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

防曬過頭易缺維生素D 代謝症候群找上門

防曬過頭易缺維生素D 代謝症候群找上門#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在豔陽高照的夏天裡,許多愛美的民眾總是喜歡抹上一層又一層的防曬乳來預防曬黑、曬傷,且甚至就連陽傘、袖套等各種防曬產品,在此季節裡都會紛紛現蹤,但其實這種過度的防曬,容易在無形中阻擋了維他命D的攝取,進而增加代謝症候群、骨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且根據國內一項最新調查發現,竟有超過8成上班族維生素D不足,其中又以女性、越年輕者問題為嚴重,對此,聯安診所心臟科蔡忠文醫師表示,別以為維生素D的功能僅限於維生素而已,其功能非常廣泛,所以,建議民眾除了可多吃黑木耳、鮭魚、秋刀魚等外,每天也至少曬10~15分鐘的太陽,不能防曬,才能有效補充維生素D。維他命D攝取不足 疾病風險恐激增人體器官與細胞都需維生素D,若攝取不足疾病風險恐激增,舉例來說像是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就較正常者增加了1.5倍、BMI過重率1.5倍、血壓異常率高1.7倍、壞膽固醇異常率高1.3倍、三酸甘油脂異常率高1.4倍、飯前血糖異常率高1.3倍,由此可見,維他命D攝取充足與否,對身體健康而言是種指標。早上十點前 為曬太陽的最佳時機一般來說,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在理想的狀態下,必須大於30ng/ml,只要低於都屬於不足,因此,蔡忠文醫師呼籲民眾,每天應在早上十點前或下午三點後,讓身體四肢於陽光下曝曬10~15分鐘,且多攝取木耳、鮭魚、秋刀魚、吳郭魚、香菇、牛奶等來增加維生素D,千萬不要因為愛美過度防曬,將自己的健康置於風險之中。

停經婦女防骨鬆 聰明補鈣+維生素D

停經婦女防骨鬆 聰明補鈣+維生素D#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母親節將至,關注媽媽的骨骼健康尤為重要,特別是更年期後婦女,因骨質含量會快速減少,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會大幅增加,而送鈣片給媽媽則為許多人首選。但藥師提醒,補充鈣質除了多吃高鈣飲食外,也要注意維他命D攝取。易脹氣、便秘  較適合檸檬酸鈣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藥劑科陳彥蓉藥師說,市售鈣片以碳酸鈣及檸檬酸鈣較常被使用,碳酸鈣須隨餐服用吸收較好,檸檬酸鈣在空腹狀態下服用,也能達到跟碳酸鈣隨餐吃一樣的吸收。若有潰瘍或胃炎正在治療的民眾,建議選用檸檬酸鈣才不會影響吸收;容易脹氣、便秘的民眾也較適合檸檬酸鈣。在鈣片中添加的維他命D則較適宜選用含維他命D3的製劑。而服用含維他命D的鈣片是最容易達到標準攝取量的方式,儘可能從飲食中獲得至少一半的鈣攝取量仍是最推薦,越高劑量的鈣片不一定吸收的越多。補鈣過量  恐引發腎結石另外,若平常已有均衡補充高鈣飲食,如:牛奶、起司、優格、豆漿、深綠色蔬菜等,不妨可以自行估算加上鈣片是否會超過每天2000 mg的上限,因為過量的鈣也可能引發腎結石。同時,有在服用鐵劑、甲狀腺素的民眾,也記得要錯開與鈣片服用的時間。陳彥蓉藥師也提醒,在購買前,要先注意媽媽的身體狀況,若本身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或是已有骨質疏鬆症,正在接受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的民眾,因其需要補充的鈣質及維他命D的量可能較一般人高,建議先與醫師討論後再購買。

什麼!過量運動也會骨質疏鬆?

