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

有食譜》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超暖身「杜仲黃耆蔘雞湯」用電鍋就能煮

有食譜》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超暖身「杜仲黃耆蔘雞湯」用電鍋就能煮#呼吸道疾病

天冷超有感!小雪是進入冬天的第2個節氣,時間大概落在每年的11月21到23日,代表冬季氣候更進一步寒冷與乾燥。中醫師提醒,小雪典型的氣候特徵是乾冷,容易感覺手腳冰冷、口乾舌燥,推薦民眾可善用溫和運動、艾灸足浴及養生食譜等3大保養心法,促進身體氣血活絡保持溫暖。

早產兒染RSV竟喘到「胸凹」插管搶救!醫警告「這時期」感染最危險

早產兒染RSV竟喘到「胸凹」插管搶救!醫警告「這時期」感染最危險#呼吸道疾病

入冬當心!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是造成嬰幼兒肺炎與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因,尤其對早產兒威脅更大。雖然健保有條件給付早產兒施打單株抗體,以預防RSV感染重症,但仍跟不上日本、韓國政策,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攜手早產兒基金會,呼籲政府放寬早產兒施打週齡,同時儲備多種預防武器,更能提供新生兒完整保護力。

死亡率為流感5倍!台大醫警告「RSV流行高峰」不固定:1時機最易爆發

死亡率為流感5倍!台大醫警告「RSV流行高峰」不固定:1時機最易爆發#呼吸道疾病

天氣忽冷忽熱,呼吸道疾病齊發!除了慎防流感、新冠肺炎,還要慎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受全球暖化影響,導致秋冬季節交替不明顯,RSV病例在一年12個月中都可見到。然而,只要天氣一變化,就會爆發RSV病例,提醒老人與新生兒等高風險群當心。

1112世界肺炎日 流感季 高風險慢性疾病族群 慎防肺炎鏈球菌侵襲

1112世界肺炎日 流感季 高風險慢性疾病族群 慎防肺炎鏈球菌侵襲#呼吸道疾病

台灣感染肺炎鏈球菌概況 與談貴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李秉穎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醫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醫師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政府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 ,截至今年10月台灣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病例近200例,達5年來同期新高,65歲以下民眾也超過6成 ,事實上,尚未在公費補助施打範圍中的19至64歲風險慢性族群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最高可達17倍  ,更應保持警覺,千萬別掉以輕心! ● 台灣每年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一萬人,長期位居國人第三大死因 ,尤其在秋冬流感季,感染流感並引發肺炎住院的患者,若合併細菌感染,死亡風險將增加近3.4倍 ,其中,肺炎鏈球菌是引發細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 肺炎鏈球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點名為當前最需要被關注的十五種超級細菌之一 ,台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顯示,超過10%肺炎鏈球菌對第一線抗生素 (如盤尼西林)具有高度抗藥性,而60%肺炎鏈球菌對於常見治療藥物 (如克林黴素、紅黴素) 具有高度抗藥性,導致臨床上肺炎治療困難 。 ● 肺炎鏈球菌中易引發侵襲性疾病的血清型多達10餘種,最具威脅的是「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因其堅硬的外殼讓免疫系統難以察覺並抵禦,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前5大血清型,台灣接種 PCV13 後,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 所佔比例仍維持約10% , 降不下來,民眾更應主動詢問醫師,挑選適合的疫苗積極預防! 慢性病族群為肺炎鏈球菌感染高風險族群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 ●  50歲以上成人如患有多種疾病,會顯著增加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的風險。相較無共病者,若有5種以上共病,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風險達9倍 。 ● 隨著年齡增加,氣喘、糖尿病及慢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族群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越高 。 主題1:不讓糖尿病跨越免疫防線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醫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邱政洵醫師 ●   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統薄弱,加上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肺功能損傷風險是健康成人1.6倍 。肺部健康不佳使病菌更易入侵,與健康成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增4倍  ●   因糖尿病患者常伴隨肥胖、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共病,「肺炎」風險增,如今已成糖友致命殺手,十年來台灣男女死亡率分別飆升五成及九成,相對於糖友較熟知的共病,如心血管、腦血管及腎臟病住院率下降,肺炎住院率卻在上升 ,尤其遇上「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3」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提高插管、入住加護病房甚至死亡的風險 。 主題2:呼吸道疾病秋冬防禦大解密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 ●   氣喘患者因長期呼吸道炎症,肺炎鏈球菌更易侵入體內並影響肺功能,與健康成人相比,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4倍 , 。感染後可能加重氣喘症狀,並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腦膜炎等,甚至可能引發急性氣喘發作併發肺炎,死亡風險增3.71倍 。 ●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肺功能較差,與健康成人相比,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高達9-10倍。「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則是引發COPD急性惡化主因,加速肺功能衰退和疾病進程,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 主題3:遠離腎病殺手守護腎臟從避免感染開始 與談貴賓: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副院長 許永和醫師 ●   慢性腎臟疾病晚期病患免疫功能較為低下,相較同齡健康者,18-64歲慢性腎臟病患,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增加17.5倍 。 ●   「感染」是腎病病患第 3 大死因 ,2020年因感染住院的末期腎臟患者,近4成在出院後一個月內死亡 。而因「肺炎」住院的腎病病患,也有逾 3 成出院後一個月內死亡 。 ●   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的慢性腎臟患者易提高重症以及入住加護病房風險 。 肺炎鏈球菌疫苗介紹及施打建議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李秉穎醫師 ●   我國現行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最新型15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所謂價數指的就是疫苗能預防多少種血清型,如15價可以預防15種血清型 。 ●   2024台灣 ACIP最新建議除了幼童及65 歲以上老人外,也建議19 歲以上至未滿 65 歲的成人慢性疾病族群(包含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   今日11/12為世界肺炎日,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攜手四大醫學會(包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呼籲19-64歲風險慢性病族群,秋冬流感高峰當心肺炎鏈球菌感染釀重症致死,立即諮詢醫師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遠離肺炎致命威脅!

