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腸道也會影響情緒!掌握2個飲食習慣維持大腦健康

腸道也會影響情緒!掌握2個飲食習慣維持大腦健康#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吃飯隨便吃吃就好?其實吃不好不只是人體的腸道會出狀況,連大腦也會被影響,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腸道內微生物能影響大腦功能及情緒。醫師指出,腸胃道跟大腦有連結,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憂鬱、焦慮、自閉症、帕金森氏症都跟腸道微生物狀況有關。若想調整腸道微生物的話,擁有健康飲食習慣、良好作息才是關鍵!腸道健康與精神疾病大有關聯大腦跟腸道看似兩個不同部位竟然也有關聯性?主要是腸道微生物群在腸道發揮著重要作用,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解釋:「腸胃道跟大腦本來就有連結,是雙向溝通,腸腦軸線的概念,是人體內大腦、腸道和腸道菌共同構成的系統。」你一定有過緊張到胃痛、壓力大拉肚子、心情不好想大吃,其實這就是「大腦」跟「腸道」互相影響,兩者互相傳導訊號。加上腸道掌控重要的消化功能,擁有一套獨立自主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被譽為人類「第二大腦」,腸道微生物可透過代謝物如︰短鏈脂肪酸、色胺酸、血清素等,及迷走神經與腦部做溝通、影響腸道神經敏感性、蠕動及荷爾蒙的分泌。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這樣的論點,科學家指出許多「消化性疾病」與「腦部疾病」是有密切關聯性,鄭乃源舉例,帕金森氏症主要病理就是α-突觸核蛋白,科學家發現來源就是腸道,當腸道如果有發炎,微生物會去製造α-突觸核蛋白,它便會一路從迷走神經跑到大腦,造成帕金森氏症。此外,研究學者也發現帕金森氏症患者常常有腸胃症狀,且這些症狀是在患者被確診帕金森氏症之前就有了,也再次證實大腦跟腸道的密切性。許多腸胃道疾病患者,像是胃潰瘍、腸躁症者,也同時有大腦功能失調、記憶力下降、睡眠品質不良等問題。腸道微生物功用百百種好的腸道環境影響著大腦的健康,那就不能不了解腸道內的微生物,過往科學家對於微生物了解並不多,直到近年才發現,人類的胃腸內有上百兆個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大多分布在大腸中。好的微生物對於人體是非常有貢獻,會幫助人體處理食物、代謝藥物、訓練免疫系統、抵禦致病病原、分泌傳導物質像是血清素等重要的功能。因此不管是想要有好的健康狀態、清晰的大腦,還是穩定的情緒,都需要顧好自己的腸道菌,而腸道菌的影響關鍵則在於飲食。鄭乃源表示:「腸道菌種類非常多,要以生態系的概念去看,而生態系生長的樣態會跟腸道得到的養分相關,常吃纖維、蔬食對腸道生態較為有利。」挑選對的食物、正確的飲食方式有很大幫助,可分成兩種方式進行:*健康飲食習慣:從飲食上做調整,多吃天然蔬食、纖維類,避免加工類的食品。容易有腸胃道症狀的人,建議從飲食中找出哪些食物較易引起不適,可採取低FODMAP飲食原則。「FODMAP」是指存在於天然食材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屬於益生質的一種,這類食物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對於某些人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比較敏感族群可以避開這類食物。*補充益生菌:不同的益生菌株有各自功能,像是格氏乳桿菌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保護腸黏膜;雷特氏雙歧桿菌有效改善便秘、降血壓、膽固醇等,民眾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腸道微生物有生理時鐘 良好生活作息不能少除了飲食之外,生活型態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鄭乃源提醒。腸道微生物也有生理時鐘,熬夜、失眠也都會連帶會影響,包含壓力過大也是。不良生活的習慣,抽菸、喝酒、環境毒素、除草劑、殺蟲劑不利於培養好的腸道環境。

