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

「保密防跌」防骨鬆 強筋健骨顧健康

「保密防跌」防骨鬆 強筋健骨顧健康#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骨質密度跟著下降,骨質疏鬆已成為老年人的隱形殺手,老人家常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甚至導致死亡!為預防這些事件的發生,記得定期進行身高、體重測量、定量超音波骨密篩檢,不僅能提高民眾對骨質疏鬆症認識,同時還能避免骨折發生。骨鬆造成骨折會對老人家生命造成很大威脅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表示,一般人都知道心臟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會導致死亡,但往往忽略骨質疏鬆所造成的骨折,會對老人家的生活品質,甚至對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脅。改變骨頭斷了可接回的觀念根據健保資料統計顯示,老人發生髖骨骨折後,一年內因各種併發症而死亡的比率,女性為15%,男性更高達22%!此數據顯示因骨鬆骨折造成的死亡率不亞於某些癌症。簡副院長因此強調國人應改變骨頭斷了只要接回即可的觀念,更要增進骨質密度保健,除了飲食上的鈣質補充外,還要做適當的負重、有氧、柔軟運動,以強健骨骼肌肉、強筋健骨,提升骨骼肌肉系統。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指出,很多老人家發生骨折,多數原因來自跌倒,常見的原因在深夜或清晨要起身上廁所時,在浴室或客廳不慎發生跌倒而導致骨折,然而,這些跌倒其實是可以預防,像是增加肌肉的力氣、平衡感,都可以有效預防跌倒。 

驚!10年內4人有1人將成為骨鬆族

驚!10年內4人有1人將成為骨鬆族#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人口高齡化,2025年台灣每4人將有1人成為骨鬆高危族!根據資料顯示,台灣70歲以上人口預估在2025年達到300萬人。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近幾年70歲以上骨鬆好發率略為減少,但近年來因人步入高齡社會,隨著50歲以上人口比例越來越多,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仍居高不下。50歲以上女性10年內病例增加超過1倍根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男女骨鬆症盛行率即分別達23.9%及38.3%,另據中央健康保險署住院資料,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髖部骨折個案,由1999年3551例逐年增加至2010年8616例;女性則由6096例增加至13893例,10年內增加超過1倍。吳至行理事長進一步指出,我國50歲以上的人口將在2025年達42%, 如果將人口高齡化的的因素考量進去,屆時每4人將有1人成為骨鬆的「高危族」,威脅不容忽視。骨鬆照護伴隨的醫療與社會成本相當龐大,為提前預防,骨鬆學會自2014年引進「骨折聯合照護服務」機制,針對骨鬆前期防護以及預防骨折病患二次骨折進行宣導與照護,預期可達從預防、治療到照護的無縫接軌目標。透過日常習慣存骨本 不懼怕骨鬆威脅吳至行理事長指出,骨鬆預防不能等到老年才進行,希望民眾能身體力行曬太陽、勤健走、均衡飲食與定時檢查的骨骼保健觀念。透過日常習慣儲存退休後的骨本,為退休後的靈活行動力打好基礎。

曬太陽防骨鬆 不塗防曬才有效

曬太陽防骨鬆 不塗防曬才有效#骨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維生素D可以從曬太陽來獲得;然而,國人卻普遍不愛曬太陽,如果無法從食物中攝取,又沒有補充維生素D,可得要小心有很多疾病會上身。營養師提醒,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之外,也和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失智症、癌症都有相關性,不要輕忽!骨質疏鬆和乳癌、卵巢癌都有相關性台北市中山醫院營養師林素貞表示,維生素D是人體必須營養素,目前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與骨骼與牙齒有關,還與老化和癌症有很大關係,如果維生素D缺乏,也和女性的乳癌、卵巢癌,男性攝護腺癌有關係,甚至失智症也有相關性。雖然食物中也可以攝取到維生素D;不過,林素貞營養師指出,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的包括有牛奶、奶酪、蛋黃、魚、肝臟與魚肝油,但是因為維生素D是油溶性,攝取這些食物有可能膽固醇太高,也有可能會導致攝取不足。手腳不要塗防曬乳 每天日曬10至15分鐘此外,雖然可以從日曬獲得維生素D,但是東方人卻很怕曬太陽;林素貞營養師進一步指出,西方人白皮膚不怕曬太陽,東方人卻不曬太陽,深怕會曬黑或是長斑,反而是維生素D缺乏比西方人高。所以,建議手腳不要塗防曬乳,每天曬10至15分鐘。嬰幼兒至成年人補充200IU 老年人是400IU然而現今空汙嚴重,陽光遭受阻隔,想要靠日曬獲得足夠維生素D有困難。林素貞營養師表示,越來越多人關注維生素D不足,所以目前會建議嬰幼兒至成年人每天要補充200IU,老年人是400IU;甚至於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維生素D普遍攝取不足,因而要上修每日維生素D的攝取量,預計在2017年4月底就會做出修正。(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骨折後才知骨鬆?5成媽媽忘顧骨本

