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

骨質流失無症狀 年輕就要開始補鈣、維生素D

骨質流失無症狀 年輕就要開始補鈣、維生素D#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特點是骨骼變得愈來愈單薄脆弱,很容易發生骨折。一般而言,骨質密度在三十五歲的時候達到最高峰,之後便逐漸走下坡了,骨質流失的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速,尤其是更年期之後的女性。 奇美醫院骨科主任 - 陳伯毅醫師表示,因骨質疏鬆造成的骨骼疾病在門診相當常見,隨著人口老化,這一類的病人逐年增加,治療骨質疏鬆症及其骨折合併症目前已經是骨科的一大課題。骨質流失並沒有症狀,直到跌倒發生骨折,或者背部疼痛、逐漸變形,才發現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與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通常發生於胸腰部脊椎、髖部、腕部橈骨遠端和肩部肱骨近端等處;髖骨骨折會使合併症與死亡率增加,而脊椎骨折與其併發症同樣也造成死亡率增加。不論是何種骨折,生活品質與行動力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找出有潛在骨折危險性的患者是很重要的,陳伯毅醫師指出,因為患者一旦有了第一次脊椎骨折後,再次發生脊椎骨折的機率比不曾有過脊椎骨折的人高出四至五倍,而發生髖骨骨折的機率也多兩倍。脊椎骨折的患者,在第一年有高達20%會再次骨折。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長者、停經後的女性、長期使用藥物,例如類固醇,甲狀腺補充治療,以及一些抗癲癇用藥、內分泌失調、飲食不正常、低鈣飲食、抽煙、少運動、飲酒過量、維生素D不足等。骨質疏鬆症的診斷主要是骨密度測試。台灣目前的骨密度測試的適應症包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如副甲狀腺機能過高接受治療者、腎上腺皮質醇過高者、腦下垂體機能不全影響鈣代謝者),以及五十歲以上之婦女、停經後之婦女正接受骨質疏鬆治療追蹤者。陳伯毅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除了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骨折的治療外,預防預防跌倒亦是相當重要的。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目標包括降低骨折的風險、減少骨質的流失、或增加骨骼強度,也可以提供臀部的保護品、戒煙、參與一些承載身體重量以增進平衡與增強肌肉的運動及注重鈣及維生素D 的補充。每日鈣的理想攝取劑量,男性與停經前的女性為1,000毫克,而停經後的女性、使用雌激素的女性及骨密度較低的男性則為1,500毫克。陳伯毅醫師指出,目前可視情予醫師配合進行藥物治療,如使用Bisphosphonate類來治療男性與女性的骨質疏鬆症,或使用抑鈣激素來處理停經後的骨質疏鬆症,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可用於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治療。副甲狀腺素則用於骨質疏鬆症有骨折高危險性的男性與停經的女性,禁忌症包括高血鈣症、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及有骨骼放射線治療病史的患者。要記得年齡是骨折最重要的預測依據,年齡越大越需要積極治療來維持骨質密度。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骨質疏鬆症的併發症除了注意鈣質和維他命D的攝取、多運動、適當的日曬,以維持骨密度,更要預防跌倒,以免造成骨折。年紀較長者,多為動作慢、反應慢、視力不好、有神經血管疾病,若居家環境設施不良、照明不足,容易造成跌倒。要預防跌倒,一方面要重視安全的居家環境、修改居家設施、要有良好的照明,另一方面也要多運動、訓練肌力、柔軟度、反應力和平衡感,並要注意及避免姿態性低血壓的問題。

