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兒童慢性腹痛 常見大便硬如羊屎

兒童慢性腹痛 常見大便硬如羊屎#便秘

兒童慢性腹痛或叫做反覆性腹痛,指的是每月至少一次腹痛持續三個月以上,且腹痛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的作息或上課。1950年代Apley統計4到16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中有10~15%的人有慢性腹痛,中學以上更高達20%。Hyams統計507位青春期青少年發現有13~17%的人每週至少腹痛一次,但只有一半找醫生吃藥或進一步治療,可見這是一個常見卻也常被忽略的問題。臺安醫院小兒科 - 方旭彬醫師表示,慢性腹痛可大分為器質性或功能性腹痛。器質性腹痛指的就是腸胃或其他器官構造真的有潛在問題所造成的腹痛,通常在詳細身體檢查、抽血、或影像檢查可找出異常,Hyams統計227位有慢性痛的兒童有三分之一可找出潛在的問題,例如發炎性腸道疾病、醣類吸收不良、消化性潰瘍、或麥麩蛋白過敏等等。功能性腹痛多無器官構造的異常,抽血檢查也正常,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多,女生在8歲以後急速增加,9歲達到高峰,之後緩慢下降,男生則有5~10歲及14歲兩個高峰。方旭彬醫師指出,有功能性腹痛的小孩是真的痛,不全然等於精神性的假腹痛,但與一些情緒與週遭環境有關,通常有慢性反覆功能性腹痛的小孩,個性比較膽怯、緊張、或憂鬱,通常比較要求完美或凡事拼命去做,家中排行以老大或老么較多,情緒上的壓力比較大,常會影響到上課而常常缺席,這些孩子的爸媽多有要求絕對服從或過度體罰的情形,甚至有40%的慢性腹痛兒童有父母離婚或暴力的問題,家人也比一般人有較多的身體毛病而就醫。而功能性慢性腹痛的兒童多半是大於五歲,腹痛通常是陣發性的,痛的部位可以分部在上腹部、肚臍周圍或下腹部,可以是悶悶地痛、尖銳地痛或者絞痛,痛比較少放射到其他部位,與活動、吃飯、或排便較無直接關聯,兩次腹痛之間卻又安然無恙。器質性腹痛恰恰相反,多小於五歲以下兒童發生,通常有發燒、體重減輕、關節痛、噁心嘔吐、便秘、腹瀉或血便,頻尿或血尿等相關症狀,腹痛若是放射到肩膀背部或四肢更是要小心,遠離肚臍以外的腹痛也要懷疑是器質性的腹痛,應該趕緊找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找出病因。方旭彬醫師說,在小兒腸胃科的門診當中,最常見造成兒童慢性腹痛的原因,當屬慢性頑固性便秘,雖然詢問爸媽小朋友的排便情形都說每天有大便,但仔細做肛診甚至X光檢查才赫然發現滿肚子充滿了大便,硬如羊屎,再仔細一問才發現小朋友多有偏食不愛吃蔬菜水果的壞習慣。有時腹痛合併有每天多次疑似腹瀉的症狀,乍聽之下以為是腸炎,仔細一問才了解是小朋友不自主大便失禁在內褲上的情形發生,這是因為靠近肛門口的直腸內已經被如硬石般的糞塊阻塞,上端較糊較軟的大便堆積到一個程度便像土石流般從這些糞塊的縫隙中滲出,如果誤當作是腹瀉而開給止瀉藥吃,反而會使病情更為加重。有慢性腹痛的小朋友檢查出有便秘合併糞便阻塞的問題,並不能立即排除其他問題的存在。通常方醫師的做法是先從飲食、排便習慣、藥物三管齊下,儘量使病童的排便順暢份量增加,並請家長配合做排便及腹痛次數的記錄,如果腹痛的頻率隨著排便狀況的改善而減少甚至消失,則大致可判斷其慢性腹痛為便秘所引起。如果便秘改善了腹痛仍持續,甚至有持續的上腹痛、氣、胃酸、心窩灼熱、黑色大便等異常症狀,就應該進一步做超音波甚至胃鏡,以找出其他的病因。去年有一位三歲的小男生,起初以便秘及夜間腹痛表現,做完所有檢查遍查找不著原因,吃的軟便藥便秘改善仍舊喊痛,直到出現尿失禁及下肢無力,緊急做核磁共振掃描才赫然發現是脊髓腫瘤。另外有兩位四歲的小朋友,一開始是好幾個月的便秘,吃藥改善,排便後腹痛依舊,胃鏡檢查後發現在十二指腸有類似鵝卵石般的十二指腸淋巴結節增生,其中一位合併有出血,經過兩個多月的特別治療才康復。在此提出來方旭彬醫師提醒大家,不要輕忽了孩童的慢性腹痛,有了上述的異常,應該向醫生講明症狀,詳細檢查才不會遺漏了嚴重的潛在疾病。

