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寶寶腸胃功能不好 營養素再多也無法吸收

寶寶腸胃功能不好 營養素再多也無法吸收#寶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寶寶健不健康、聰不聰明一直是家長們最關心的議題,除了均衡攝取完整的營養以及補充如:磷脂質(Phd)、DHA等營養素幫助寶寶腦部發育,也應注重寶寶消化系統的吸收。小兒科醫師程潔菡表示,若是寶寶腸胃功能不好,補充再多的營養素也無法吸收,建議家長們應隨時注意寶寶便便的形狀、顏色及味道,並搭配有助寶寶腸胃道益菌生長的配方奶粉,像是存在於母乳中的GOS半乳寡醣,是益生菌的食物來源,幫助維持寶寶的消化道健康。程潔菡醫師表示,寶寶聰明的條件,除了在適當的年齡給予適當的刺激外,最重要的是要攝取完整且適當的營養素,如幫助寶寶腦神經傳導的磷脂質(Phd)、有助細胞生長的DHA等。但是寶寶腸胃道功能也很重要,一旦寶寶腸胃功能不好,再多的營養素也無法吸收!事實上,腸胃道是主宰健康與否的主要關鍵,消化及吸收功能好,寶寶吃進去的營養素才能被完整的吸收。適當地為寶寶調整好腸道菌相生態,包括補充益生菌以及益菌食物的益菌生是很重要的。因為剛出生的新生兒腸胃道就好比一張白紙,甚麼菌都沒有,當他們開始接觸外在的環境及食物後,細菌就會進入寶寶的腸道中,如果壞菌多了,寶寶就容易生病或受到感染;相反的,如果寶寶腸道益菌多,免疫力自然就會高,也就不容易生病。程潔菡醫師解釋,母奶中其實就含有乳酸菌以及益菌生半乳寡醣,所以為什麼說喝母奶的寶寶比較不容易生病。那無法喝母乳的寶寶該怎麼辦呢?程醫師接著說明,目前已經有配方奶粉會添加存在天然母乳中的益生菌或GOS半乳寡醣,彌補無法喝母乳的營養素。因為GOS半乳寡醣是天然存在於母乳中的益菌生,為益生菌的食物來源,能幫助維持寶寶的消化道健康, GOS半乳寡醣含量多,益生菌存活率自然就高,否則寶寶吃進一堆益生菌,若沒有食物來源,補充再多的營養素也是徒勞無功。程潔菡醫師呼籲家長,適量的補充GOS可幫助寶寶吸收營養,同時搭配其他營養素均衡補充,比如:磷脂質(Phd)、DHA等,讓寶寶聰明學習。此外,也應隨時注意寶寶便便的「顏色」、「味道」及「形狀」,如:腸胃道健康的寶寶,便便的顏色呈現金黃色、味道不會太臭且形狀略呈條狀(剛出生的嬰兒則不一定);若寶寶的便便觀及味道出現異常,就要懷疑寶寶的腸胃道功能可能出現問題,應盡早求診小兒科醫師。

語言發展黃金期 新生兒可免費聽力篩檢

語言發展黃金期 新生兒可免費聽力篩檢#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研究顯示,每1,000位新生兒中,約有1-2位患有先天性雙側中、重度聽力損失。對於許多父母來說,不容易觀察出剛出生的寶寶是否有聽力方面的問題,以致於有些重度至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孩子拖到2、3歲,甚至到5、6歲才去就醫。為把握語言發展的時期,國民健康局自101年3月15日起全面補助本國籍3個月以下新生兒,接受免費聽力篩檢。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主任謝鈴琴呼籲家長,2歲以前是聽覺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在這時期如果沒有足夠的聽覺刺激,將影響其語言的發展,進而會影響到未來的認知、學習、社交與人格發展,建議各位家長於寶寶出生後儘速為寶寶進行聽力篩檢。

如何正確幫寶寶添加副食品?

