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

樂閱讀/久坐不動 心肌梗塞機率增2倍

樂閱讀/久坐不動 心肌梗塞機率增2倍#久坐

小心!椅子正在謀殺你。不管你是否常去健身房或經常慢跑,只要你整天超過6小時在辦公室、在車子裡、在沙發上坐著,你就讓自己陷入癌症、心臟病、糖尿病,以及早死的危機。美國癌症協會檢視了12萬美國人14年來坐著的時間和死亡率,發現女性只要每 天坐超過6小時,就比每天坐少於3小時的人,早死於各種疾病的風險高了37%。男性則多了18%。久坐不動對心臟的傷害很大。現代人酗電視、迷網路,長時間坐姿、少活動,甚至熬夜、壓力大,以及在空調房中水分流失,這些電腦網路族的共通問題,都是釀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澳洲墨爾本貝克心臟病與糖尿病研究中心,追蹤近9千名澳洲成年人的行為6年,發現不論是否本來就過胖、有沒有固定運動習慣、有沒有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臟病危險因子,比起每天看電視不到2小時的人,每天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超過4小時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出80%。這份研究強調:「不管是看電視或打電腦,長時間坐著不動,就可能傷害健康。」缺乏運動或活動量不足的生活,和抽菸、三高、心臟病家族病史一樣,都是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更糟的是,大多數台灣人的活動量、運動量都不足。一項針對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調查發現,六成(59%)的台灣人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比亞太地區平均值49%高出許多。國民健康局在2011年調查也發現,七成上班族運動量不足,超過三成近一個月沒有運動。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指出,缺乏運動的結果,會逐漸減少身體參與耗費體力的活動的表現能力,失去力量、耐力和身體柔軟度,日常活動也會變得愈來愈累、愈來愈困難。在所有其他危險因子相同的情況下,活動量不足的人,發生致命心肌梗塞的機率是同年齡其他人的近兩倍。你動的太少嗎?規律運動能夠讓心肺功能更有效率、增強肌耐力,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但如果有下列情形,就是活動量不足:■一天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坐著。■每天走路的距離不超過一、兩條街。■空閒時所做的活動不需要四處走動。■職業屬於靜態工作。■一星期中,大多數的日子運動不到20~30分鐘。(本文作者/張曉卉、謝曉雲)(摘自/護心:中西醫聯手顧心臟/天下雜誌出版)

男人們!久坐不動、搬重物 恐提早患退化性關節炎

男人們!久坐不動、搬重物 恐提早患退化性關節炎#久坐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唉呦喂啊!怎麼從椅子上突然站起來,膝關節會一陣痠痛呢?」上班族小彭(化名)按著自己的膝蓋,試圖讓痠痛的膝蓋好轉…。這樣的例子是否也常發生在你身上?根據統計,久坐不動、或常搬重物都容易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天主教耕莘醫院骨科部應思漢醫師表示,由於膝關節比較僵硬,當突然間大幅度運動時,就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不適,久而久之,就可能使退化性關節炎提早找上門。2類男性上班族群可要小心了!1)久坐不動的男性/久坐不動者因為長期缺乏運動,使得膝蓋周邊肌肉及韌帶的強度差,無法負重,此時,身體所有的重量便會全落在膝關節軟骨上,一旦突然間的大幅度運動時,膝關節就容易拉傷或發炎,若再加上肥胖的關係,很可能發生膝關節提早退化。 2)長期負重工作的男性/此外,長期必須負重工作的男性也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比如貨運工、搬家工人、需搬重物的上班族等,因這類族群膝蓋必須長期承受過大壓力,在使用過度的情況下,也很容易造成膝蓋的磨損;若再伴隨蹲、跪、上下樓梯的動作,膝蓋磨損的情況便會大增。自我檢測:我的膝關節退化了嗎?若在早上起床時,發現膝關節痠痛,活動一段時間後會比較舒服,就代表你的關節正處於發炎狀態,建議提早就醫。雖然退化性關節炎多半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一般年輕人發生機率不多,但若平時生活習慣不佳、膝蓋長期沒運動或過度負重,都可能提早發生膝關節退化。醫:葡萄糖胺有助舒緩膝關節痠痛針對膝關節退化關節炎的治療,應思漢醫師說明,初期治療以消炎藥物為主,而臨床統計也發現,約有5成病患認為葡萄糖胺有助舒緩疼痛表現;到了中期,則可利用施打玻尿酸或類固醇,潤滑膝蓋。至於晚期患者,就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作為治療方式。至於許多病患都會疑問,市面上這麼多葡萄糖胺產品,到底哪種才適合自己?應思漢醫師解答,目前有分為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鹽酸鹽葡萄糖胺,坊間更出現有顆粒狀、粉狀、液狀等葡萄糖胺,但其實成分差不多,只是製程方式不同,當然若論純度、嚴謹度而言,藥品級的葡萄糖胺是比較有保障的。提醒民眾,平時一定要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不動及減少負重動作,以避免增加關節壓力,同時也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夠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可能性。

