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

AI 科技揪出高齡衰弱、老化、癌症、失智、憂鬱五大健康風險!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探索長壽新科技

AI 科技揪出高齡衰弱、老化、癌症、失智、憂鬱五大健康風險!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探索長壽新科技 #帕金森氏症

2025 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485萬人,占人口比例20.8%,超高齡社會倒數計時!然而, 台灣人平均卻有高達8年的不健康餘命,成為國家、社會與家庭重大負擔。其中「衰弱與肌少症」、「老化」、「癌症」、「失智」、「憂鬱症」等五大高齡健康潛在風險,成為迫在 眉睫的公共健康危機。這些健康問題若提早發現治療,能大幅減輕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台灣首場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由生策會、生策中心主辦,將於8月2日至4日在台北 世貿一館登場。本次博覽會匯集了多家指標醫療院所,展示如何運用最先進的AI技術、影像診斷和大數據分析,早期發現並治療高齡者的潛在疾病,降低走向失能臥床的風險。 以吞口水聲音判斷吞嚥力?10 秒鐘姿勢變換就能看出肌少症?    高齡者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是吞嚥困難,導致營養不良。日本近幾年提出的「口腔衰弱」概念,指出吞嚥困難等問題,會增加肌少症、衰弱、失智和跌倒臥床的風險。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大約每10位高齡者就有1位具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成大醫院咀嚼吞嚥中心 開發全新APP,只要收錄吞嚥口水的聲音,就能判斷是否有吞嚥力衰退問題,準確率可達80%。此APP將在展會首度亮相,民眾可在展期3天至成大醫院攤位測試吞嚥功能。   至於肌少症牽涉到營養不足、活動力下降、疾病等問題。國健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男性肌少症盛行率為23.6%,女性為18.6%。慈濟醫院首創以姿勢變化為肌肉健康指標,只要10秒鐘就能偵測出肌少症高風險族群,本次展會將開放民眾體驗。 限量 300 名額!透過檢測端粒長度,掌握老化密碼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可保護染色體,但會隨著複製而縮短,被推 測和細胞衰老有關,為細胞內的「生物時鐘」。通過檢測端粒長度,可了解身體老化程度並 制定抗老計畫。中醫大附醫在展會期間提供限量 300 個名額的免費端粒長度檢測,千萬不要錯過! 打破癌王魔咒!世界首創 AI 輔助偵測,揪出早期胰臟癌 胰臟癌因早期難發現且擴散快,5年存活率僅10%,被稱為「癌王」,是致死率最高的 癌症,也是國人第七大癌症死因。儘管在腫瘤小於 2 公分、未轉移時診斷,治癒率可達80%, 但40%的個案難以在此階段發現。一旦腫瘤大於 2 公分,治癒率降至不到 20%。台大醫院結 合 AI 大數據技術,開發世界首創的 AI 胰臟癌輔助偵測系統,可辨認小於 1 公分的腫瘤,約 1分鐘完成判讀,正確率超過 90%。台大醫院將在 8 月 3 日上午 11 點與 8 月 4 日下午 3 點在展 場舉辦與癌症預防有關的講座。 AI 技術助力,提升帕金森氏症和失智症早期診斷率 據估計,65歲以上人口中約 15%受到帕金森氏症影響,但早期發展緩慢,影像變化微 小且缺乏明顯病灶,使早期診斷準確率僅53%,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者更降至 26%。長庚醫 院利用AI技術分析磁共振影像,診斷準確率達 90%,大幅降低誤診率。長庚醫院將於 8 月 3 日下午 2 點 30 分在展場舉辦「AI 智能診斷,精準守護腦健康」講座。 台灣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約 7.99%的 65 歲以上老人受失智症影響,患者總數超過 35 萬 人。失智症一旦出現明顯症狀,通常已進入不可逆階段。臺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通過步態、 語調、眼動等細微行為指標,結合頸動脈超音波與腦部造影 AI 分析,可精準檢測極早期失智 症,達到預防或逆轉的效果。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致力於預防極早期失智症的研究,除藥物 治療外,還提升病患日常生活的獨立性和生活品質。 失智症患者家屬經常找不到相關衛教資源,面臨資訊不足和照護壓力。亞東醫院與遠 傳電信合作,開發失智 Open AI 人工智慧站,提供即時問答,協助解答長照相關諮詢需求, 宛如 24 小時待命的隨身失智症照護幫手,有需求的民眾可至展場體驗。 中老年憂鬱症讓失智風險大增!iTBS 療法可改善大腦活性 憂鬱症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健康議題,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 2030 年,憂鬱症將成為導致人 類失能的首要疾病。對中老年人來說,憂鬱症不僅影響認知功能,降低生活品質,增加自殺 風險和過度用藥,還是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重要危險因子。除了藥物治療,近年來興起的腦刺 激療法通過刺激和活化相關腦區,有效緩解憂鬱症狀。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首次發現「間歇 性叢集型陣發刺激 (iTBS)」對高齡憂鬱效果顯著,可大幅改善腦部活性。

