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

高壓常喊累 奧少年都是「亞健康」害的

高壓常喊累 奧少年都是「亞健康」害的#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奧少年」真的不是我的錯!碰到小事就喊累、壓力大,其實7成8的年輕人抗壓荷爾蒙都太低!根據國內預防醫學機構研究顯示,老是被嫌「抗壓力不足」的年輕族群,明明應該活力充沛,卻容易伴隨、緊張、胸悶、頭暈症狀,顯得懶懶散散、做事易怒急躁。18歲的張姓男大生是標準外食族,高糖飲食的結果讓他的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常感到疲憊、頭暈又常失眠,檢查發現他的抗壓荷爾蒙僅有0.65(標準值為1.63)。常攝取加工食品、油炸品 最容易提升身體壓力王峰醫師表示,抗壓荷爾蒙通常在20歲後達到高峰,35歲後逐漸下降,上述患者才18歲,就已經達到低點,可見營養攝取與抗壓指數有極大的關係。許多民眾健檢結果無異常,確時常伴隨疲倦無力的「亞健康」症狀,代表你的身體正處在健康的及格邊緣。王峰醫師表示,常攝取加工食品、油炸品、高糖精緻飲食等族群,最容易提升身體壓力,多攝取好的油脂、優質蛋白質、含B群、葉酸的食物、或者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或堅果都可以幫助抗壓,避開「亞健康」困擾。抗壓賀爾蒙不足 全身系統都會受影響想了解自己的耐壓指數,只要透過唾液、抽血檢查,並由醫師解答報告,就能簡單找出身體是不是在鬧脾氣。抗壓荷爾蒙不足,與許多疾病的出現有關,不論是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呼吸系統、皮膚免疫系統等都會受到影響。可藉由抗壓指數找出免疫系統的好壞程度,並藉此改善生活習慣。王峰醫師表示,想要找回健康元氣、擁有絕佳抗壓能力,除了安排全身健檢外,均衡營養、充足睡眠外,適時與心理諮詢師對談也都是降壓的好方法。找對抗壓方法,別讓身體再到「亞健康」邊緣。

辦公室簡單運動 這2招助養肝

辦公室簡單運動 這2招助養肝#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辦公室一族經常對著電腦,加上久坐,時間長了可損傷肝,身體也就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了。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一定要動起來,只有動起來,才能精氣神十足,才能養肝護肝。辦公室一族在辦公室養肝只需要一些伸展四肢,練一些養肝的小動作就能達到目的。養肝增強肝功能 辦公室族群要常起來走走我們長時間坐著,不起來活動,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物質,氣血失和會導致多種疾病。對此,《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因此,我們就需要運動起來,養肝增強肝的生理功能,以補肝血,促進肝主疏泄的功能。肝血充盈,肝氣正常疏泄,則身心就能健康。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不要經常對著電腦,最好抽出時間進行適當運動,以養肝名目,舒筋活絡促進氣血的循行,維持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多曬太陽、按摩眼周穴位、喝水有的人說自己也想運動,可是工作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對辦公室一族來講,因為每天都要忙於工作,回到家裡還要操持家務,留給自己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那麼,這些人該如何養肝護肝呢?我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不要什麼事情都回家做,你在辦公室就可以了。呵護肝一樣,也能在公司裡面完成。諸如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出去曬曬太陽,經常站起來活動一樣,經常揉揉眼部穴位,多喝水等,這些舉措都能對肝達到良好的呵護功效。簡單運動法助放鬆身心 除掉上面這些實用小方法之外,你還可以在辦公室伸伸胳膊伸伸腿,將身體好好舒展一下。下面我介紹幾種辦公室養肝運動法,希望能幫助辦公室一族緩解壓力,放鬆身心。1) 頭部轉動,呼吸/直立,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側平舉。頭部輕柔地向右側傾斜,將右耳輕放於右肩上,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然後,再將頭部輕柔地向左側轉動,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可做3至5分鐘。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閉上眼睛試想自己正置身於優美的自然環境中,效果自然更佳。經常練習此動作,不僅有助於養肝,對預防頸椎病也比較有幫助。2) 肩膀轉圈、聳肩/曲肘,將小臂放到身體前面,拳心相對。然後肩膀往前轉圈,注意肩膀朝後移動時,胸脯就往前擴張,做2分鐘。然後肩膀往後轉圈,堅持2分鐘。然後放下兩臂,朝耳朵聳肩。在這個過程中,頭部要盡可能向上延伸,手臂要盡可能向下延伸。可堅持2分鐘。做完後,閉上眼,放鬆,體會脖子、肩膀、手臂等處有一股柔和、輕盈的能量。上述運動方法都比較簡單,比較適宜在辦公室練習。總之辦公室一族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這樣才可能增強體質,防範疾病發生。(本文摘自/養生一定要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月經只來3天?亞健康婦女當心不孕

