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

上班族久坐不動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兩倍

上班族久坐不動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兩倍#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代謝症候群以及心血管疾病,儼然快成為台灣人的國病,而其中罪魁禍首,除了失控的飲食習慣外,上班久坐多時,更是主因之一!英國就有一份由當地健康機構所做的研究建議,在辦公室的時間,建議每天有四個小時,最好能站著上班,才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坐著上班不健康!站著上班最好這份研究指出,英國的上班族,一整天平均高達七成五的時間,都須久坐不動,然而,久坐不動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其罹患心血管的機率,將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也因此,報告建議上班族的上班習慣,必須做出大幅度的改變,包括,把廁所移到離辦公室最遠的地方,或是鼓勵員工在電腦上加裝提醒裝置,好能一段時間就起來走動。總而言之,研究呼籲上班族群,在這個慢性疾病好發率極高的時代下,全球應掀起上班革命,採以站著上班的方式,才能對健康有幫助。

肥胖、大腦退化!長期久坐10大危害

肥胖、大腦退化!長期久坐10大危害#久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久坐會帶來許多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久坐為十大致死致疾殺手之一,全球每年有200萬人因久坐而死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七成疾病是由坐太久引起的。而且坐著時,一種負責燃燒脂肪的酶就會停止分泌,造成腰腹橫向發展的蘋果形身材。久坐的危害1)傷害運動器官,使其畸形化發展。2)導致身材粗短、肥胖。3)頸肩腰背持續保持固定姿勢,導致僵硬、酸脹、疼痛。4)使心肌得不到良好的鍛鍊而收縮無力,影響心臟健康。5)影響血液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易患動脈硬化等疾病。6)增加患靜脈血栓、猝死的風險。7)使肺部得不到充分鍛鍊,易患各種呼吸道疾病。8)使腸胃蠕動減慢,影響消化系統的健康。9)久坐的女性更容易患痛經、內分泌失調等婦科疾病。10)使人變得更加懈怠、懶散,大腦退化。因此,為了避免久坐的生活習慣,建議上下班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無形中就能增加很多走路機會。另外,我們每天有很多等待的時間,例如等著開會,等交通工具,等客戶。大部分時間都會找個地方坐著等,我建議,與其坐著等,不如走著等。舉兩個我自己的例子,每次演講為了預防塞車遲到,我都會提早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後,只要主辦單位沒有其他安排,我都會用等待的時間來走路。另外,我經常出國出差,通常出關後還會有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從來不坐著,而是拎著行李在機場走一個小時,大概可以走完六、七千步,每天萬步的任務就完成大半。(本文摘自/神奇健走力/時報出版)

久坐傷身!辦公室一族必學2招養肝健身法

久坐傷身!辦公室一族必學2招養肝健身法#久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辦公室一族經常對著電腦,加上久坐,時間長了可損傷肝,身體也就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了。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一定要動起來,只有動起來,才能精氣神十足,才能養肝護肝。辦公室一族在辦公室養肝只需要一些伸展四肢,練一些養肝的小動作就能達到目的。我們長時間坐著,不起來活動,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物質,氣血失和會導致多種疾病。對此,《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因此,我們就需要運動起來,養肝增強肝的生理功能,以補肝血,促進肝主疏泄的功能。肝血充盈,肝氣正常疏泄,則身心就能健康。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不要經常對著電腦,最好抽出時間進行適當運動,以養肝名目,舒筋活絡促進氣血的循行,維持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的人說自己也想運動,可是工作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對辦公室一族來講,因為每天都要忙於工作,回到家裡還要操持家務,留給自己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那麼,這些人該如何養肝護肝呢?我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不要什麼事情都回家做,你在辦公室就可以了。呵護肝一樣,也能在公司裡面完成。諸如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出去曬曬太陽,經常站起來活動一樣,經常揉揉眼部穴位,多喝水等,這些舉措都能對肝達到良好的呵護功效。除掉上面這些實用小方法之外,你還可以在辦公室伸伸胳膊伸伸腿,將身體好好舒展一下。下面我介紹幾種辦公室養肝運動法,希望能幫助辦公室一族緩解壓力,放鬆身心。1)頭部轉動,呼吸/直立,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側平舉。頭部輕柔地向右側傾斜,將右耳輕放於右肩上,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然後,再將頭部輕柔地向左側轉動,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可做三至五分鐘。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閉上眼睛試想自己正置身於優美的自然環境中,效果自然更佳。經常練習此動作,不僅有助於養肝,對預防頸椎病也比較有幫助。2)肩膀轉圈、聳肩/曲肘,將小臂放到身體前面,拳心相對。然後肩膀往前轉圈,注意肩膀朝後移動時,胸脯就往前擴張,做二分鐘。然後肩膀往後轉圈,堅持二分鐘。然後放下兩臂,朝耳朵聳肩。在這個過程中,頭部要盡可能向上延伸,手臂要盡可能向下延伸。可堅持二分鐘。做完後,閉上眼,放鬆,體會脖子、肩膀、手臂等處有一股柔和、輕盈的能量。上述運動方法都比較簡單,比較適宜在辦公室練習。總之辦公室一族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這樣才可能增強體質,防範疾病發生。(本文摘自/養生一定要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久坐、少運動 老年臥床機率大增!