寶寶便秘?還是腸套疊?傻傻分不清

寶寶便秘?還是腸套疊?傻傻分不清#便秘

有位孩子兩歲半最近因為肚子痛就醫,懷疑是腸套疊,就為他做了超音波檢查,後來又灌腸了幾次,每次灌過腸就好一點。家屬問道:「腸套疊是什麼情形,應該怎樣徹底治療?」臺安醫院小兒科 - 卓瑩祥醫師表示,要證實是否有腸套疊,除了超音波之外,通常還必須做鋇劑攝影,將鋇劑由肛門注入做大腸攝影,來判斷是否有腸套疊。如果真有腸套疊,此一檢查可以看到套疊的地方,在檢查中即由肛門用水或空氣去灌腸,以大的壓力使腸套疊處灌通。如果腸套疊很嚴重,放射科的醫師無法灌通時,便需要外科手術,而不會再反覆的灌腸,因為嚴重的腸套疊容易造成壞死、套疊處越來越腫大,反覆的灌腸容易使其破裂。這名小患者的情況藉由反覆灌腸,把積聚的糞便清乾淨,應該只是嚴重的便秘,而不是腸套疊。卓醫師指出,腸套疊最常發生在幾個月大的嬰兒身上,二歲多的孩子已經比較少見。腸套疊比較容易造成突然的劇痛,而且疼痛不止(如果未將套疊處解開,就會一直痛下去),即使像陣痛一樣,休息不痛的時間也很短暫;患者會嘔吐得很厲害、糞便帶血黏黏像果醬,與便秘時的便中帶血絲不同。另外,便秘時的疼痛,可能會休息很久才又痛一次,甚至隔天才又覺得疼痛。兩者的症狀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對於常因便秘而疼痛的孩子,如果曾經就醫且確定是便秘,卓醫師建議,家長平時多給與高纖維食品、青菜、水果、多補充水份等,疼痛時只要處理得當,不必過度緊張;但如果是極少肚子疼痛的孩子突然發生腹部劇裂疼痛,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了。

