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疫苗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奪11命!醫警告流感患者風險更高:高達3成5合併感染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奪11命!醫警告流感患者風險更高:高達3成5合併感染#肺炎鏈球菌疫苗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民眾掃墓祭祖及出遊活動將大幅增加。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醒,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病例持續攀升,截至2025年3月25日已達101例確定病例,其中11例不幸死亡。感染科醫師提醒,成人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自今年3月10日起擴大接種對象,呼籲19~64歲高風險族群盡速接種。

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疾管署擴大公費接種五大高風險族群應儘早施打​​​​​​​​​​​​​​​​

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疾管署擴大公費接種五大高風險族群應儘早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宣布今年3月10日起擴大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19-64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五大高風險對象納入公費接種,全年皆可施打,包括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以及一年內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及器官移植者,可施打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專家呼籲,肺炎鍊球菌是社區最常見,且容易導致流感併發肺炎的主要致病細菌之一。以癌症病患為例,感染風險可達一般人的近十倍,呼籲符合資格民眾儘速安排接種,以完整免疫保護力。 藝人大S不幸在今年2月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掀起民眾對流感與肺炎高度警覺。而社區最常見的肺炎致病菌之一,肺炎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呈現無症狀的帶菌狀態,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 肺炎鏈球菌威脅全年都在 2024重症病例為五年新高 高危險對象暴露流感引發續發性肺炎風險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案例全年均有案例,且以冬季至春季為疾病發生之高峰期,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累積315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為5年(2020年以來)新高。本流感季自2024/10/1起截至2025/2/24累計999例重症案例,死亡病例更累計204例。「流感病毒感染後引起的續發性細菌性肺炎,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肺炎鏈球菌正是導致流行性感冒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若本身有慢性疾病會增加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風險,且近年來肺炎鏈球菌抗藥性菌株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亦增加臨床治療上的困難。」 癌症病患為肺鏈高風險 罹患侵襲性肺炎風險高於常人近十倍 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為2大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高罹病族群,其他不論年齡均亦列為高危險群的包括:(1)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2)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3)人工耳植入者、(4)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5)腦脊髓液滲漏者、(6)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等,也都是感染風險較高的族群。黃立民醫師特別提醒,19-64歲的癌症患者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風險可達一般人的9.83倍! 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施打對象擴大 專家籲高風險族群儘速接種 為降低肺炎對民眾健康的威脅,政府2023年底公費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PCV13及PPV23兩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且全年度都可施打。今年三月起更進一步擴大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對象至19-64歲高風險族群,包含: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以及一年內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及器官移植者。 黃立民醫師進一步強調,「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後如肺炎、敗血症等及死亡機率。自政府提供65歲議上民眾公費疫苗施打後,完全接種(兩劑疫苗)者僅17.9%,仍有大幅度的進步空間,而現在進一步開放高風險族群也可以公費打疫苗,對民眾可以說是一大福音,符合資格民眾應該盡快去施打疫苗。由於結合型疫苗(PCV13)可以誘發T細胞免疫,有助產生免疫記憶,建議先接種一劑結合型疫苗(PCV13)後,再接種一劑多醣體疫苗(PPV23),有助於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力,並使保護範圍更廣泛。」 19-64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高風險對象接種原則: 一、未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及PPV23者應先接種1劑PCV13,間隔至少8週再接種1劑PPV23。 二、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且間隔至少8週者可接種1劑PPV23。 三、曾經接種PPV23且間隔至少1年者可接種1劑PCV13。 四、如已接種過PCV13(或PCV15)及PPV23疫苗,代表已經完整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無需再接種PCV13及PPV23疫苗。