長途旅行久坐不動 血栓上身恐致命

長途旅行久坐不動 血栓上身恐致命#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回暖代表出遊的季節來臨,許多人喜歡利用連續假期安排長途旅行。但是對於一些民眾,長期蜷縮在狹窄空間沒有活動,尤其是車程在4小時以上,會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當血栓流到肺部時,還會併發急性肺栓塞,威脅到生命。肥胖、孕婦是高危險群因此,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提醒,不論搭飛機、自己開車還是坐火車,旅途中別忘記動一動伸展雙腳,促進血液流動;高危險群如服用抗凝血劑者、有血栓病史者、肥胖、孕婦、剛生產完6週內之婦女、剛開完刀的人,更要特別小心。家醫部解釋,旅程越長、危險因子越多,深層靜脈栓塞的機率就越高。栓塞的常見症狀包括腿部腫脹、難以形容的疼痛感、皮膚紅腫發熱;如果同時出現呼吸困難、隨著咳嗽深呼吸加劇的胸痛、咳血、心律不整的症狀,則可能是出現肺栓塞,要立即就醫。施行腿部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因此,家醫部建議,旅途中坐著時要常常動一動雙腳;可以先打直雙腳,然後將腳趾頭指往自己,適時站起來伸展一下腿部。搭飛機不方便起來走動時,也可以做點腿部運動;方法是先屈膝,然後用雙手環繞小腿往胸口方向推,維持這個姿勢15秒,連續做10次,以上方式都可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屬於高危險群的民眾,建議在出發前至旅遊門診諮詢,才能確保旅遊盡興又健康。

上班久坐腰痠背痛 黃金6招遠離疼痛

上班久坐腰痠背痛 黃金6招遠離疼痛#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久坐、姿勢不良導致全身肌肉痠痛患者不少,恐僅次於感冒求診的患者!疼痛控制科胡新實醫師表示,好發下背痛的族群為長時間開車族,如駕駛、內勤久坐人員,如上班族、或是喜歡長時間賴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睡覺的人,容易因不當姿勢、或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導致肌肉疲乏,產生疼痛。對此,胡新實醫師說,治療或處理下背痛方法很多,但想治癒且無任何副作用、最有效的方法為「肌肉伸展」,因此提供黃金6招伸展操,讓腰痠背痛族遠離疼痛,此操不只可緩解嚴重背痛患者病況,還可作為日常保養運動,兼具治療與保健的效果,讓痠痛不再來。胡新實醫師提醒,黃金6招重點在於每個動作需停留1分鐘,且每天至少3次以上,不限任何時間與地點,都可進行;建議有嚴重下背痛的患者,約實施2個禮拜就會有顯見的治療效果產生、並紓解疼痛,若疼痛趨緩或解除,往後可間隔1~2天再做,充當保養運動、徹底遠離下背痛。黃金6招如下:● 第一招前彎腰/兩腳同寬,上半身前彎,雙手自然垂下,持續一分鐘。● 第二招後仰/兩腳同寬,上半身往後仰,持續一分鐘。● 第三招左側彎/兩腳同寬,右手舉起往左側彎,左手插腰持續一分鐘。● 第四招右側彎/兩腳同寬,左手舉起往右側彎,右手插腰,持續一分鐘。● 第五招左轉/兩腳同寬,雙腳不動,雙手與上半身往左轉,持續一分鐘。● 第六招右轉/兩腳同寬,雙腳不動,雙手與上半身往右轉,持續一分鐘。● 小提醒/伸展的部位有拉到的感覺或是有點痠即可,不需要拉到很緊或痛;每個動作每次一分鐘;每天最少做三次;年長者進行體操時,小心別跌跤、手可以扶著,不影響伸展拉筋即可。

久坐血管易阻塞 胖男狂打電玩引發腦中風

久坐血管易阻塞 胖男狂打電玩引發腦中風#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久坐打電動,胖男中風險沒命!日前一名41歲、體重高達140公斤且患有高血壓的男子,於打電動時突然昏迷、緊急送醫,醫師表示,長時間打電腦或姿勢不良,容易使血管阻塞不通,而引起梗塞性中風,提醒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患者,切勿長時間久坐、或從事過於刺激的活動,養成定期服藥、監控血壓或血糖的好習慣,避免中風找上門。澄清醫院平等院區神經外科廖本立醫師表示,有三高病史的患者,天冷溫差大加上電玩刺激緊張,血管和肌肉不當收縮,容易爆血管造成出血性腦中風,一旦延遲就醫,死亡機率高'。該名男子因體重超重、血壓也超標,也常因為打電動忘了吃降血壓藥,導致血壓控制不佳,才會差點釀成大錯。減重、定期服藥、避免從事刺激性活動 預防中風廖本立醫師說,男子到院急診時昏迷指數9、右手腳癱軟無力,經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左側腦部出血、為出血性中風,血塊長達6公分,患者不僅右半身癱瘓、也影響語言中樞,開刀去除血塊後,恢復情況良好,目前已出院療養;醫師提醒他,要持續減重、控制血壓並積極復健,正常行走不是問題。廖本立醫師最後提醒民眾,如果長時間打電腦或姿勢不良,容易使血管阻塞不通而引發中風,建議三高患者留意自身狀況,定期服藥控制和避免長時間從事刺激性活動。