保鈣護骨防骨鬆 生活良帖報你知

保鈣護骨防骨鬆 生活良帖報你知#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指全身性骨強度降低,導致骨骼變脆弱,增加發生骨折危險性的一種骨骼疾病。而骨強度主要是由骨骼品質和骨密度所共同組成,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骨質密度與年輕族群比較,低於2.5的標準差即有骨質疏鬆症。在台灣地區,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發生比率相當高,女性占約19%,男性約為12%。骨質疏鬆症常見症狀包含:疼痛、腰酸背痛、骨折、脊椎、關節變形、身高變矮及駝背(老倒縮)。骨質疏鬆症是現代女性健康大敵,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 陳孝雙醫師指出,根據統計,年過50歲的女性有1/2以上會有某種程度的骨質疏鬆症狀,但是這些女性或許聽過骨質疏鬆症,卻沒想到自己可能已經骨質疏鬆,也低估了它的危險,不知道它可能和心臟病癌症一樣可能致命。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的危險包含:骨折、疼痛、活動性降低、外觀變形(駝背、脊柱側彎、身高變矮)、肌肉衰弱、行動不變造成與社會疏離、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高死亡率(與乳癌末期死亡率相當)等。陳孝雙醫師表示,預防骨質疏鬆症可以從兩大方面來著手,一、預存骨本:年輕時要多吃含鈣的食物,在骨鈣堆積完成之前要存到一定的骨量。二、減少骨鈣流失︰一旦骨鈣堆積完成後,就開始要避免流失,使骨鈣維持一定的密度,年老時才不會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另外陳孝雙醫師也提供預防骨質疏鬆的保健方法,讓大家參考:‧生活形態:減少咖啡、茶和煙酒的攝取;增加飲食中鈣質攝取量:補充牛奶(成人每日1-2杯:240cc/杯)、或補充高鈣食物,如小魚乾、豆類食物、紫菜、芝麻、蝦米等等。(成人每日2份:半碗/份)‧攝取適量鈣及維他命D;但壓力大時,會減少鈣的吸收,增加骨鈣分解,常保持心情愉悅及避免日常生活壓力過大。在安全範圍內,多做載重、荷重的運動。‧適度戶外運動時,日光會使維生素D活化,可增加日晒的機會。在運動之前必須先做合適的軟身運動,包括簡單的伸展運動、深呼吸或是園地跑步等,以減少肌肉拉傷的機會。(每週運動3次,每次持續30-45分鐘)。‧長期使用適當藥品、注意生活作息的安全性 (預防跌倒)。‧避免過度節食、不食用太鹹、蛋白質、咖啡因過量的食物;避免會增加骨鈣吸收的藥物。‧飲酒不過量、不抽煙。

老人居家照護九項原則

老人居家照護九項原則#骨質疏鬆症

台灣地區自民國82年底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老人的照護問題勢必成為每個家庭正在面臨或即將面臨的棘手問題。老人的健康安養照護問題,不僅是子女晚輩的負擔,對整體社會而言亦是相當重要的議題。居家式照護之老人住宅,以及「在家養老」的觀念已漸漸成為新的趨勢,而建構一個優質的老人居家照護環境亦是目前國家的重要政策,且是挹注大量資源的發展目標。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老年專科 - 林怡君醫師指出,老人居家照護環境應注意以下幾項原則:                                      一、無障礙空間是現在或未來老人住宅的必要條件。二、E化網路設備,以便將來能與遠距照護老人系統整合。三、地點接近家屬親人並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四、與醫療院所距離勿太遠。五、室內空間需通風、陽光充足。六、因肌力的衰退及平衡感變差,老人之生活空間最好設在同一層樓面,避免爬樓梯。七、室內房間、樓梯、出入口照明需充足,地板最好不要打蠟並使用止滑之材質。臥室、走道、廁所宜裝夜燈,對老人夜間上廁所幫助大。 八、床、椅子或沙發必須穩固,高度要能夠讓老人將雙腳放在地上,並讓老人能夠輕易站起;椅子須有椅背及扶手,高度以坐姿膝關節90度為原則。九、浴室之設計應該同時注意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性。在馬桶、洗臉盆、或浴缸週遭依老人的身體功能及使用狀況裝置扶手。對於無法久站或力氣較弱者,在淋浴處須設置坐椅。浴室地板應該使用容易維護,不易滑倒的材料。另外,選擇合適的移行輔具,可以協助功能退化的老人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並減少跌倒的機會。教導家屬藥物的副作用,老人服用降血壓、鎮定安眠藥時,要注意避免姿勢改變引起低血壓而跌倒。林怡君醫師提醒,我們要能體貼「照護者,更需要被照護」,釋出對照護者的善意與實際支援,紓解照護工作的壓力,避免造就另一個病患。林怡君醫師強調,留在自己熟悉的住所中得到妥善協助及照顧,並維持其原有之生活習慣及模式,是老人最歡喜又有尊嚴的生活方式,也符合人性化需求的自主照顧方式,其實就是「就地老化」(Ageing in place)的原則。讓我們一起為長輩提供安心、安全、安定的居家照護環境而努力吧。

