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

我的孩子很怕生 原來是「分離焦慮症」作祟

我的孩子很怕生 原來是「分離焦慮症」作祟#心理治療

阿芝(化名),女,七歲。因焦慮不安,不願與母親分離片刻一個月而來就診。一個月前雙親因家務事吵架,母親一氣之下到外祖母家住了一夜。此後阿芝總怕母親離開自己,以致上學,上課不專心,聽課時發呆。中午也要跑到其母工作處找她。問阿芝為何?說是「想媽媽,怕媽媽走了」。近一週來堅決不去學校,一步也不願離開母親。診查時醫師故意讓其母在診查室外等待阿芝,她呈現焦慮不安,在與醫師會談時數次跑到診查室外看母親還在不在。阿芝被診斷為兒童期分離焦慮症。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何志培醫師表示,所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是指兒童與其依附對象分離後感到過度焦慮。何志培說明,一般來講,6~9個月的嬰兒即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產生警覺並拒絕接近。當幼兒剛入托兒所、生病住院或交他人撫養,要與主要依附對象如母親分離時,部份幼兒表現為哭鬧,抓住親人不放,發脾氣,家人很難將他送到托兒所;勉強送去,常靜坐少語,不吃飯,不聽指令,不與他人交往,每日離家相當困難。這種與主要依附對象分離而產生的焦慮,稱為分離焦慮。多發生於幼兒早期,以3~5歲多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熟悉環境,而自行緩解,一般不屬於病態。何志培解釋,兒童期分離焦慮症並不少見,DSM-IV報告患病率為4%。此症常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早期,常見5~16歲,平均發病年齡為7.5歲。賴斯報告患病率男女相似,也有報告女高於男。病因方面,學者包拜認為有兩類行為與焦慮情緒有關,即依附與逃避。依附乃出現在「聯絡成對」的成員彼此分離之時,逃避是患童與陌生事件突然相遇而產生。與依附對象分離是引起分離焦慮的直接原因。有研究顯示,嬰幼兒在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幾乎很少怯生;若在不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則半數以上的孩子怯生。面對陌生環境,逃避引起又一種導致焦慮的作用。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核心症狀,乃患童與主要依附人或家庭分離後表現明顯的焦慮情緒和行為反應;何志培進一步解釋,分離焦慮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最初表現為反抗、哭鬧、拒絕他人,表現極度痛苦;接下去情緒反應則為無助、冷漠、傷心、失望;最後患童似乎變得「正常」,對於依附對象的分離表現出漠然和無動於衷。何志培提醒父母,孩童通常直到拒絕上學或有身體不適如腹痛,才到醫院就診,且不同年齡表現形式亦有所不同。此症障礙總時期至少四週,初發病於18歲以前。在做出診斷之前,需要與一些情況做鑑別。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支持性心理治療:儘快幫助患童適應新環境。新環境的撫養人要向患童主要依附對象了解患童的飲食起居及生活習慣、性格、慣用詞彙及表達需要的特殊方式。行為治療:主要針對兒童的異常行為和內心矛盾衝突而進行。可採用系統性減敏感療法、情境再現和處理意外事件等方法。家族治療:可針對部分患童使用,因為家長的知識程度和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且父母的焦慮情緒和態度對孩子有暗示作用。藥物治療:當心理治療和行為療法效果未理想時,藥物治療可作為輔助之用。SSRIs類藥物療效肯定,被認為是治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首選藥物。延伸閱讀「兒童期分離焦慮症鑑別情況與疾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41

