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嬰兒時期長期便祕到5歲 女童腸子塞滿大便

嬰兒時期長期便祕到5歲 女童腸子塞滿大便#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家小孩也有便秘的困擾嗎?那可要多多注意了,台北就出現一名五歲大的女童,自嬰兒時期,家長就發現有便秘情況產生,但卻未進一步的積極處理,導致女童的直腸塞滿大便,進而產生「美乃滋效應」,也就是腸子壓力,大過肛門口的控制力道,大便宛如擠美乃滋一般,使得女童時不時就會發生滲便問題,讓她頻繁出現便味,一天要換好幾條褲子,直到家長帶至馬偕醫院小兒外科進行腸胃管理後,才解除天天滲便好幾次的困擾。孩童四歲後不能自主排便 要當心馬偕醫院小兒外科魏晉弘醫師表示,這位女童送來醫院時,一度以為是先天性巨結腸症,但進行一連串檢查後,發現是長期便秘所致,腸子都塞滿了大便,他指出,若孩子超過三周以上,出現便秘問題,大便呈現顆粒狀,且孩子排便時肛門會出現疼痛甚至出血問題,就要積極處理。他進一步表示,三歲以上的孩子,對於排便通都有應變的能力,若四歲以上還不能自主排便,常常有滲便問題,則需檢查是否為無肛症、先天巨結腸、脊椎疾病或自發性便秘的問題。魏晉弘醫師說,女童經腸胃管理後,排便問題就解決了大半,他解釋,腸胃管理是指自己做自己腸胃道管理的主人,以人工的方式,進行灌腸或藥物治療,進而讓便秘的問題解除,其原理是,當食物一路從胃到小腸進入大腸時,大約是半天的時間,但到了大腸後,因為大腸蠕動異常緩慢,讓糞便到直腸需要24~48小時,所以如果一天用一次的灌腸將腸子裡的糞便清理乾淨,清理完後,每24小時,用一次灌腸,就可以解決便秘問題。對此,馬偕醫院營養科課長蔡一賢也提醒,兒童便秘常因為飲食中多為精緻食物,或加工食品,缺乏足夠的纖維及水分的攝取而導致,有些孩子甚至長期待在電視前或電腦桌前,「懶得去廁所」,失去如廁時間,長期下來才發生便秘問題,蔡一賢提出日常生活便秘解藥給民眾參考,幫助孩童遠離便秘困擾:1) 水果/蘋果、木瓜、熟香蕉、奇異果、葡萄、梨子、桃子。2) 豆類與蔬菜/碗豆、紅豆、綠豆、皇帝豆、白花菜、菠菜。3) 全穀類/糙米、地瓜、燕麥片、全麥麵包。4) 益生菌食品/優酪乳、優格。5) 多多補充水分。

長期便秘 小心大腸癌上身

長期便秘 小心大腸癌上身#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有便秘困擾嗎?長期大不出來,要小心大腸癌找上你!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張家崙醫師表示,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儲存食物消化後不需要的廢物和水分,產生糞便後加以排除,所以長期便秘,會將毒素累積在體內,很容易產生病變。張家崙醫師說,長期食用高卡路里食物、攝取過多紅肉及飽和脂肪、喝酒、吸煙、久坐不動與肥胖者,都是罹癌的高危險群;建議他們留意大便習慣、並定期作糞便潛血檢查,此外也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和高油脂食物,並每天規律運動來降低罹癌風險。張家崙醫師解釋,大腸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需透過篩檢才能早期發現,目前可藉由糞便潛血檢查來得知是否患有大腸息肉或不正常出血的情形。另外,民眾也可留意大便習慣是否開始改變,或是有食欲降低、體重減輕、虛弱、腹痛甚至下消化道出血的情況,這可能都是大腸癌的警訊。糞便潛血檢查 提早發現大腸癌、息肉大腸若有腫瘤或息肉造成的出血,會附著在糞便上,因此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提早發現大腸癌,準確率高達6~8成。所以醫師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確保健康,若檢查出現異狀,要立即到醫院接受全大腸鏡檢查,進一步確認。

樂閱讀/壓力是慢性腹瀉或便秘的成因?