大S猝逝!醫:肺鏈疫苗要打 防止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重症

大S猝逝!醫:肺鏈疫苗要打 防止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重症#肺炎鏈球菌疫苗

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享年48歲,消息證實後,令社會大眾深感震驚與悲痛不捨,也讓民眾開始重視流感疫苗接種,甚至促進一波流感疫苗的打氣。然而,除了流感病毒本身造成的威脅之外,也別忽視細菌性肺炎的發生。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位居第三,其中,肺炎鏈球菌是流感常見的續發性細菌感染之一。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醫師呼籲,民眾也可以接種肺炎鏈球菌的疫苗,以降低流感併發細菌感染重症的風險。 肺炎鏈球菌潛伏鼻腔 當病毒刺激粘膜、干擾免疫系統引起細菌感染 肺炎鏈球菌平時潛伏在人類鼻腔內,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黃立民醫師解釋,當人體健康時,細菌即使進入體內,通常也不會引起感染,而是處於「帶菌狀態」,即細菌雖然存在,但因條件不足,無法大量繁殖或侵入組織,因此不會導致疾病。然而,當病毒感染時,它會改變體內環境,創造適合細菌感染的條件,使原本無害的細菌變得具有侵略性,導致繼發性感染。 黃立民醫師說明,病毒促進細菌感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病毒會破壞人體的黏膜屏障,例如呼吸道或腸道黏膜,使組織出現細小的缺口,讓細菌能夠深入並附著於較深層的組織,增加感染風險。第二,病毒會削弱免疫系統,干擾人體對抗細菌的能力,導致細菌更容易繁殖並引起感染。 此外,病毒還可能引起發炎,使細菌更容易繁殖與擴散,進而引發肺炎或其他嚴重感染。黃立民醫師表示,即使病毒已被清除,細菌仍可能持續感染,導致疾病惡化。因此,施打流感疫苗,不僅有助於降低自身風險,也能減少細菌感染的發生機率。 咳嗽加劇、高燒不退 應高度懷疑細菌感染 以病程而言,黃立民醫師表示,通常患者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全身不適等典型感冒症狀,如再惡化,會出現黃痰、咳嗽加劇、高燒不退等。此時,醫師通常會安排胸部 X 光檢查,如果發現大片肺部陰影,就要高度懷疑是細菌性肺炎。肺炎鏈球菌感染可透過檢測尿液來診斷,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這時會開立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以防病情惡化。 黃立民醫師強調,「其實流感重症當中有一半是因為細菌感染造成的。」除了平時要做好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打疫苗」無非是降低重症機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政府公費補助65歲以上的長者、55至64歲的原住民以及嬰幼兒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其中嬰幼兒須接續施打三劑,成人則是每五年打一劑即可,符合資格民眾應把握機會儘速接種。此外,本身患有糖尿病、慢性腎病變、慢性肺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可考慮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

天轉涼,新冠肺炎併發MIS-C住院個案又增加!醫警告:新冠最新病毒1傳14,家中有小有老一定要打疫苗

天轉涼,新冠肺炎併發MIS-C住院個案又增加!醫警告:新冠最新病毒1傳14,家中有小有老一定要打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

11月起,針對JN.1變異株的新冠疫苗已擴大接種對象。感染科醫師提醒,Omicron是已經演化出傳播力相當強的病毒株,1個感染者就可以傳播給14個人,不要認為感染只是輕症,現在又開始有 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個案不斷出現,如果是免疫力差或是年長者、幼兒,更要施打疫苗來預防併發症風險。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上個月林口長庚就收治2名兒童感染新冠併發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病例,一名是不到1歲嬰幼兒,一開始出現發燒、發疹等類川崎氏病症狀,心臟也受到影響,但有明顯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不完全符合川崎病,詢問接觸史發現2週前托嬰中心有人確診新冠感染,患兒二週前也有短暫發燒症狀,採檢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最後診斷MIS-C。 MIS-C個案又出現表示兒童新冠感染病例增加 另一名案例是14歲青少女,一來門診表現的是類流感症狀,抱怨劇烈頭痛、咳嗽、發燒、全身痠痛,但給予抗流感藥物沒有改善,且流感病毒檢驗陰性,個案因持續發燒頭痛超過一週,同時身上開始長疹子,近一步檢查證實有腦膜炎,血液檢驗出現血小板減少,顯然有多重系統受到影響,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病況才改善,同樣也判斷是染新冠後併發 MIS-C的病例。 陳志榮醫師指出,這些都是沒有特殊疾病且原來健康的個案,由於秋冬呼吸道疾病多,新冠在診斷上也多了難度。國內外研究數據都指出,儘管兒童感染新冠症狀較輕微,也比較不會發生肺炎或呼吸衰竭,但仍有不少發燒痙攣、哮吼病例,也可能導致腦炎,併發MIS-C影響心臟,甚至有休克的危險性。他也解釋,打疫苗可有效預防MIS-C,近期有個案開始出現表示兒童新冠病例在急速增加,施打最新JN.1新冠疫苗相當重要。 新冠JN.1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共同施打 陳志榮醫師提到,Omicron已演化出傳播力相當強的病毒株,1個病例就可以傳給14個人1,感染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個人的免疫力與健康情況。對年長者或者是幼兒、免疫差的族群來說,新冠仍不可視為一般感冒,感染後仍有發生重症的危險性。 施打疫苗有些家長對安全性或副作用仍有疑慮,陳志榮醫師解釋,以安全性來說,全球大規模施打後,現在已累積豐富的新冠肺炎施打經驗,其實不需要太過恐懼,像是心肌炎的比例已經相當低,預後也相當良好,至於其他輕微副作用如發燒或者局部腫痛,大概1~2天就會恢復。考量到病毒變異快速以及重症的風險,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他也提到新冠肺炎疫苗屬於mRNA疫苗,與其他像是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一起施打是沒有問題的。 面對秋冬來臨,陳志榮醫師強調,接下來很多像RSV、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更會一起流行,且都透過飛沫傳染,傳播力強。因此除要維持日常衛生習慣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醒小朋友回歸正常作息,睡眠要充足並要足夠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除了老人與小孩都應該盡快打最新JN.1新冠疫苗外,家中如果有年長者與幼兒者也一定要施打疫苗,可幫助保護家人健康。