中年男過年通宵打牌 久坐姿勢不良險腿瘸

中年男過年通宵打牌 久坐姿勢不良險腿瘸#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過年通宵打牌,當心脊椎神經病變!一名36歲上班族,平時上班就需久坐、且長時間使用電腦,過年期間更為了應景、和親朋好友通宵打牌,結果身體不堪負荷,出現急性疼痛、坐立難安、右側大腿至小腿麻且無力的症狀,走路時右腳也因跛行而不能走遠,自行服止痛藥後,情況並未好轉,趕緊前往醫院就醫,醫師診斷評估後確診為脊椎第4、5節椎間盤突出,導致右側神經根病變。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陳建民醫師表示,民眾不應輕忽脊椎的保養,平時就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且注意坐姿,以免姿勢不良產生脊椎病變,若因工作關係需長時間久坐,可於後腰部加個靠墊,保持腰背部的自然生理弧度,預防疼痛產生。正確使用靠墊「靠背」 減緩脊椎傷害陳建民醫師進一步說明,正確的背墊角度,應該是將整個背部完全貼附於靠墊,如一來才能使脊椎放鬆、降低疲勞度、防止下背痛產生;此外,大家若擔心背痛困擾,建議可選擇無負重運動,如游泳等,訓練背部肌肉力量,並避免籃球或網球等劇烈運動,降低運動傷害威脅。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小胖子不愛動!英國最新的研究指出,約有5成以上的7歲兒童一天超過7個小時,讓他們小屁屁黏在椅子上,相當於清醒活動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消磨在椅子上,運動量明顯不足。兒童久坐不愛運動 增肥胖風險英國倫敦、布里斯托和劍橋的研究人員在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期間,針對英國7000名學齡兒童從早上七點起床後,將近15個小時清醒時間,確實紀錄他們身體活動所得到的結果;研究員利用孩童們腰上綁著紀錄儀器(需隨身攜帶、只能在睡覺和洗澡期間脫掉),如實監測孩子們的日常身體活動。結果指出,超過一半的兒童每天久坐超過7小時以上,且5成的孩童沒有達到每日預設的運動目標;研究人員希望小朋友能保有適當且活力十足的身體活動,因此訂了一套標準、希望小孩能每天至少運動、快走或跑步一個小時,如此一來就能減少坐著的時間,但效果顯然不彰。女孩懶得動 比男孩嚴重進一步揭露,女孩們久坐的比例比男孩高,且進行較少的身體活動,僅有三分之一的女孩達到運動目標,但有三分之二的男孩成功完成每日運動,因此專家們認為提倡女孩多運動更顯得重要和刻不容緩;久坐的原因可能是造成英國小孩肥胖速度比其他國家快、且小胖子比例驚人的結果,久坐的風險也大大危害孩子們的健康。

久坐沉迷3C遊戲 當心痔瘡先找上你

久坐沉迷3C遊戲 當心痔瘡先找上你#久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痔瘡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一位17歲的高職男生,因肛門腫脹求醫,到門診時連坐下都有困難,對病情卻支吾其詞,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診斷,確認為痔瘡急性發作,以手術治療後,才解除令他難以啟齒的疼痛不適。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大聞表示,近來,年輕的嚴重痔瘡病患越來越常見,應該與沉迷電腦遊戲或是社交網路,久坐不動有關。徐大聞醫師表示,這名患者因為熱衷玩線上遊戲,有時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前來就醫時,因急性靜脈血栓,痔瘡已腫到肛門外,痛得不敢坐下。由於症狀嚴重,為了避免短期內再度復發,因此以手術根治。徐大聞指出,痔瘡的成因往往是因為長期便秘與肛門血液循環不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愛吃肉、不喝水、蔬菜水果攝取不足,便秘的比例逐年提高,若是再因為打電腦長時間久坐不動,更容易引起痔瘡急性發作。徐大聞提醒,平時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果,不要久坐,最好每隔一兩個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一下,而且最好坐硬式椅子,而不要坐有軟墊的椅子,以免肛門口血液循環受到壓迫。若是發現肛門出血,且顏色鮮紅,多半是痔瘡所致,此時應儘快就醫。輕度的痔瘡可塗抹藥膏或以溫水坐浴來舒緩症狀,若症狀嚴重,建議接受手術根治,以免一再復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