我需要闌尾 我的細菌也需要

我需要闌尾 我的細菌也需要#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一日,來自堪薩斯州蕭托克瓦(Chautauqua)的狄恩•瑞克特(Dean Rector)剛滿十九歲。他的生日派對將在海平面一百呎以下的深海舉行,頭頂上有百萬磅重的海水,以及正在搜尋美軍潛水艇蹤影的日本驅逐艦。狄恩待在理應不必擔心魚雷或海水侵襲的潛水艇艙之內,靜靜迎接他的生日。狄恩的慶生儀式很短。翌日早晨,他感到死亡迫近。儘管外頭一片四面楚歌,當天威脅狄恩生命的卻是「內在的魔鬼」。他因疼痛哀號不已,其中一位船員認為他只是患了一般感冒,另一位隊友則認為他犯了嚴重的鄉愁。但隨著疼痛加劇,情況愈來愈明朗,他的闌尾發炎了。在普通情況下,一般人得到闌尾炎(俗稱盲腸炎)已相當危急,何況是離家遙遠、周圍有一大群日軍且找不到任何一位合格外科手術醫師的狄恩。手術勢在必行,但實際上「該怎麼做、由誰來做」,一切毫無頭緒。當時潛水艇上唯一的人選是惠勒•利普斯(Wheeler B. Lipes),他是個掛了頭銜、只有操作過心電儀的藥師。一開始指揮官要求他執行手術時,他拒絕了,指揮官於是對他下達軍事命令。惠勒遲疑的原因包括自身經驗不足──他不清楚麻醉用的乙醚效力可以維持多久,也不清楚剖開真正的人體後,如何找到闌尾。除此之外,他無從想像以現有設備──廚具(而且是短少的廚具)──該如何操刀。無論如何,惠勒硬著頭皮上場了。在一番手術工具與自我靈魂的尋找之後,惠勒準備好親自切除隊友發炎的闌尾。手術台是一張位於指揮官起居室中的長桌,這張長桌剛好讓狄恩平躺在上,至少病患的頭或腳不會懸在外面。惠勒站在病患面前,焦慮地翻閱眼前的醫療書籍(後人推測他當時在尋找一張明確的圖示,可以為他指出此麻煩器官的所在位置)。這位「醫師」戴著泡茶用的濾網充當手術口罩,另一位「醫師助理」遞給他的湯匙則充當肌肉拉鉤。根據《芝加哥日報》(Chicago DailyNews)的報導,惠勒俯身向狄恩輕聲說了句:「聽好,我從來沒有手術經驗。」狄恩驚恐地睜開雙眼。接著,惠勒遵循書上的指示,將小指放在肚臍的位置,大拇指放在髖骨處;此時,拇指尖直直指到的地方就是闌尾。闌尾是身體最常被切除的部位。像狄恩一樣,遇到緊急狀況時,更是非切不可。每天在你身邊晃來晃去的同事,缺了眼睛的人應該極為罕見,或者根本沒有,缺了心臟的人更是不可能存在,但是卻有為數不少的人缺了闌尾。這些人通常不會引起側目,因為肉眼既觀察不到,又沒有任何明顯的後遺症,說不定你正是其中一員。因此,會質疑這個麻煩器官到底是不是個「必要的存在」,相當合理。既然闌尾的重要性似乎低於褲子(因為缺了褲子,你一定會引起旁人側目),我們為什麼需要它呢?答案再度牽扯到消化道的微生物與演化史。透過演化史的回顧,闌尾的意義才能彰顯。當然,在狄恩與惠勒所在的那艘潛水艇上,沒有人有多餘的心思關心這件事,因為他們眼前的病患正發出一聲低低的呻吟。惠勒全神貫注,繼續他的手術。(本文摘自/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商周出版)

