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減肥致勝關鍵 調整飲食習慣!

減肥致勝關鍵 調整飲食習慣!#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現代人追求身材苗條已成不可擋的趨勢,除了外表美觀之外,健康更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坊間減肥藥物、電療、埋線等減重方法盛行。然而臨床經驗發現,減重最忌一蹴即成的懶人減肥法,因為快速減重的結果往往失敗,就算獲得些許效果,減少的體重大多很快恢復,而反覆減重的結果便是勞財又傷身。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主任馬易世特別強調階段式減重的觀念,藉由健康減重三步驟逐步落實減重計畫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一階段,調整飲食習慣。馬易世認為「只吃三餐、減少主食」的概念是這一階段的主軸。減重並不建議節食,過度的節食往往容易暴飲暴食,更可能為身體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建議三餐正常、營養均衡,但需減少米飯、麵食、饅頭、麵包、根莖類等澱粉類主食的份量,並且嚴格遵守不吃零食、不喝含糖飲料、避免重口味飲食、肉類去皮、蔬菜瀝乾油水等規則。第一階段的飲食調整雖然最難達成,但卻是最關鍵的步驟!若沒有養成良好與正確的飲食習慣,結果不是弄垮身體,便是很快地恢復體重。第二階段,體質調理。中藥的使用可緩和減重過程中產生的不適,例如倦怠、便秘等症狀,或是調整如宿便、水濕、寒濕、濕熱等容易肥胖的肥胖體質,然而這一階段必需藉由專業中醫師臨床經驗的幫助才能獲得正向的效果。第三階段,規律運動。一旦完成前兩階段,溫和且持續的運動便是需要的了。然而用大量運動來消耗體內脂肪卻是許多人的減重迷思,因為一次激烈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往往遠不及運動後忍不住進食一份點心零食所增加的熱量。因此持續每天約半小時的運動,如快走、慢跑、自行車、或游泳等溫和運動,再配合第一階段的飲食習慣調整才能突顯出運動減重的成效。馬易世根據臨床觀察,若能遵守上述三階段的減重計畫,每月減少二至三公斤的健康減重目標便可輕易達到。提醒大家年節大餐與瓜果甜品要節制攝取,暴飲暴食很容易傷身體。(圖片來源:彰化醫院提供)

午餐什麼時候吃? 時間點成減重關鍵!

午餐什麼時候吃? 時間點成減重關鍵!#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根據研究人員表示,午餐若太晚吃可能會使減重更加困難。420位志願者進行一項為期20個禮拜的飲食計畫,下午3點以前吃午餐的參與者比3點之後進食午餐的,減掉多出30%以上的重量。另外,國際肥胖雜誌也發表了一篇研究,實驗團體一半的人在3點以前吃午餐,也是他們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其餘的人則是三點過後攝取,結果顯示,較早吃得人平均減掉了22磅,比晚吃得多出5磅。資深作者兼博士弗蘭克說,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對於進餐的時間和減肥效果預測。研究結果,晚吃得人比起早吃的人,重量損失率較慢,且也失去較少的體重。這表示了,大型餐的時間在減肥計畫裡面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該團體被分為兩組,分為早吃和晚吃實驗,而這頓飯,消耗掉每日總熱量的40%。早吃得人在下午3點以前進食,晚吃的人則為3點之後進食,發現晚吃組比早吃組減掉的體重較少,減肥的速度也慢很多。此外,晚食者也容易產生低胰島素敏感性,是導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但研究人員發現,其他餐(小餐)進食的時間點,在成功的減重中沒有發揮什麼作用。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其他傳統發揮作用的因素,如總熱量的攝入和支出、食慾激素、瘦素和睡眠時間,在這些因素中,研究人員發現,之間無顯著差異,這表明了一頓的時間,是減肥成功的一個重要的獨立因素。穆爾西亞大學博士兼研究合著者瑪塔補充,這項研究強調,在攝入食物時,時間點可能在體重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不過,這項新的研究結果應該包括熱量攝取和營養素分配,再來才是時間點。

準備吃春節大餐 等等!你有在運動嗎?