都是失智症⋯阿茲海默、帕金森和「路易氏體」怎麼分?醫揭關鍵差異

都是失智症⋯阿茲海默、帕金森和「路易氏體」怎麼分?醫揭關鍵差異#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是一群大腦疾病症狀的統稱,與記憶、思維能力減退相關,其實失智症不只一種,常聽到的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都屬於不同的失智症類型,但若是前兩者症狀特徵疊加,導致出現幻覺、注意力不集中⋯就要留意可能是另一種常見的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以下神經內科醫師說明這3種類型失智症的特徵,以及教民眾應該如何分辨。

他患精神病多年⋯竟離奇治癒!腦神經學家推測「逆轉失智症」原因

他患精神病多年⋯竟離奇治癒!腦神經學家推測「逆轉失智症」原因#帕金森氏症

雖然失智症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疾病,但是,也有一些失智狀況嚴重到類似後期的阿茲海默症,卻有可能逆轉,這也是腦科學的奧秘。腦神經學家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於《初戀和最後的故事》一書中,收錄了思覺失調、妥瑞症、老年癡呆和阿茲海默症等病例的探索,帶你挖掘腦神經科學領域的一角。以下為原書摘文:

巴金森病並非只會手抖,醫提醒:單側肢體無力、肩膀莫名痠痛都要留意

巴金森病並非只會手抖,醫提醒:單側肢體無力、肩膀莫名痠痛都要留意#帕金森氏症

一名45歲左右的男子,從去年6月開始右手便有無力的情形,以及肩膀也不時感到痠痛,看了骨科、神經外科都沒有效,也曾懷疑是否為中風,但做核磁共振都找不到問題,結果輾轉至基隆長庚看了神經內科,才發現是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 基隆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蘇豐傑說明,個案至很多醫學中心都未找出問題,一直到其門診後發現右手有顫抖的情形,同時發現動作變得緩慢僵硬,加上脫下口罩發現有巴金森病的「撲克臉」(面部很難有表情)症狀,經過抽血與腦部的多巴胺掃描檢查後,確診為巴金森病。 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常常會被忽略,蘇豐傑醫師門診也不乏是已經生活受到影響的病人才來就診,如走路已經出現困難、四肢無力,或者是坐在椅子上連起身都有問題,後來才發現是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藥物不是越強效越好! 耐心等待藥效發揮、配合醫師調整用藥是關鍵 巴金森病治療是一種長期抗戰,醫師需要依據病程進展隨時調整用藥,也要有耐心等待藥效發揮作用。不少病患與家人會反應一直有按時吃藥,但為何治療幾年之後,會出現走路遲緩,有時過馬路會突然停在馬路中間的「斷電」現象,或者是有時候走太快,還會突然像被絆倒一樣跌倒的情形? 蘇豐傑解釋,會產生這現象的主要是因為藥效的波動性造成,當治療時間久了,藥物的有效蜜月期一過,病人對於藥物的反應開始下降,因此會出現藥物的「開關」現象,這時應該馬上回診,與醫師討論最適切的用藥調整。 蘇豐傑說明,巴金森病的治療藥物有分左旋多巴(L-dopa)與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2大類,以效果來說,左旋多巴的效果明顯,但用藥久了較容易產生像是上述的「斷電」情形,主要原因是因為比較強效,但久了效果會降低所造成的反應。 和醫師討論巴金森病治療用藥目標 延長藥物藥效發揮時間 因此,如果病患本身年紀不太大或運動活動狀態尚可的話,他初期會建議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由於藥效比較長久,也較不會出現藥物的「開關」現象,之後再視情形調整。以門診這名病患來說,初期是先以左旋多巴來觀察治療效果,後來評估病患年紀尚輕,便建議其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做長期的治療方式。 巴金森病除了生理方面的症狀外,還有很多病人也有「非動作症狀」,像是情緒變得起伏不定、容易暴躁生氣、封閉自我等,蘇豐傑補充,家人也應該多留意,如果是與巴金森病相關的情緒憂鬱,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也有改善效果。 蘇豐傑也提醒,所有的用藥內容都必須透過醫師觀察病患用藥後的反應,與是否有相關共病才能決定,不同藥物也有不同的副作用與適合的體質,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遵循醫囑用藥、定時回診和醫師討論用藥狀況,不可任意停藥、調藥,否則不僅影響效果,甚至也可能有生命危險。 他更強調巴金森病患者一定要維持適合自我體能運動習慣,對於整體治療有好的影響。一般民眾平時也可以透過每月8號「巴金森病手指操」(拇指與食指的快速開合檢視)來自我檢視靈活度,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點我看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ZiEHRqcL8  看看其他病友和家屬在社團討論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locale=zh_TW (圖/基隆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蘇豐傑醫師)

如何使用導尿管?醫教你「6步驟」照護:做錯恐增泌尿道感染風險

如何使用導尿管?醫教你「6步驟」照護:做錯恐增泌尿道感染風險#帕金森氏症

導尿管算是臨床上常使用的尿液引流方式,常見於手術全身麻醉後的病人或是罹患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失去自行排尿能力的長輩。透過1條管路進入膀胱,讓尿液可以直接導到集尿袋裡,幫助排出尿液。然而,使用導尿管的時候,會增加由於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尤其長期留置的時候,風險就更高,因此如何正確照顧有使用尿管的長輩,以及尿管清潔就非常重要。