親子問題:您問,我答

親子問題:您問,我答#心理治療

文/凱旋醫院 林耿樟臨床心理師兼督導社區心理諮詢—自問自答—系列文章當我聽到助理通知我有人預約社區心理諮詢,內容是有關「親子問題」時,我常想,短短30分鐘,我能幫什麼忙。想著想著,就決定把想到的寫下來。一方面回答自己的詢問;另一方面,也提供民眾「要不要接受心理諮詢」的參考依據。自問:到底誰會來諮詢室呢?是雙親還是單親父母一個或雙雙成對來,還是父母與孩子一起來,或者是孩子自己來呢!自答:心理治療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就是「治療師能改變的人,就是來到治療室的人」,講白一點:如果是父母來就是父母要改變調整自己,改變管教態度、作法、問題解決與情緒管理能力。如果是父母與孩子一起來就是雙方都得互有調整,改變親子關係、提升團隊合作精神、談判與衝突管理能力。如果是孩子來就是孩子要改變,改變孩子順從、調整或反抗父母管教作為的能力。自問:來諮詢的人究竟遭遇什麼問題呢?自答:問題解決的首要功夫是將問題範圍界定清楚,接著才是設想各種解決方法,從中選擇一個合宜可行的方法,積極執行並承擔後果。那麼,親子問題是什麼問題呢?以下提出四種可能:父母與子女兩者或三者間共同面對一個問題有待解決。例如:家事分工,父母與子女需共同承擔家事。子女自己遭遇問題深感苦惱,父母本於父母職責得提供協助。例:如子女偷竊被抓,父母被要求至警局協助交保。父母判定子女遭遇問題,認為必須介入解決。例如:父母認為子女玩網路遊戲荒廢課業,認為子女有必要減少玩電玩時間。父母自己遭遇問題深感苦惱,限縮子女自由。例如:父母擔心爭取不到監護權,限制子女與他人來往方式。自問:30分鐘諮詢,可以獲得到什麼呢?自答:提出以上四種問題界定後,接著就要邀請來諮詢者進行一場腦力激盪,想出各種解決方法,以下又要提出2種常見狀況:心理師您告訴我該怎麼做,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時,來個投石問路,拋磚引玉。心理師您說的方法我都試過了,都沒有用的。這時,來個愛的支持,聽聽重覆失敗令人挫折的經過,或許發揮局外者清的功用,為當局者迷點燃希望火焰,或許與來諮詢者共同接納人的渺小無能,謙卑臣服命運,又或許換個想法,重新設置成功的定義,講得簡單一些,就是不放棄希望,即便此時此刻毫無頭緒。30分鐘諮詢可以獲得到什麼呢?就是「希望感」無窮的希望。