久坐、少運動 老年臥床機率大增!#久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你希望60歲以後不會臥病在床,也不用別人照護,延長健康壽命的話,維持並提升骨骼及肌肉功能是必做的功課。隨著年紀增長, 肌肉會出現明顯衰退。這種現象稱為「肌少症」(sarcopenia)。意思就是肌肉(sarco)缺乏(penia),運動不夠或男性賀爾蒙分泌功能變差都是導因。因為這兩個因素,使得肌肉合成量變少,肌肉就跟著減少。尤其60歲以後,與肌肉有關的男性賀爾蒙分泌量會大幅減少,導致肌肉容易衰老,肌肉量也變少。肌肉好比是燃燒脂肪的引擎,也是體熱的來源。另一方面,脂肪是能量來源,好比是汽油箱。就算有汽油,如果燃燒汽油的引擎衰退,汽油只會囤積,換言之就是容易發胖。想維持及提升免疫力,胺基酸也能發揮輔助作用,其中最重要的「麩醯胺酸」就存在於肌肉裡。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減少,也就是指胺基酸池,換句話說就是負責免疫功能的一項要素──麩醯胺酸的儲存庫空了,免疫力當然下降。我之所以說60歲以後鍛鍊肌肉是重要的功課,目的不是只為了強化腳力及腰力。因為維持及強化肌力,可以維持與提升免疫力。想打造六十歲以後的強健身體,就從細心與自己身體對話開始。買一部精密的體重計,定期測量體脂肪率及肌肉量,第一件必做功課就是瞭解自己的身體。那麼,如何才能預防肌少症,維持肌肉量?基本關鍵當然是飲食及運動。為了有效維持及增加肌肉量,在飲食方面宜攝取肌肉製造材料──魚或肉等動物性蛋白質。運動方面重點在於強化「深層肌群」的腰大肌等背骨周圍肌肉。下肢肌力強或弱(肌肉量的增減)嚴重影響健康壽命。平日不常使用下肢肌肉的人,過了70歲臥床的機率很高。現代60歲人士有許多人都是活力充沛,應該很難想像未來自己會臥床不起。可是,就算是健康人士,從現在的日常生活狀況,也能找出「可能會臥床的危險因子」。• 在家的時候經常躺在沙發上或坐著不動。• 走路速度慢。• 步伐幅度變窄。• 不太愛爬樓梯,常搭電扶梯或電梯。• 出門都搭車。• 搭電車看到空位馬上坐下來。有以上現象的人,下肢肌肉會最早衰退。只要上述習慣符合一項,就該趁現在開始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就算年紀大了,手臂等上半身肌肉量並不會有任何改變,但是大腿肌肉或腹肌的肌肉量會大幅減少。到了60歲,最粗的大腿肌肉量會比20歲時減少三成。即使年輕時有運動鍛鍊,一旦停止運動,肌肉量就會開始減少。只是坐著或躺著,沒有活動的話,肌肉量會快速減少,比方說因生病或受傷住院一週,肌肉量會減少兩成,住院三週則減少六成。(本文摘自/60而健/天下雜誌出版)