如何正確幫寶寶添加副食品?#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寶寶四個月了,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了?隨著寶寶身體的增長,所需要的營養當然日益增多,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更是奠定寶寶健康的根基。母乳當然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大約四個月開始,光吃奶水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完整均衡的營養,對成長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除了原先的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應該開始吃一些由蔬菜、水果等固體食物製成的湯汁及米糊或麥糊,來滿足成長中所需的營養,這就是所謂的副食品。第一次餵食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食物,一次只能餵食「一種」食物,並從少量開始且濃度也要由稀至漸濃,形態從湯汁或糊狀漸漸變為泥狀或固體,若3至5天後,寶寶未出現不良反應,就可再嘗試新的食物。而餵食的方式最好將食物盛在碗中,用湯匙來餵食,讓寶寶開始接受大人的飲食方式。4~6個月大時,應從米糊開始餵食,等寶寶適應後,再餵食以五穀根莖類的食物;7~9個月大的寶寶,則要開始添加蛋白質的食物來源,但不可以只餵蛋白,以免寶寶過敏。10~12個月大時,就可嘗試全蛋及乾飯了,並嘗試讓寶寶開始自己進食,同時最好為寶寶準備不易摔破、容易使用的湯匙、碗、盤等餐具。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提醒民眾,在這個階段中,若是能充份掌握副食品給予原則,就能輕鬆贏得寶寶的健康。千萬不要強制限定寶寶一定得吃多少,而逼著寶寶多吃一點;否則若是影響了寶寶進食時的心情,並留下對食物的負面記憶,反而易使得添加計畫失敗,甚至導致寶寶產生偏食的習慣。

寶寶怎麼吃才是好?新手媽媽好煩惱!

寶寶怎麼吃才是好?新手媽媽好煩惱!#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一項調查的數據,有31%受訪媽咪表示,寶寶吃副食品後會有脹氣或腹瀉情形;將近17%出現便秘;7.1%皮膚起疹子;3%曾經出現嘔吐,因此,如何適應副食品,都是新手媽媽的共同煩惱!對寶寶來說,一歲之前最需要的是熱量,而澱粉是最主要的熱量來源,其它的菜類、豆類、蛋白質食材,其實都是讓寶寶適應除了牛奶,其他不同食物的味道及口感。那麼寶寶從幾個月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表示,四至六個月可以開始吃,每週添加一種新的食物,注意有無過敏情形,建議親手做副食品,不要買外面的。寶寶吃副食品時,奶量以及副食品的量該如何調配?營養師李婉萍說,其實奶量不需要刻意減少,餵副食品以後,如果奶還喝的下就繼續喝,喝不下寶寶自己會減少。黃瑽寧說,副食品中除了澱粉之外,蔬菜、海鮮,其實都是給寶寶適應口感和味道,不過這當中有些禁忌,帶殼類的海鮮需盡量避免。至於該如何分辨寶寶是否對海鮮過敏,要注意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長疹子,尤其是嘴巴附近或身上,或是大便有血絲,拉肚子,都有可能是食物過敏的反應。另外,跟正常母乳稀便辨別的方法是:食物過敏腹瀉的稀便,因為沒有被腸胃充分消化吸收,大便偏酸,一接觸屁股很快就紅起來,甚至出現尿布疹。如果你的寶寶是屬於過敏體質,有些水果也盡量要避免,包括:芒果、蕃茄、草莓、香瓜、橘子,不過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這些只是可能引發過敏,不見得是絕對,黃醫師也說,寶寶在四到六個月可以開始吃水果,但需注意水果熱量並沒有澱粉類高,不應太過依賴;台灣水果很甜,吃太多小心果糖不耐(滲透壓太高);吃火龍果會出現假血尿勿驚慌。而水果中的纖維質有助於孩子適度的訓練咀嚼力,如此能讓牙齒與肌肉得到適度的訓練發展,還可以增加滿足感,避免攝取過多的食物。

媲美中頭獎!寶寶2012年12月12日12點12分出生!