老翁服藥過多胡言亂語 籲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

老翁服藥過多胡言亂語 籲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骨質疏鬆症

一名八十六歲的老先生因患有憂鬱症、巴金森氏症、心臟病,一天要吃必須吃上十一種藥品,北縣執業藥師張玉錦指出,因為老先生要吃進很多藥品,憂鬱症的錠劑Venlafaxine-xR及攝護腺肥大的藥品Tamsulosin不容易吞服,家人就把藥品磨成粉餵藥,而且應在晚上服用,但卻在早上給老先生吃藥,原本是緩慢釋放療效的藥品,因磨粉後服用,破壞劑型後,變成藥品劑量吸收過快,所以老先生也出現副作用,如暈眩、血壓降低症狀。後來藥師居家照護後,老先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用藥,才解決問題。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共事部主任郭姿均表示,行政院於前年核定「長照十年計劃」,挹注817億元,然這項計畫中獨缺藥事人員的專業服務,使國人長照照顧形成缺角的拼圖,內政部主計處曾於1996年對老人健康狀況調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56%患有慢性病,平均每人有1.4種疾病,然而護理之家的老人,平均有4.5種慢性病,長照體系的老人用藥複雜度高,平均用藥種類超過五種。 根據健保相關資料及97年底舉行的藥品政策全國會議顯示,健保藥費從剛開辦二百多億元,急速上升至目前一千一百多億元,藥費占率推持在25%,但老人家的藥品支出更占健保達38%,老人的用藥品質急需在長照體系中獲得重視。值得一提的是,用藥不當可會導致老人一些不良反應,如頭昏、步態不穩、肌肉無力等而造成跌倒,老人如果跌倒極易造成骨折或外傷、出血,是相當危險的事,所以更需藥師介入長照體系中,從中把關預防老年人用藥相關的問題。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連瑞猛指出,根據健保局統計,病患在同一醫院不同科別重複用藥比例達2%,約占藥費20億元,若在多家醫院看診,重複用藥不但造成藥品浪費,同時也會增加多重用藥的危險。政府在規劃長照體系時,藥事服務不容缺席,透過藥師的照護,病患可以減少吃進不必要的藥品及降低藥品副作用,服用五種以上藥品者、用藥順從性不佳、就診次數過高者等應透過藥事照護,獲得更完善的用藥品質。