麻辣鍋底超方便 這樣解凍恐孳生細菌

麻辣鍋底超方便 這樣解凍恐孳生細菌#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越來越冷,熱麻香辣的麻辣鍋持續引誘著食欲!近年來,宅經濟盛行,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在家自煮的麻辣鍋湯底,讓吃麻辣鍋變得更方便快速,但小小一包麻辣鍋湯底,有哪些學問要注意?食藥署邀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副教授分享選購、烹調麻辣鍋湯底的正確方式,讓大家吃得盡興又安心。常溫湯包與冷凍湯包怎麼選? 陳泰源副教授指出,市售麻辣鍋湯底分為「常溫湯底包」及「冷凍湯底包」。常溫湯底包經過殺菌步驟,所以能在常溫下長期保存,購買時需注意包裝正常無膨脹,買回後避免儲存於光照或者過熱的環境,以免造成變質。冷凍湯底包是指湯底經加熱殺菌、快速冷卻後直接冷凍,因此,風味與原本湯底較接近。食藥署提醒消費者,購買時需確認是否保存於冷凍庫中,沒有退冰痕跡、包裝完整無破損,買回後也要依照包裝上指示的方法儲存,不宜退冰後反覆冷凍、冷藏,以免增加微生物生長的風險。陳泰源副教授提醒,解凍湯底包時,建議在冷藏庫解凍,或以流水解凍、微波解凍等方式,避免在室溫下緩慢解凍,才不會讓微生物生長,導致湯底腐敗。食藥署也提醒,解凍後要立即復熱烹調,且徹底煮沸,才能杜絕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若需先保存再食用 先煮沸過放涼不少民眾喜歡到麻辣鍋名店打包鍋底外帶,或是聚餐完後將剩餘的鍋底打包回家,陳泰源副教授建議,打包回來的鍋底應儘速食用完畢,避免再循環食用。如需先保存再食用,建議先煮沸過放涼,並將料與湯分別包裝,存放於冷藏、冷凍環境,減少微生物滋長。食藥署叮嚀,火鍋鍋底含有油脂,加熱沸騰後的溫度可能比沸水溫度更高,所以熱麻辣鍋湯底稍微放涼再打包。購買麻辣鍋底的管道多元,食藥署呼籲,購買時要選擇信譽良好廠商,並注意販售食品保存溫度、食品包裝與標示的完整性,避免購買來路不明之食品,才能吃到美味,也吃得安心。