準備吃春節大餐 等等!你有在運動嗎?#減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臺灣近年來生活素質提昇以及飲食習慣西化,肥胖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肥胖可能導致的疾病相當多,包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腦中風、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孕、痛風、退化性關節炎、脂肪肝、膽結石、癌症等等,都和肥胖有極密切的關聯。目前肥胖症最常用的測定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從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理想體重BMI在18.5到24之間、超重BMI在24到27間、肥胖BMI 27以上; BMI能直接反映絕大部分成人體內脂肪的百分比,但對於健美愛好者或者孕婦之類的特殊群體不適用,而需要採用其他方法,如腰圍測量。肥胖症的主要治療就是飲食控制和運動,飲食控制能在短期內使體重明顯下降,但之後如何維持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規律的身體活動是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身體活動可以預防「復胖」,更重要的是,對於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都有顯著的效益。依國民建康局建議,成人只要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成人每天運動30分鐘,可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只要每天持之以恆,健康體能就會大大地提昇。

花蓮推動六大政策 打造健康之城

花蓮推動六大政策 打造健康之城#減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花蓮縣衛生局102年將「建構健康支持環境」、「全面向肺結核宣戰」、「防範長者憂鬱症」、「創造觀光醫療高附加價值」、「打造健康美食之都」、「全力推動志工招募與培訓」等六大項列入重要施政方向。 在「建構健康支持環境」部分,衛生局長徐祥明表示,衛生局今年的目標就是透過減重機構、安全運動環境、健康飲食,創造健康支持環境。在減重部分過去兩年來,都是衛生局告訴民眾要怎麼做,都是從自我要求的角度,衛生局第一年是驅動大職場,第二年到社區扎根,今年邁入第三年,衛生局要培植社區團體、志工,醫療院所等,由他們提供減重服務,來創造支持環境。另外,在人行步道的使用上要更適合民眾方便運動,不僅要平坦、還要有遮陽,另外也建議每五百公尺地磚上就要標注消費的熱量,鼓勵民眾能多走路,不但健康還能符合節能減碳。在飲食空間上,蔬果安全、食品添加物、動物用藥殘留等的抽與驗的量都要提升、GHP及健康美食認證的業者要持續增加,餐飲業者也要推動推動熱量營養標示。 「全面向肺結核宣戰」要全面提升民眾防治能力,並且找出還沒接受治療但已經有傳染力的開放性結核病患,除了加強篩檢外,也透過民眾對於防治能力的提升知道如何去預防及注意哪些人有結核病,讓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只要進入療程兩星期,就不會傳染,一半發現,傳染的機率就會下降。至於「防範長者憂鬱症」部分,由於世界衛生組織預告二十一世紀席捲全球的兩種疾病,一為肺結核另一為憂鬱症,因此今年也把長者心理健康納入目標。徐祥明表示,希望透過全面性作長者心理健康量表,進行全面性的篩檢,結合保健科、醫政科,並透過衛政體系跟醫療體系,去協助長者盡快接受心理衛生咨詢服務與治療。 「創造觀光醫療高附加價值」部分,今年的目標除了提升醫療機構的硬體及服務流程,衛生局將提供專業性的輔導與實際的結合,在行銷部分,除從縣府推動花蓮縣觀光醫療的優質外,也要鼓勵更多業者看到價值,找出自我特色來行銷。也希望將花蓮觀光醫療朝向建立高附加價值、高消費的深度觀光及深度醫療的目標,讓花蓮真正的成為產業健康化。 另外「打造健康美食之都」和「全力推動志工的招募與培訓」也是施政重點,衛生局將推行新版美食地圖、健康美食嘉年華,以及持續行銷名產大街;也會盡力為花蓮健康志工團隊進行全面招募與培力,並且創造發揮的舞台。

揪團減重正夯 花蓮縣創意活動樂趣多

揪團減重正夯 花蓮縣創意活動樂趣多#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減重雖然需要「意志力」,但是團體的支持也能幫助減重。花蓮縣自100年開始推動健康減重,成果豐碩,第一年參與人數7380人、減重1萬5247.2公斤、完成率150.9%。今年度的成果更加亮眼,參與人數增加至1萬1323人、減重超過2萬公斤、目標完成率198.7%。徐祥明局長為了將減重成功模式落實於各社區部落,今年輔導加入減重計畫的職場,大幅增加至111家職場,並創立了129個社區減重諮詢服務站。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表示,2008~2010年間調查資料顯示,花蓮縣體重過重及肥胖人口比率為41.7%,居全國第3位,這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國民健康警訊。分析花蓮縣民十大死因當中,竟有7項是與肥胖有關。另外徐局長依據全縣整合式篩檢資料顯示,花蓮縣受檢民眾當中,有近5成罹患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的隱憂,這些疾病都與肥胖問題密切相關。花蓮縣衛生局101年有多項創新措施,像『減重願望魔豆』、『揪團減重15人到府服務』、『新創花蓮縣原民有氧活力操』、『蔬食八分飽』、『健康500大卡-免費吃3個月便當行銷活動』、『花蓮健康名產街』、『花蓮健康美食地圖』、『花蓮健康美食嘉年華』、『社區部落減重諮詢站』、『食品餐飲業界熱量標示』等諸項創舉,這些創意亮點,都是全國各縣市從來沒聽過,也從來沒想過的創意革新作法。徐祥明局長提醒大家,維持『理想體位』是非常重要的,減重不是餓肚子,最重要是懂得如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維持個人健康動態生活。花蓮衛生局102年除持續招募各職場、社區組織及鄉親一起『小額捐油,揪團減重』外,會更全面性地建構健康支持性環境,如『飲食熱量標示、運動消耗熱量標示』等,使大家都能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及注意飲食熱量攝取。