骨鬆奶奶舉胖孫 壓垮脊椎躺過年

骨鬆奶奶舉胖孫 壓垮脊椎躺過年#骨質疏鬆症

板橋一位70多歲、長期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王奶奶,農曆年前因為孫子難得回來,當下便抱起11公斤的胖孫,開心地高高舉起,沒想到這一舉,骨頭喀啦一聲,痛得她哇哇大叫,當場倒在地上,家人趕緊將她送醫治療。經X光檢查後發現三節脊椎骨折,醫師趕緊進行手術治療。除夕夜當天,家人都到醫院來陪她。在醫院過年,王奶奶覺得非常觸霉頭,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醫師建議積極用藥治療,才會在大過年期間發生這種慘況;她發誓出院後一定會乖乖聽醫師的話,再也不想要有這種慘痛經驗。前亞東醫院主治醫師高敬為醫師指出,許多老年人常忽略骨鬆的嚴重性,加上服用的慢性病藥物太多,常常中斷骨鬆藥物的治療,一旦治療不持續,骨質疏鬆越來越嚴重,便容易因為輕微外力而造成骨折。高醫師表示,骨折治療費用少則十萬元,多則二、三十萬元,且出院後多半要長期復健,患者若行動不便、還得請看護照顧,非常多家庭被這些高額費用拖垮。部分患者更因為傷到神經而造成癱瘓,或因長期臥床容易引發各種嚴重感染,死亡的機率相當的高,許多家庭因此天倫夢碎。高醫師指出,骨鬆治療藥物主要有雙磷酸鹽類、副甲狀腺素、雌激素及抑鈣激素等,每種藥物都有其優缺點及功效,目前最新的藥物已經發展到注射劑型,每次只要注射15分鐘,藥效便可維持一年,可以改善病患自行中斷用藥的現象,在國外已有數年、超過數十萬人的成功治療經驗,國內也已核准使用在停經後骨鬆病患的治療,在歐美甚至已核准使用於男性骨鬆病患。高醫師最後呼籲民眾,應該安排家中長者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若骨質密度小於-1.5,就應該考慮使用藥物積極治療,減少因為骨折造成癱瘓死亡的機會。

更年期婦女做好健康規劃 不怕慢性病找碴

更年期婦女做好健康規劃 不怕慢性病找碴#骨質疏鬆症

隨著國內婦女預期壽命的增加,中老年婦女的保健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過去十幾年之中,65歲以上的人口急遽增加,就台灣來說,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可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台北市婦女的平均壽命,已經高達82歲。所以說高齡社會的問題就是女性的問題,一點也不為過。更年期婦女需要做好健康規劃的原因,除了平均壽命的延長之外,人口結構的改變也必須加以考量。以台灣地區來說,1990年的時候,平均6.2個有收入的人口,扶養一位老人﹔到了2020年的時候,平均2.5個會賺錢的人要撫養一位老人。因此,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除了自己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以外,也會為的下一代帶來許多負擔。臺安醫院婦產科 - 周輝政醫師表示,目前有許多醫院都開設有更年期婦女保健門診,也有許多婦女也到醫院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但是更年期婦女除了到醫院門診,補充荷爾蒙之外,更應該做好防老的健康規劃,醫療院所也應該提供這方面的訊息與衛教資料。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年齡超過65歲的婦女當中,每一千個人就有550位患有關節炎,442位有高血壓,128位有糖尿病。周輝政醫師說,在台安醫院的更年期門診當中,也發現有40%有血脂肪過高的情形,另外也有極大比例有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在更年期門診,如果能發現這些疾病的早期徵兆,加以適當的保健教育,由飲食和生活習慣加以調整,將可以減少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由於這些慢性疾病,有許多在目前並沒有良好的治療方式,預防的工作就十分重要。舉例來說:一旦骨質疏鬆發生以後,即使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補充鈣質,或是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大多只能維持骨質不再流失,或是只能增加一些骨質,沒有辦法再恢復到正常的狀況。退化性關節炎也是類似的狀況,一旦關節軟骨磨損,就很難恢復到正常。更年期婦女可以藉由以下的方式,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1. 骨質疏鬆的預防:適當的運動,攝取足夠的鈣質,補充植物性荷爾蒙,鎂以及維生素D。2. 預防心臟血管疾病:調整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適量的運動,補充維生素E以及植物性荷爾蒙。3. 預防和治療停經相關症狀:補充植物性荷爾蒙,鈣質,維生素。4.防止退化性關節炎:減輕關節的負擔,調整姿勢,適當的運動,補充葡萄糖胺和軟骨素。周輝政醫師提出,由這一兩年國內外醫學會議以及醫學雜誌所討論的內容來看,更年期的保健已經不再只是強調荷爾蒙補充療法。以2001年七月份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裡面的一篇文章來說,已經提昇植物性荷爾蒙以及另類療法在更年期保健上的地位,其重要性和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說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狀況會成為優先的選擇。這一篇文章中也提到,更年期症狀的治療,並沒有一定的準則,完全必須要看個人的狀況,因人而異。雖然文章中也提到內科醫師和婦產科醫師對於更年期症狀的處置,往往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由於這篇文章刊登在權威的醫學雜誌,仍有其指標性。許多婦產科的醫學雜誌,也探討到更年期症狀的中草藥治療方式,例如:當歸、人蔘、黃荊或是貫葉連翹等等。但是由於許多中草藥的藥性和副作用並沒有經過適當的評估,不同的來源品質也相差很大,並且有可能和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周醫師建議,使用之前還是要請教醫師。因此,醫師應該提供病人更多的資訊,讓更年期婦女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方式。