什麼!過量運動也會骨質疏鬆?#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骨質疏鬆可能因為飲食不均衡、缺少運動、咖啡因過量等因素造成,當中運動好處可說是不勝枚舉,除了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心肺功能外,還能預防許多慢性疾病,但凡事過猶不及,專家指出運動過量恐引起骨質疏鬆症,應適當行之。過猶不及 運動適當就好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陳子敬表示,運動可降低體脂和平衡下肢肌力,但運動過量反會造成骨質疏鬆;有計畫的重量訓練,可以減少骨質流失並強化骨骼肌強度,減輕骨骼承受重量、避免骨鬆引起的骨折,但切勿過量。骨質疏鬆的成因,有遺傳、內分泌、營養和環境等因素,其中骨鬆高危險群為常是抽菸、酗酒、咖啡因過量者、或是缺少運動、維生素D攝取不足,喜好低鈣、高鹽飲食或蛋白質攝取不足或過量的人。飲食注意 避免骨質流失因此,陳治療師建議,除了運動勿過量外,飲食也要均衡,每天可補充1200mg的鈣以及適量維他命D,且盡量不食用含磷、咖啡因過量的食物來預防骨質流失。

天啊!欠K也是骨鬆的成因

天啊!欠K也是骨鬆的成因#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想要預防骨質疏鬆要多補充鈣質、維生素D,這些衛健小常識經過多年教育推廣,民眾大多有基本認識,但想要有好骨骼,還差一把關鍵的鑰匙就是補充「維生素K」,根據調查台灣30-50歲的女性,接近9成不知道維生素K是維持健康骨骼的必需營養素,8成不清楚維生素K該從何處攝取。「維生素K」成骨作用的鑰匙 鈣質、維生素D、K缺一不可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協會楊榮森理事長表示,鈣質一旦進入人體,還需要其他營養素才能轉換成骨質,而讓鈣質轉換成骨質的重點營養素有二,維生素D和維生素K;維生素D是幫助小腸壁吸收鈣質進入血液內,而血液內的鈣質要成為骨質,就需要為生素K的協助。楊醫師說明,維生素K在成骨作用中擔任那把關鍵的鑰匙(KEY),讓鈣質成為骨鈣蛋白、進而形成骨質;成骨作用就好比建造大樓,鈣質是原料、維生素D是搬運原料的「搬運工」,而維生素K就是讓鈣質成為堅實骨骼的「水泥工」,維生素K是成骨作用的最後一哩,因此缺一不可;維生素D可透過日曬或飲食取得,而維生素K的攝取可補充深綠色蔬菜來獲取,累積好「骨氣」。維生素K可由飲食中獲得 外食族青菜明顯不足 容易欠K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蔡玲貞營養師也表示,「均衡飲食」如同骨質的營造廠,可從中得到鈣質、維生素D、K,其中維生素K較少人知道如何攝取,飲食中的深綠色蔬菜、高麗菜、蘆筍、大豆油等均能獲得;維生素K為脂溶性維生素,所以維生素K要發揮良好作用,需要有油脂的輔助,其半生期短(僅17小時)、代謝速度快,建議每日都應補充維生素K,以達人體所需。調查顯示,外食族常無法均衡飲食,容易使得維生素攝取不足,此時可利用營養補充品來補足,讓女性們不再「欠K」、擁有好骨質,向骨鬆說掰掰。

研究:多曬太陽! 可有效控制氣喘

研究:多曬太陽! 可有效控制氣喘#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英國倫敦一個研究團隊表示,人體在陽光照射下,維生素D過少與惡化症狀是有相關聯的。其最新的研究表明,維生素可鎮定氣喘部分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氣喘患者在呼吸困難時,呼吸道會發炎、腫脹、縮小。大多數人都接受類固醇治療,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適用。研究員凱瑟琳教授指出,研究小組研究了維生素在體內的化學影響:白細胞介素17(interleukin-17),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對抗感染,但若過多就會造成氣喘,而維生素D能鎮定過多的白細胞介素17,可更有效的控制哮喘。凱瑟琳表示,使用維生素D可讓抗類固醇的患者對類固醇有反應,或者讓能控制氣喘的患者使用更少的類固醇。她說,塗抹防曬乳可能會增加氣喘發作率。來自英國氣喘慈善團體的拉赫曼表示,很多氣喘患者擔心他們的藥物有副作用,若維生素D證明可減低藥物的量,這將對氣喘病患有很大的生活品質影響。(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提供)

缺乏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 防曬乳惹的禍!