小孩氣喘發作怎麼辦?爸媽必知「急救7步驟」:用正確姿勢穩定呼吸

小孩氣喘發作怎麼辦?爸媽必知「急救7步驟」:用正確姿勢穩定呼吸#呼吸道疾病

嬰幼兒氣喘比率不斷提升,有時發作甚至還得送急診,家長需透過對氣喘的了解,掌握照護方法,降低發生機會。《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揭密常見的「嬰兒氣喘5大原因」,以及當氣喘急性發作時,正確的7步驟處理方法,不僅能及時挽救性命,也可以減少氣喘再復發的機會。

新冠變異不停歇 長新冠問題更加嚴峻!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所長提醒:多人受病毒影響,疫苗防護還是最有效途徑

新冠變異不停歇 長新冠問題更加嚴峻!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所長提醒:多人受病毒影響,疫苗防護還是最有效途徑#呼吸道疾病

從中壯年的長新冠,以及對年長者健康的快速破壞力,新冠病毒的影響一直沒有停過,國家衛生研究院更表示,隨著邊境逐漸放寬,台灣已經沒有以往保護自己的本錢,現在的新冠肺炎病毒特性是以高度傳播力為主,若未來演變成高致病率,後果將不堪設想。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陳宜君醫師表示,現在的新冠病毒感染雖然輕症為主,但她擔心民眾過於輕忽,特別是長新冠對健康帶來的影響,以及高風險族群染疫後的共病惡化。 新冠的死亡率高於流感卻被認為不嚴重 陳宜君醫師解釋,現在新冠的變異株具高傳播力,不代表死亡率有降低,民眾似乎認為Omicorn之後感染新冠都比較不嚴重,但其實是因為疫苗接種率提高,並非病毒本身毒性降低,現在新冠的死亡率仍高於流感,更不能說新冠肺炎已經流感化。 特別是國際間旅遊頻繁,台灣變異株變化已趕上國際流行的速度,相較於以往不會有太長時間的落差,這更表示會帶來更高感染風險。陳宜君醫師表示,過去台灣高度保護的情境,可以透過觀察國際狀況來因應疫情發展,現在必須要更快速做出反應。陳宜君醫師也分析,目前流行的病毒具免疫逃脫特性、傳播力強,但若未來變成高致病率就會相當嚴重,仍舊要擔心疫情是否有一天又會超出可控範圍。 秋冬季節以往都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期,陳宜君醫師說明,流感本來是秋冬較嚴重,但今年5、6月其實已有一波高峰,新冠肺炎同樣也是如此,再加上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混合感染風險又再提升。這些呼吸道病毒恐怕已是全年流行狀態,對免疫力差或者是年長者族群,更擔心的是病毒感染後併發細菌感染問題。 長輩非典型症狀以為感冒錯過黃金治療期 陳宜君醫師表示,對年長者來說,染疫最需要注意的其實是非典型症狀,一般民眾輕症多有喉嚨痛、流鼻水、頭痛、腸胃不適等情形。但這些年長者的症狀多是慢性疾病開始出現不穩定狀態,如即使按時服藥但血壓、血糖仍不穩定,或者是肝不好的開始有黃疸,腎功能不佳突然尿不出來等,且多數年長者沒有發燒症狀。所以家人只覺得長輩好像體能變差、作息不一樣,許多患者經抽血檢查才確認是新冠病毒感染,如果忽視不管就還可能造成器官衰竭的嚴重發展。 陳宜君醫師提到,以台大醫院來說,就接到不少診所轉診來的個案,一開始都以為長輩是感冒所以針對症狀治療,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是確診新冠而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但其實治療時程已經比較晚,這也造成許多患者到院幾天後病情就惡化轉重症,必須進加護病房。 陳宜君醫師分享臨床上發現太多長輩本來身體都算硬朗,或是即便有慢性疾病都能控制得宜,但很多案例都是因為感染新冠後讓健康急轉直下。她也提醒,中壯年族群的長新冠問題在國際也持續上受到討論,目前病理機轉研究更指向新冠病毒帶來的不只是免疫錯亂,更是因病毒無法從體內徹底清除而導致長新冠。 「目前新冠肺炎死亡個案多沒有打疫苗,施打疫苗還是根本防疫之道」,陳宜君醫師呼籲。現在最新JN.1新冠疫苗是屬於mRNA技術,不僅能預防重症,也讓細胞免疫性更高,更能降低感染率,民眾10月與流感疫苗共同施打是沒有問題的。沒有人能論定病毒的未來走向如何,在政府有資源提供疫苗時,一定要把握機會施打疫苗、主動防護。