2歲孩半夜咳到吐⋯竟是肺炎鏈球菌作祟!不治療恐惡化「整片肺葉發炎」

2歲孩半夜咳到吐⋯竟是肺炎鏈球菌作祟!不治療恐惡化「整片肺葉發炎」#肺炎鏈球菌疫苗

孩子咳不停,竟是肺炎鏈球菌作祟!2歲半的呂小弟因反覆發燒、持續咳嗽而就醫,甚至夜間咳到嘔吐,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經醫師診斷,確診為肺炎,讓呂小弟的父母相當憂心。所幸醫師迅速採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經過5天住院,呂小弟逐漸恢復健康,父母總算可以鬆了一口氣。

疫情又創高!肺炎鏈球菌疫苗該怎麼選?醫建議「順序這樣打」最安全

疫情又創高!肺炎鏈球菌疫苗該怎麼選?醫建議「順序這樣打」最安全#肺炎鏈球菌疫苗

秋冬換季病毒齊發,流感、新冠肺炎及肺炎鏈球菌等3大疫情不可不防,受免疫負債影響,肺炎鏈球菌病例數創5年新高!但相較於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民眾對於肺炎鏈球菌疫苗認知度較低,最新「肺炎認知大調查」發現,僅有不到2成民眾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甚至身為肺炎高風險族群而不自知。