缺乏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 防曬乳惹的禍!#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2005年至2008年國民健康局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全台七成以上女性都缺乏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其中以19歲以上44歲以下民眾最為嚴重,缺乏比率高達七成五!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陳欣勵表示,缺乏維生素D的因素有很多,如未從飲食中攝取到足夠之維生素D,且愛美的女性要特別注意,天氣熱就會擦防曬,不過防曬係數只要達SPF 8就會阻止人體90%的維生素D製造,若防曬係數達SPF 30,更幾乎會完全阻止人體製造維生素D!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醫師楊榮森表示,骨質疏鬆症為骨骼本身因骨質(鈣、磷、鎂)流失,骨骼內骨小樑數目減少、瘦小化,造成骨骼本身密度減少,硬度降低、脆弱化,骨骼陷於容易骨折之現象。楊榮森說,骨質疏鬆症無明顯臨床症狀,經常被忽略,往往當家中長輩們骨折就醫時才驚覺早已罹患骨質疏鬆症,相當於乳癌末期。楊榮森進一步指出,台灣男性髖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22%,女性則為15%。髖骨骨折後,未能完全自立生活而需長期照護,且經常再度發生骨折。脊椎骨折則會引起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者影響肺功能和消化系功能,甚至死亡。而腕部骨折經常造成局部變形,影響日常生活。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詹鼎正醫師表示,台灣民眾在乎「骨鬆」也重視「補鈣」,但若缺乏維生素D,天天補鈣其實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為維生素D可促進人體吸收鈣質、調節副甲狀腺素濃度以減少骨質流失,也確保骨骼進行正常更新與礦質化,增加骨密度。此外,維生素D可促進肌肉組織發育,改善肌力並減少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陳欣勵則建議民眾以食補方式補充不足的D,如乳製品或魚類。但別忘記補充維生素D時,也要搭配充足的鈣,才有相乘效果。(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撤骨鬆退骨折 就「要」D、鈣

撤骨鬆退骨折 就「要」D、鈣#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骨折骨鬆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愛漂亮的女性朋友也要小心成為骨鬆骨折高危險群,俗話說「一白遮三醜」,不少女性拒絕曬太陽,但骨鬆學會秘書長詹鼎正指出,人體維生素D有80%來自陽光,建議一般民眾要預防骨鬆骨折就要注意維生素D以及鈣的攝取;而已經骨鬆的民眾則是「藥、D、鈣」,即骨鬆藥物、維生素D、鈣,三管齊下才能預防發生二次骨折。雖然鈣質是人體骨骼的主要成份之一,但若缺乏維生素D,補充再多鈣質,也無法為人體吸收,因此維生素D是提升骨密度的關鍵。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建議,成人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為800IU至1000IU。台灣雖處日照充足的中低緯度,但國人普遍日曬時間不足,或人體曝曬面積不夠,都無法攝取足夠維生素D。怎樣攝取維生素D、要攝取多少劑量?詹鼎正說,合成維生素D除了日曬之外還可以透過營養品來補充,由於維生素D直接從食物中攝取較有難度,不像鈣可以從牛奶及其它食物攝取,他特別提醒在攝取維生素D的營養品時,要注意每天不要超過每日的安全劑量上限2000mg,以免對人體器官造成負擔。另外,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教授表示,由於冬季進入骨折高峰期,尤其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之死亡率女性約為15%,男性則高達22%,因此「抗折」是骨鬆患者治療首要目標。建議已發生一次骨鬆骨折的患者,應立即接受骨密度檢測,考慮使用藥物的必要,另補充維生素D或使用含維生素D的複合性治療藥物,積極提升骨密度,以避免再次骨折。(圖/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提供)

空氣污染使新生兒缺乏維生素D?

空氣污染使新生兒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隨著社會高度進步,各種環境汙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且不僅對大自然環境會有所傷害,對人體更是無法避免。根據法國的一項最新研究當中指出,暴露於高濃度空氣污染環境下的孕婦所生下的嬰兒容易缺乏維生素D。而維生素D能促進身體吸收鈣,對骨骼生長和骨骼再生都很重要。如缺乏維生素D可能將導致骨骼易碎裂和骨骼畸形。其他的研究也顯示,維生素D與免疫系統功能和細胞生長有關。懷孕期間如沒有攝入足夠維生素D藥物的孕婦,所生下的寶寶甚至容易罹患氣喘和過敏。此次研究了350對母子,研究人員收集了他們的臍帶血樣本。分析血清中的維生素D濃度, 研究人員發現,尤其在懷孕的第三階段(27週左右)暴露於空氣污染中,會導致新生兒體內維生素D下降。之前研究就曾指出,空氣污染會增加(孕婦)子癇前期風險,這將會導致孕婦患高血壓。另外,空氣污染也與死胎危險性增加有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