家長易焦慮 小心造成兒童不語

家長易焦慮 小心造成兒童不語#心理治療

前陣子一名鍾姓國一男生,每次到校即緊閉雙唇、不說話,惟回到家又恢復正常。校方研判可能與初進小學時曾遭不愉快經驗,且長期未受到正視、開導所致;高雄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何志培表示,所謂選擇性不語症(elective mutism),乃指兒童因明顯之情緒因素選擇性說話,在某些情境下可以說話惟在其他特定場合下無法說話。何志培進一步解釋,此症患病率較低,國外報告5歲兒童為千分之7.2,入學後7~8歲時千分之0.33~0.8;台灣研究顯示國小學童約為千分之2.65,女生約多於男生,常在學齡前病。病因方面,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患童之心理發展停滯在肛門期,他們以不語作為對抗口頭攻擊的防衛機制;而行為學派認為患童存有慢性焦慮與膽怯,故以緘默不語來降低懼怕感,並透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得以維持。鍾姓學童的母親表示,他剛進國小時因對學校環境感到陌生、懼怕,曾多次被老師說:「只會哭,不會說話。」讓他對上學產生莫名的畏懼。何志培舉自身案例,家中有小二女學童,自幼膽小,講話不多,開學後遇到一位男性班導師,脾氣較大,時常體罰學生,令她深感害怕。一次老師走到她座位前讓她讀一段課文,她久久讀不出來,當場被老師重重地擰了耳朵致耳根處流血。自此事件後,她在學校一言不發,也沒有和老師、同學講過一句話。惟到商店購物等公共場所卻能說話,聲音低沉。綜合臨床資料研判,該女童也是位選擇性不語症患者。後經六個月的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已可在校講話了。國內外的研究顯示此症乃由心理因素作用於具有某些人格特質的兒童而產生不語。何志培舉出下列幾項相關因素:素質因素:患童比一般孩子敏感,膽怯、害羞、孤癖、脆弱、依賴性較強。其父母有人格障礙和精神疾患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發展因素:本症的發生無明顯器質性損傷,但與發展不成熟有相關,例如:a. 雖已有言語功能,但患童開始說話比正常者明顯遲緩;b. 常伴有功能性遺尿、遺糞等其他發展障礙存在;c. 部份患童腦電圖檢查表現為不成熟腦電圖及其他異常變化。心理與家庭環境因素:專家認為患童之母親易焦慮,在家處於支配地位,對孩子過度保護,致兒童不易與他人特別是與成年人建立關係,以後則以不語作為人際關係中的處理策略。例如鍾姓學童對學校環境本來就感到不安,又被班導師多次責備,致造成他在校不語表現。何志培從臨床經驗發現,許多選擇性不講話的兒童有早年感情受創的經歷,如家庭矛盾衝突、父母不和、雙親離異、虐待兒童等等,有些孩子在家庭環境的變遷或一次明顯的精神刺激後發病。本症患童病前已有語言能力,對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正常,智力大多正常,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經治療大部份在數月至數年後恢復,部份個案發展為慢性過程,持續到青少年期;父母有明顯性格缺陷的病例預後較差。治療上主要使用心理治療,包括個別心理治療、家族治療、行為治療及精神分析法等,其中以行為矯治效果較好。患童通常在門診處置即可,不必住院。何志培期盼鍾姓學生在適當的心理治療和學校輔導之下,開口和同學講話,上課能回答問題,而不再是「沈默的羔羊」。延伸閱讀「選擇性不語症的症狀與情況」: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278

兒童性侵害 加害者有1/2以上是熟識者

兒童性侵害 加害者有1/2以上是熟識者#心理治療

日前一位男敎師,疑似對一名現年國中生連續性侵害三年,導致晚上常作惡夢,食欲全無。男學生之父親曾受敎於這名老師,以前也被性騷擾過,獲知兒子也受害,氣憤不已。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何志培表示,近年來,台灣的性侵害事件層出不窮,令人怵目驚心。據統計資料顯示,青少年、兒童受害者就佔了67.8%,近三分之二強。學者芬高洛指出,性功能障礙的女性中有很高比例在童年時有被強暴的經驗;戀童症者在童年時也多有遭性侵害的經歷。這些研究結果引起大眾重視兒童性侵害問題。何志培說明,國內杏陵基金會曾公佈一項調查指出,台北市國小三、四年級學童有4.3%曾被性侵害,引起各界關切。兒童性侵害乃指發生在兒童與成人之間的性接觸,而且兒童被利用當做成人發洩性慾的工具。此等性接觸包括身體接觸和非身體接觸二大類。根據男學生之母和那位老師的對話錄音帶,男學生母親說「小孩書讀不好、吃不下、睡不著,去看精神科,小孩本來很優秀,還叫你阿公」,而那位教師則回答「儘量不要那麼難過,慢慢把它忘記……」。何志培認為,那位男學生的精神嚴重受創,也許已罹患「創傷後壓力障礙症」,需作適當的精神復健。國內的一些研究亦發現,性侵害受害的中學生比起未受害者,明顯地產生創傷後壓力疾患和不良的性反應等現象。一般民眾以為性侵害者大多是陌生人。事實上,加害者不祇是陌生人,有不少是熟識者,且佔二分之一以上比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繼(養)父母、叔伯、師長、兄姐的朋友、鄰居等。性侵害者男女性別都有,以男性居多(如本案件的男性教師)。受害者不全是女性,男性也會遭受性侵害(如本案件的父子遭同一男老師侵害)。何志培進一步表示,施虐者不一定使用暴力施行性侵害,有時是以賄賂、哄騙或情感為手段。性侵害者未必是中上年紀、缺乏性關係的人。施虐者有時是比受害者稍長的人,如兄姐、朋友等等。有人說,性侵害者是社會低下階層的人。其實,性侵害行為在各種社會階層、居住地區、宗教或種族皆會發生。此外,施虐者不一定有骯髒、猥褻的外表,有時是文質彬彬或道貌岸然者。從臨床實務分析,性侵害者不一定為滿足性慾而施虐,大多是為滿足權力感來消弭生活的壓力及挫折。他們通常沒有罹患精神疾病,祇有少數是身心障礙者。綜觀此事,敎育單位應儘快協助受害學童及其父向性侵害防治中心求助,並接受專科醫師的診察和心理治療。

