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沒熱情為何還要遷就?心理學博士提醒「勇於放棄」選擇比你想得多

沒熱情為何還要遷就?心理學博士提醒「勇於放棄」選擇比你想得多#心理學

你現在做得事情是自己喜歡的嗎?適合自己嗎?心理學博士黃揚名在《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一書中建議,面對沒有熱情的事物,別為了旁人而勉強自己去做。評估「放棄」的可能性,並嘗試思考其他選擇,人生沒有單一的選擇,不論是職涯規劃或情感關係,不勉強不遷就,身心才能更靠近更適合自己的人事物。以下為原書摘文:

別「感激」爛人爛事!心理學者提醒:要為了自己,肯定好事發生

別「感激」爛人爛事!心理學者提醒:要為了自己,肯定好事發生#心理學

面對人生低潮與困境,許多人喜歡算命、求神問卜,但你想過「書寫」其實也是一種方法嗎?不需要文筆流暢花俏,只需要寫給自己看。經實驗證明,寫作可以改善我們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帶領我們完整認識自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蜜雪兒.皮爾斯(Michelle Pearce)在《書寫修復練習》歸納了12條寫作指南,輔助有意解決自身困境的人,能夠透過寫作,與自己對話,其中一種方式是透過「感激」練習正面思考。以下為原書摘文:

得了憂鬱症,會好嗎?知名人氣網紅阿滴從「做小事」練習重建生活

得了憂鬱症,會好嗎?知名人氣網紅阿滴從「做小事」練習重建生活#心理學

面對情緒難關,甚至確定罹患憂鬱症,影響了生活與工作,我們該如何重新整理自己?知識型YouTuber阿滴在2021年7月向外界揭露罹患憂鬱症一年,並將這段時間與疾病共處的心得,集結成《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書,分享給同樣困在身心疾病中的朋友們,他如何試著讓自己停下來修復,覺察自己的真正需求,一步一步重建。以下為原書摘文:

「視覺」決定成敗?心理學家揭密:人生贏家「看」法真的跟你不一樣

「視覺」決定成敗?心理學家揭密:人生贏家「看」法真的跟你不一樣#心理學

老生常談的「視野」、「視角」你以為只是抽象的指涉思維不同嗎?紐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艾蜜莉.芭絲苔(Emily Balcetis)鑽研感知與動機心理學超過15年,在《決勝視角》一書中,綜合了視覺科學、行為科學、動機心理學,揭開成功人士如何看待世界的4大策略。本篇並摘錄了關於「具體設定目標」3大步驟,協助邁開達成目標的第一步。以下為原書摘文:

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

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心理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場景,包括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或生氣、違抗大人指令、上課不專心、寫功課拖拖拉拉、人際關係不佳等。如果用年紀來區分,大概從幼稚園到18歲前,孩子有上述這些問題或上述以外的問題,而你也試過一些書、試過一些教養方式,或者跟老師討論過,效果依然不佳,那麼建議你帶著孩子到兒童心智科看看。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其著作《你的孩子不奇怪》提到,在醫院或診所裡,孩子或家長不太會接觸到心理師,通常由醫師看診,初步判斷孩子的狀況及是否需要用藥,有一些情況,醫師會轉介給心理師,就是用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來了解孩子的狀況,有些醫院叫「心理測驗」,你不用把它想成一種考試,心理測驗也只是「心理學方法」的其中之一,其他例如觀察孩子的行為、有系統的收集孩子相關資訊,以及判斷孩子精神與情緒狀態等,也是一種心理學方法。大數據可檢測孩子行為需要矯正與否 為什麼需要心理衡鑑呢?有可能是醫師在診間的時間不夠,無法完整看到孩子的樣貌,或家長提出的問題或困擾,孩子在診間並沒有出現。另一種可能是,需要把孩子的行為具體化與數據化。最常見的注意力不足,如果小明跟小華的家長都說孩子們有注意力不足的情況,那麼心理師就需要判斷:到底有沒有?如果有,嚴不嚴重?有多嚴重?心理治療是延續著心理衡鑑來的,所以完整與正確的心理衡鑑是重要的,就像去旅行,如果出發的方向是錯的,無論搭火車或搭飛機,都沒辦法到達目的地。 臨床上常會需要「常模」,也就是大數據,協助我們說明孩子的狀況,所以可能會聽心理師這樣講:「小明的注意力不足,在測驗裡面遺漏的反應比較多,如果跟同年紀的孩子相比,小明的表現可能會落在後百分之五,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百個同年紀的孩子,一起來比注意力,小明是倒數後五名。」 你注意到了嗎?「同年紀」是關鍵字,一個行為需要注意或矯正與否,跟年紀及所處環境有關,例如2歲小孩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哭鬧、在地上打滾,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小學生在同樣的情境做出同樣的行為,就值得注意了。 自以為理解孩子vs.覺得爸媽都不懂總結一下,心理衡鑑就是盡可能了解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並協助醫師判斷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到底嚴不嚴重?原因是什麼以及規劃如何治療?李介文說,門診經常看到「自以為理解孩子」的家長及「覺得爸媽都不懂」的孩子們,彼此間衝突的明顯對立,也讓親子關係僵持不下。 那麼兒童心智科可以幫上什麼忙呢?孩子狀況涉及情緒、心理、人際、學習,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活了幾十年,成長過程中可能也經歷過類似的問題,所以我們會有各種方法,或者說偏方,例如感冒喉嚨痛,有些人會說吃冰糖燉梨,我曾遇過有些媽媽說,當嬰兒哭時,只要比他哭的還大聲,嬰兒就會停了。 當我遇到家長對於教養有自己的偏方時,還真有點尷尬,因為這些經驗不見得是錯的,雖然有些缺乏實際的科學證據,但有些人用起來還真的有效,既然如此,心理師與兒童心智科團隊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畢竟心理師的存在就是在學習與整理各種孩子的狀況、問題、各種有效的解法,最重要的是判斷你的孩子適合哪一種解法。有許多家長看了許多書、上了許多課程,急著要回家試試這些方法有沒有效,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我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貌?

