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

春節久坐打麻將 她痔瘡復發狂「爆血」

春節久坐打麻將 她痔瘡復發狂「爆血」#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暴飲暴食、熬夜娛樂樣樣來,當心痔瘡在不知覺中悄悄找上門!日前,一名53歲的女性,因在春節期間連續數天長時間打麻將,引起痔瘡復發,不僅血便,痔瘡組織還脫出肛門外,所幸在緊急就醫後,目前已順利恢復。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呂宗儒醫師表示,年後來就診的痔瘡患者,往往會比平常多出了2成,除了本身患有多年痔瘡疾病者出現復發外,也有民眾因大啖過度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再加上熬夜,進而出現輕微痔瘡的症狀。便秘、蔬果攝取不足 皆為發病因素之一過年期間,急診經常出現有痔瘡卡在肛門推不回去,或出現排尿困難的情形發生,對此醫師表示,痔瘡是因肛門內壓力,使得肛門直腸管黏膜下層的靜脈發生擴張及曲張而形成。其中造成肛門壓力上升的原因,主要還是以長期便秘最為常見,其他則包括久坐、久站、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的婦女等,然而,臨床症狀包括糞便沾有鮮血、搔癢或異物感,且較嚴重時,血栓性外痔還會有劇烈疼痛、部分表面組織壞死的風險。痔瘡分類 主要以肛門外緣為主一般來說,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主要是以肛門外緣以上2公分地方的齒狀線來做區分,齒狀線以上形成的就稱為內痔,以下形成的就稱為外痔,而在臨床上內痔也會依據嚴重程度分為四級:1)第一級/痔瘡未突出肛門口。2)第二級/痔瘡有時會在如廁時脫出肛門口,但結束後會自行縮回。3)第三級/痔瘡脫出肛門口後,必須以手指才能將之推回肛門內。4)第四級/脫出的痔瘡完全無法推回。多喝水、少吃油炸食物 遠離痔瘡找上門在治療方面,呂宗儒醫師表示,只要根據病況輕重來對症治療,其實民眾可無需過度擔憂,第一、二級痔瘡,在平時應增加蔬果攝取量,多喝水並避免便秘及久坐,就醫時可以局部藥膏塗抹或使用栓劑;第三、四級痔瘡,以外科療法效果較佳,手術僅將痔瘡血管組織切除,並不會傷及括約肌。然而,要避免痔瘡,醫師還是提醒民眾,要從日常生活習慣中著手,建議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多喝水,避免久坐廁所及食用油炸類、刺激類的食物。

過年塞車+打牌久坐 當心膀胱炎上身

過年塞車+打牌久坐 當心膀胱炎上身#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攝護腺肥大的人小便時狀況超多,總會感覺小便時癡癡的等!如果平時就未按時服藥,過年期間又吃多了生冷食物、瓜類、啤酒等,就可能遭到膀胱罷工,造成尿滯留完全解不出來,尤其在過年期間天冷尿多,南北往返頻繁,又有塞車之苦,尿滯留的糗事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多吃南瓜子、番茄熟食  有助保護攝護腺佳里奇美醫院泌尿科徐生龍醫師說,可藉提肛運動(禁尿)來加強膀胱對小便的控制,可快可慢,每次30下,每天3次。平時生活的保養建議可多食南瓜子,因它富含植物固醇及礦物質尤其是鋅、硒,對攝護腺亦有保護作用,減慢攝護腺肥大增生的速度。此外番茄熟食因富含茄紅素也可預防攝護腺癌;另外蔓越莓也可改善因下泌尿道阻塞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問題。在職業上容易有憋尿習慣的人,如櫃台服務人員、老師、醫師、警衛等等,尤其在過年期間百貨公司、大賣場、遊樂場因人潮的聚集將更加忙碌,工作人員要上廁所可能難上加難。小便灼熱疼痛是徵兆  出現血尿恐已感染尤其是女性,由於尿道較短,很容易因體外汙染細菌進入我們的泌尿道引起感染,再加上喝水量不夠,最容易造成急性膀胱炎,剛開始可能僅是頻尿,尿急,慢慢地就會有小便灼熱疼痛,小腹不適等等症狀,甚至會造成血尿等恐怖現象。佳里奇美醫院泌尿科主任徐生龍表示:當有血尿出現時泌尿道往往已感染一段時間,所以呼籲有頻尿的人要儘早就醫,檢查原因,對症治療,平時生活上約兩小時或有尿意時就應該要上廁所解放,過年期間更要注意避免沉迷於牌桌或電腦遊戲前而久坐不起,才不至有引發膀胱炎的困擾。

