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傷口要怎麼處理才會好得快?相信許多民眾皆認為,身體出現傷口,一定要用優碘、雙氧水等藥品大量消毒清洗,清洗後並且要維持傷口極為乾燥的狀態才能避免細菌孳生,讓傷口快好,但你知道嗎?以上都是錯誤迷思,正確保養傷口的方式,反而要維持患部濕潤,且經藥物消毒後還要以食鹽水洗淨所有塗抹上的藥物,才能比免過敏發癢產生,醫師就呼籲,若民眾持續透過錯誤方式來處理傷口,一不小心恐怕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還要截肢!處理傷口迷思多 民眾要當心「傷口不能太乾」、「一開始拿來消毒的藥還要清掉」,這幾乎是一反大家的基本清潔傷口常識,讓人無所適從,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指出,根據研究指出,若傷口在適度濕潤的環境下其細胞再生能力與游移速度較快,因此傷口要使用敷料讓其保持適當的濕潤。且醫界公認,濕傷口好的速度,比乾燥傷口快約1.5倍。另因部分民眾對於優碘會有過敏現象,因此經優碘消毒傷口後,應該要用食鹽水洗淨,他說,正確的傷口清潔方式,分為六個步驟,分別是,洗手、食鹽水清洗傷口、優碘消毒、再用食鹽水把傷口洗淨、最後以合適的敷料覆蓋。其中,清洗傷口切勿使用自來水沖洗,自來水對於細胞為低張溶液,易使細胞脹破產生劇痛,且自來水恐會含有未知的病菌,若抵抗力較弱的民眾,或糖尿病患,有很高的風險會使傷口進一步潰爛。陳綱華也建議,一般民眾拿來覆蓋傷口的敷料,通常使用紗布,但紗布因其強烈的吸水性,將使傷口過於乾燥,且不防水,更容易造成二度結痂,因此若能花較多一些的錢,來購買人工皮來使用,可保持傷口濕潤並且因其封閉的環境,可避免傷口二度感染!抵抗力較弱 傷口處理更要謹慎他也呼籲,抵抗力較弱、糖尿病患、血液循環較差的民眾,處理傷口更要特別小心,清理前務必把雙手洗淨,以免造成二度感染,若傷口出現紅腫痛癢,甚至潰爛或結痂變成黑色,務必趕緊就醫,以免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讓傷口快速惡化。以下整理傷口五大迷思,民眾得要特別注意:1)用雙氧水或酒精消毒傷口/醫師指出,這些藥品都是很好的消毒藥,但使用後,在擦過優碘、雙氧水後,不可直接包紮,應以生理食鹽水沖洗乾淨再包紮。2)傷口要保持乾燥/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因為當皮膚表層細胞游移增生時,若遇到結痂,則皮層細胞難以移動,傷口癒合時間變長。若傷口在適度濕潤的環境下其細胞再生能力與游移速度較快,因此傷口要使用敷料讓其保持適當的濕潤。且醫界公認,濕傷口好的速度,比乾燥傷口快約1.5倍。3)傷口結痂代表將痊癒/當皮膚表層細胞游移增生時,若遇到結痂,則皮層細胞難以移動,傷口癒合時間變長,容易導致疤痕。4)傷口搔癢代表將痊癒/搔癢可能意味著對繃帶或藥物過敏,也可能代表傷口在感染。5)傷口包繃帶且不用勤換藥/傷口須依照其嚴重程度及分泌物多寡,決定換藥次數,非感染的表淺傷口,不需每天換藥或一天換多次藥,不正確的過度換藥可能增加傷口感染風險,傷口要靠皮膚的上皮細胞再生而治癒,使用紗布或OK繃,這些敷料容易吸收細胞成長因子黏液,阻礙傷口的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