樂閱讀/壓力是慢性腹瀉或便秘的成因?#便秘

因為壓力引起的過敏性腸症候群(IBS)雖然不若癌症或心肌梗塞那般會危及性命,卻困擾著許多人。何謂IBS?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的人,你知不知道在早晨的巔峰時段,有很多人會急匆匆地衝進車站內的洗手間?從洗手間裡的個人便室鬧客滿的情況來看,鐵定是有人在裡面排便,鐵青著臉衝進來的人們都有罹患IBS的嫌疑。今天一整天又得窩在電腦前面嗎……?只要一想到這件事,自律神經就會受到刺激,下腹一帶便開始咕嚕咕嚕作響,落到非得趕快中途下車不可的窘境。也許是為了體貼這種人的需求吧!甚至有網站把車站內的洗手間位置和個人便室的數量都標示出來,就算沒有IBS的問題,這樣的資訊在我們外出時也有頗多的助益,是很寶貴的資訊。這種IBS的病症屬於機能性的疾病,就算做內視鏡等檢查,也看不出外觀上有什麼異狀。卻有長期腹瀉、排出像羊糞一般又硬又小的糞便、便秘和腹瀉的現象反覆交互出現、伴隨嘔吐或放屁的狀況出現。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是因為一旦承受壓力,人體的副交感神經就會活絡起來,企圖排除壓力的成因,因而引發排泄反射。當與控管焦躁或憂鬱等感情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的分泌量過少時,交感神經就會居於優勢。相對地,如果分泌量過多,也會出現像IBS一樣的症狀。要言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血清素是由一種叫色氨酸(tryptophon)的胺基酸所合成,所以因為節食而鮮少攝取蛋白質的人,最好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飲食內容。最近有些醫生會開立可以抑制血清素分泌的血清素三型接受器之拮抗劑(the serotonin type 3 receptor antagonist)給患者,但是有更多的情況是醫生認為「過敏性腸症候群不是病,不用放在心上,」因而只開了便秘藥或止瀉藥給患者。這種病不會直接要人命,所以姑且不說消化系統科的內科醫生了,忽略這種症狀的醫生也不在少數。可是,據說在先進國家,罹患IBS的人多達10至20%之多,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至二人受腹內環境的惡化所苦。對當事者而言,肚子有一點狀況不但讓人感覺不舒服,如果在電車上晃著晃著就積了一肚子氣卻又不能放屁或者突然產生了便意而感到驚慌失措時,就會形成一連串的壓力。每天過這樣的生活實在不甚舒服,生活的品質(QOL)也會大幅下降。而且據說IBS不但有火燒心、食欲不振、噁心等消化器官方面的症狀,還會併發頭痛、暈眩、月經症候群、手腳冰冷、疲勞感、不安感、失眠、焦躁感、恐慌症發作或憂鬱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我認識的人當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本文作者/岡本裕)(摘自/九成疾病可以自癒/天下雜誌出版)

樂閱讀/靠飲食與運動 改善便秘

樂閱讀/靠飲食與運動 改善便秘#便秘

運動不足與食物纖維不足等,因生活習慣造成便祕的情況下,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靠一點一滴的努力,就能讓症狀出現驚人改善。我們就來試試看吧。1)飲食要注意的是食物纖維與水分/說到有預防便祕效果的食物纖維,大家就會聯想到蔬菜,不過卻有出乎意料的盲點。其實番茄與黃瓜、萵苣等並沒有含多少食物纖維。對預防便祕更有效的,是納豆與豆腐等豆類。比方說萵苣100公克左右的食物纖維量為1.1公克,納豆則有6.7公克。拿蔬菜與豆類來比較,即使是同樣的量,食物纖維量的差距仍有6~7倍。另外,為了保持糞便的水分,你要積極攝取水、牛奶、蔬菜汁。加了酒與咖啡因的咖啡與紅茶、綠茶,反而會減少糞便中的水分,所以必須有所節制。除此之外,對便祕有效的食材有洋蔥、蘋果、醋。最近則有報告指出白米與碳酸飲料對便祕有效果。反之在水果中,葡萄與柿子所含有的單寧酸這種成分為止瀉的原料,有將糞便硬化的作用,要特別注意。2)做促進腸道蠕動的運動/如果是平時運動不足的人,只要慢跑就夠了,做促進腸道蠕動瑜伽與體操也有效果。3)養成排便習慣/每天一次,在同樣時間去上廁所,讓排便習慣化是很重要的。在嚴重便祕的情況時,再考慮使用瀉藥。另外,也要再調整排便時的姿勢與使力的方式。(本文作者/森田豐)(摘自/不該忍耐的18種健康警訊/遠流出版)