久坐開車+大掃除 過年腰酸背痛者增3成

久坐開車+大掃除 過年腰酸背痛者增3成#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除舊佈新、家家戶戶總是卯起勁打掃,有些因姿勢不良不慎扭拉傷。此外,春節期間不論是方城之戰的麻將族、返鄉陷車陣的開車族、或久坐沙發的電視族、熬夜上網的電玩族、大展廚藝的媽媽族,都容易引起一連串的不適,導致過年前後,各類痠痛的病人增加近3成。急性扭拉傷先冰敷 緩解後再熱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沈蘊之醫師表示,若再加上常熬夜、抽菸或喝酒,會更損傷肝血腎陰,陰血不足濡養肌肉筋骨,使得肌肉變得較緊繃,肌肉筋膜失去原有彈性,更是罹患肢體痠痛或受傷的主要原因。按摩全身10穴位 遠離痠痛沈蘊之醫師也說,若不小心造成傷害,產生急性扭拉傷或挫傷,使得局部「紅腫」疼痛的急性發炎時,局部應立刻休息停止活動。在初起的1、2天內冷敷處理,可以止痛緩解抽筋,消腫及減少出血,降低發炎。而急性期緩解後則可用熱敷,可改善局部循環,增進組織復原能力。也可藉由按摩穴位來緩解疼痛的狀況,如:●腰痛/腰痛穴、委中穴、大腸俞、養老。●肩頸痠痛/風池、中渚、後溪。●手肘痛/曲池、手三里。●手腕痛/陽谿、手三里。他也提醒,急性痠痛常見的迷思是認為應少活動、多休息,實際上適度活動可改善血液循環,還能牽拉肌肉以放鬆緊繃肌群。比如:腰痛可作強化腰背腹部肌耐力、肌力的訓練為主,每週至少3次,持續4~6週。並且漸進性的增加運動量,以個人能忍受程度為原則。或是鍛鍊中醫養生「八段錦」,可加強肌肉伸張。如果真的需要臥床休息,時間不超過2至3天為佳。 

久坐族注意!長期固定姿勢 當心脊椎滑脫上門

久坐族注意!長期固定姿勢 當心脊椎滑脫上門#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上班族忙碌,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加上神經緊張導致全身肌肉緊繃,長久下來坐姿不良腰椎可能會出問題,造成脊椎滑脫。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退化性脊椎病變已成為脊椎外科治療大宗,醫師提醒,若年長者常出現慢性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漸進性跛行時,當心是「腰椎滑脫症」上身。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曾仁河表示,提到「腰椎滑脫症」許多人都有錯誤的觀念,認為開脊椎術後容易癱瘓加上擔心麻醉風險,因而選擇不手術治療,嚴重影響自我生活品質。如個案69歲的老先生,步行困難仰賴輪椅,主訴腰痛腳麻無法行走,經檢查確診為第四、第五腰椎滑脫導致神經管狹窄與神經壓迫,引發神經痛與跛行。因此醫師建議他接受脊椎微創手術以挽救神經壓迫,並促進神經功能復原與改善生活自理及生活品質,但病患因懼怕手術放棄積極治療。上班族起身動一動   減低腰椎使用負荷曾仁河醫師指出,若罹患脊椎、腰椎滑脫症,治療方法為微創手術在術中X光透視導引下,以經皮穿刺針概念植入,可減少組織破壞及傷害,體能耗損也較低,後遺症少,雖然治療費用約需6到8萬元,但卻可換來往後3到5年以上的生活品質,因此他再次建議年長者千萬不要因傳統觀念與不當認知而放棄治療。他也提醒要脊椎滑脫症,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過度使用」,所以上班族久坐,最好每30分鐘起身走動,伸展筋骨,才能避免長期因固定姿勢,增加腰椎負擔。