年終孝親新選擇 「老人年針」健康好禮表孝心!

年終孝親新選擇 「老人年針」健康好禮表孝心!#骨質疏鬆症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民眾的荷包紛紛縮水,年終獎金也不如以往豐厚,年節將近,又到了向長輩表達孝心之時,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部長李佩淵醫師呼籲民眾,經濟不景氣,民眾送禮更應該精打細算,表達孝心不一定要準備豪華大禮,能守護長輩身體健康的好禮,才是最聰明又實用的選擇!在寒冷的季節裡,許多老年人因衣著厚重、反應遲緩,很容易發生跌倒的意外,所以家中如有年老的長輩同住,應格外留心、預防他們跌倒,尤其是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長者,更要注意行動上的安全。李醫師強調,骨質疏鬆症因不容易被發覺,故常被忽略或只是消極認為它是老化的必然現象,無須處理,殊不知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能因為骨頭密度不足而發生骨折的危險,就好像房子的樑柱被侵蝕,一旦侵蝕過度,房子隨時都會有倒塌的風險。根據李醫師的臨床經驗,每到過年前,骨折人數就會出現一波高峰,主要原因是低溫造成老人家臨危反應變慢,像是行走在潮濕的地面或在家中掃除時發生跌落或是扭傷等意外,就容易發生骨折。李醫師表示,一旦發生了「骨質疏鬆症」,一般人很難單純藉由鈣質補充把流失的骨質補回來,這時就非得需要藉由藥物來治療。目前新的骨質疏鬆治療傾向使用長效型注射式的骨鬆藥物,根據臨床研究證實,一年接受一次骨鬆藥物注射治療,可以降低二至七成不同部位骨折發生率及三成髖部骨折手術後死亡率,對於害怕吃藥或是容易忘記吃藥,以及腸胃脆弱的老年人是個方便的選擇。目前每次療程的費用約為二萬多元,比起購買名牌包包或是出國旅遊來孝親,是比較實際且具經濟效益的選擇,因為骨折後衍生的疾病治療費用與照護成本,可是高的嚇死人。避免骨折意外也可以從其他方面下手,李醫師提醒大家,民眾可以在家中浴室及陽台添加防滑設施、更換具有防滑止跌功能的拖鞋,甚至添購外出時可使用的拐杖等輔具幫助步行,這些都是小支出大效益的投資。最近景氣低迷,如果年終獎金有限,不如把錢花在刀口上,幫助長輩遠離骨鬆骨折意外,才是最孝順的表現喔!