研究:「哥哥效應」 增同性戀機率

研究:「哥哥效應」 增同性戀機率#心理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同性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異性戀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很多人會問第一個問題,但很少有人會問第二個問題。雖然研究者不了解性傾向整體上的起源,但還是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同性戀上,而他們提出的解釋通常會落在生物或心理層面。生物因素在同性戀的遺傳研究中,研究者發現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都與他們的同卵雙胞胎有著強烈的連結。研究者比對了同卵、異卵雙胞胎,以及被領養的同齡手足來判別同性戀傾向是否具有遺傳的成分。研究不論針對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都得到類似的結果,同性戀的遺傳標記都能在同卵雙胞胎中被找到(根據該研究,同性戀的同卵雙胞胎手足有20-50%也是同性戀),但在異卵雙胞胎中則相對不明顯(0-22%),而無血緣(被領養)的手足則僅有少量的遺傳標記(0-10%)。研究者也發現一個統計上的顯著相關,如果一位男性的哥哥數目愈多,不論哥哥的性傾向是什麼,這個人是同性戀的機率就愈高,這就是所謂的「哥哥效應」(big brother effect)。跨文化的研究發現每多一個哥哥,男性就會增加1/3的同性戀傾向。在另一個研究中,瑞典研究者使用大腦掃描技術來檢視情緒表達和語言能力的相關腦區。當比較同性戀與異性戀受試者的大腦時,研究者發現男同性戀和女異性戀有相似的語言與情緒表達之腦部結構,這些結構在女同性戀和男異性戀的大腦中也有類似的情形,但相似程度較低。其他研究者探究了同性戀與荷爾蒙間的潛在關聯。由於荷爾蒙的濃度相當敏感於整體健康狀況、飲食、抽菸與壓力,因此很難透過控制變因的對照研究來測量性傾向受荷爾蒙影響的程度。但仍然有某些相關研究發現懷孕期間服用合成雌激素―己烯雌酚(DES)的婦女,較可能產下雙性戀或同性戀的女兒,不過這樣的影響未見於男性。關於生物因素在某些同性戀者的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還有研究顯示同性戀與慣用手間存在著相關性。在研究參與者中,同性戀是左撇子的機率較異性戀高出39%。也有研究顯示女同性戀與男同性戀是左撇子的機率都比異性戀高。其他胎兒期對腦部的影響,也顯示在一些研究上,例如青春期的啟動年齡、兄弟姊妹的出生序以及手指長度型態。整體而言,這些研究都顯示生物因素與性傾向之間確實存有關聯。社會建構主義和心理學理論在社會建構主義這一派的想法裡,性傾向是一種可被塑造的概念,會隨不同文化而改變。康乃爾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戴瑞爾.班姆,在他稱之為「奇特變成性吸引」(exotic become erotic)的理論中提到,兒童若不常見到另一個性別的成員(或在少數案例中則是不常見到同性成員),就會覺得對方很奇特,這些奇特的同儕會引發生理上的悸動,初期雖然讓人產生反感,但在後期卻會撩起人的性慾。雖然有上述以及其他許多研究投入了解同性戀或各種性傾向的起源,但還有許多不確定(或未知)的部分。因此,在檢視任何研究時都必須考量生物、社會與心理因素,這些因素都可能對人的性傾向產生影響。此外,關於性傾向起源的研究多把目光集中在同性戀而非異性戀身上,無形中也形成一種潛在的偏見,認為同性戀是一種不被接受或不正常的性變異。這樣的偏見會導致偏頗的研究,尤其是精神分析的研究。研究應該要檢視性傾向整體的起源,而不是某個特定的性傾向。隨著同性戀逐漸被研究者、醫學界與心理學家接納為一種性變異,學者已經慢慢將研究的重心從決定同性戀的「起因」,轉變為了解男同性戀與女同性戀在關係中的本質。(本文摘自/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1:身體、性別與各年齡層的性/大家出版)