研究:只要久坐一小時 心臟病風險增14%

研究:只要久坐一小時 心臟病風險增14%#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對於學生、上班族而言,每天不是坐著面對書本、辦公桌,就是回家時,坐在沙發上休息看電視,但你知道嗎?其實久坐對身體的危害很,不僅會增加肥胖、屁股變大的機率外,就連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會跟著增加,只要久坐一小時,就會增加14%的風險,除此之外,也發現就連每天上健身房運動,也無法抹滅掉它所帶來的傷害,因為只要一久坐,又會失去運動所產生的好處。久坐問題多 恐會增加血管沉澱物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威斯康辛醫學院,針對2031名平均50歲的成年人,進行長期久坐時間統計、心血管沉澱物水平等研究,結果發現,他們每天坐著的時間至少2~12小時,且每坐一個小時,血管沉澱物的水平就提升14%,這也代表著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提升14%。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待在辦公室裡的人,應定期每一小時起來走動一次,因為即使只坐著1~2小時,都會增加爾後心血管健康的風險,另外,雖然運動與久坐所帶來的危害會相互抵消,但仍建議民眾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以降低各種風險。

熬夜久坐打牌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熬夜久坐打牌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久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要從牌桌下來上廁所,結果肩頸痠痛,全身關節卡卡又硬梆梆,還以為是自己老了。」過年期間親朋好友相約打牌,逐漸變成全民運動,日前就有一名乾癬患者,因過年在牌桌上待太久,起身如廁時驚覺身體僵硬疼痛,本以為是關節老化引起,尋找家醫科、復健科期望能減緩疼痛感,但多次看診無效且關節持續腫痛,轉診至風濕免疫科才發現,這些腰痠背痛、關節腫痛竟與乾癬性關節炎有關!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郭三元醫師表示,許多人因打牌久坐或是長期保持單一姿勢,容易使血液循環變慢,肌肉關節僵硬不靈活。特別是乾癬患者,平常應適時活動筋骨,當手腳、關節有腫痛的現象,且不適感超過一小時,切勿輕忽,可能是罹患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不可逆 關節一旦毀壞便無法回復乾癬性關節炎是一個系統性的全身免疫性疾病,有超過85%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一開始僅有皮膚症狀,但隨著罹病時間增長,關節症狀會隨之出現。郭三元醫師提及,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多為慢性發展,但長期卻會引發關節變形,這種不可逆的關節破壞會使患者逐漸喪失生活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乾癬性關節炎的關節破壞及發炎程度,可能比類風濕關節炎還要嚴重;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是不容忽視的。生物製劑助改善皮膚狀況及預防關節惡化根據臨床統計,將近一半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僅使用治療皮膚的治療藥物,卻沒有使用預防關節破壞的藥品,等到關節受損時已於事無補。對此,郭三元醫師表示,現今市面上已有生物製劑可作為選擇,不僅可改善乾癬的皮膚症狀,並能緩解關節發炎和破壞的程度。其中以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抗體的生物製劑,為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標準治療方式,藉由2週施打1次生物製劑,有助於監控關節是否有惡化。郭三元醫師呼籲,平時不宜待在牌桌上太久,久坐後需起身動一動舒緩筋骨,尤其是乾癬患者更要密切注意自身的關節變化,若是發現手腳有腫痛的症狀、或是長時間關節不順暢,必須及早開始預防或治療,才能走出「癬」關。