專注當下,不是說說而已

專注當下,不是說說而已#心理治療

『現階段,對我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系列小品文文 / 臨床心理師兼臨床教師 邱嘉凡記得第一次為自己寫的作文,被用鉛字刻印出來,是十五歲的時候,在校園間流傳的一份小小刊物;當時自己好像是為了那種五、十、十五歲之類的,自以為來到了一個小里程碑而紀念而寫的;而現在自己已經是十五歲乘以二的年紀了,回頭看第一個十五歲的煩惱,彷彿已變得非常的簡單,然而,第二個十五歲就應該要變得比較複雜嗎?還是只是第二個十五歲有著的就是不同階段的責任跟煩惱?如果此刻也當作是一個紀念性的里程碑,如果要問對於現在的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究竟應該要回答賺大錢還是嫁個好老公?而如果就只是這兩樣當中的任何一樣,我還需要在這裡爬格子反省、形成另一篇鉛字刻印的作文嗎?其實是不應該武斷地就說十五歲的煩惱簡單,要活在現在這個不簡單的世界,能夠真正單純容易安適地活著,其實並不是件那麼簡單的事;而我到底回答了這個好問題了沒有?對於三十歲的我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想,該是不管用力或不用力,就是”專注於當下”:專注於當下地睡一場好覺、舒適地觀照自己、吃一頓滿意的餐食、打一場好玩兒的球、全心地投入工作和玩樂、睜大眼睛觀察這個世界和各種體驗、認真地哭和大笑、還有專注地聆聽他人跟分享…,這些我所認為重要的,並不是個人主義之自私自利,或者是強調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當然,你可以認為”專注當下”是我在老調重談,但這的的確確是此刻的我所認為最重要的。過去的我,總是焦慮煩惱著不知何以形成的既定目標達成了沒:考試準備好了沒,上了好學校了嗎,是不是能有份穩定,最好還能令人稱羨的工作,是不是該有個穩定交往中的男友,能不能順利地結婚生子、買房買車…不斷在為著未來、也不確定是在為著自己還是他人而活著、努力著。過去的我,也經常在懊惱後悔甚至自責著反芻已經發生的過去: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是不是自己又再重複著同樣的模式呢…,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從挫折、經驗中獲得學習,倒是花了許多時間在為著過去,沉浸在極不舒服的情緒之中。”專注當下”對現在的我而言,是一種接受,全然地接受每一個當下跟自己;是一種負責,對此時此刻的自己與周遭負責;是一個積極的態度,不論如何,去做去感受;是一種舒服安適的狀態,能夠無論在何時何地,全然安住。我知道這件”重要的事”看上去只像是一個”通俗”的概念,好像在企圖說服著什麼,但它真真切切地是我的經驗、也是我對於現在的自己的期待。