月經只來3天?亞健康婦女當心不孕#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5歲的王小姐月經天數只有3天且量少,同時生活忙碌根本沒時間好好休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加上患者的先生長期失眠處於疲累狀態,導致婚後4年仍不孕。醫師檢查發現,患者除了腎虛之外,還有肝氣鬱結,受孕機率自然下降許多。醫師使用補腎填精的右歸丸,加上疏肝解鬱的柴胡疏肝散,月經天數漸漸延長至5天,因此使用梔子豉湯加減安神除煩,2人養精蓄銳,爾後一舉得子。「亞健康」族群的民眾,表示身體已經出現問題,卻無明顯徵兆,世界於健康與疾病間的模糊界線。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頭暈,卻找不到真正原因,為現代許多人的文明病之一。男女雙方共同治療事半功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指出,不孕為男女雙方共同責任,最好一起做檢查,治療也要一起治療才能事半功倍,日常生活上先生著用太緊的褲子,泡澡及三溫暖都會讓睪丸溫度過高,精子活動力下降,盡量著寬鬆透氣的褲子、不熬夜、不抽菸喝酒、適時運動。另外,太太也要少穿迷你裙、牛仔褲,每天做仰臥起坐10下,但勿過度運動,並可以搭配1周3次慢跑30分鐘,改善卵巢子宮局部血液循環。生活壓力大、體虛 2款茶飲助解憂若是年齡超過35歲才想懷孕,腎氣已衰,以下茶飲不但適用於過度疲勞、身體虛弱的族群,若是求子壓力過大,或是平時生活緊張壓力大,也會影響受孕,可考慮以下茶飲紓壓解鬱:1) 育腎助孕飲/材料:枸杞子三錢、覆盆子三錢、大棗三枚。做法:將以上材料洗淨,置入茶杯內,沖入熱水,加蓋悶上15分鐘即可飲用,一周服用2至3次。功效:枸杞子、覆盆子因為名字中有「子」,中醫認為蘊含生生之氣,能夠令人有子,且明目烏髮、補腎填精,有養生抗衰老的功效。 2) 解鬱美人方/材料:玫瑰花3錢、香附2錢、搭配適量冰糖。做法:以3碗水煮成一碗水,一周服用2至3次。功效:玫瑰花芳香行散,能疏肝解鬱,和血調經,香附為女科聖藥,加強玫瑰花的效果,此方能減輕心情壓力,使人面色姣好,也改善經前症候群,心情愉悅自然受孕機率大增。 

頭痛不斷 4種「火大」害的!

頭痛不斷 4種「火大」害的!#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今的生活更加富裕充足,然而如果背離了自然規律,生活習慣不好,常通宵熬夜,暴飲暴食,最終導致亞健康人群增多,患頭疼腦熱、發熱上火這種小病也就成了家常便飯。4種原因易上火上火的原因很多,自然界的風、寒、暑、濕、燥、火等自然界邪氣的侵擾,自身情緒波動、飲食不節、壓力過大等都會導致上火。以下深入探討現代人易上火的原因,從中防患於未然。1) 作息不規律惹出的「火」/有人為了工作加班而熬夜,有人為了娛樂而通宵達旦,作息時間不規律,夜晚休息不夠,過度勞累、過度刺激等都會導致上火。平時要有良好的作息規律,按時睡覺,按時早起。2) 甘肥辛辣吃出來的「火」/為了滿足食慾,越來越注重味覺的刺激,吃香的、喝辣的,甘肥辛辣的食物比例增大,牛羊豬肉、火鍋、燒烤、麻辣類美食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常食用這些後體內容易積熱,不容易散發,最終會導致上火。酗酒抽菸、欲望過盛也會引起上火。3) 自然暑熱乾燥帶來的「火」/四季更替、陰陽消長是大自然的規律,春溫、夏熱、秋燥、冬寒,尤其是夏季暑熱、春秋乾燥最容易影響體內的火氣。另外,外邪六淫一旦入侵導致陰陽失衡,體內出現陽亢陰虛的症狀就是上火的開始。4) 苦悶憂鬱壓抑出來的「火」/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浮躁、苦悶、壓抑、抑鬱等不良情緒常常影響著我們。中醫有「久鬱化火」的概念,因此要學會放鬆自己,娛樂自己,多與身邊的人溝通接觸,疏肝解鬱、舒心清神,不要讓自己鬱悶壓抑出火來。(本文摘自/不上火身體就健康/人類智庫出版)