微生物 決定你的健康

微生物 決定你的健康#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荷蘭的微生物學家巴斯•貝金(Bass-Becking)教授,在半世紀前提出一個假說:「一切無處不在,但環境會選擇」(Everything is everywhere, but the environment selects),意思是微生物在自然界散播的能力極強,但只有能適應某特殊環境條件的微生物才能「定植」下來。過去談人體共生菌,幾乎都聚焦在占了九五%的腸道菌,現在科學家開始把觸角伸到身體其他部位。依照貝金的假說,身體每個部位的生態特性差異大,個別都發展出獨特的微生物相,也都和健康有密切關係。這一節要談身體各部位的微生物體,讓大家可以更體會到什麼叫做「環境會選擇」。呼吸道:一呼吸,鼻腔菌生態就會改變因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大家很關心「呼吸」這件事,所以我先來談談呼吸道。負責肺部氣體交換的肺泡,讓我聯想到孩童吹出來、隨風飄飛的肥皂泡泡。肺泡數目達七億多,總表面積近一百平方米,由鼻腔湧入的大量空氣,通過肺泡細胞膜,進入肺泡裡密密麻麻的毛細血管,循環全身。空氣中無數病菌、病毒,竟然只靠鼻腔簡單的過濾,就隨著吸氣直衝脆弱的肺泡,是不是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我們的呼吸,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肺部的免疫防衛系統要多麼強大,才能把防衛工作做到滴水不漏﹖這個防衛體系如果被新冠病毒擊潰,那就必須進加護病房,就必須掛上呼吸器。過去認為呼吸道,特別是下呼吸道(肺部)是無菌的,否則就是病入膏肓。現在才知道,其實呼吸道也有它重要的共生菌。「腸肺軸」(gut-lung axis)的路徑,除了有免疫系統的交流外,菌的互相交流也不可忽視,畢竟腸和肺兩個系統,雖然食物進嘴巴,空氣走鼻腔,然而竟然進入同一通道,才又分流到胃或肺。鼻腔是「伺機性病原菌」的主要儲存庫,伺機侵犯呼吸道,一旦攻擊成功,就會造成許多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氣喘、肺炎,甚至與中耳炎也有關係。鼻腔共生菌的首要任務,也許就是壓制這些鼻腔病原菌。澳洲的普薩蒂斯(Psaltis)教授領銜的國際鼻竇微生物體研究團隊,二○二○年發表分析九個國家、四一○人鼻竇菌相的研究成果,不論是健康的人或慢性鼻竇炎患者,棒狀桿菌和葡萄球菌都是鼻竇中最優勢的菌種,負責壓制壞菌,保持鼻腔菌相健康。莫拉克斯菌大概是鼻腔菌中的超級壞蛋,鼻腔莫拉克斯菌多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最高,且容易氣喘。插播一個有趣的研究,瑞士伯恩大學的希爾提(Hilty)教授,二○一八年研究養豬廠員工的鼻腔菌相,竟然與豬場空氣菌,以及豬隻的鼻腔菌相非常接近,看來鼻腔菌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但要如何照護鼻腔菌相﹖這個問題我暫時也提不出有理論基礎的方法,戴口罩也許是唯一有效的做法吧。肺部的菌數極低。大腸組織每克菌數多達十的十一到十二次方;肺部組織每克只有十的三到五次方的菌。肺部菌不太像鼻腔菌,反而比較像是由口腔入侵的,特別是睡眠時,會厭放鬆,微量口水容易進入氣管,同時就帶入細菌,所以肺部菌以源自口咽部的普氏菌、偉榮球菌為主,數目不多,但對維護肺部免疫系統卻非常重要。侵犯肺部的頭號病菌,就是結核分枝桿菌。肺結核為全球最重要的傳染病之一,每年奪走一四○萬人以上的生命。在台灣也是死亡數最多的傳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COPD)和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並列四大非傳染病,雖然沒有直接相關的病原菌,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患,肺部發炎菌特別多。肺癌在國人癌症排行中,男女皆居首位,是十大癌症中的三冠王,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且晚期發現比例也最高。肺癌一般認為和COPD一樣,也是和肺炎鏈球菌之類的發炎菌有關。眼睛:腸道菌、口腔菌都來作亂眼睛感覺是身體較為脆弱的部位,一想到裡面住滿了細菌,令人不禁起了雞皮疙瘩。沒錯,貴為靈魂之窗,也照樣有共生菌同居。眼結膜的菌相,竟然和口腔差不多複雜,有很多的丙酸桿菌和棒狀桿菌。眼睛的共生菌與眼睛免疫系統,攜手構建嚴密的防護網,對抗病菌入侵。眼淚含有具殺菌作用的溶菌酶,有濕潤沖刷作用,也是防護網重要成員。年紀大了,眼淚減少,眼部問題就多了。眼睛血管少,還有稱為血―眼屏障以及血―視網膜屏障等組織阻隔,照理來說,應該比較難被外來的細菌或免疫細胞侵入。但常見的葡萄膜炎,卻是因為腸道菌活化T細胞大老遠跑到眼部,攻擊眼睛葡萄膜,引發發炎紅腫,視力模糊等。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大家熟知的眼睛病變,竟然也和腸道菌及口腔菌扯得上關係。全世界有一億人戴隱形眼鏡,戴隱形眼鏡的人,結膜上會有較多和結膜炎、角膜炎相關的機會病菌。有趣的是,大家都是用手戴上隱形眼鏡,結果手上的菌並沒有明顯傳到眼睛。紐約大學的貝洛教授評論說,身體各部位的共生菌,其實對外來侵入的細菌或病毒,都相當有抗性,不會輕易就大幅變動。一般認為,戴隱形眼鏡應該會降低眼睛菌相的自我修復能力,但目前的研究並沒有看到這個現象。(本文摘自/益生菌2.0大未來/方舟文化)