巴金森病被誤診為中風,延誤一年治療!醫:這些症狀要特別留意

巴金森病被誤診為中風,延誤一年治療!醫:這些症狀要特別留意#帕金森氏症

一名60幾歲患有三高的男性,退休後發現開始有行走遲緩,像齒輪一樣會卡住的情形,原來以為是中風,治療1年始終沒有改善,後來轉診到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檢查發現其實是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這一年時間因為未能找到正確病因,狀況一直都沒有好轉。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建欣說明,巴金森病不見得發作就有典型的手抖症狀,有時是伴隨半邊的肢體僵硬造成走路困難,或者是變成撲克臉沒有表情,更有一些是非動作症狀如情緒低落、焦慮等。這些都很容易誤以為是老化,或是精神狀態有問題。 李建欣表示,近兩成(15%)的巴金森病的患者初期不會手抖,但有肢體僵硬的症狀,因此會表現在如寫字變慢或者字體越寫越小。有些也會有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或者是便秘,情緒低落,四成(40%)會合併憂鬱、睡眠障礙等問題,這些非動作症狀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多數甚至拖了一年才看醫生。」 巴金森病最常被忽略的「非動作症狀」  像這個案例就是沒有手抖的症狀,就診時以「巴金森病手指操」測試卻發現明顯動作遲緩,另外也有表情僵硬的情形,經過整體評估檢查後,判斷是巴金森病。經過用藥治療,1個月內就發現症狀明顯好轉,也能夠正常走路了。 點我看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ZiEHRqcL8  巴金森病常見表現: 動作症狀: 肢體僵硬(寫字變慢) 手抖(從單側變成雙側) 撲克臉(臉部表情僵硬) 駝背 小碎步 非動作症狀: 情緒起伏、波動大 焦慮 睡時會突然手腳揮舞 便秘 頭暈 李建欣指出,巴金森病多發生在60歲以上長者,男女比例為6:4,如果是年長者的發作病程相當快,延誤治療容易惡化,會很快從手抖、走路不穩到必須要有輔助,一直到生活無法自理,甚至是臥床的狀態。因此,及早發現並且正確治療是很重要的關鍵。 巴金森病用藥最重要是接力治療 巴金森病是不可逆的,因此只能以藥物控制不再惡化為目標。李建欣說明,目前緩解及控制巴金森病的藥物依照機轉不同大致分為左旋多巴(L-dopa)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兩大類。 李建欣說明,左旋多巴(L-dopa)藥物是直接轉化作多巴胺,效果較為明顯,通常會用於70歲以上、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而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則建議70歲以下的巴金森病患者優先使用。 但在治療上,每個病人的用藥方法可能都不一樣,會視病人的疾病進展來調配,巴金森病的病程長達15~20年,必須依照個案不同需求來做「接力治療」的對策,舉例來說,較年輕的巴金森病人還有很長的存活時間、甚至仍處於需要工作的狀態,會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來做長期的治療規劃,視情況再搭配左旋多巴(L-dopa)使用。另外,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病的患者10年內因其他共病就醫第一名的就是憂鬱症,因此多注意病人是否有憂鬱症狀發生,並選擇可同時治療巴金森病引起憂鬱症狀的藥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李建欣提醒,有些中晚期巴金森病人會因服用左旋多巴(L-dopa)濃度太高或濃度太低,出現無法自主控制動作的「異動症」,或突然停止動作「斷電」的現象,因此,病人在服藥過程中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形,建議讓醫師了解用藥後的變化,隨時觀測,藉以調整藥物的運用,才是長期對抗巴金森病、延緩失能的最佳方法。 看看其他病友和家屬在社團討論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locale=zh_TW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帕金森氏症