久坐當心便祕上身 桑葉茶助你體內環保

久坐當心便祕上身 桑葉茶助你體內環保#便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上班族常感到忙碌、壓力大,有時三餐都無法定時定量,不僅會破壞消化系統運作外,而「久坐不動」成為生活習慣,體內穢物日積月累將會導致各種疾病產生。體內環保做得好,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健康!桑葉茶在中醫上被視為重要材料,於日本鎌倉時代最早的茶書兼藥書「喫茶養生記」已經有詳細記載。將曬乾的桑葉製成茶飲用則「腹中百病不生,身輕心亦和」,能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新陳代謝、防止肌膚老化。曾任馬偕醫院孫美芬護理師表示,能做好體內環保,這是由於桑葉中含有膳食纖維、抗氧化的黃酮類物質、鈣、鉀、鎂等礦物質及鐵、鋅、胺基酸等,還有特殊DNJ成分,高成分能阻斷小腸對醣吸收過多,因此能阻止其轉變為脂肪,對便祕、水腫與減重都有幫助。另一項則是有「東洋參」美譽的牛蒡,日本人常年食用牛蒡根部。因牛蒡其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進而幫助排便,降低穢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孫美芬護理師指出:牛蒡有利尿、消積等藥理作用,對風熱感冒、咽喉腫痛也有功效;中醫則提醒,牛蒡屬於寒性,容易脹氣或是腹瀉者不宜多食。

腸道要健康 首要甩掉腹瀉與便秘

腸道要健康 首要甩掉腹瀉與便秘#便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是不是時常便秘,又或者動不動就急性腹瀉?要小心,你的腸道可能不太平衡喔!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林聰蓉醫師表示,人體的消化系統掌管人體健康與否的關鍵,若是腸道好壞菌種失衡,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引起便秘或腹瀉的可能。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攝取膳食纖維,養成定期排便及運動的習慣,或者長期補充益生菌,如比菲德氏菌、乳酸菌等好菌,有助恢復腸道的好壞菌平衡。腸道壞菌多於好菌 容易引起急性腹瀉為什麼腸道的好菌要多於壞菌?林聰蓉醫師解釋,原因就在於腸道環境原本就佈滿許多細菌,而要維持腸道良好的消化與排泄功能,就必須擁有一個益菌多、壞菌少的腸道環境。一旦腸道細菌菌種失衡,壞菌多於好菌,輕者可能引起肚子痛或急性腹瀉的困擾,重者可能連帶影響人體的免疫力及抵抗力,像現代人的過敏體質,很多就是因為腸道菌種失衡所導致。林聰蓉醫師對此說明,一般在治療時常腹瀉的病患,除了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外,多半都會開藥物輔助,但因藥物效果較強烈,不適合長期服用。比菲德氏菌 有助改善便秘、脹氣、腹瀉的困擾一般常說的益生菌大部份為乳酸菌屬的A菌及比菲德氏菌屬的B菌,乳酸菌主要分佈在小腸內,而厭氧的比菲德氏菌,則多分佈在氧氣濃度較低的大腸裡。一般人體大便的形成與囤積在大腸段,因此補充能幫助平衡大腸的益生菌,對便秘及腹瀉的症狀會有所幫助。此外,林醫師補充,許多研究都指出,益生菌有助於保養腸胃道的健康,若是單純針對腸道細菌失衡的病患,就可適時補充益生菌,但因作用較溫和,須經長時間的定期服用,才能有明顯的成效;尤其是能改善便秘、脹氣、腹瀉的比菲德氏菌,有助增加人體的抵抗力,但因多數益生菌無法通過胃酸或膽鹼,還沒發揮效果就先陣亡,建議挑選有晶球或其它耐酸技術的益生菌,才能在腸道內存活發揮效果。腹瀉應趁早至消化胃腸科報到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林聰蓉醫師說明,腹瀉原因有很多,部分患者是一有壓力就容易拉肚子;有些人是才剛進食,下一刻就要到廁所報到的腸躁症;而有些人則是因為腸道菌種失衡,壞菌多於好菌所引起的腹瀉,不管原因為何,建議趁早至消化胃腸科報到,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治病的上上之策。此外,民眾平時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應多攝取膳食纖維,養成定期排便、運動及多喝水的習慣,才能杜絕腸胃道疾病找上門。