到底該不該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

到底該不該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骨質疏鬆症

到底該不該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許多人在門診會很疑惑的問:「長期服用荷爾蒙不是會致癌嗎?」因而質疑為何還要長期服用荷爾蒙?臺安醫院婦產科周輝政醫師指出,對於患有嚴重更年期症狀的婦女,服用荷爾蒙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許多更年期婦女長期因為熱潮紅、心悸、失眠而嚴重影響生活,甚至產生精神的症狀,經過一段時間的荷爾蒙補充以後,這些症狀都能豁然而癒或是減輕到最低的程度,也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因此女性荷爾蒙對他們而言是必需的補充品。有些因為更年期陰道炎和尿道炎所苦的婦女,也能在補充荷爾蒙以後減少頻尿、白帶、或是局部搔癢不是的症狀,使得生活品質得到良好的改善。對於沒有更年期症狀的婦女呢?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補充荷爾蒙?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好好的沒有任何不舒服為什麼要長期服藥?周輝政醫師表示,有些人在例行的骨密度檢查之中,發現罹患了厲害的骨質疏鬆症,在醫師建議之下服用了一段時間的荷爾蒙之後,再次的檢查發現骨質不再繼續流失,甚至有些改善,因而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相當的欣慰。更年期許多生理變化並不會表現於外,而是在體內持續不斷的進行,骨質的加速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子。目前的醫學研究已經獲得強烈的證據證實:更年期婦女長期服用荷爾蒙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甚至改善骨質密度。周輝政醫師把文獻上所報告的,關於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優缺點都加以列出來,讓民眾可做個比較:◎ 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可能的不良影響:可能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會;可能會有不舒服的症狀(包括:出血、腹脹、乳房漲痛…等等);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荷爾蒙)。◎ 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可能帶來的優點:減少更年期症狀(熱潮紅、心悸、失眠、盜汗、以及相關的情緒變化或是精神症狀);防止骨質疏鬆;減少掉齒、心臟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更年期陰道炎和尿道炎、減緩皮膚老化、老年癡呆症;提升性生活。以上這些是屬於定性的比較,更進一步的深入了解,會使我們更清晰的看出優缺點的比較。舉例來說,和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有關的乳癌大多屬於惡性程度較少,預後良好的癌細胞,因此許多學者認為只要每年接受例行的乳房檢查,長期補充荷爾蒙並不會帶來太多的風險;再從另一方面來說,假設台灣更年期婦女乳癌的發生率大約是十萬分之十左右,假設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會增加百分之三十的乳癌罹患率,那麼所增加的危險不過是十萬分之三,或許比穿過馬路時被酒醉駕車撞到的機會還小。雖然大部份的研究都肯定更年期婦女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的益處遠大於不良的副作用,質疑的聲音並未從此消失。有些學者認為會長期補充荷爾蒙的女性原本就較注重保健,也會在保健人員的指導之下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保持有恆而適量的運動,保持均衡的飲食、並且革除像抽煙、喝酒這些有害健康的習慣;極可能這些保健原則的遵循才是健康和長壽的來源,而非荷爾蒙的作用。即使像醫學這樣講究證據的科學,對於許多事情仍然往往存在著兩面的看法,尤其是牽涉到像「更年期婦女需不需要長期補充荷爾蒙」這種龐大的預防保健措施。因此使用荷爾蒙的優缺點,更必須被詳細評估,也必須視個人的體質或是健康狀況來決定。周輝政醫師建議,當女性考慮長期使用荷爾蒙時,應先和醫師討論各種狀況並且評估自己適不適合使用。以下幾項家庭作業,可將自己使用前和使用後的各種狀況記錄下來,包括:1.服用前先記錄自己的更年期症狀發生的情形和嚴重的程度。2.記錄自己是否有任何不適合使用荷爾蒙的疾病或是症狀。3.服用荷爾蒙以後有沒有出現不適應的情況或是副作用?4.服用荷爾蒙後更年期的症狀是否改善?有哪些症狀明顯改善?哪些症狀的改善不明顯?5.心裡任何相關的疑慮。有了這些記錄,更方便您和醫師互相討論。醫師也更能了解您適不適合使用荷爾蒙以及服用荷爾蒙前後的改變,找出最合適您的補充方式,並注意到可能的異常現象,讓您的健康得到最好的保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