脊椎錯位 恐致慢性病

脊椎錯位 恐致慢性病#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脊柱,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由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1塊骶椎(由5塊骶癒合為1塊)、1塊尾椎(由4塊尾骨癒合為1塊)組成,它除了是「人體的大樑」,起到支撐、承重的作用,還是人體全身神經的高速通道,大腦和脊髓都是人體的中樞神經,其中,人體有31對脊神經支配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大腦指令 通過脊椎才能傳全身大腦(司令部)發出的所有指令,都必須首先通過脊椎,才能傳送到全身各部分,而發向大腦的任何資訊,最終也都需要彙集到脊椎之後才能上傳到大腦,所以如果脊椎這條通道出了問題,你的身體就像沒有了指揮官的散兵游勇,不聽使喚,而大腦也陷入光杆司令的尷尬境地。脊椎骨是一個中空的管道,椎管內有脊髓、脊神經、植物神經、動靜脈等,人體每個部分的末梢神經,也都隨著骨骼而行,如果骨骼發生問題,尤其是脊柱發生錯位,使生理彎曲改變,該彎的地方不彎,該直的地方卻彎了,身體往往就容易陷入亞健康或慢性病的狀態。外邪或脊背損傷 影響臟腑功能《黃帝內經》,在描述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時候,用了這樣的話:「(督脈)起於小腹,出於會陰,延脊柱內上行,經項入腦達頂。」、「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從這段話中不難理解,督脈和膀胱經這2條經脈都是與脊柱平行分佈的,按照中醫理論,脊柱就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通路,外邪或脊背損傷的刺激,可通過經絡的傳遞作用而影響臟腑功能,使其循行所過的組織器官功能失常,從而出現相對應的症狀。(本文摘自/養骨就能救命:骨骼決定一生健康/出色文化)

年後甩肉新招?歐美日盛行「輕斷食」

年後甩肉新招?歐美日盛行「輕斷食」#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過了元宵節,春節正式告一段落,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約四成五的民眾春節期間體重平均增加1.7公斤,求助減肥門診比過年前增加三到四成。陳玲玲營養師建議,不妨試試現在歐美及日本都非常流行的輕斷食,趁假期來做體內大掃除,幫助身體維持健康與體態。2招「輕斷食」甩肉法 體內環保不挨餓輕斷食不是不吃東西,而是間歇式斷食,讓身體有機會獲得休息和修復,有助體內環保、排出宿便及改善亞健康。以下介紹兩種歐美和日本目前流行也簡易的輕斷食法。●    半日輕斷食1)以新鮮蔬果汁取代早餐2)小時以上不進食(晚餐到隔天中餐,不吃固體食物)3)午餐和晚餐吃以往進食量的8成(營養均衡,多吃蔬菜)●    5:2輕斷食1)一週撥出兩天(建議不連續的兩天)吃輕食,其他五天照常吃喝2)2天斷食日:一整天熱量限制在600大卡以內,餐前一杯蔬果汁3)5天正常日:一整天熱量限制在1500大卡以內,餐前一杯蔬果汁蔬果精力湯備時短 大忙人也能做到「輕斷食」陳營養師強調,輕斷食不是禁食,也不是挨餓,而是要選對食材、吃好食物。輕斷食期間,注意營養均衡,選擇低GI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穀物、堅果、豆類、好的蛋白質、油脂及水,避開加工食品、少吃肉類和乳製品,也盡量不吃油炸或具刺激性的食物。輕斷食重要的執行關鍵,是斷食過程中搭配補充蔬果汁,讓身體獲得營養。陳營養師建議,因應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型態,現在市面上有出沖泡式精力湯可加上蔬果酵素,透過多種膳食纖維及蔬果成分的蔬果酵素精力湯來進行輕斷食,也不用擔心沒有時間準備食材、生食蔬果有農藥殘留或細菌的疑慮。 