春節久坐打麻將 她痔瘡復發狂「爆血」

春節久坐打麻將 她痔瘡復發狂「爆血」#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暴飲暴食、熬夜娛樂樣樣來,當心痔瘡在不知覺中悄悄找上門!日前,一名53歲的女性,因在春節期間連續數天長時間打麻將,引起痔瘡復發,不僅血便,痔瘡組織還脫出肛門外,所幸在緊急就醫後,目前已順利恢復。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呂宗儒醫師表示,年後來就診的痔瘡患者,往往會比平常多出了2成,除了本身患有多年痔瘡疾病者出現復發外,也有民眾因大啖過度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再加上熬夜,進而出現輕微痔瘡的症狀。便秘、蔬果攝取不足 皆為發病因素之一過年期間,急診經常出現有痔瘡卡在肛門推不回去,或出現排尿困難的情形發生,對此醫師表示,痔瘡是因肛門內壓力,使得肛門直腸管黏膜下層的靜脈發生擴張及曲張而形成。其中造成肛門壓力上升的原因,主要還是以長期便秘最為常見,其他則包括久坐、久站、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的婦女等,然而,臨床症狀包括糞便沾有鮮血、搔癢或異物感,且較嚴重時,血栓性外痔還會有劇烈疼痛、部分表面組織壞死的風險。痔瘡分類 主要以肛門外緣為主一般來說,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主要是以肛門外緣以上2公分地方的齒狀線來做區分,齒狀線以上形成的就稱為內痔,以下形成的就稱為外痔,而在臨床上內痔也會依據嚴重程度分為四級:1)第一級/痔瘡未突出肛門口。2)第二級/痔瘡有時會在如廁時脫出肛門口,但結束後會自行縮回。3)第三級/痔瘡脫出肛門口後,必須以手指才能將之推回肛門內。4)第四級/脫出的痔瘡完全無法推回。多喝水、少吃油炸食物 遠離痔瘡找上門在治療方面,呂宗儒醫師表示,只要根據病況輕重來對症治療,其實民眾可無需過度擔憂,第一、二級痔瘡,在平時應增加蔬果攝取量,多喝水並避免便秘及久坐,就醫時可以局部藥膏塗抹或使用栓劑;第三、四級痔瘡,以外科療法效果較佳,手術僅將痔瘡血管組織切除,並不會傷及括約肌。然而,要避免痔瘡,醫師還是提醒民眾,要從日常生活習慣中著手,建議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多喝水,避免久坐廁所及食用油炸類、刺激類的食物。

過年塞車+打牌久坐 當心膀胱炎上身

過年塞車+打牌久坐 當心膀胱炎上身#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攝護腺肥大的人小便時狀況超多,總會感覺小便時癡癡的等!如果平時就未按時服藥,過年期間又吃多了生冷食物、瓜類、啤酒等,就可能遭到膀胱罷工,造成尿滯留完全解不出來,尤其在過年期間天冷尿多,南北往返頻繁,又有塞車之苦,尿滯留的糗事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多吃南瓜子、番茄熟食  有助保護攝護腺佳里奇美醫院泌尿科徐生龍醫師說,可藉提肛運動(禁尿)來加強膀胱對小便的控制,可快可慢,每次30下,每天3次。平時生活的保養建議可多食南瓜子,因它富含植物固醇及礦物質尤其是鋅、硒,對攝護腺亦有保護作用,減慢攝護腺肥大增生的速度。此外番茄熟食因富含茄紅素也可預防攝護腺癌;另外蔓越莓也可改善因下泌尿道阻塞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問題。在職業上容易有憋尿習慣的人,如櫃台服務人員、老師、醫師、警衛等等,尤其在過年期間百貨公司、大賣場、遊樂場因人潮的聚集將更加忙碌,工作人員要上廁所可能難上加難。小便灼熱疼痛是徵兆  出現血尿恐已感染尤其是女性,由於尿道較短,很容易因體外汙染細菌進入我們的泌尿道引起感染,再加上喝水量不夠,最容易造成急性膀胱炎,剛開始可能僅是頻尿,尿急,慢慢地就會有小便灼熱疼痛,小腹不適等等症狀,甚至會造成血尿等恐怖現象。佳里奇美醫院泌尿科主任徐生龍表示:當有血尿出現時泌尿道往往已感染一段時間,所以呼籲有頻尿的人要儘早就醫,檢查原因,對症治療,平時生活上約兩小時或有尿意時就應該要上廁所解放,過年期間更要注意避免沉迷於牌桌或電腦遊戲前而久坐不起,才不至有引發膀胱炎的困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