嘉義基督教醫院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一直把巴金森病當作憂鬱症治療,直到發現動作變得遲緩,輾轉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醫師的門診就醫,才發現是巴金森病。許永居醫師強調,巴金森病症早期常與憂鬱症搞混,民眾應及早了解病徵以免延誤就醫。 巴金森病、憂鬱症共病比率近3成 巴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疾病,隨著腦內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所產生的動作行為等障礙。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除了一般人理解的如手抖、走路不穩、四肢僵硬等較容易判斷的症狀,事實上情緒變化也是一種徵兆。 許永居醫師解釋,由於巴金森病初期很多時候會表現是在情緒或睡不好的問題,因此多數患者或是家人會以為是憂鬱症。他提醒,如果50歲以上,生活中沒有發生事故或驟變卻無端開始憂鬱,又伴隨行動力的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巴金森病的警訊。 巴金森病與憂鬱症同時存在的比例為20~30%,有些病患甚至是先發生憂鬱才開始有動作遲緩。 依據病程發展狀況 從最一開始就先制定治療目標和策略 許永居醫師分享,病患一開始從覺得莫名開始常常情緒低落,晚上也睡不好覺,在兩、三年前開始看身心科吃憂鬱症的藥,近一、二年竟然開始發現自己走路常常快跌倒,甚至日常工作已受到影響,不僅手抖拿東西不便,連坐下都需要家人攙扶。家人覺得不對勁,輾轉到門診掛號後,才發現原來的憂鬱情形就已經是巴金森的前兆。 所幸透過藥物搭配治療,不僅動作遲緩獲得改善,連憂鬱也好轉,原來幾乎已經到了第四期連坐下都需要人攙扶的情形,現在竟可以進步至第二期,能自處做簡單工作,患者與家人都非常開心。 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狀態為單側至雙側的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到了第三期會明顯失去平衡感、需要人攙扶,這也是門診最常見的案例。如果到了第四、五期已經是需要輔助甚至臥床的末期,幾乎是不可逆。 透過「手指檢測」提早預防  吞嚥困難也要注意 許永居醫師表示,診間觀察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在60~70歲居多。這幾年發現年齡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並非完全是罹病年齡下降,而是跟病識感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像是近幾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推廣的每月8號「自我手指檢測」對早期發現就有很大的幫助。 許醫師建議民眾除透過「自我手指檢測」,也就是將食指與拇指快速比OK的姿勢來觀察協調性之外,也可以觀察自己平日是否有出現吞東西困難、晚上睡不好、排便出現問題等,都可以提早作為病徵的觀察。 每月8號巴金森自我檢測,點擊看更多 及早發現、巴金森藥物可同步改善憂鬱 目前治療巴金森治療藥物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與「左旋多巴」為主,如果是65歲以下、動作障礙症狀較不嚴重,就會建議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治療,它也能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如果較為年長、動作障礙症狀嚴重,就會使用左旋多巴。 許永居醫師補充,因為巴金森病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與醫師非常緊密的互動、討論,因此病患在用藥、症狀上有任何反應,就應主動告知醫師來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更重要的是就近治療,病人就醫方便外,能幫助醫生隨時掌握病程發展狀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 最後許醫師不忘叮嚀巴金森病患生活作息調整,可減患病程惡化 在安全範圍內,有人陪同下多走動、多曬太陽。 補充優質蛋白質,避免肌少症。 打太極、騎腳踏車、水中走路。 提早就醫是防堵巴金森惡化最好方法,有高達50%機率的巴金森末期甚至會演變為失智症,及早發現並且治療控制,就能延緩疾病惡化。 「幸福巴士」巴金森病友社團 (圖/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許永居醫師)  

