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桿菌

打久就失效?肉毒不純美麗不存!

打久就失效?肉毒不純美麗不存!#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調查,2014年全球微整療程執行超過1,000萬次,而光是肉毒桿菌療程就施打近500萬次,如此熱門的療程,卻有消費者指出,原本效果可維持半年,但現在只能撐1、2個月?難道肉毒桿菌打久註定失效?開業醫師趙彥宇表示,若肉毒桿菌含有太多來自細菌、與肉毒桿菌素作用無關的複合性蛋白質,易使身體產生抗藥性影響成效。逾1成肉毒桿菌治療後 檢測出抗體《神經傳導期刊》研究發現,逾1成患者使用肉毒桿菌治療疾病後檢測出抗體,甚至有人對肉毒桿菌完全免疫,趙彥宇醫師解釋,當今肉毒桿菌微整與美容療程的施打劑量不亞於疾病治療,若含有太多與肉毒桿菌素作用無關的複合性蛋白質,易使身體產生抗體與抗藥性,造成效果遞減情況。除了肉毒桿菌純度與抗藥性問題,包含施打劑量與醫師技術都可能影響療程效果,呼籲消費者在接受肉毒桿菌療程前就應主動和醫師討論,並堅守「3大不將就原則」: 1)諮詢純度與抗藥性問題/根據研究,肉毒桿菌產品所含的活性神經毒素與複合性蛋白質不同,而與肉毒桿菌素作用無關的複合性蛋白質可能產生抗體與抗藥性問題,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選擇高純度產品,保障治療成效。2)討論並確認施打劑量/肉毒桿菌的注射劑量會隨產品及施打部位而有所不同,醫師會根據專業,以及消費者需求與肌肉條件,給予合適建議,劑量不足,改善效果有限,若劑量過多,就容易發生像好萊塢女星「皮笑肉不笑」的僵硬表情。3)選擇合格醫師/消費者應選擇具有醫師執照,且接受完整專業訓練的合格醫師,同時醫師也須遵循治療準則與操作規範,此外,產品保存也是需要醫師留意的部分,如此一來才能確保療程品質,保障雙方權益! 

《減法醫美系列》情路好囧 3小動作好顯老

《減法醫美系列》情路好囧 3小動作好顯老#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隨著年齡增長,臉部肌膚膠原蛋白流失,開始出現紋路,對許多愛美女性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雖然老化是造成臉部肌膚紋路出現的原因之一,但日常生活中若常做「抬頭」、「皺眉」、「大笑」等動作,也會使「動態紋」提早發生!日前一名20歲的女大生,就因為動態紋的關係,使得整體看起來歲數很大,不僅常被誤認、情路也不順遂,所幸經過開業診所林菀玲醫師的幫助,改善臉部紋路,人也變的自信亮麗。 不甩動態紋 變靜態更難消林菀玲醫師表示,臉部皺紋、細紋大致可分為動態紋與靜態紋2種,所謂動態紋,是指因做表情而產生的紋路,常見的有魚尾紋、皺眉紋、抬頭紋、皺鼻紋等,但當臉部放鬆後,動態紋就會消失。而靜態紋是指不做表情時,也會存在的紋路,像是法令紋、眼下細紋等,主要是因為膠原蛋白流失,皮膚鬆弛塌陷,加上長期的動態紋路累積形成。因此,動態紋如果長時間不處理,紋路會逐漸轉成靜態紋,如眼後三叉狀的魚尾紋,眉頭上方兩道垂直線型紋路、或是凹痕的皺眉紋,及額頭產生的靜態抬頭紋等都是。肉毒桿菌治動態紋  少劑量、精準打 效果自然林菀玲醫師說,目前對於動態紋常見的治療方式,還是以肉毒桿菌為常見,當臉部肌膚注射肉毒桿菌後,施打部位周邊肌肉放鬆後,動態紋紋路跟著減少。早期注射肉毒桿菌的民眾,常會有個迷思,以抬頭紋來說,覺得施打後就是要讓額頭無法進行抬頭,直到抬頭紋完全消失,這樣才代表醫師技術好。林醫師解釋,現在醫美療程講求簡單、自然,以適當的劑量在適當的部位進行精準的施打,以少劑量的注射,改善紋路又不讓表情僵硬,才是較適合民眾的治療,也正符合打多不是好的「減法醫美」概念。 肉毒桿菌治療 你該知道的1要3不林菀玲醫師表示,所謂的「1要」,就是在治療前,對於肉毒桿菌選擇的重要性。台灣目前合法引進的肉毒桿菌毒素,主要為botox及dysport,二者在注射前皆需與醫師做充分溝通,甚至可以要求診所提供藥品紙盒序號,確認是否為原廠藥品。而所謂的「3不」,就是治療後要注意以下3點:1)因肉毒桿菌毒素怕熱,所以施打後盡量不要長時間在三溫暖及烤箱等地方,避免影響術後效果。2)治療後不要按摩,以防藥物擴散到非治療部位。3)不要短時間內重複注射,建議每次治療應該間隔3個半月以上。 林菀玲醫師也提醒民眾,做任何醫美療程前都應與醫師充分溝通,在醫師的選擇上,建議選擇駐診醫師,相較來的安全。不要選擇來路不明的藥物進行施打,也不要貪圖低價忽略品質,更不要抱持著打越多越好的迷思,避免得不到該有的術後效果,反而注射越多效果越不如預期。