咳嗽、喘鳴⋯細支氣管炎好發2歲內幼兒!爸媽必知「居家照護7重點」

咳嗽、喘鳴⋯細支氣管炎好發2歲內幼兒!爸媽必知「居家照護7重點」#呼吸道疾病

細支氣管炎常見於2歲以下幼兒,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最容易流行,可能由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導致。 《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析引發細支氣管炎的常見原因,以及小兒罹患細支氣管炎「居家照護7重點」,透過使用鼻噴劑和增加空氣濕度等方式,有助於緩解症狀。

秋冬雙疫夾擊!新冠、流感齊發威 長者、慢性病患風險高 醫:勿輕忽新冠重症造成的健康風險

秋冬雙疫夾擊!新冠、流感齊發威 長者、慢性病患風險高 醫:勿輕忽新冠重症造成的健康風險#呼吸道疾病

儘管近期新冠個案看起來有稍稍減少的趨勢,但因為病毒在秋冬較活躍,醫師提醒不能鬆懈,仍要注意是否會有新一波流行;且近期醫院仍有不少住院患者原來沒有染疫跡象,但入院後新冠症狀才突顯的個案,呼籲高風險族群一定要提早接種最新JN.1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避免重症。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傳播力仍高,如果是感染新冠的住院患者,隔壁床或是醫護人員都有很高的感染機率。這樣的風險一直都在,但由於現在沒有全面篩檢,有些病患原來是因為其他疾病住院,後來在院內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無法分辨究竟是本身就有病毒還是到院才被傳染。 醫院與長照機構群聚風險仍高 建議到醫院不論是看診或是訪客,絕對還是要戴上口罩,避免被感染或是傳染給其他人。王復德醫師提醒,尤其是長照機構,由於住民常是無法活動且抵抗力差,從過去經驗就知道只要一個病房感染,幾乎就會變成群聚感染,絕對要加強控管。 王復德醫師提到,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風族險群除了年長者外,慢性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如果兩種風險因子都有,重症機率更高。從以往重症患者身上發現9成都沒有施打最新新冠疫苗,因此建議高風險群如糖尿病患者、癌症治療病人、免疫疾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等族群,一定要施打疫苗提升免疫力。王復德醫師補充,由於新冠病毒的病毒株一直在變異,10月政府公布施打的新冠疫苗是針對現在流行的JN.1病毒株家族,也可與流感疫苗一同施打。 長輩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最佳防護 王復德醫師表示,雖然與年初相比,新冠重症個案比較少了,但仍有不少年長者一開始輕忽症狀,覺得只是小感冒,結果看病回去症狀變嚴重,氣喘、高燒不退、血氧掉再度跑急診,有的照X光馬上發現已經併發肺炎,甚至需要插管送加護病房。 除了急重症,對年長者或慢性疾病患者來說,臨床上發現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也會造成其他慢性疾病病情惡化。王復德醫師分享,像本來血糖控制良好,卻開始變得不穩定,這就是新冠帶來的影響。隨著秋冬季節呼吸道疾病的流行高峰期到來,他也特別提醒長者,不要覺得少出門就不會被感染,家人在外工作會把病毒帶回家,且用餐吃飯也不會戴口罩,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施打最新JN.1新冠疫苗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更建議除了可以加打流感疫苗之外,再補上肺炎鏈球菌疫苗也能讓防護更完備。 王復德醫師也提醒長輩平時三餐要正常、睡眠充足才能培養免疫力,此外最好可以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簡單運動、散步、曬曬太陽。平時更是要做好衛生習慣,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有觸摸手扶梯還是電梯等都要洗手避免接觸口鼻眼。透過施打疫苗與落實生活好習慣,就能將新冠病毒的預防工作做到最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