體內菌相有關健康!揭密變化10原因

體內菌相有關健康!揭密變化10原因#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已經知道節食和暴飲暴食會如何影響微生物群系。人或動物身處於新的環境,也會影響體內的微生物,好比親吻別人、撫摸貓狗或海泳;此時,人體的微生物菌相會受到影響。你有獨特的微生物群系特徵,但它會不斷變化――不會完全走樣,但足以改變你的微生物群系功能,進而影響你的健康和生活。某些影響微生物群系的因素來自於遺傳或發生於許久之前,有些則是發生於當下,如下所示:重大的影響•    進化:動物吃的食物與其祖先不同,體內會有適應新飲食的微生物群系。•    年齡:人出生時都是無菌的(體內沒有微生物),會從父母獲取第一批微生物,比如通過產道出生、第一次吸母乳,以及接觸週遭環境。嬰兒的微生物群系和成年人非常不同。當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時,體內的微生物群系會逐漸變得跟普通成人一樣。這個過程通常在三歲時結束,此時孩童的微生物群系會大致與成人雷同。•    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遵循傳統生活方式的人(獵人或採用傳統農業技術的農民)會比過現代生活的人擁有更多樣的微生物群系。(微生物群系越多樣越好,身體通常會更健康。)中度的影響•    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20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明之一,能夠有效消滅傳染病(曾是最凶狠的人類殺手),進而大幅促進人類健康和延長人類壽命。然而,人類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抗生素會長期影響微生物,譬如減少多樣性,每個人對抗生素會有不同的反應。因此,沒有在醫生指示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例如,用抗生素治療感冒或濫用抗生素),或者從食用接種的牲畜吸取了抗生素,這些都可能改變人體健康的微生物群系。•    攝取纖維:食用較多的纖維,體內的微生物群系會更為多樣。然而,只要改採高纖維飲食,至少可以稍微恢復微生物群系的多樣性。•    服用藥物(抗生素除外): 許多人經常服用某些藥物, 比如乙醯胺酚(「解熱鎮痛」的藥物,普拿疼的成分),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減少胃酸分泌的強效藥物)和二甲雙胍(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這些藥物會改變微生物群系並產生副作用。最近有人提出,不同的人會對相同的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可能是他們的體內微生物群系不同。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抗癌藥物只會對某些人有用。(個人化藥物是當下熱門的研究領域,包括個人化癌症治療。)•    遺傳:如同先前所述,同卵雙胞胎沒有完全一樣的微生物群系,但他們的微生物群系卻比異卵雙胞胎更為類似。某些細菌群可能來自遺傳。即使這些微生物在你祖先輩的體內不斷演化,也可能會比你近期(比如你的一生之中)獲得的微生物更能讓你身體健康。然而,目前仍然不清楚,人體的基因組成如何決定體內的微生物菌相,而這是目前科研人員(包括我們)鑽研的主題。•    運動:運動員與同性別、年齡和體重的人相比,會擁有不同的微生物群系。兩者微生物群系會有差異,可能是因為雙方的飲食不同。然而,根據老鼠的研究,單靠運動也能影響微生物菌相。•    室友和寵物:共同生活的人會共享微生物特徵。寵物也影響飼主的微生物群系,但比較容易影響皮膚微生物而不是腸道微生物。次要但仍屬重大的影響• 短期改變飲食:當你短期改變飲食、出外旅行或在其他情況下臨時調整飲食時,都會影響體內的微生物群系。然而,只要你恢復正常的飲食,微生物群系也會逐漸恢復。這點類似於我們在麵包研究中看到的情況:將微生物的短暫改變與長期食用麵包者的長期微生物改變相比,兩者其實是相同的。(本文摘自/血糖瘦身飲食解密:不是只有糖尿病才需測血糖,「血糖飆高」是變胖的最大元兇,教你迅速瘦身的7天血糖實測計畫/采實文化)