秋冬雙疫夾擊!新冠、流感齊發威 長者、慢性病患風險高 醫:勿輕忽新冠重症造成的健康風險

秋冬雙疫夾擊!新冠、流感齊發威 長者、慢性病患風險高 醫:勿輕忽新冠重症造成的健康風險#肺炎鏈球菌疫苗

儘管近期新冠個案看起來有稍稍減少的趨勢,但因為病毒在秋冬較活躍,醫師提醒不能鬆懈,仍要注意是否會有新一波流行;且近期醫院仍有不少住院患者原來沒有染疫跡象,但入院後新冠症狀才突顯的個案,呼籲高風險族群一定要提早接種最新JN.1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避免重症。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傳播力仍高,如果是感染新冠的住院患者,隔壁床或是醫護人員都有很高的感染機率。這樣的風險一直都在,但由於現在沒有全面篩檢,有些病患原來是因為其他疾病住院,後來在院內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無法分辨究竟是本身就有病毒還是到院才被傳染。 醫院與長照機構群聚風險仍高 建議到醫院不論是看診或是訪客,絕對還是要戴上口罩,避免被感染或是傳染給其他人。王復德醫師提醒,尤其是長照機構,由於住民常是無法活動且抵抗力差,從過去經驗就知道只要一個病房感染,幾乎就會變成群聚感染,絕對要加強控管。 王復德醫師提到,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風族險群除了年長者外,慢性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如果兩種風險因子都有,重症機率更高。從以往重症患者身上發現9成都沒有施打最新新冠疫苗,因此建議高風險群如糖尿病患者、癌症治療病人、免疫疾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等族群,一定要施打疫苗提升免疫力。王復德醫師補充,由於新冠病毒的病毒株一直在變異,10月政府公布施打的新冠疫苗是針對現在流行的JN.1病毒株家族,也可與流感疫苗一同施打。 長輩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最佳防護 王復德醫師表示,雖然與年初相比,新冠重症個案比較少了,但仍有不少年長者一開始輕忽症狀,覺得只是小感冒,結果看病回去症狀變嚴重,氣喘、高燒不退、血氧掉再度跑急診,有的照X光馬上發現已經併發肺炎,甚至需要插管送加護病房。 除了急重症,對年長者或慢性疾病患者來說,臨床上發現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也會造成其他慢性疾病病情惡化。王復德醫師分享,像本來血糖控制良好,卻開始變得不穩定,這就是新冠帶來的影響。隨著秋冬季節呼吸道疾病的流行高峰期到來,他也特別提醒長者,不要覺得少出門就不會被感染,家人在外工作會把病毒帶回家,且用餐吃飯也不會戴口罩,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施打最新JN.1新冠疫苗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更建議除了可以加打流感疫苗之外,再補上肺炎鏈球菌疫苗也能讓防護更完備。 王復德醫師也提醒長輩平時三餐要正常、睡眠充足才能培養免疫力,此外最好可以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簡單運動、散步、曬曬太陽。平時更是要做好衛生習慣,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有觸摸手扶梯還是電梯等都要洗手避免接觸口鼻眼。透過施打疫苗與落實生活好習慣,就能將新冠病毒的預防工作做到最好。

呼吸道傳染病提前夏季來襲!肺炎重症死亡率高達三成不容忽視

呼吸道傳染病提前夏季來襲!肺炎重症死亡率高達三成不容忽視#肺炎鏈球菌疫苗

國內現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同時延燒,已成夏季大流行,類流感同期就診人次創10年新高,一週高達10萬人前往醫療院所就診,急診人口甚至已達去年同期之2倍,可見傳染病蔓延速度之快。而在多種致病菌盛行之際,交叉感染或續發性感染更有機會對年長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形成威脅,甚至引發嚴重併發症。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後簡稱李慶雲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教授提醒,除了流感及新冠病毒外,肺炎鏈球菌是社區型肺炎內最常見的致病菌之一,一旦發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細菌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多種侵襲性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黃教授說,根據統計指出,感染後併發肺炎重症甚至再次住院或死亡的機率很高,約24%重症肺炎患者需採插管治療,即使症狀改善後出院者,仍有機會在一年內因肺炎再次住院,甚至一年內死亡率高達三成4。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為守護長者的肺部健康,自去年10月起,衛福部疾管署已公告提供65歲以上民眾可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除了肺炎鏈球菌疫苗外,長者可接種疫苗尚包含每年建議接種的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為考量各類疫苗接種之時程及劑數不盡相同,長輩們不易依循。李慶雲基金會因應最新成人疫苗建議時程,於今年暑假正式推出「成人疫苗接種手冊」,供民眾善用掌握自身疫苗接種紀錄,避免產生遺漏或重複接種的可能,並可與醫護人員討論接種計劃。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 曹玉婷主治醫師介紹手冊內容,其中特別針對肺炎鏈球菌、季節性流感及新冠肺炎規劃疫苗接種表格,以及其他自費疫苗接種紀錄表,希望透過此呈現方式提醒符合條件的對象能前往諮詢並經醫囑接種疫苗,也建議在接種時,提醒醫護人員協助紀錄疫苗的接種時間、地點與廠牌。 李慶雲基金會除了推出「成人疫苗接種手冊」外,也希望能傳遞更多預防肺炎的衛教知識,因此已於7/20在新北市永和區舉辦第一場肺炎衛教活動,分別於8月10日(六)高雄市三民區與9月7日(六)嘉義縣朴子市舉辦第二及第三場,歡迎有興趣索取「成人疫苗接種手冊」可就近詢問鄰近衛生所。 活動相關報名資訊,歡迎點擊連結了解:https://reurl.cc/EjqRq0 「成人疫苗接種手冊」線上下載連結:https://reurl.cc/93zzkX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