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 日常飲食怎麼吃?

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 日常飲食怎麼吃?#帕金森氏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帕金森氏症是盛行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疾病,每千人就有1~3人罹患,平均發病年齡接近60歲,50歲以前發病屬於早發型。根據資料顯示,60歲以上者盛行率1%,80歲以上者爲2%,顯見「老化」是導致帕金森氏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林志豪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是腦神經退化疾病,因製造多巴胺細胞退亡,導致靜止性手抖、全身僵硬、動作遲緩等動作症狀,臨床上診斷的要件是動作緩慢,但因爲一般認爲老人本來動作緩慢,所以患有帕金森氏症時常被忽略。除了緩慢,老人憂鬱是另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問題。通常被診斷帕金森氏症的前 20年或出現動作障礙前,就先有嗅覺障礙、自律神經失調、便秘、憂鬱、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等非動作症狀。帕金森氏症藥物與飲食 搭配4原則當確診爲帕金森氏症,一定要按醫囑用藥,林志豪說,帕金森氏症用藥不是越少越好,適量才能延緩病程,因爲根據研究,帕金森氏症延緩用藥並不會延宕用藥的併發症,相反的,任意暫停服用會影響其生活品質,即使病程已達第五期需臥床,也不要中斷用藥,因爲僵硬的症狀會讓病患不舒服。帕金森式症藥物與飲食搭配妥適才能確保藥物的效用,應注意四原則:1.含左多巴的藥物可以在餐前或餐後15~30分鐘服用,勿飽食後馬上服用,以確保藥物能發最大的效用。2.要攝取足夠但不過量的蛋白質,因飲食中過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都會降低藥物的效果,故應避免高脂肪和過高蛋白質的食物。3.植物性蛋白質較動物性蛋白質佳,其中豆類的蛋白質含量約是碳水化合物的1/5,較適合帕金森症患者食用,且植物油較動物脂肪容易消化,不會影響到藥物的作用。4.食物中的維生素B6會加速代謝藥物的作用,切忌過量補充,或吃太多富B6的食物。運動能改善動作表現 勿迷信營養品可延緩病程面對帕金森氏症,按醫囑用藥和規律運動是最好的方式,運動被證實爲一種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動作表現及走路平衡的非藥物治療,也能促進多巴胺分泌。林志豪提醒,不要迷信坊間宣稱可延緩病程的營養食品,例如:維他命E、銀杏和其他抗氧化劑如谷胱甘肽等都無助延緩病程。(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