液蛋易受微生物汙染 沙拉應慎用

液蛋易受微生物汙染 沙拉應慎用#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次打蛋做料理時沾得滿手蛋汁,總是備感困擾,因此有些人會購買盒裝或袋裝的「液蛋」產品。「液蛋」就是以去除蛋殼後的蛋白液及蛋黃液作為產品,種類可分為蛋白液、蛋黃液及全蛋液,也可用不同比例的蛋白及蛋黃製成混合製品,甚至可以客製化添加糖、鹽等進行調味。液蛋產品較易受微生物汙染 製程須謹慎目前團膳業、烘焙業等食品加工業廣為使用液蛋產品,相較傳統人工打蛋,液蛋產品儲存較為方便,可避免蛋殼的細菌污染廠內食材與器械,還可省去蛋殼洗淨及廢棄等處理作業,有效降低時間及人力成本。然而因液蛋失去了外殼的保護,較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製程須更為嚴謹,才能確保產品安全又衛生,生產程序大致可分為蛋品來源及洗淨、打蛋去殼、過濾、殺菌、裝填、運輸及儲存。提拉米蘇、沙拉醬 應注意選用液蛋食藥署聯合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稽查液蛋製造業者的原料蛋來源、製程及廠區環境,並抽驗液蛋產品檢驗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購液蛋時,應確認包裝完整性及儲存環境,並宜優先選購有CAS標章的液蛋產品。使用上要注意幾個小撇步,例如製作非高溫烘焙的糕點(如提拉米蘇)或沙拉醬,應選用衛生品質良好的殺菌液蛋,使用後應立即放入冰箱冷藏,避免長時間置於室溫影響品質,並於有效日期內使用完畢,若有產生異味應立即丟棄,以確保衛生安全。(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43期資料)

飲食工作者勤洗手 大幅減食物傳染病

飲食工作者勤洗手 大幅減食物傳染病#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微生物和人類永遠在跳你進我退的永恆之舞,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新的病原體必然會出現,現有的病原體也會學到新招式,開拓它們在環境中的變化。幸而只要我們更加注意最初造成感染的因素,就能防範大部分感染的發生。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把感染當成只是公共衛生出了差錯而已。每個人養成簡單的衛生習慣 就能減緩疫情比如在醫療環境感染和微生物的抗藥性這兩方面,我們可以預防醫療遊客帶回並散播NDM-1 腸道菌感染症這種號稱無藥可醫的超級細菌。我們不該再用抗生素餵中國的豬,以免產生MCR-1的遺傳基因,傳播到人類的病原體。我們也可以預防老祖母在醫院因為用了汙染的內視鏡檢查而導致血液感染;而面對新興感染,我們對於自己的影響力也應更加謹慎。就算我們不能預防,至少也可減緩大部分的疫情。養成簡單的衛生習慣,比如飲食工作者經常洗手,就能讓美國每年四千八百萬個經食物傳染的疾病大幅減少。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美國每年七十二萬二千個院內感染,所造成七萬五千人死亡的病例。這些疾病聽來或許不如新興傳染病的疫情那麼刺激,但衝擊卻更大。伊波拉病毒等嚴重疫情 應視為警訊真正成為頭條新聞的疫情,比如伊波拉病毒、MERS和茲卡病毒所帶來的疾病,則不該只把它們看成天災,而應視為在礦坑裡只要聞到瓦斯,就會鳴叫警告的金絲雀,提醒我們注意脆弱的公衛系統。美國很幸運有CDC這個公衛機構,全球則有世衛組織負責,不過儘管這兩個組織提供明確的指引和科學專業,公衛卻並非發生在亞特蘭大或日內瓦,而是在我們的社區。我們必須在社區裡建立更好的公衛體系,並找出方法讓人們參與這樣的努力。醫療、公衛專家投入還不夠 整個社會都應參與我在CDC的時候,曾在官方部落格貼出避難防災知識的文章,不過我沒舉常見的颶風例子,而是舉預防殭屍末日為例。這則搞笑的貼文吸引了許多人閱覽,文中說明了個人準備並不只是急救包就夠了,而是要確定我們有豐富的資訊,注射了疫苗,學會了心肺復甦術,積極參與如紅十字會等單位的社區災難防治工作,同時要保持自己的健康。別的不說,至少在殭屍來襲時,我們可以跑得比他們快!在危機來臨時,醫療工作人員和公衛領導人的參與投入是必要的,但光這樣還不夠。我們必須動員整個社區和整個政治體系來遏止疾病的蔓延,協助社區復原。大規模的疫情爆發和其他公衛急難都是政治事件,必須由第一天起就意識到這個危機並且加以管理。準備和預防的行動亦然。保護公民免於公衛急難應該和防止外侮入侵一樣,都是政府的核心功能。(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上萬人死於超級細菌 全因濫用抗生素