人類的生存支柱 「自戀心理學」揭密

人類的生存支柱 「自戀心理學」揭密#心理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寇哈特認為人類所有行動的出發點,都源自於「自戀」,並將人類定義成「為了滿足自戀而行動的動物」。只要滿足了自戀,人們就能保持心靈健全;如果沒有滿足自戀,心靈的狀態就會崩解。這是因為人類為了滿足自戀而有所行動的同時,也非常害怕自戀被傷害。喜悅、安心時 就是「自戀」滿足的時候事實上,人們感到喜悅、安心時,換言之就是「自戀」獲得滿足的時候。相反地,人們感到失落、憤怒時,就是「自戀」受到傷害的時候。因為擁有不同的自戀特質的人們在一起生活,當然,為了互相尊重對方的自戀,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一些事情。由於這個「自戀理論」太有特色,直到現在大家在介紹寇哈特時,都稱呼他為提倡「自戀的心理學」的人。讓大家都知道他這門獨特的心理學。但是,寇哈特理論中最精彩的、最有特色的,我覺得並非只是圍繞在自戀這個部分。在寇哈特的心理學中,對於人們該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生存,如此描述:「要是變得更擅長依賴別人,就是可好好生存下去的祕訣」。寇哈特終其一生的著作,其實只有三本。雖然寇哈特僅有這三本著作,但重要的是,在第一本與第二本著作之間,其理論模式有了很大的翻轉。第一本著作,稱呼他的理論為「自戀的心理學」;然而在第二本著作,就改稱為「自體心理學」。乍看之下,雖然只是由「自戀」變成「自體」,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這才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構築自己的必要條件 達成了自我主體寇哈特一開始提倡的「自戀理論」,似乎有部分受到其他精神分析師的理論影響。不抱持否定態度,認為精神分析上治療的核心是仔細進行分析,這方面與佛洛伊德所提倡的理論也很類似。但是,從將名稱改成「自體心理學」來看,可知道寇哈特的獨特理論已經確切地完成了。而且,關鍵字也從「自戀」變成了「自體」。那麼,「自體」到底是什麼呢?自我=每個人各自的心,所感受到的主觀世界≒自己本身,可以單純地把自我想成是自己本身。那麼,自體是什麼意思呢?我想提出另外一個問題:「你認為,你之所以成為你自己,有什麼是必須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寇哈特有個獨特的回答。要成為自己 需存在一個傾聽、認同的對象寇哈特認為,自己要成為自己,必須要存在一個可以聽自己說話、認同自己的「對象」。這麼說來,所謂的自己,只有讓別人看得到、讓別人認同,才會是個確實的存在體。如果你在這個世界上只剩下自己孤單一人,也許會感到不安,覺得「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不只如此,甚至可能會懷疑自己的存在。而要成為自己,所需要的這個「對象」,寇哈特將它稱為「自體」。雖然使用了稍微有點難的詞彙,但換個方式來說,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懂。人們如果不以各種方式依賴這些對象,就無法保有自我。因此,寇哈特最終提出了新的思維:「人類終其一生,都需要可以依賴的對象」。(本文摘自/學會自戀,找回被愛的自己/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