血便當痔瘡!?不要輕忽大腸癌的可能性

血便當痔瘡!?不要輕忽大腸癌的可能性#便秘

根據統計,大腸直腸癌患者大約有一半的人都有血便現象,另一半的人完全沒有症狀。雖然有血便的人不一定是大腸癌所引起,絕大多數是因痔瘡、肛裂、大腸憩室炎等下消化道疾病,或是胃潰瘍、胃出血等良性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在台灣,大腸直腸癌有逐年增加及越來越年輕化趨勢,有血便問題最好還是找醫師診治,千萬不要自以為只是痔瘡問題,尤其是五十歲以上病患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好發族群更要小心,才不會喪失治療良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李秉翰表示,除了血便問題要找醫師診治外,另外有一半大腸癌患者是完全沒有症狀,這些人要靠大腸癌篩檢方式來早期發現。目前除了五十歲以上成人在社區篩檢中有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外,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健康檢查也有包含這個項目。糞便潛血陽性患者,同時併有內外痔問題人也不少,這些病患直覺反應常是:血便是因內痔或外痔所引起。李秉翰指出,該院之前就曾遇到一位72歲女性病患,平常生活都很正常,沒有血便、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或排便習慣改變等問題。在老人健康檢查時發現有內庤問題,糞便潛血則呈現陽性反應。病患對於糞便潛血結果表示是因多年內痔關係,醫師詢問家族史發現她的女兒有大腸癌病史,建議其作大腸鏡檢查,結果在距肛門口18公分結腸處,發現一個1公分大的腫瘤,病理切片顯示為惡性大腸腺癌,雖然術前電腦斷層顯示未有擴散現象,但開刀後的淋巴病理切片顯示已有轉移,為大腸癌第三期。在後續幾次放射治療及12次化學治療後,目前恢復情況良好。李秉翰強調,由於醫療科技進步,即使是大腸癌第三、第四期患者,在手術配合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下也有很高存活率。他在此呼籲,有血便症狀病患固然要多加注意,即使完全沒有症狀,也不能忽視大腸癌找上門的可能性。根據1997年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對於50歲以上無症狀的一般危險群,每五年應做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及每年作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對大腸癌術後患者,一年內應再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後至少每三年作一次大腸鏡檢查。兩位一等親或一位小於60歲以內一等親,患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個人,應於40歲前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後每五年檢查一次。其他等親之家屬罹患大腸癌者,可考慮50歲以前接受篩檢。李秉翰提醒民眾,平常要預防大腸癌,除了飲食要注意多吃青菜水果等高纖食物外,應盡量避免多餐完全肉食、過多動物性脂肪或容易烤焦的炭烤類食物。此外也要戒菸戒酒,平日多運動,保持正常作息不熬夜,適時舒壓與每日排便習慣。他說,當有血便現象、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有長期形狀變細現象時,要及早就醫。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個人也要接受建議,定期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一但有問題時才不會錯失治療良機。早期大腸癌並非絕症,治癒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愈早發現,治癒率愈高。

久坐不動上班族 易誘發痔瘡

久坐不動上班族 易誘發痔瘡#便秘

現代人由於工作的關係,生活忙碌緊張、飲食作息不正常,連帶也使得排泄不順暢,便秘、拉肚子的狀況更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光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表示,由於便秘、拉肚子都會使肛門在用力過度的情況下,造成血液循環不好,久而久之就形成痔瘡。李彥志醫師指出,痔瘡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上班族長時間久坐,懷孕婦女因骨盆腔壓迫造成血液循環不好,都可能是誘發痔瘡的原因,在門診中時常可看到因排便出血而心生恐懼的患者前來求醫的例子,患者主訴多半是如廁後用衛生紙擦拭時擦出血漬,嚴重者甚至鮮血直接滴在馬桶上,因此患者多半懷疑自己是否得了癌症而趕緊前來就醫,醫師指出,其實這些症狀大多是內痔的表現,因為肛門齒狀腺內無痛覺神經,患者並不會感覺疼痛;相較之下,如果痔瘡長在肛門齒狀腺外,形成外痔,由於腫脹且有痛覺神經在患部而讓患者痛苦難耐。李醫師進一步指出,痔瘡依嚴重程度分為四度,第一度是解便時有血,但尚無脫垂的感覺;第二度是解便時發現肛門有東西脫垂出來,但會自動縮回;第三度則是痔瘡會脫垂出來,要用手推回去;最嚴重的是第四度,痔瘡脫垂出來而且用手推不回去。通常第一度的症狀可以藉由飲食習慣的改變,例如:多食用高纖食物、多喝水,溫水坐浴,或使用藥膏與栓劑來改善治療,若改善效果有限,還可以施打硬化劑,讓痔瘡結疤硬化;若為第二度的話除了施打硬化劑之外,還可以使用橡皮筋結紮讓痔瘡脫落,再嚴重者醫師就會建議以開刀切除。由於目前醫療技術的進步,相較於傳統手術,新式的痔瘡環狀切除術更可為怕痛、沒時間的民眾提供另一項治療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發生痔瘡的年齡主要以年紀較大的病人為主,不過門診中亦可以看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長痔瘡的案例,醫師指出,如果熬夜、口乾舌燥、常吃辛辣食物,例如:麻辣火鍋,都會造成血管組織充血情形,更容易引發痔瘡的產生。因此李醫師提醒民眾,預防痔瘡的方法除了多吃高纖食物、多喝水有助排便外,多運動可幫助腸胃蠕動,同時上班族記得不要長時間坐著,應該每一個小時起來活動活動筋骨;除此之外,記得養成每天定時上廁所的習慣,但不要邊看報章雜誌邊上廁所,以免蹲太久造成血液迴流不好,更容易引發痔瘡。