上萬人死於超級細菌 全因濫用抗生素#微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類從沒有不受微生物感染的時刻。即使是打獵採集的小群遊牧人口,依然會遭腸道的寄生蟲寄生,或是受環境中微生物的感染。不過約自一萬年前農業開始,人類安定下來,馴服動物,這些動物就能輕易把傳染病傳給我們。農業也造成城市興起,足夠的人類群聚,光憑人對人的傳染就讓微生物持續生存。20世紀中葉出現細菌理論 改善衛生時間快轉千年,到二十世紀中業,細菌理論使得人類開始接種疫苗,改善衛生。第一場國際衛生會議於一八五一年在巴黎舉行,討論的焦點是對霍亂檢疫措施之必要。接著大家又發現了區分汙水和飲水的重要,以及用氯為飲水消毒,不但可以消滅傷寒和霍亂,也讓飲水的味道更好!可是我們減少已開發世界傳染病的底線,新興的疾病卻愈來愈多。除了流感病毒基因會漂變甚至移轉,我們也看到微生物—細菌、病毒、黴菌和寄生蟲對抗生素和其他第一線藥物的強烈抵抗。這樣的抗拒造成困難梭狀桿菌這種致命的結腸感染、抗碳青黴烯類抗藥性腸道菌的血液感染、常見花柳病淋病、肺結核,和其他許多病菌的抗藥性。抗藥性細菌產生 肇因於人類不當使用抗生素每年美國至少有兩百萬人感染有抗藥性的細菌,至少兩萬三千人因這個直接因素而死亡。這些感染有很多都肇因於為了要讓牲畜長得快而大量施打的抗生素,導致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傳染給人類。但更大部分的原因則是來自人類不當使用抗生素,接著微生物由人傳染給人。在這個突變和傳播的過程中,微生物不斷晉級到下一級,直到它們擁有強力的新武器,使它們所向無敵。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遲早我們會來到一個後抗生素時代,我們在醫療進展方面將退回一世紀以上。其實人人都可以盡一己之力,減緩這樣的趨勢,只要在罹患支氣管炎、一般感冒、非鏈球菌咽喉炎的喉嚨痛,或者只是流鼻涕時,不要用抗生素,還有在醫師開抗生素給你要「殺死」而非「傷害」病菌時,要服藥到療程完畢。貧窮及社會不公 造成公共衛生低下、增傳染病風險不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宏觀因素,會增加我們面臨新興傳染病的風險。這些因素中,最有影響力的並非科學,而是政治。政治造成貧窮和社會不公,使某些人較容易遭感染,而某些人相對則否。政治促使戰爭和飢荒、脆弱的公共衛生系統,以及生物、化學和輻射物質恐怖主義。非洲和中東的政治紛擾,使得人民流離失所,冒著傳染病的危險大舉移居,社會失望和不公使沒有公民權的個人和團體犯下生物恐怖主義的罪行。(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