媲美中頭獎!寶寶2012年12月12日12點12分出生!#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母愛實在好偉大!日前,彰化一位陳小姐,挺著大肚子,懷胎十個月的她,終於讓肚子裡頭的寶寶呱呱墜地,而寶寶出生的時間,竟然巧合的落在2012年12月12日12點12分,令人大呼好巧!然而,寶寶平安出生是一件喜事,但其實陳小姐在懷孕期間可是吃足苦頭。陳小姐說,這一胎是第二胎,懷孕過程中無論吃什麼都會吐,甚至需要到醫院打點滴維持體力,十分辛苦,直到2012年12月12日12點12分,順利生出小龍女後,心情特別的感動。小龍女的爸爸許先生則說,本來曾期待小孩的誕生時間是上午11點至下午1點左右,因為太太生產第一胎時是剖腹產,因此,太太懷第二胎時,考量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這次生產也是選擇剖腹產,更巧的是,小龍女竟在12點12分誕生,父女似乎靈犀相通。對此,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李世權也指出,陳小姐是第二次剖腹生產,生產過程約1小時,母女都非常健康。李世權醫師也表示,接生以來第一次遇到這麼巧合的出生時間,心情非常愉快,李世權也用12(要愛)的諧音,祝福小龍女一生都很順利。(圖片來源:由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超級愛健康/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超級愛健康/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寶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寶寶哭不停,新手媽媽憂鬱上身。據統計,2週大的嬰兒平均每天哭1.75~2小時;6週時則可能平均每天2.75小時,甚至達3個小時,寶寶一天哭的時間還真不少,不過寶寶哭多半都是因為生理反應,可能有什麼樣的需要,但很多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怎麼了!你知道嗎?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對寶寶是有影響的,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說,產後憂鬱的媽媽,他們的寶寶有腸絞痛(或不穩定氣質)的機率顯然較高。高焦慮母親的嬰兒比較愛哭,情緒較難以撫慰;研究發現,高焦慮母親的從超音波偵測到胎兒有較多的身體活動,表示出生的嬰兒比較愛哭。其實寶寶哭分成兩大原因,有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首先要看的其實是比較容易判斷的生理。如果寶寶因為餓了哭,通常會有哪些反應?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指出,寶寶肚子餓時可能會有嘴張開、吃手指、嘴巴有吸吮吞嚥等動作,若還沒有喝到奶就會開始哭,所以假使媽媽撫摸碰觸換尿布等都沒用,那就直接餵奶吧。母奶寶寶喝飽了會自己放開乳頭且有滿足的表情,所以盡可能提供母乳是最正確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開始找的時候就應該要餵奶,而不是等他哭。如果每次都等寶寶哭才餵奶,漸漸他就會失去安全感,也失去耐心。另一種則是心理因素,黃瑽寧醫師也表示,寶寶八個月左右開始有分離焦慮,任何孩子都會面對,只是程度不同。顧名思義,分離,就哭,就是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發展,不是疾病。分離焦慮問題是無法避免的,重點是如何陪伴度過。因為分離焦慮的過程如果不好好陪伴,孩子只會越來越難帶,甚至成為冷漠的人。環境因素也是會造寶寶突然哭鬧的原因,黃醫師說,不同敏感的寶寶對刺激的反應不同,有人是聲音,有人是光線,也有是味道,顏色。徐老師也表示,臨床上常看到寶寶因為環境刺激過多導致大哭,例如聲光或搖晃等刺激,所以媽媽可先找出過多的刺激源並將之移除,再用撫摸擁抱等觸覺刺激來安撫孩子平穩情緒。如果安慰嬰兒30分鐘未果,可以將寶寶用毛巾捆起來,放在一個安靜沒有光線的房間,大家安靜,讓他漸漸的睡去。他可能會掙扎一下,但終究是要睡的。但從房間裡傳出孩子的哭聲,一般媽媽都受不了,乳汁一直分泌,所以建議媽媽用耳機塞住耳朵,聽個音樂,鬧鐘設定15分鐘以後,再去看看孩子睡著了沒。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610