罹代謝症候群 讓身體進入「亞健康」狀態

罹代謝症候群 讓身體進入「亞健康」狀態#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一般我們會擔心自己的身體到底是「健康」還是「不健康」,但你知道什麼是「亞健康」狀態嗎?根據國內一家健康管理機構的解釋,「亞健康」是近幾年於華人市場興起的名詞,在醫學文獻上並未有此說法。所謂「亞健康狀態」是表示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有人稱為「第三狀態」,相較於健康為「第一狀態」,疾病為「第二狀態」之說法。而亞健康狀態往往是許多疾病的前兆,若能加以注意且及時地預防亞健康狀態,可防止各種疾病發生。營養師趙思姿指出,根據國健局調查發現,台灣男性五年來平均腰圍增加2.9公分,因為長期不良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加上遺傳體質,導致新陳代謝功能異常,也就是俗稱的「代謝症候群」。從預防醫學角度而言,代謝症候群是非常值得重視,只要能有效地改善,未來相關醫療花費就能大幅降低,對民眾的健康也大有幫助。也就是說,代謝症候群屬於一種疾病前期(pre-disease)的概念,讓人的身體不知不覺進入「亞健康」狀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身體的免疫力功能也會下降,容易罹患疾病。趙思姿營養師解釋,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最主要的原因是肥胖,肥胖會使脂肪包圍內臟,身體過多的內臟脂肪組織會產生游離脂肪酸,造成胰島素作用受阻,讓血糖不穩定。若到達肝臟的游離脂肪酸增加,脂蛋白(LDL)的合成增多,就會形成脂肪肝、高血脂症或糖尿病。由於內臟脂肪沈積,導致血液容易凝結,增加動脈粥狀硬化、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的罹患率,讓血管阻力增強,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趙思姿營養師說,許多人誤以為「少吃」就可以減重,但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原因在於吃錯營養。人體需要蛋白質、脂肪、醣類三大營養素,維持正常運作,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也是維持生命所必需。此外,水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每一種營養都有不同的功能及重要性,是無法互相替代的,長期攝取過量或不足,可能會導致疾病的產生。無論是一般人或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等家族史的人,都應該從年輕時就開始留意自己的新陳代謝問題,並且力行熱量控制及少糖、少鹽、少油脂等飲食方式,更要規律的運動,並讓生活作息正常,才能預防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產生。趙思姿營養師呼籲,目前國民健康局已設置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專業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提供免費電話諮詢服務及諮詢服務,可即時為民眾解答健康減重相關疑問,也正積極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各地衛生局或國民健康局官網查詢。

我生病了嗎?為健康儲值,從善用健康檢查開始(下)

