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講座/失智症預防

講座/失智症預防#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是老年人口中日趨嚴重的問題,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癒,了解危險因子與預防成為重要課題。然而現代人普遍對保護自己、遠離失智症漠不關心,還時常讓自己置身危險因子而不自知。有鑑於此,臺安醫院將於9/26(三)舉辦免費衛教講座,由腦脊髓神經內科林冠宏醫師及簡均穎個管師共同主講「失智症預防」,提供您正確的失智症預防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失智症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報名請洽(02)2771-8151轉2891、2878。(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失智症預防時間:107年9月26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臺安醫院醫療大樓1樓大廳(台北市八德路二段424號)報名:(02)-2771-8151轉2891或2878

講座/可預防的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

講座/可預防的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管性失智症是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是造成失智症的第2大原因。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將於9月25日(二)舉辦衛教講座,由神經內科楊昭男醫師主講「可預防的失智症-談血管性失智症」,講座中醫師將提供血管性失智症預防與治療的要點。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可預防的失智症-談血管性失智症時間:107年9月25日(二)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洽詢:02-2791-9696轉1008(社會工作室劉大任社工)

夢遊、見鬼?當心患「路易體失智症」

夢遊、見鬼?當心患「路易體失智症」#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七月鬼影幢幢?一名70歲老翁最近半夜睡不好眠,常抱怨看到死去親人回來找他,有時候看到蛇在地上爬或蟲子在手臂上鑽,嚇得在屋內搬東西來擋住。家人對荒誕怪異的行徑又驚又怕,將其送醫才診斷罹患「路易體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是神經退化疾病 易出現視幻覺老翁2年前開始出現行動和反應遲緩,肢體也越來越僵硬,走路不時跌倒。1年前記憶力慢慢減退,常叫錯親友的名字,智能和精神狀態時好時壞。患者經安排住院接受智能評估、腦部磁振造影和多巴胺轉運體造影檢查及「全夜睡眠多頻道生理檢查」,診斷為以「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症」為早期表現的「路易體失智症」,出院後門診接受藥物治療,目前病況逐漸穩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部主任徐崇堯表示,「路易體失智症」是一種視幻覺很明顯的神經退化性疾病,除了視幻覺還會合併失智症和巴金森症,造成智能減退、動作遲緩、肢體僵硬,發生率約佔所有失智症的3至4%。視幻覺剛開始以晚上居多,隨著疾病進展,白天也會出現,除了看到認識和不認識的人或死去親人,還會看到動物和昆蟲,造成病人恐慌和家人的困擾。恐怕併發睡覺講話、夢遊等症狀「路易體失智症」早期常以「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症」表現,這是容易發生在老年男性的睡眠障礙,病人作夢時不像一般人全身骨骼肌大多處在癱瘓狀態,反而時而張口講話,時而揮手踢腳,把夢境表演出來,嚴重更可能「全武行」,從床上摔下來、起床四處遊走。有些有病識感的病人上床前還不得不把自己五花大綁,或請家人裝監視器,睡覺睡得非常辛苦。徐崇堯醫師表示,「路易體失智症」主要藉由典型的臨床症狀診斷。目前已有藥物可延緩失智症惡化、改善巴金森症症狀,以及緩解視幻覺等精神症狀,所以早期診斷非常重要。「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症」可出現在「路易體失智症」發病前的5到10年,甚至更早,診斷須仰賴「全夜睡眠多頻道生理檢查」。由於民眾大多認識不足,有的病人發病後多年才被確診。

