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醫訊/如何預防B肝寶寶講座

醫訊/如何預防B肝寶寶講座#寶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曾有新聞報導,有個3歲孩子因為媽媽B型肝炎帶原,垂直傳染後形成肝癌過世。實際上,B型肝炎帶原的母體,其子女若被傳染,有90%的機率成為B肝帶原者,其中有25%的更嚴重發展為肝癌與肝硬化。有鑑於此,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特別舉辦「寶寶B型肝炎預防」講座,講座採取事先報名,歡迎懷孕中的準媽媽及家人,產後哺育母乳的媽媽及家人,一起來參加,現場將贈送小禮物。名稱:寶寶B型肝炎預防時間:101年10月6日(六)上午09:30~10:30地點: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前棟6樓大禮堂洽詢:02-29829111轉3252社區護理室

醫訊/新手爸媽認識寶寶講座

醫訊/新手爸媽認識寶寶講座#寶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手父母總是歡歡喜喜迎接家中的新生命,但是他倆也必須知道寶寶基本照護的知識及技術,例如各階段寶寶的發展,發展是否符合年齡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有哪些寶寶檢測可以做?有哪些警訊需要父母注意?哪些飲食可以?哪些飲食則不行?為此,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特為辦理健康有學講座「認識你的寶寶」,邀請黃嘉惠護理師主講,有問題也可以直接請益講者,不需要預先報名,歡迎新手爸媽及社區民眾來參加。名稱:健康有學講座-認識你的寶寶時間:101年9月28日(五)下午14:00開始地點:新竹國泰綜合醫院3F兒科(新竹市中華路二段678號)洽詢:03-5278999

醫訊/DIY寶寶的副食品講座

醫訊/DIY寶寶的副食品講座#寶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方出生三個月的寶寶,因生理機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會吃母乳或配方食品,而當寶寶4~6個月大時,則需開始添加副食品。為此,亞東醫院舉辦「如何DIY寶寶的副食品」講座,邀請該院總營養師施淑梅告演講,主講寶寶添加副食品的必要性,添加之時間、種類、份量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如何製備副食品?餵食副食品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哪些?期望透過本次講座,可以解決爸媽在替寶寶添加副食品時所面臨的困擾,讓孩子吃的頭好壯壯。名稱:如何DIY寶寶的副食品時間:101年9月26日(三)下午 16:30~17:30地點:亞東醫院4B 討論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 02-8966-7000轉1001或2002

保護寶寶健康 哺育母乳好處多

保護寶寶健康 哺育母乳好處多#寶寶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哺育母乳好處多多,不可不知!根據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胡逸然解釋,自有人類以來,本就是用母乳哺育下一代,而母乳中含有最適合嬰兒成長所需要的營養,是人工奶粉無法取代的珍貴食物,且哺乳的母親也可從中獲得許多益處!胡逸然指出,母乳可以增加嬰兒對疾病的抵抗力,使嬰兒較不會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也能減少過敏現象等慢性疾病。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也是媽媽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更是母親產後恢復的重要一環,因此推行母乳哺育運動是刻不容緩的責任。胡逸然表示,直接餵食母乳的過程,可以滿足嬰兒對溫飽、安全及愛撫的需求,讓嬰兒情緒較為安定,如此除了可增進母子關係外,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也會比較獨立,容易適應社會。同時,哺乳媽媽產後子宮及身材恢復較快,日後得卵巢癌及乳癌的機會也較少。

餵母乳寶寶身體好 妊娠毒血症可哺乳

餵母乳寶寶身體好 妊娠毒血症可哺乳#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有句話說「母乳好、母乳寶、母乳寶寶身體好」,不少母親有了這樣的觀念後,都堅持要以母乳哺育小寶寶,母乳的好處、近幾年在政府衛生單位不斷的推廣與衛教下,為了寶貝自己的新生兒,媽媽們幾乎都積極地給寶寶最佳的營養;但是仍有部分的媽媽,擔心自己有疾病在身無法哺乳,例如罹患妊娠毒症的媽咪,醫師認為,其實妊娠毒血症更應該哺乳,對媽媽與孩子都有幫助。台中市衛生局為積極營造友善的哺乳環境,8月初特地舉辦一連串的活動。今天在台中醫院除邀請到幾位俏媽咪示範哺乳揹巾走秀外,還邀請到幾位偉大的媽咪現身一談自己辛苦的哺乳心路歷程。瑋媽媽是一名妊娠毒血症的早產兒媽咪,妊娠28週發現有高血壓、蛋白尿及水腫。產後寶寶先是接受母乳庫的愛心母乳,媽媽產後便積極的學習哺乳,現在寶寶已經2、3個月,長的又健康又可愛。台中醫院黃元德副院長表示,妊娠毒血症是指懷孕期間有高血壓、蛋白尿及明顯水腫等症狀,常見於高齡產婦、有高血壓家族史,而罹患有妊娠毒血症的媽媽更應該哺育母乳,母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優質蛋白質及嬰兒腸胃道容易吸收的胺基酸,不但對日後孩子的成長較具好的抵抗力,同時又可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另一方面對媽媽也有許多好處;如促進產後子宮收縮、減少出血、降低罹患乳癌…等。衛生局黃美娜局長也表示: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不但可以讓寶寶得到最好的保護,同時又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一兼二顧」,當然要讓大家都知道。同時更希望我們的社會大眾要接受並善待、鼓勵這些「餵愛」的哺乳媽媽,提供她們友善的哺乳環境,才能更提高媽媽哺育母乳的意願。最後媽媽們的哺乳揹巾走秀還獲得在場的所有來賓熱烈喝采。而每位媽媽也都開心的相互交換哺乳心得。