新發現! 肉毒桿菌改善尿失禁

新發現! 肉毒桿菌改善尿失禁#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四十多歲的女性每天幾乎每小時都要解一次小便,晚上也是,嚴重影響睡眠,且平日會突然很想要尿尿的感覺,擋都擋不住,甚至走在路上就滴幾滴出來,使的她連門都不敢出,原以為是膀胱無力,後經醫師診斷為膀胱過動症。頻尿、夜尿以及急尿感 影響生活柳營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謝昆霖表示,頻尿、夜尿以及急尿感,也就是突然會有想尿尿的強烈感覺,嚴重者就會忍不住尿在褲子上,產生所謂的急尿性尿失禁,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卻十分顯著,擾亂工作或生活,甚至降低外出意願而開始變成宅男宅女,嚴重者還會不時尿失禁。目前的治療方式包括各種排尿行為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大約7到8成的病人都可以改善,但對於服藥後依舊嚴重尿失禁的病人,近年來已有新的治療方式,即膀胱內肉毒桿菌注射,謝醫師指出,一般人對肉毒桿菌的認知都是運用在美容醫學方面,且多施打在臉部。注射一次 可維持6到9個月而膀胱過動症的病人因為膀胱神經及肌肉過度敏感容易收縮,常無法控制地就把尿液逼出膀胱而造成尿失禁,因此利用肉毒桿菌抑制肌肉收縮的原理,透過膀胱鏡以長針把肉毒桿菌打入逼尿肌,降低其不自主收縮的頻率及強度,進而減少尿失禁的發生,此種治療一次注射大概可以維持6到9個月。最後謝昆霖醫師提醒,這種治療方式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有少數病人會因膀胱肌肉放鬆而尿不出來,而需要做自行導尿,或者因餘尿過多而發生尿路感染,但是只要跟醫生配合,往往不是太大的障礙。因此,如果有排尿方面障礙,甚至嚴重到尿失禁的病人,不要羞於就醫,讓泌尿科醫師幫忙重拾那份乾爽。

男腦中風合併肢體無力 靠肉毒桿菌舒緩!

男腦中風合併肢體無力 靠肉毒桿菌舒緩!#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一般提到施打肉毒桿菌素,都會聯想到改善細紋、煥回年輕肌膚等美容效果;不過,這名58歲李先生,因為腦中風合併左邊肢體嚴重無力,導致生活、復健受到影響;卻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治療,沒想到竟能改善疼痛,回歸生活!一年多前,李先生因為腦中風合併左邊肢體無力,雖持續接受復健治療,但左邊手腳肌肉僵硬卻日漸嚴重,甚至連復健都無法順利進行;在醫師建議下,他接受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治療,一個月後竟有所改善,目前已經可以回歸復健、正常活動。阻礙神經末梢傳遞 達放鬆效果對此,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黃康銘表示,腦部中風時會造成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導致肌肉張力無法傳遞,使患者肌肉僵硬、痙攣,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與復健,很容易發生關節僵硬、變形等情況。而注射肉毒桿菌素於目標肌肉,可阻礙神經末梢的訊息傳遞,使支配肌肉無法收縮,達到放鬆效果。黃康銘醫師說,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可幫助改善因肌肉張力太高引起的疼痛問題;接著搭配復健訓練,來幫助肢體功能與動作產生。他說,肉毒桿菌素注射後3~5天即會出現藥效,到了第3至4個月後藥效便會消退,因此患者可重覆注射治療,來改善肌肉僵硬、痙攣狀況。