針灸併西藥合治 改善失智認知能力

針灸併西藥合治 改善失智認知能力#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80多歲阿嬤,一年多來因罹患失智症,常有情緒不穩定,且嘴巴一唸就停不下來等情況,家人帶其赴衛福部苗栗醫院就醫,經中醫科醫師採三個多月密集性針灸治療後,症狀已逐漸改善;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指出,許多醫學研究已證實,失智症的常規治療,若能再以針灸治療輔助,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認知及日常生活等能力。人口老化 失智症人口有增加趨勢在台灣,隨著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成長,臨床上,罹患失智症的人口也有逐漸增加趨勢,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每13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其中80歲以上,每5人中有1人;康鍾禧主任表示,尤其苗栗地區老年人口比例高,更不得忽視失智症重要性。罹退化性失智症最多 占所有失智症60%失智症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可逆性失智症,其中常見的失智症就屬於退化性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的60%;康鍾禧主任指出,若為腦血管發生疾病後導致的失智症,則為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而可逆性失智症,則是因營養失調等因素導致,治療上,目前中醫療法確實能有助於改善病症,且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預防勝於治療包括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若能使用針灸合併西藥治療,在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評估上,都有明顯效果;康鍾禧主任提醒,雖中西醫合併治療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病程的發展,但仍無法治癒病症,因此預防更勝於治療,若家中有失智症患者,除了可多鼓勵參加團體活動,也可幫忙患者做穴位按摩,像是百會穴、四神聰穴等,有助減緩腦部退化,並養成規律生活作息,才能避免病症加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中醫治失智症 按摩2穴位緩腦部退化

中醫治失智症 按摩2穴位緩腦部退化#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衛生環境改善、醫藥進步,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大幅成長,失智症的人口也快速增加。一名80多歲老太太,1年多來因罹患失智症、情緒不穩定、嘴亂碎碎念停不下來,就醫至中醫科診療。經密集以針灸治療3個多月後,老婦病況明顯改善。阿茲海默症 佔所有失智症中高達6成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1人有失智困擾,80歲以上再提高為每5人中有1人。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指出,許多醫學研究已發現,在失智症的常規治療中,再輔以針灸治療,可有效幫助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失智症依病因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可逆性失智症。屬於退化性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約占所有失智症60%;血管性失智症,是腦血管疾病後導致的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可逆性失智症,則是由某些原因,例如營養失調造成,治療後可恢復。家人可幫忙按摩百會穴、四神聰穴 促進氣血循環康鍾禧主任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外研究證實,中醫療法對失智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來看,比起單純使用西藥治療,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針灸合併西藥治療後,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都比較好。中西醫合併治療雖可延緩失智症病程的發展、改善病人的認知及日常生活能力,但不論是中醫或西醫都無法治癒,預防就成為重要關鍵。康鍾禧主任建議,讓失智症患者多參加團體活動,養成規律生活作息,家人在家中也可幫忙患者做穴位按摩,例如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直上的交叉點)和四神聰穴(距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的4個穴位)多加按摩,促進頭部的氣血循環,有助減緩腦部退化。

