篇報導由西班牙Campus Universitario、Vigo大學生物工程暨慢性病生物學實驗室的Ramon C. Hermida博士等人在今年10月24日的美國腎臟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線上發表他們的研究結果,而根據國內網路媒體報導指出,高雄醫大醫院內科部長許寬立引用去年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將2156名高血壓病患分為兩組,一組在早晨服用所有的降血壓藥,另一組則至少有一種降血壓藥在睡前服用,再持續進行血壓監測,結果發現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者,日後死於心血管併發症的比率,都低於早晨服用者,因此病人如果至少一種降血壓藥改於睡前服用,有助於睡眠時血壓的穩定。不過最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趙嘉倫指出,去年心臟學會發表國內首份高血壓治療指引,其中提及夜間血壓及清晨血壓若控制不好,對病人預後較差,但他也強調,每個人情形不同,是否改為晚上或睡前服藥,仍需由醫師視個別差異而定。高血壓、糖尿病患注意! 罹阿茲海默症機率恐超過5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11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23認識高血壓http://w3.uho.com.tw/sick.asp?aid=6929

好痛!車禍撞傷胸口 引發急性心肌梗塞

好痛!車禍撞傷胸口 引發急性心肌梗塞#心肌梗塞

車禍造成胸口撞傷也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外傷性冠狀動脈阻塞,唯有及時暢通血管,恢復心肌氧氣供應,才能救「心」!成大醫院急診外科主治醫師陳仁隆表示,48歲的吳先生利用假期開車外出旅遊,卻不幸發生車禍而被送至急診求治。當時除了頭部輕微受傷,他的胸部也因為車禍時撞到方向盤而感覺十分疼痛,同時還覺得有一些呼吸困難。吳先生平時不抽菸也不喝酒、也無高血壓或糖尿病,生活作息正常並保持適度的運動,但這次受傷時的身體不適讓他感到十分恐慌。經由急診醫師檢查發現吳先生有心臟挫傷併心肌梗塞的現象,懷疑有冠狀動脈血管的損傷,緊急將他送往心導管室,由心臟內科醫師及時進行心導管手術,順利將因撞擊而剝離阻塞的心臟冠狀動脈打通,及時救回寶貴的生命。吳先生術後恢復良好,也慢慢恢復日常生活作息,終於可以放心。醫師陳仁隆指出,一般來說,支配心臟血流的動脈分成左側及右側冠狀動脈,而心臟冠狀動脈受傷時的症狀與一般常見因為冠狀動脈硬化造成血管阻塞的狹心症類似,病患的胸部在受到撞擊後,會自覺胸口如同石頭壓住般疼痛,且有時會擴散至雙肩或下巴,活動或搬重物時更加明顯,嚴重時會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現象。如果心臟血管受傷太久會也因為心肌缺氧而發生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猝死,不得不小心;治療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時間,盡快就醫診斷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