我生病了嗎?為健康儲值,從善用健康檢查開始(下)#亞健康

健康檢查就好像買保險,讓自己有早期發現重大疾病的機會不少人經常覺得頭暈、胸悶、胃痛、腰痠背痛,甚至疲憊,感覺自己生病,可是檢查結果都顯示正常,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在本期「健康新知」將告訴你,當察覺身體有異,造成的因素可能來自不同層面,如何把真正致病的原因揪出來,並且從正確的途徑及早治療,才是維持健康之道。Q:當身體開始出現不適的感覺,如頭暈、胸悶、胃痛、腰痠背痛等症狀,是否就表示生病了?A:原則上,只要身體出現不適的症狀,就表示你的身心狀態不健康,只是程度上的差別。人從出生、發育、成熟到逐漸老化的過程中,各項功能逐漸衰退,比如一般人認為女性到了五十歲陸續出現的停經症狀,其實男性平均到了六十五歲也會經歷同樣的過程,舉凡骨質疏鬆、肥胖中廣身材、情緒低落、性慾下降、頭髮掉落等這方面的症狀。然而,當你察覺身體有異,造成的因素可能來自不同層面,必須慢慢抽絲剝繭方能找到真正致病的原因。以疲倦為例,原因其實非常複雜,可能是感冒發燒、長期貧血、甲狀腺低下或憂鬱症,必須經過醫師仔細詢問病史,才能找出真正疲倦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源於生活型態的問題,比如工作常加班,為了提振精神,於是常藉助提神飲料以刺激腎上腺素,長期下來反而導致腎上腺素衰竭,無法繼續提供充足的精神與體力,這就是所謂的「慢性疲乏」;當遇到這方面功能性的問題,雖然可以透過檢查來找出問題所在,但最終還需要依靠本身的生活型態的調整才能恢復既有功能。Q:如果透過各種儀器檢測或理學檢查都顯示身體功能正常,但身體依然感覺不適,這時該如何處理呢?A:這可能是一種疾病的初期徵兆,甚至屬於零期的發展階段,表面上看起來沒有異狀卻怎麼也查不出真正的原因。這種狀況宛若小朋友發燒,可能源自於一種感冒或腸病毒,只要經過適當休息就可以恢復健康;但若是因為細菌性扁桃炎所引起的發燒,則必須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另一種狀況則是,病情只是微細表徵,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與觀察,方能判斷接下來該如何處治。舉例來說,假若電腦斷層發現肺部有一個約0.4公分的腫瘤,如果生長在較深處,無法以細針取出細胞加以判讀其良性或惡性,也無法透過手術馬上處理,此時我們通常會建議顧客一段時間如三個月後,再進一步追蹤檢查。因為惡性腫瘤的成長速度相當驚人,所以短期內必須密切追蹤。事實上,如果想在疾病初期找出潛在病痛的來源,更有賴於醫病雙方之彼此信任、坦承,並且付諸耐心與關懷,循序漸進,方能順利地一起出真正原因。Q:近幾年過勞死一直是職場上廣泛討論的議題,有人感到疑慮,認為同樣的工作型態,有人生病或猝死,卻有些人好端端無恙,其差別何在?A:事實上,「過勞死」是新聞媒體使用的名詞,而從醫學觀點來說,一個人工作到突然因腦中風或心臟病猝死,一般大眾直覺是因為他長期在壓力很大的環境、累積過度疲勞致使身體運作異常。但個案可能本身有體重過重、抽菸習慣、使用特殊藥物、或三高疾病等,這些沒有明顯表徵的危險因子才是潛在的問題。若事先沒被沒有被檢查出來,將會隨著工作的壓力或疲憊累積到一個臨界點,就很容易發生猝死這類不幸的憾事。建議每個人都應當好好審視自己周圍的生活與環境,一旦察覺壓力或疲憊超過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就該重新調整或改變,或是離開原來的環境。畢竟人的能量有限,不可能讓自己的身體永遠維持在雙十年華或某種狀態,我們該學習順應生命的每個階段,接受身體變化的自然周期,只要適時調整周圍生活的環境,便能減低挫折感、疲憊感,使身心健康保持在均衡而自在的最佳狀態。Q:有些人對於自我身心狀態有很強的敏銳力,但有些人反而缺乏警覺性,只要沒有疾病特徵就認為自己每天過得很健康,不需要特別耗費心思在健康這件事上;像後者這樣的族群,您會如何建議?A:首先,民眾需要了解健康檢查的意義,它可以幫助我們早期發現健康上的問題,並且及早改善或治療,以儘量使身體維持在最佳健康狀態。然而,健康檢查並非無病不查,建議規劃健康檢查的項目時,可以從三種層面來著手:一是常見的慢性或腫瘤疾病,二為立即威脅生命健康的疾病,三是成本低效益高的疾病,例如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或甲狀腺機能異常等病症,如能早期發現,預後效果良好,都是值得篩檢的腫瘤疾病。除此之外,心血管可以透過血糖、血壓和血脂肪檢測出其健康狀況,檢查成本低,且一旦發現異常可立即改善或治療,以減低未來罹患心臟疾病如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健康檢查是預防醫學中「次段預防」的階段,旨在發覺尚未出現明顯徵兆的早期疾病,也是管理健康、降低未來疾病風險的一種保險形式,如能從定期健康檢查中及時發現早期病症或潛在疾病風險因子,就好像買保險一樣,為自己買一個早期發現或治療重大疾病的機會。健康檢查並不是解決疾病的萬靈丹,一旦自我覺察到身體不適,最適當的途徑還是立即赴醫求診;而對於年齡較長的族群,也不宜進行有風險的檢查項目,如侵入性的內視鏡檢查等。總之,我們盼望民眾經由適當的方式,正確地檢視並瞭解自我的健康狀態,方能盡情享受生命帶給我們每一天的驚喜與幸福。延伸閱讀「我生病了嗎?(上)」: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85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