久坐危害遍及全身 就連運動也救不了你

久坐危害遍及全身 就連運動也救不了你#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在普遍民眾的觀念裡,都知道多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可遠離肥胖、疾病纏身,但你知道嗎?根據《內科醫學年鑑》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長時間都處於坐著的狀態,就算是有運動習慣,也會增加心臟疾病、癌症等風險。多做少動 恐增罹患癌症、糖尿病機率該研究主要是由多倫多大學David Alter的團隊,檢視過去的研究發現,坐著時間越久,不管是看電視、玩電腦等,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的風險就會越高,姑且不論是否有運動習慣,這些久坐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高出90%、死於心臟疾病機率也會多出18%,整體來說平均死亡率則高出24%。對此,研究人員表示,久坐會影響新陳代謝,就算是每天固定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也僅能減少15%的不良危害,因為大部分的時間,仍處於坐著的狀態,因此,建議民眾應多動少坐,才是預防的最佳方式。久坐超過半小時 屁股變大機率增且過去也曾有許多研究指出,久坐對身體的危害程度,是從外到內皆有影響,還記得「久坐屁股容易變大」這個說法嗎?其實是有根據的,在美國有項研究指出,女性每天若坐超過30分鐘以上,肥胖機率就會增加1.53倍,且時間若拉更長,超過6小時的話,其增胖風險更會增加約2倍,整體而言,包括屁股整個身體都會變的比較「大」,而這就是所謂外在風險。快起來動一動 有助於遠離骨鬆、早死至於內在影響,除了肥胖、慢性疾病外,其實就連壽命、骨頭也會連帶受影響,在國外曾有研究指出,25歲以上的人,每坐在沙發上或椅子上超過一小時,就會短少22鐘的生命,換算下來,每天若持續長達6個小時,久坐不動的話,一生的壽命將會少掉5年。而在台灣,中華民國骨鬆協會也曾對上班族調查發現,有5成上班族沒有運動習慣,且長期待在辦公室裡久坐不動,都是罹患骨鬆的主要原因。定時遠離椅子 是最簡單得保健之道綜觀以上種種久坐的危害,民眾除了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外,也要定時的遠離椅子,起來走走晃晃,不管是上廁所、喝水都好,都能減少久坐時間,藉由簡單的保健之道,就能降低各種毛病的發生率。

研究:女性久坐超過30分鐘 屁股就容易變大

研究:女性久坐超過30分鐘 屁股就容易變大#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果有一天,老闆突然把公司的椅子全部撤走,命令每個人都必須站著上班,必定引來一陣哀怨怒吼,不過先看看日本佳能電子公司,其辦公室沒有任何一張椅子,每個員工都被迫站著上班,雖看在他人眼底,簡直不可思議,但自從政策實施後,業績竟瞬間成長八倍以上,讓眾人看得嘖嘖稱奇。女性只要久坐超過三十分鐘 就有肥胖風險除了公司業績大好之外,對於女性而言,站著上班反而對健康有眾多好處,而且還是一項健康大利多!因為根據研究,女性只要久坐超過三十分鐘以上,屁股就容易「坐」大。女生容易坐大 男生則沒有相同問題此研究來自於《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對於一千八百多位,來自於美國密蘇里州四個城市的居民,所得出的結果。研究指出,女性只要每天久坐超過三十分鐘以上,肥胖的機率就會增加1.53倍,若超過三百六十分鐘,其增胖風險,更會來到兩倍左右,可是男性若久坐,則不會有增胖的問題。研究人員建議,上班是最容易導致久坐的原因,女性上班族應減少上班久坐的時間,並增加平日的運動量,才能避免體重過度增加。

久坐、盯螢幕過度 恐讓臉部老化更加倍?!