骨折後才知骨鬆?5成媽媽忘顧骨本#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4歲兒孫滿堂的王老媽媽去年不小心跌坐後髖骨骨折,一夕間連吃飯、洗澡都只能靠別人。還一躺就躺了半年。根據研究顯示,骨密度T值下降一個數值,將增加2倍的脆性骨質風險,王老媽媽治療前的骨密度T值是-4.1,因此骨折風險是一般人的2-8倍。恢復骨密度回到年輕的狀態因為患者年紀大,骨頭品質差,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表示,透過有別於以往、更積極使用促進骨骼製造的骨鬆治療方式,能協助改善王並恢復骨密度與骨品質,讓她的骨頭恢復到年輕時的健康狀態。不到一年,王老媽媽現已經可以靠著枴杖輔助自由行走,再次到教會唱詩歌、去插花班上課,甚至還能和孫女到公園抓寶。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的數據顯示,女性一生中每3人就有1人會罹患骨鬆性骨折,吳至行醫師依據文獻與臨床觀察發現,7成婦女即使有腰椎壓迫性骨折後,仍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症,顯示出國人常忽視骨品質與骨鬆與骨折的重要性。更令人擔憂的是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無息的疾病,至少有5成以上高風險婦女未曾接受過完整骨質疏鬆症檢查。錯誤觀念橫行 長期就會骨鬆吳至行醫師表示,許多民眾以為骨折後,只要手術把斷掉的骨頭接回去就能恢復行動,也因此沒有積極治療骨鬆,無形中暴露於再次骨折的高風險中。為提高國人對骨鬆骨折治療的觀念。骨骼的正常代謝需要藉由破骨細胞及造骨細胞不斷地汰舊換新,隨著年齡的增長,破骨細胞的活性漸漸大於造骨細胞,長期下來就會造成骨鬆。吳至行醫師提到,只要現有藥物積極治療恢復骨密度與骨品質,不只能降低骨折風險,還能再次恢復原有的自在生活。呼籲天下子女,應時時注意媽媽的骨質健康。影片將發送到全台各大醫院播放,歡迎各地健康促進機構索取。

骨鬆患者 逾50%沒受過傷!

骨鬆患者 逾50%沒受過傷!#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提重物、走樓梯越來越吃力?「顧骨本」不該只是停經後婦女與銀髮族的專利,年輕族群也更應該小心預防!依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14.36%,進入2026年後台灣將成為老年人口達20.63%的超高齡社會,骨鬆警報想必更加嚴重。骨鬆患者超過50%沒有明顯受傷史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惟傑指出,近日門診患者中,50歲以上的患者人數有顯著增加的現象,患者大部分皆主訴因提重物致骨折或是最近無法提重物,要小心恐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作祟。許惟傑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是個沉默的殺手,台灣地區流行病統計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之城市婦女,19.8%已有一個以上之脊椎體壓迫性骨折;男性則為12.5%,其中超過50%沒有明顯受傷史,由此可知,骨質疏鬆常在您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找上門。骨鬆容易因輕微受傷造成併發症許惟傑醫師強調,骨鬆症通常無明顯症狀,卻會因輕微受傷造成骨折及其它併發症,並進而引發更大範圍之功能障礙,尤以脊椎體及髖部骨折最嚴重。根據15年來的健保就診資料發現,發生髖部骨折患者,其1年內男性死亡率為22%,女性死亡率為15%,皆因長期臥床引發感染而起。許惟傑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要走在疾病的前面更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透過面對面的互動,更加瞭解民眾的需求,適時介入給予協助,讓預防骨質疏鬆的觀念廣到每一個家庭。