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

新手媽媽的難題!寶寶你到底在哭什麼?#寶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寶寶哭不停,新手媽媽憂鬱上身。據統計,2週大的嬰兒平均每天哭1.75~2小時;6週時則可能平均每天2.75小時,甚至達3個小時,寶寶一天哭的時間還真不少,不過寶寶哭多半都是因為生理反應,可能有什麼樣的需要,但很多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怎麼了!你知道嗎?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對寶寶是有影響的,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說,產後憂鬱的媽媽,他們的寶寶有腸絞痛(或不穩定氣質)的機率顯然較高。高焦慮母親的嬰兒比較愛哭,情緒較難以撫慰;研究發現,高焦慮母親的從超音波偵測到胎兒有較多的身體活動,表示出生的嬰兒比較愛哭。其實寶寶哭分成兩大原因,有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首先要看的其實是比較容易判斷的生理。如果寶寶因為餓了哭,通常會有哪些反應?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指出,寶寶肚子餓時可能會有嘴張開、吃手指、嘴巴有吸吮吞嚥等動作,若還沒有喝到奶就會開始哭,所以假使媽媽撫摸碰觸換尿布等都沒用,那就直接餵奶吧。母奶寶寶喝飽了會自己放開乳頭且有滿足的表情,所以盡可能提供母乳是最正確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開始找的時候就應該要餵奶,而不是等他哭。如果每次都等寶寶哭才餵奶,漸漸他就會失去安全感,也失去耐心。另一種則是心理因素,黃瑽寧醫師也表示,寶寶八個月左右開始有分離焦慮,任何孩子都會面對,只是程度不同。顧名思義,分離,就哭,就是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發展,不是疾病。分離焦慮問題是無法避免的,重點是如何陪伴度過。因為分離焦慮的過程如果不好好陪伴,孩子只會越來越難帶,甚至成為冷漠的人。環境因素也是會造寶寶突然哭鬧的原因,黃醫師說,不同敏感的寶寶對刺激的反應不同,有人是聲音,有人是光線,也有是味道,顏色。徐老師也表示,臨床上常看到寶寶因為環境刺激過多導致大哭,例如聲光或搖晃等刺激,所以媽媽可先找出過多的刺激源並將之移除,再用撫摸擁抱等觸覺刺激來安撫孩子平穩情緒。如果安慰嬰兒30分鐘未果,可以將寶寶用毛巾捆起來,放在一個安靜沒有光線的房間,大家安靜,讓他漸漸的睡去。他可能會掙扎一下,但終究是要睡的。但從房間裡傳出孩子的哭聲,一般媽媽都受不了,乳汁一直分泌,所以建議媽媽用耳機塞住耳朵,聽個音樂,鬧鐘設定15分鐘以後,再去看看孩子睡著了沒。

醫訊/快樂媽咪健康寶貝

醫訊/快樂媽咪健康寶貝#寶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媽媽的第一胎總是伴隨許多疑問與不安,容易患得患失,諸多親友家人也會「熱心的」針對小兩口提供諸多意見,常常建議太多讓他們陷入「父子騎驢」之處境,此外還要面對產後心神狀態的變化、如何做月子等問題。為增進新手媽咪更順利迎接第一胎,營造寶寶安全平安的新環境,新店慈濟醫院特舉辦「媽媽教室-快樂媽咪 健康寶貝」講座。邀請婦產科楊鵬生醫師主講,讓新手媽咪在生產前後都能順利平安,主辦單位歡迎運媽咪與新手媽咪及其家屬親友踴躍參加。名稱:媽媽教室-快樂媽咪 健康寶貝時間:101年10月13日(六)上午10:00~11:00地點:新店慈濟醫院五樓茶軒(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洽詢:02-6628977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