產後中醫調理之產後憂鬱

產後中醫調理之產後憂鬱#便秘

生產是人生喜悅的事,但產後的生理不適、哺育嬰兒的壓力、生活習慣改變、夫妻關係…等因素,往往讓產婦出現緊張、焦慮、憂鬱…等情緒或精神症狀,使得產後易於罹患“產後憂鬱症”。產後憂鬱症的發生比懷孕造成的糖尿病、子癇前症、早產等更為常見,但當前產後憂鬱症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懷孕期間動情素、黃體素增加以利子宮孕育生命,產後24小時內,母體荷爾蒙發生急劇的變化,身體由妊娠狀態轉變成哺餵胎兒的情形;胎兒分娩過程產婦心理緊張跟壓力以及娩出後身體的疼痛;加上產後面對哺餵胎兒的錯綜複雜情感,以及元氣損傷使得產婦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伴隨失眠、頭痛、多夢、疲倦等或輕或重的症狀。輕微產後憂鬱約在產後第2-3天出現,2-6週內完全恢復;較嚴重會持續半年甚至更久,有一成左右的婦女甚至必須藉助精神科藥物控制,不僅產婦本身受煎熬,胎兒及家庭都跟著受罪。臨床上多用甘麥大棗湯加酸棗仁、百合等讓媽媽情緒平穩,能得到較好的休息,有較多的體力可以處理寶寶及家庭裡調適問題,發現效果不錯,很少有出月子後還回診抱怨睡不好的。產後第三天以後會開始有盜汗的情形,多因產後氣血虛,陰虛出汗,甘麥大棗湯加地骨皮、知母、牡丹皮,氣虛者加黃耆,火旺的加黃芩、黃連。因為懷孕期間下腔靜脈壓迫,產後大便秘或痔瘡的媽媽很多,加麻子仁、柏子仁等潤腸多能有效。此外頭痛的媽媽也不在少數,雖然大部分都認為產後洗頭已經不是禁忌,但是臨床仍發現坐月子中間洗頭易造成日後頭痛,因此會加荊芥、防風、薄荷、川芎、白芷等袪風解頭痛。傳統醫家大部分認為產後大虛,不應用寒涼藥物,甚至一般人認為坐月子要吃全酒料理,薑跟麻油更是不可少,但是在月子中心看到的媽媽似乎不是這麼回事,很多人是不能吃這些溫熱食物的。個人推測與生活型態的改變,營養物質充裕造成體質的改變以及台灣溼熱的氣候影響有關聯。(本文作者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 - 陳玉娟醫師)

長期便祕易引發腸癌

長期便祕易引發腸癌#便秘

大腸長度約一百二十公分到一百六十公分,是腸道中最容易生病、好發癌細胞的位置,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國內罹患結直腸癌人數,在九十五年首度破萬,超越肝癌,躍居十大癌症首位。高油脂、多肉食,過度西化的精緻飲食,很容易就造成便祕。當大便停留在體內,毒素日積月累,就容易引發體內腸道的癌症病變。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賴煌仁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已不只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像在中部就有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國二學生個案,因為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每天都會吃學校附近的烤香腸,結果年紀輕輕便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末期,錯失醫治的黃金期,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大愛電視台「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將在二十日晚間邀請賴煌仁醫師與主持人花蓮慈院主任秘書梁忠詔探討保健腸道的方法,並在生活中注意腸道的變化。賴煌仁醫師也將以小倩與秀枝阿嬤的這二例個案故事,說明大腸直腸癌的預防與治療,希望鄉親能在忙碌高壓的生活之餘,時時注意身體狀態與變化,與健康的腸道和平相處「腸腸久久」。