孕期情緒起伏大 丈夫關懷不可少

孕期情緒起伏大 丈夫關懷不可少#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照台灣民間習俗,新生兒生肖屬龍,往往代表好的運勢,是個吉祥的徵兆;在期待新生命誕生的同時,家庭成員各方面的準備很重要,懷孕對每位準媽媽而言是人生大事,也是生命中重要階段。根據調查,「胎兒健康」為孕產期主要的壓力來源,懷孕及生產給母親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照顧嬰兒的負擔是很明顯的壓力源。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而每個階段的心理壓力來源不同。第一孕期主要是為了確定懷孕而密切觀察身體變化,出現身體不適,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並可能認為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即使懷孕是計畫中的,仍會感到矛盾,喜憂參半;第二孕期初覺胎動,開始感受到胎兒的存在是一個真實的個體,感到興奮並接受懷孕事實,在身體、心理上,逐漸與胎兒形成「母子一體」的感覺,使孕婦覺得自己有責任愛護、保障胎兒的健康及安全,開始注重胎教,生活重心及話題集中在胎兒;第三孕期孕婦對自己的身體感覺更為清楚,因體重增加造成行動不便,身體容易疲憊不適,越後期越辛苦,此時注意力的焦點放在分娩事件上,可能會有不好的幻想造成壓力,情緒較脆弱,容易有失落和焦慮,因此孕婦的情緒管理相當重要。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說到,懷孕是一段非常美妙的人生體驗,預示著新生命即將來臨,在孕產期間,家人應注意準媽媽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多給予關懷。在懷胎10個月的歲月中,可能因身心的巨大變化,很容易造成情緒失調而罹患各種身心症,對於準父親而言,自身生活的調適和提供配偶支持,是很重要的任務,從起初意識到配偶懷孕的事實,到後期體會孕婦的感受、描繪自己未來爸爸的樣子、參與配偶懷孕的過程等等,都是必須學習的功課。

寶寶太早坐學步車 會讓腿變型嗎?

寶寶太早坐學步車 會讓腿變型嗎?#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0~1歲是寶寶成長最快的階段,不管是飲食攝取、語言發展、生理機能的成熟度等,都會在此一時期獲得快速進展。在此同時,包括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與行走等能力,也都會在此同時展現。長輩常說,七坐、八爬、九發牙、一歲走路,早點爬、晚點爬,真的會有影響嗎?到底怎麼樣才算太晚?小兒科醫師張華倫解釋,新生兒俯臥位時即有反射性的匍匐動作;2個月時能在俯臥位交替踢腿,這代表匍匐動作的開始;3~6個月時可用手肘支撐上身達數分鐘之久,是寶寶爬行的準備階段;7~8個月時能用手支撐胸腹,使身體離開地面,有時還能在原地轉動,已經可以開始進行爬行訓練;9~12個月時能用上肢往前爬,並逐漸開始由手膝爬過渡到手足爬;1歲時開始較熟練向前爬行;1歲半時已經會爬台階。但每個孩子的狀況有所不同。但有些小朋友為就是不愛爬,張醫師說,環境因素是導致很多寶寶不會爬的重要原因,所以要讓寶寶學會爬,首先必須:解決家長的心理問題、多給寶寶提供學爬的機會、給寶寶爬行的空間並做好安全防範工作。脊骨神經醫師黃如玉也說,小朋友不愛爬的原因,包括有:趴的時間太少、或髖關節受傷皆有可能。而許多家長都有的問題,因為據說坐學步車,會讓腿變形?對此,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老師說,孩子未滿「十個月前」,不建議讓孩子在學步車中練習行走,一來會減少孩子爬行的機會,二來太早讓孩子坐學步車容易造成孩子日後產生墊腳尖走的情形,這樣的狀況容易造成孩子足底結構變形及肌力平衡失調。張醫師也表示,坐學步車,有外力輔助,會使中央的核心肌群訓練不夠,易坐不直爬不好。

需要對孩子說的 其實都在故事裡

需要對孩子說的 其實都在故事裡#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相信許多爸媽都會有讓寶寶及早接觸書籍的想法,於是很多家長便買了一堆繪本、故事書,無論中外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應俱全。但是當你對著寶寶講故事書時,應該不時會出現「他聽得懂嗎?」「只看圖不看字,可以嗎?」等問題。爸媽買這麼多書,都是因為打從心裡相信,跟孩子說故事,可以改變孩子的一切,除了讓他孩子早點薰陶文藝氣息外,還希望可以透過故事書,教導更多的東西。藝術治療師邱寶慧說,有人說「故事」是療癒心靈的醫生,在美國就曾有一個案例是透過故事來治療孩子的,艾維是一位個性冷漠、不善表達的十歲單親兒童,而治療師透過「小熊採蜂蜜」的故事過程中,了解到他與媽媽的關係與問題。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表示,在國外的研究曾指出,父母在家朗讀故事給孩子聽或親子一起共讀圖書,對於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及字彙能力的增進,都有極大的影響。聽故事長大的孩子最受教,需要對孩子說的,其實都在故事裡。父母每天抽出15分鐘,一天一個故事,日積月累就能增進孩子的邏輯思考、語言表達、創意想像、閱讀熱情和良好品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