骨鬆警報!這些族群要注意

骨鬆警報!這些族群要注意#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彎腰搬物有困難?沒想到脊椎骨早被壓扁了!一名年約70歲王姓老婦有天搬橘子時突然背痛,後來連腰都無法伸直,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門診檢查發現患者脊椎骨已被壓扁,王婦除了壓迫性骨折外也被檢查出嚴重骨質疏鬆,顧骨密度嚴重程度如海砂屋,需長期治療才會改善。骨折容易造成永久失能南投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停經後的女性因為少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骨質減少的速度大幅增加。許多高齡長者只要稍一碰撞或跌倒會造成骨折。而骨質疏鬆會讓手術更加困難,復原時間也會拉長,嚴重影響到長者的生活品質及日常行動功能,甚至造成永久的失能。手搖杯、包裝飲料少喝治療及預防骨質疏鬆最重要的就是適度運動、足夠日曬以及均衡的飲食。此外也要避免菸酒、熬夜、不過量飲用咖啡及茶,有報告指出高糖飲食也會造成骨鬆,因此愛飲用手搖杯或包裝飲料的朋友也須注意減少使用。可多多服用含有大量鈣質的蝦仁、魚乾、乳酪等奶製品,若為素食者也可以多多攝取芝麻、海帶、大豆製品補充鈣質及蛋白質。骨鬆危險因子報你知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建議,停經後或60歲以上及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具腎功能不全、體重過輕、長期偏食等骨質疏鬆危險因子的民眾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方能即早接受治療,避免骨折及失能風險。

腰背痛3天 當心骨鬆找上門

腰背痛3天 當心骨鬆找上門#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只要稍微跌倒就可能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現年67歲、曾為我國在亞運奪下女子400公尺接力銀牌的國手黃碧雲,不慎滑倒後因骨質疏鬆導致脊椎骨折,傷勢嚴重,一般而言,運動員較不會發生骨鬆,醫師表示,即便是體育選手都不能忽略骨鬆,一般人更要定期注意自己的骨質密度。女性65歲、男性70歲 最好做骨質檢測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賴肇康表示,骨質疏鬆發生率女大於男、年齡越大及身形越瘦小者越易發生、長期運動者較不會發生,其實,只要年紀大了就有骨鬆風險,女性65歲、男性70歲以上者,最好做骨質檢測,若有骨質疏鬆,就要儘可能地避免跌倒。賴肇康醫師指出,患者胸椎第12節骨折,骨頭碎片壓迫到神經,手術時除了在骨頭塌陷處使用微創脊椎千斤頂,復位後再灌骨漿,還執行部分椎板切除,放鬆神經,另外,一般而言骨質密度(T-score)在-2.5以下即為骨鬆,患者竟達到-4! 腰背痛3天以上 小心骨鬆問題腰背痛3天以上未改善者,就要小心骨鬆問題,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醫學會的建議,女性停經後不滿65歲、曾骨折、有服用類固醇、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父母有骨折等,男性50到70歲具有上述危險因子,也應定期再1至2年追蹤骨密度。保存骨本 多吃小魚乾、蝦米賴肇康醫師表示,骨質密度(T-score)小於-1時,就要加強注意營養、補充鈣質、規律運動與曬太陽,若已達到-2.5,最重要的是要預防跌倒,盡量攝取高鈣食物,保存骨本,包括乳製品、豆製品、小魚干、蝦米、帶骨魚罐頭(如鰻魚、鯖魚等),深綠色蔬菜及高含鈣食物如髮菜、芝麻、紫菜、鹹菜干等。

防骨鬆 定期測骨密度為上策

防骨鬆 定期測骨密度為上策#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坐著站不起來、走到一半走不動,小心,呷老到縮啦!隨著我國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者比率逐步增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骨骼疾病,包含骨量減少、骨組織的顯微結構變差等特徵,造成銀髮族的骨骼脆弱,骨折危險性增高,目前骨鬆的患者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骨折後引起功能障礙 甚至造成死亡骨質疏鬆症多半不會有明顯症狀,然而患者除骨折風險增加,亦可能衍生骨折後續多項併發症狀,進一步引起功能障礙,甚至造成死亡,髖骨骨折後,常無法自立生活,需要長期照護。老人骨折後有很大機率再度骨折,如若經常發生骨折,若是脊椎骨折,常引起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者影響肺功能和消化功能,甚至死亡,骨質疏鬆症已然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檢查骨密度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由於骨質疏鬆症不會痛,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必須靠檢查才知道自己的骨密度如何,依WHO所制定之骨質疏鬆診斷標準,是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以下簡稱DXA) 之測定數值,進行檢查,可以用來測量身體的任何地方,但是通常使用於腰椎及髖骨處。65歲以上老人、停經女性 定期追蹤利用兩種不同能量的X光為射源照射受檢部位,依不同的能量吸收來測量骨密度(BMD值,單位g/cm2),目前醫院醫師測量骨密度會使用T評分作為判斷古松程度的標準,T評分在+1到-1之間為正常值,小於-2.5,表示患有骨質疏鬆症,65歲以上老人、停經女性、曾患有骨質疏鬆症者,定期追蹤骨密度,能預防骨折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