『三要二少』飲食準則 協助腸胃健康從根本做起

『三要二少』飲食準則 協助腸胃健康從根本做起#便秘

失業率攀新高,竹科人腸胃亮紅燈!根據『竹科人腸胃警報大調查』發現,竹科人壓力大腸胃問題多,其中以「消化不良」、「便秘」、「胃脹氣」高居腸胃問題的前三名,根據估計,竹科人每年上吞千萬顆胃藥,下塞七十萬顆甘油球解決腸胃問題。根據調查中發現,近八成(79%)的竹科人表示有胃不舒服的問題,其中竟有一成五(推估約15,000多位)的竹科人,每月長達半個月飽受胃不舒服的困擾,已對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嚴重影響。除了胃部問題外,調查中也同時發現,有五成四的竹科人有便秘困擾,而大部份的竹科人認為便秘是小事不需就醫而置之不理,並有高達三成三的人使用甘油球來改善便秘問題。書田診所家醫科何一成主任表示:「竹科人的三大腸胃症狀背後可能都隱藏著腸胃的疾病,輕者如胃發炎、胃潰瘍等,嚴重也可能是胃癌、大腸癌等所導致的徵狀。一般人在胃不舒服時自行服用胃藥與排便困難時使用甘油球的方式,都只能暫時舒緩症狀,但這都是治標而不是治本的解決方式,若腸胃不適狀況持續發生,除了就醫找出真正病因外,同時也要從改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以及維持腸道菌相平衡做起,攝取可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數量的飲食,以降低發生胃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的機率,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例如:國內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補充含雷特氏B菌之優酪乳500CC,能增加人體腸道中的益生菌雙叉桿菌與乳酸桿菌,增加排便次數並有效改善便秘,此外另有研究顯示,雷特氏B菌可協助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數量。營養師王伯玲營也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而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症狀,建議可遵循『三要二少』的飲食準則,包括:要補充益生菌、要多攝取新鮮蔬果、要多攝取纖維質,以及少油炸、燒烤食物與少刺激性食物。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相關的飲食攝取,以達到腸胃健康的維持。」

醫師現身說法 呼籲重視大腸癌定檢!

醫師現身說法 呼籲重視大腸癌定檢!#便秘

忙碌生活中,每天照顧患者健康的醫師,及長期奉獻公益活動的柴松林教授,卻也忽略健檢,差點讓健康亮紅燈。為了呼籲國人重視大腸癌防治觀念,北醫附設醫院吳志雄院長、前院長潘憲教授及柴松林教授,三位名人名醫,這次一同攜手,獻身公益,以自己透過定檢,早期發現大腸息肉並接受治療,降低罹癌風險的定檢經驗,呼籲國人絕對不能忽略定期檢查。北醫附設醫院吳志雄院長提醒民眾健檢的重要,吳院長每日忙於管理院內事務、奉獻醫療,經院內醫護同仁提醒,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發現大腸息肉,還好提早發現,立即處理,避免大腸息肉轉變為癌症的機會。行醫近40年的北醫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潘教授,畢生都在幫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日前由於太太要求陪同一起做大腸鏡檢查,為了愛太太而答應要求,做了生平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竟也發現大腸息肉,並作立即處理。潘教授以身為權威醫師,向民眾宣導定檢的重要,更具有說服力。柴松林教授,平常將所有心力奉獻環保,公益,忙碌的行程,卻忽略定檢。日前在夫人細心提醒催促下,到醫院定檢,檢出有大腸息肉,並安排切除,這次柴教授再次奉獻公益,以自己親身體悟,呼籲國人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