不只除皺紋!肉毒桿菌治頻尿 助患者找回自信

不只除皺紋!肉毒桿菌治頻尿 助患者找回自信#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50歲的楊先生,4年來每天平均不到30分鐘就要小便一次,膀胱過動症讓他每天都要跑廁所超過20次,夜裡也要起床3次以上,讓他幾乎不敢出門,到泌尿科求診,服用口服藥治療卻不見效果,5個月前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膀胱容量從過去50~100cc,大幅增加至300cc以上,急尿、頻尿、夜尿及失眠等症狀獲得明顯改善,不但大大的提升了生活品質,也重新建立了自信心。肉毒桿菌治療膀胱過動症 效果長達6個月肉毒桿菌素除了可以減少皺紋,還可以治療膀胱過動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郭漢崇醫師說明,將肉毒桿菌素注射在膀胱肌肉,除了能有效的麻痺逼尿肌肌肉之外,也可降低膀胱表皮下感覺神經的敏感度及尿液急迫感,同時也可以經由抑制膀胱表皮下神經的感覺受器,而降低膀胱的頻尿急尿感。然治療效果約維持6到9個月,之後便會逐漸失效,因此患者大多需要再接受第二次或是多次的注射以維持療效。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暨高雄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莊燿吉解釋,過去肉毒桿菌素尚未通過健保給付,許多膀胱過動症患者面臨口服藥物無效或無法忍受副作用時,礙於經濟因素不願接受治療;今年9月正式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治療膀胱過動症,這項福音已為許多患者減輕身心靈之苦及經濟負擔。高齡患者 治療後可能需暫時性導尿莊燿吉醫師提醒,若患者為較為高齡或是殘尿量大於100毫升,則應該注意治療後可能會有較多殘尿或是急性尿滯留的可能性,患者可能需接受暫時性自行導尿。但根據研究顯示,逾9成病患在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後並不會有自行導尿的需要。莊燿吉提醒,有膀胱過動症或尿失禁的困擾,千萬不要一味隱忍、諱疾忌醫,讓情況越來越嚴重,應早日尋求醫師專業的診斷,選擇適當的治療,讓自己早日遠離尷尬與不便。

膀胱過動症害他頻跑廁所 肉毒桿菌注射解套

膀胱過動症害他頻跑廁所 肉毒桿菌注射解套#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65歲的台商陳老闆,2年來深受膀胱過動症所擾,時常開會開到一半喊停要上廁所,平時更連茶水都不敢喝,和客戶應酬時還差點因為不願喝酒害生意做不成,就醫後膀胱經注射肉毒桿菌素治療,現以能像一般人一樣,再也不用頻繁跑廁所。男攝護腺肥大、女產後 易引起膀胱過動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郭漢崇醫師指出,膀胱過動症發生原因為膀胱上皮分泌神經傳遞物質,刺激感覺神經,使得膀胱變得較敏感。大多數膀胱過動症的患者找不到罹病原因,可能與老化、神經受損、曾經中風、或有泌尿方面疾病有關,男性可能是攝護腺肥大膀胱出口堵塞造成,女性生產後也容易引起感覺神經過動,男女比例相當。郭漢崇醫師表示,若為疾病所造成,建議先治療主要病因,通常頻尿情形也能獲得改善;若是不明原因罹病,則需尋求專業醫師診斷,透過完整治療終結排尿困擾。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暨高雄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莊燿吉指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傳統上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但經常引起如口乾、頭暈、便秘、視力模糊等副作用,且必須長期服藥,常讓患者卻步。肉毒桿菌素注射 降低膀胱神經敏感度通常醫師會將「肉毒桿菌素」注射列於第三線的治療,也就是在一些行為以及飲水習慣的調整之後,加上抗膽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而且病人受到尿液急迫感、急迫性尿失禁每週14次以上,而影響生活品質時,醫師即會建議注射。郭漢崇醫師進一步說明,肉毒桿菌素注射在膀胱肌肉,除了能有效的麻痺逼尿肌肌肉之外,也可降低膀胱表皮下感覺神經的敏感度及尿液急迫感。不僅增加膀胱的容量、減少逼尿肌的過動,同時也可以經由抑制膀胱表皮下神經的感覺受器,以及感覺性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而降低膀胱的頻尿急尿感。治療效果約可維持6到9個月,他建議病人,可待再次感覺排尿困擾,再進行第二次治療。