久坐、盯螢幕過度 恐讓臉部老化更加倍?!#久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臉部鬆弛的主因嗎?根據研究指出,年齡只要超過25歲,膠原蛋白就會以每年流失1%的速度與臉部道別,除了會產生皺紋之外,因臉部的支撐力不足,將讓原本就停留在臉上的脂肪下垂,出現「脂肪型老化」。皮膚專科醫師林明秀指出,現代人久坐辦公室,緊盯電腦用眼過度,都是臉部脂肪型老化的主要原因,而這些久站久坐緊盯電腦的習性,恐讓臉部老化速度更為快速。久坐不動簡直火上提油 老化速度加倍事實上,脂肪型老化最明顯的狀況就是嘴邊肉下垂、眼袋肥厚下垂、眼皮下垂等,看起來猶如好幾顆肥肉沙包,掛在臉上!而在過去醫學美容治療上,大多透過所謂的侵入式手術,將多餘的脂肪抽出,再打入凹陷的地方,但往往恢復期長達兩個月之久,許多病患不太能接受。整形外科醫師呂旭彥說明,根據診間觀察發現,改善臉部下垂的主流是靠非侵入式的拉提方式,像是目前較廣泛被消費者接受的Viora Reaction System(俗稱緊塑V顏電波),就是透過電波刺激臉部膠原蛋白增生,讓下垂位移的脂肪凋零,較無恢復期時間上的疑慮。此外,林明秀醫師也補充,像這類的治療電波,有所謂的負壓系統,除了拉提,也能改善一般電波拉提比較無法觸及的深層脂肪。勤運動、低脂飲食 才能減少臉部下垂風險過去就有一位上班族,同樣是因久坐電腦前,眼睛又時常緊盯螢幕不放,加上常常揉眼睛,導致臉上多種皺紋加深,眼皮也嚴重下垂,才到診所來求助拉提療程。林明秀醫師提醒,老化愈早預防,需改善的幅度就愈小,千萬別拖到年齡過大,才想要一次解決,效果恐怕不盡理想。除了透過醫美治療之外,同時也呼籲上班族,盡量於日常生活保持低脂飲食,以免多餘的脂肪堆積在臉部;同時維持適量運動、避免熬夜,才能減少老化問題。此外,若以醫美治療改善脂肪問題的民眾,術後也須多補充水分,以維持臉部狀態更持久。

久坐+低頭 骨刺年輕化患者增2成

久坐+低頭 骨刺年輕化患者增2成#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手麻無力、肩背酸痛,當心是骨刺無言的警訊!一名50多歲的宋先生,從事電腦繪圖工作,工作常須低頭,且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近來先是感覺脖子緊緊的、肩膀痠痛,手麻,剛開始他不以為意,某日突然右手整隻無力、舉不起來,他才才驚覺不對勁,趕緊至醫院就診,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患者椎間盤又厚又重,也就是長了所謂的骨刺,嚴重壓迫頸椎神經,才會導致右上肢無力。經神經外科醫師施以頸椎開刀減壓手術,隔天即可下床走動,解除病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外科林牧熹醫師表示,脊椎退化性疾病的患者多因長期姿勢不良以及習慣不佳,如久坐、低頭族、過度彎腰、拿太高的東西等,都易造成脊椎的退化及骨刺增生,而壓迫脊髓神經,唯有將壓迫移除之後,脊髓得到減壓,疼痛才會舒緩。骨刺不在意 嚴重恐癱瘓林牧熹醫師提醒,長時間的低頭,引發頸部緊繃,手臂痠麻,造成頸椎骨刺,門診也發現頸椎骨刺的病患增加約兩成,且有年輕化趨勢,以往有骨刺問題的病患年齡大約為50~60歲,近年來隨著3C產品普及,低頭族增加,造成骨刺年輕化,開始出現30~40歲患者。不論是骨刺、椎間盤凸出、脊椎狹窄,初期症狀都僅只是脖子痠、下背痛、疲勞,然後逐漸感到手腳無力、步態不穩,最後可能導致尿失禁、嚴重甚至全身癱瘓,症狀由輕而重,但如果症狀沒到很嚴重,會先採藥物治療,如無法改善才會施以手術,一般須開刀治療的患者僅有2成。而他也提醒低頭族、久坐的上班族,工作每40分鐘,建議起身動一動,舒展筋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