三成中年人便秘 生活壓力大是主因

三成中年人便秘 生活壓力大是主因#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便秘不是病,解不出來要人命」,報告指出,國內40歲以上成人有3成的人有便秘的症狀,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鴻運指出,飲食習慣改變、缺乏運動、年齡65歲以上、壓力大都是便秘因素,此外無視排便反應、藥物、疾病也會引起便秘。陳鴻運指出,外食人口越來越多,胃痛、便秘患者已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再加上近年來減重人口激增,許多人因長期減重引起腸道生理機能失常,又因現代人多以肉食、加工精製食品為主,纖維攝取普遍不足,導致腸道蠕動變慢,其中便秘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之一,它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便秘超過兩週者就要主動就醫根據中華民國旅遊醫學會所進行的國內成人健診個案「便秘問卷調查報告」指出,有30.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狀,引發便秘的原因以生活壓力排名第一,其餘依次是焦慮煩燥、情緒不安、飲食習慣等。陳醫師建議,便秘超過兩週者就要主動就醫,若便秘持續超過三個月,將有可能引起痔瘡、脫肛以及食慾不振、倦怠無力等,要改善症狀平時可多攝取含纖維的食物、多喝水並養成規律的如廁習慣,若與疾病有關可考慮配合使用緩瀉劑,但仍需醫師開立處方為宜。

3種徵狀告訴你:寶寶便秘了!

3種徵狀告訴你:寶寶便秘了!#便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出生剛滿三個月的融融,最近常因排便問題而脹紅臉哭鬧,爸媽很是心疼。原以為只要更換配方奶粉的品牌就能改善,沒想到竟使便秘問題更加嚴重,最後才求助醫師。台北長庚醫院小兒科醫師程劭文表示,家長若發現自己的寶寶在排便時有以下三種狀況,應馬上求助醫師:(1)經常有不正常的用力且伴隨臉部脹紅、(2)長達5天沒有排便、(3)大便太硬等問題。提醒家長,千萬不要任意更換奶粉品牌,否則可能造成寶寶腸胃道更不適,便秘問題反而會越嚴重。寶寶便秘問題多為「功能性便秘」引起程劭文醫師表示,大部份的寶寶都有便秘的問題,原因除了少數經檢查判定為病理性便秘,而必須透過外科手術才能徹底治癒外,多數則屬於和日常生活作息及飲食脫離不了關係的「功能性便秘」。他解釋,在嬰兒時期會因為寶寶害怕排便疼痛的感覺所以會自己刻意的忍便,如此反而造成糞便滯留腸道的時間拉長,使糞便中的水分被大腸吸收而變得乾硬。也有部分原因是配方奶中的成分不好消化,如:棕櫚油、奶水濃度調錯或奶量太低等問題,造成食物殘渣較少、延長排便的時間而導致。家長自行更換配方奶 反使寶寶便秘問題更嚴重「發現寶寶便秘換個配方奶就好了?」程劭文醫師說明,很多家長一發現寶寶有便秘問題,最常犯的錯就是自行任意更換奶粉品牌,其實正確作法應是立即求助醫師,找出寶寶確切便秘的原因。像是寶寶明明對牛奶蛋白消化不良或有乳糖敏感的問題,就應是選擇好吸收的優化水解乳清蛋白,或是避免過多乳糖刺激的低適乳糖配方,同時添加能幫助消化道蠕動的寡醣,例如:半乳寡糖(GOS),才有助改善寶寶的便秘問題。若家長不了解寶寶便秘的問題而自行更換奶粉,選錯營養反而造成寶寶腸胃更不舒服,便秘問題更嚴重。「面對無法完整表達的嬰幼兒,家長應格外留意寶寶的便秘徵兆。」程醫師呼籲家長,寶寶大部分的便秘問題與家長選擇錯誤的配方奶有關,一旦發現寶寶有便秘問題,一定要立即求助醫師,千萬不要自行任意更換奶粉,否則長期的便秘恐會導致寶寶的食慾縮減,甚至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至於六個月以上的寶寶若有便秘問題,則建議在寶寶的副食品中添加豆莢類、番茄等高纖維的蔬果,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以幫助減少便秘問題產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