3人室內抽菸 PM2.5超越紫爆等級

3人室內抽菸 PM2.5超越紫爆等級#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空汙對人體危害大,尤其台灣受中國大陸霾害影響,秋冬季節東北季風南下,天空總是灰濛濛,若沒有做好適當防護,對身體各個系統都會有影響;為此,環保署也預告修正「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當細懸浮微粒PM2.5達350微克時,禁止汽機車上路,也禁止舉辦路跑、球賽等戶外運動。戒菸+6方法 預防PM2.5傷身根據《優活》過去報導,亞東醫院胸腔科張晟瑜醫師表示, PM2.5是種空氣中的隱形殺手,由於顆粒小於2.5微米以下,所以,可在空氣中飄浮更久、更遠,甚至能直接穿透進體內堆積,長久累積下來,就會誘發呼吸道或全身性過敏,常見的是久咳不癒、鼻子過敏、眼睛乾澀、皮膚搔癢、氣喘等。但也別以為PM2.5的汙染只來自於大環境中,其實就連在家抽菸也是生活中霾害的來源,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家醫部醫師顏啟華表示,三個人同時在室內吸菸,PM2.5可達500微克以上,比紫爆還嚴重。根據103年菸草控制期刊中的一項研究指出,吸菸者家中的細懸浮微粒濃度,是非吸菸者家中的10倍,等於住在一個霾害嚴重的城市,但若是家中沒有吸菸者,則會降低70%的PM2.5暴露濃度。因此,建議吸菸的民眾盡早戒菸,除此之外,也需注意以下6點,避免空汙問題影響身體健康。1) 外出時應先留意空氣品質,如果不佳應避免外出,若非得外出則最好戴上口罩,以減少過敏原或細懸浮微粒的接觸。2) 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加強洗手、洗臉、清潔鼻腔等衛生防護。3) 減少室外運動型態。4) 每週清洗寢具外套,可先用55℃熱水浸泡十分鐘再清洗,且除了在大台陽底下將塵蟎殺死外,還需要反覆清洗,才能將塵蟎真正清除。5) 使用除濕機,將相對溼度控制在50%以下,可以減緩塵蟎生長速度。6) 使用空調,並定時清理過濾網,保持室溫25~27℃。

動不動就流汗!微波熱能讓你一勞永「腋」

動不動就流汗!微波熱能讓你一勞永「腋」#肉毒桿菌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天氣逐漸轉涼,不如前陣子來的高溫悶熱,外出業務、會議,也不再汗流浹背,但是,有一些族群卻身受腋下多汗症所苦,不需室外高溫加持,僅在一般室溫下就會大量出汗,一天下來可能弄濕了好幾套衣服;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狐臭等異味,給人印象非常不好。然而,治療多汗症狀,除了傳統手術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呢?就讓皮膚科劉權毅醫師告訴你。汗腺發達好痛苦 嚴重導致憂鬱症流汗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正常現象,不過假使你流的汗特別多,超過一般正常需求的排汗量,就可稱之為多汗症。劉醫師說,發生多汗症的比例主要有三方向,第一是遺傳,第二則是因為交感神經失調所致;第三是荷爾蒙失調所引起,經常發生在更年期民眾身上。而也因多汗症發作時會直接影響外貌及穿著打扮,嚴重還可能導致憂鬱產生。汗症並存狐臭 比例超過10%劉醫師表示,因多汗症而就診的人,多半是為腋下出汗而來。因為腋下除了小汗腺還有大汗腺,流出來的汗可能會與毛髮間的細菌起交互作用,還可能伴隨著濃濃的狐臭味。依據臨床上的就診比例,多汗症與狐臭並存的比例大約10%以上,困擾不少人;當然其他還有像是發生在手掌及腳掌,因為生活容易受到影響,也經常前來就診。止汗不做表面功夫 微波熱能除汗效果持久大部分民眾都希望除汗能一勞永逸,也往往尋求短而快速的方式,期望達到改善多汗症狀,而其中爽身止汗劑、口服藥物、施打肉毒桿菌、做汗腺刮除或神經阻斷手術,都是民眾耳熟能詳的治療方式,但其所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也讓人聞之卻步。近來有一微波熱能除汗的方式,是利用非侵入性探頭,將微波熱能導入汗腺聚集分布的區域,讓熱能凝結組織,達到汗腺萎縮的功效,抑制腋下多汗及異味。劉醫師分享,臨床也證實,經過一次療程,可以改善80至82%的出汗量,好處是除了抑制出汗,也連帶改變了異味的困擾。劉醫師建議民眾如要尋求療程協助,先諮詢過皮膚專科醫師,瞭解自己是否患有多汗症,再與醫師討論手術流程及注意事項。切勿僅以個人標準來判定,就逕自接受無照手術,以免副作用帶給生活更多負面影響,得不償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