長者表達不易 5症狀恐水份補充不足

長者表達不易 5症狀恐水份補充不足#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失智患者一天至少需要補充2500 cc 的水分,當出現下列這些症狀時,表示水分補充不夠,或是環境太過悶熱,導致溫度上升過高:1)體溫上升及脈搏加快/老年患者體溫調節的功能較差,若是脫水會更容易體溫過高。2)皮膚黏膜與口乾舌燥/老年患者的皮膚通常比較乾燥、容易脫屑。但是缺水患者皮膚不只乾燥,還會失去彈性。捏起或是用指甲掐下久久無法恢復。腋下與手心等較容易流汗的地方,平時應該摸起來較為濕潤,可以用手稍微摸摸看,若也是非常乾燥就要小心脫水的危險。3)小便次數減少、顏色黃/若是上廁所小便的次數明顯減少、尿量減少,或是顏色非常深,也是身體缺乏水分的徵兆。4)指甲蒼白沒有血色/這是身體缺乏水分,血液不足的現象,在脫水較嚴重時會出現,需要特別小心。5)表情漠然、精神不振/有些患者並不會有明顯口渴的症狀,只會感覺到人沒有元氣、疲倦乏力想睡覺,照顧者和家屬在夏天要特別注意,如果短時間內變得很嗜睡,不太容易叫醒,或是醒來卻一下下又睡著,都可能是嚴重脫水的徵兆。補充水分的訣竅失智患者常常不願意規律喝水,甚至有被害妄想,認為家人要下毒所以逼迫他喝水,因此補充水分不應強迫,而要把握分散且多元的訣竅。若是強迫患者喝水,更容易引起嘔吐,或是嗆到而引發肺炎,反而得不償失。雖然喝白開水是補充水分最好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可以嘗試以下建議,找出患者最願意接受的方式:1)準備水分充足的水果、點心/例如西瓜、葡萄、柳丁、奇異果、木瓜等等,吃飯時一起食用。準備果凍與布丁等含水量豐富的點心,在兩餐之間食用。2)準備吸管/有的患者是因為嘴部肌肉控制不佳,喝水會漏所以拒絕喝水,可以試試看幫他準備吸管。幫助口腔黏膜滋潤的處方中醫有許多藥物可以減少口乾舌燥的感覺,幫助口腔黏膜的滋潤。譬如說甘露飲跟玉女煎就是常用的方子;甘露飲中含有天門冬、麥門冬、石斛、生地等味道甘甜、又有滋潤口腔功效的藥物。在臨床上,針對癌症病人放射治療後嚴重的黏膜受損、口腔乾燥都有很好的效果,對於失智症患者水分不足的口乾效果更是顯著。玉女煎除了滋陰潤燥外更有清胃熱的效果,對於上消化道的發炎和牙齦的腫痛都有效果,因為口水的分泌是清潔口腔、保護牙齒很重要的保護機制,一旦口水分泌過少就容易引發牙齦的發炎感染,玉女煎可以同時增加口水分泌跟抑制發炎。或是在夏天我也會開給家屬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並且讓他們放在冰箱凍成小冰塊給患者含,有補氣提振精神與生津潤澤黏膜雙重功效。補水分要小心!譬如說有心臟病的患者,喝太多水反而會給心臟太大的負擔,讓原本就力量不夠的心臟更受不了,多餘的水分會累積在四肢末梢跟肺臟等器官內,不但沒辦法給身體使用,反而會產生水腫與咳嗽等症狀。這些病人反而要限制一日的飲水量不可以太多,更要注意是不是有雙腳水腫?躺下來會喘、會咳嗽等指標。嚴重的腎臟病患者也需要限制飲水,建議看心臟科與腎臟科門診時可以詢問醫師一天限制的進水量,做好適當的管控;有時候要限制患者喝水跟鼓勵他喝水一樣困難。烏梅或山楂生津止渴我遇過夏天每隔十分鐘不到就要喝水的,一直要家人倒水給他,水喝得多又不到半小時就要上廁所,照顧的家屬一整天超過12 小時就在不斷的倒水、上廁所、倒水中度過,不到兩天就累壞了。其實很多時候不一定是患者身體真的如此缺乏水分,而是患者一直有「口渴」的感覺。這時許多酸味的藥材可以多加利用,我常會建議家屬可以讓患者吃一點烏梅或山楂,可生津止渴;同時烏梅也有收斂的效果,對於有慢性腹瀉的長輩,服用烏梅可以減少腹瀉的次數,同時能降低水分跟隨糞便流失的比例。要注意的是,蜜餞通常含糖分高,鈉鉀等礦物質含量也很高,大量服用可能讓血糖和電解質失衡,一天服用以兩次為限會比較好。若是腸胃炎造成的短暫腹瀉,也不太適合服用烏梅止瀉,因為此時腹瀉是身體排除腸胃內細菌跟病毒的出路,如果止瀉可能讓細菌在腸道內停留更久,造成更大的傷害,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一類的患者,可以在水中加一點檸檬汁或烏梅,增加口水的分泌,或者讓他含一點冰塊讓口腔保持濕潤,搭配上轉移注意力到有興趣的事物(看電視、聊天等等),能夠有效的減少口渴的感覺。(本文摘自/中醫師看診失智症/大塊文化)