南市近四萬人 體重九個月減76噸

南市近四萬人 體重九個月減76噸#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減重,台南市衛生局,聯合台南市公民營單位,一起奮力減重,共有37752人,參與減重計畫,短短九個月內,共減重達75.8公噸,平均一個人減掉兩公斤,因此在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舉辦的101年度社區健康營造成果發表會,獲頒「縣市達標獎」的榮譽。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南市今年共結合175個職場單位、27個學校單位、30個社區單位、17個醫療院所單位,共同抵制致胖環境對職場員工、學童、社區居民及慢性病患者等的影響,明年希望能動員更多餐飲業者、志工群及市民們一起對抗肥胖,以邁向「溫暖大台南、健康逗陣走」的友善環境  

體重看守加評分食物 減重更容易

體重看守加評分食物 減重更容易#減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在英國超過一半以上的初級保健信託基金,支付患者參加商業減重機構,但長期以來一直都缺乏成效的資訊。NHS研究發現,男性女性參加慧儷輕體課程比去減肥俱樂部流失掉了更多的體重。所謂的慧儷輕體就是利用體重看守的方式。公共健康雜誌也報導,慧儷輕體是最物超所值的一種減肥方式。研究人員就分析了800名超重和肥胖的男女,分別被分配到三個流行的減重集團, 慧儷輕體、減肥世界和迷迭香康利飲食健身俱樂部。經過12周的時間, 慧儷輕體成員平均減了12磅。很明顯超過了參加減肥世界的大人們平均減掉的9,3磅,也比在迷迭香康利飲食健身俱樂部三個月減掉的11磅稍微多一點。分析還顯示,81%的慧儷輕體會員是更容易減掉自己體重的5%。專家判斷慧儷輕體對健康的影響是勝過那些去減肥世界的。研究者說,慧儷輕體成功的秘訣可能是人們在過程中似乎找到更輕鬆的方式去完成這項任務。公共健康公司負責人佐伊赫爾曼表示,慧儷輕體的課程可能在激勵人們這方面做得很好,這意味著他們在課程中很少去偏離減重者的飲食計畫,且每周會議就是以秤體重做為開始,會員們在私人房間的角落一步站上體重計,如果發現他們的努力有成效,那就已經是成功了。此外,他們也會了解健康的飲食,包括計點積分制的系統,就是根據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纖維含量去評分食物。且這項研究不是第一個做出慧儷輕體佔有優勢的結論。醫學研究委員會發現,人們每周參加由國家衛生服務支付的慧儷輕體,在一年內平均減了15磅,比那從他們的醫生那接受簡單減肥建議的人們,多了兩倍的效果。

職場健康瘦 官兵減重近30公斤

職場健康瘦 官兵減重近30公斤#減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花蓮縣衛生局去年起,致力整合社區與職場力量,共同推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減重計畫。花蓮縣聯合減重輔導團隊受邀分享經驗,將花蓮縣健康減重的成功經驗行銷全國。獲全國減重績優職場的花蓮陸軍防衛指揮部,指揮官陳寶餘相當重視官兵弟兄生活,除了積極推動各項健康促進措施,並以身作則參與馬拉松、鐵人三項等十項以上體能活動,不僅獲得佳績,更成功減重近30公斤。 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表示,花蓮縣衛生局自民國100年起,就以健康促進原理,結合「職場」及「社區」,並運用社會動員模式,成功啟動職場內各項健康促進計畫,為了擴大計畫執行成效,更運用培力模式,組成專家輔導團隊協助各職場及團體,以確保各大場域單位內部,能常態性自我運作及實施各項健康促進措施。 他進一步指出,花蓮縣於100年間,以輔導大型職場八家為主,今年則藉由成功經驗更拓展至中、小型職場,總計擴增至111處職場,所以,從職場整合資源數目與中央獲獎的肯定上,花蓮縣驅動職場健康促進策略,已有相當斬獲。 徐祥明感謝花蓮縣長傅崐萁全力支持衛生局團隊的各項健康促進議題,以及縣議員們的熱心參與,才讓成績一年比一年亮眼,他說,未來將持續強化支持性環境,建構「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策略實施。衛生局也持續招募各類型職場及社區組織加入「小額捐油,揪團減重」。有關健康減重訊息、活動,可上花蓮縣衛生局網站查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