失智症輔助治療 中醫3種茶飲穩情緒

失智症輔助治療 中醫3種茶飲穩情緒#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過去看中醫,總要抓一大包草藥回家,花好幾個小時煎煮,不同藥品還要在正確的時間加入,千辛萬苦才能夠喝到藥。幸好現在技術進步,由專業藥師依照標準煎煮流程,煮好後直接真空封裝成為即飲包,服藥時直接開封加熱就可以喝了。治療失智症常使用的中藥即飲包有智愛湯、寧心安神飲、抗憂解鬱茶三種,在就診後由中醫師評估,選擇最適合患者的種類。智愛湯智愛湯是失智症專屬方劑,臨床研究發現能減緩智力退化,維持生活能力,降低異常行為的嚴重程度,並隨著患者情況不同,可以搭配其他中藥複方,例如:憂鬱冷漠的患者可以配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或「人參養榮湯」;焦慮激動的患者則會配合「抑肝散」服用,我們會在後面的單元做詳細的介紹。失智症起因於腦部退化,沒辦法維持正常功能,在中醫來講就是「腦部的元氣不足」,智愛湯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補養元氣的西洋參,再加上「升麻」能夠把身體的陽氣提升到腦部,改善腦部認知退化、精神不振的症狀,再加上「遠志」醒腦開竅、提振精神。針對失智患者常有的妄想、焦慮、易怒、情緒緊張,智愛湯中的「天麻」、「龍骨」、「鉤藤」等藥能夠鎮靜情緒,減少精神異常的頻率與嚴重度,同時加入「益智仁」固攝小便,減少失智老人常見漏尿與失禁問題。寧心安神飲當失智症進入中重度,患者精神會漸漸渙散,情緒也漸漸轉向平淡,雖然也會有心神不寧、短暫激動起伏,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處在憂鬱的狀態。寧心安神茶是以中醫用來安撫焦慮情緒的「甘麥大棗湯」為核心,因為中重度患者的進食能力與胃腸功能會退化,因此加入「茯苓」補養脾胃、以及醒腦開竅的「遠志」。除了失智患者外,我也常開立寧心安神飲給家屬或照護者。照顧失智病患是非常高壓的工作,一個不注意可能就走失或發生危險,幾乎整天都必須提心吊膽,因此許多照護者都有過度勞累、失眠、憂鬱等症狀,寧心安神飲可以增加照顧者睡眠品質,讓身心得到充足的休息,能繼續面對照護重擔。抗憂解鬱茶當我們生氣時,時常會感覺到口乾舌燥、身體也會有發熱的感覺,特別是長時間情緒暴躁的狀態下,這些躁熱的感覺會更加嚴重。這是因生氣會啟動身體的交感神經,導致心跳加速、唾液分泌減少、代謝加快,人就會感覺到口乾舌燥,中醫稱之為「陰虛陽亢」。失智患者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燥熱難耐的症狀會更加明顯,因此抗憂解鬱茶中,除了安定情緒的「甘麥大棗湯」,還加入了「麥門冬」、「五味子」和「女貞子」等三種滋陰藥物,來治療口乾舌燥、煩躁發熱等症狀,避免這些不適症狀進一步加重情緒異常。再加入「黃耆」補益元氣、「菟絲子」補益肝腎,鞏固補養的力道。(本文摘自/中醫師看診失智症:失智症治療的多一種選擇/大塊文化)

講座/心智飲食-預防失智症

講座/心智飲食-預防失智症#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社會高齡化,可預期未來失智症的人口將會依比例上升,失智症預防成為重要課題。而目前失智症的治療,大多只能延緩病程惡化,難以逆轉或根治,也沒有很好的方式預估是否得到失智症。如何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和每個人都切身相關。要如何從飲食調整預防失智風險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6月19日(二)舉辦營養講座,由張昱凡營養師主講「心智飲食-預防失智症」,講座中將介紹預防失智飲食的注意事項。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心智飲食-預防失智症時間:107年6月19日(二)上午11:00-11: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