勇敢面對憂鬱症 擺脫人生低潮期

勇敢面對憂鬱症 擺脫人生低潮期#心理治療

現代人在強大的生活壓力之下,確實有越來越多人罹患憂鬱症。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在廿一世紀裡,它將與癌症及愛滋病並列為三大疾病;但是古今中外,都有許多的人罹患它,只是有時候因醫生的疏忽沒有診斷出來,有時是病人本身不肯承認罹患了這疾病。許多歷史上的知名人物都曾罹患憂鬱症,如:米開朗基羅、叔本華、拜倫、馬丁路德、托爾斯泰,乃至國內的知名演藝人員,如:孫翠鳳小姐、徐懷鈺小姐及徐熙媛小姐等都曾罹患過憂鬱症。自從這幾位知名演藝人員在媒體上透露她們曾經罹患過憂鬱症以後,許多人對憂鬱症是什麼?自己是不是也會罹患憂鬱症等問題,開始大幅度的關心起來。大里仁愛醫院 - 身心內科 - 官達人醫師表示,從精神醫療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孫翠鳳小姐等人不忌諱地談論她們曾經罹患憂鬱症,並因此而引導社會人士對憂鬱症的關心與重視,都是我們所樂見的。然而,並非意指我們對她們有幸災樂禍之心,也不是希望憂鬱症廣為流行;相反的,我們看見經由孫小姐等人的自我告白後,能引起廣大民眾的關心,急於去認識此一疾病,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民眾教育機會;而經由一些知名人士的自我告白,其成效更是千百倍於醫療人員的大聲疾呼。■ 為什麼會得到憂鬱症?好好的一個人為什麼會得到憂鬱症呢?其實,最近的研究顯示,憂鬱症一如許多心身疾病,其病發的原因,有的是自己生理上或遺傳上有缺陷導致病發,但有的則承受太大的生活壓力或工作挫折,又無人可以輔導,日積月累,久了以後就生病了。所以,我們大致上可以知道憂鬱症一般可分兩種:前面一種是屬於內因性(也就是沒有外在因素的刺激,純粹是生理上的缺陷來的)憂鬱症;後面一種則稱外因性(也就是承受太大的工作或生活壓力而崩潰的)憂鬱症。但是,臨床上有的個案之發病,並不是這麼明顯。■ 憂鬱症如何治療?官達人醫師強調,不論什麼原因導致憂鬱症,都必須及早診斷,並給予有效的治療。因為,這樣才能減輕病人的痛苦,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要防止自傷或自殺的結局發生。至於憂鬱症的療程要多久,也是隨著個案病情或個人生活背景之互異而長短不一;但一般來說,憂鬱症的給藥時間,應該是病情獲得改善之後,再持續服務約十二週以後,再慢慢停藥,才能獲得最根本的治療。當然,其他方面,如:心理社會層面的支持,也是治療憂鬱症的重要環節。使用藥物及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效果會更好;心理治療又包括了以下許多種類;有學者認為,憂鬱症的人好朋友較少,而且和家族以外的人亦甚少接觸,因此認為應強化病人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這是人際關係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的理論;但對大多數病人來說,最常用和最成功的治療方法,應是支持性心理治療(supportive psycho-therapy),此項治療是給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勸勉和輔導,這種治療不只醫院裡的專業人員外、教會的牧師、生命線或自殺防治中心也可以提供。之外,行為治療(behaviour therapy)也有幫助,因此項治療可以強化病人在環境中的正向回饋,有愈多的獎勵性經驗,愈會激發病人正面的思考與情緒。最後一種重要的治療為認知心理治療(cognitive therapy),因為憂鬱症病人的主要思維是絕望、無助與認知扭曲,使他們對現實的看法產生偏見或輕視自己、自我批評、自責等,認知治療乃是通過解釋、討論及質疑等,以糾正病人的負面觀念,進而消除憂鬱症狀。■  憂鬱症如何預防?對罹患憂鬱症有幫助的指南和建議:1.不要定太難的目標或呈現很多責任。2.把大的任務分成數個小的,確定一些優先權,並且做你能做的。3.不要太多來自你自己的期望,因為這只將增加失敗的感覺。4.與其他人一起努力,比獨自一人好。5.參加可以使你感覺好一點的活動。6.你可能試著適度鍛鍊身體,去看電影、參加球賽、參加宗教或社會活動。7.不要急著或過想改變自己。如果你的風格沒被立刻大大改進,也不要不安。8.不要作生命中大的決定,倒如改變工作、結婚、離婚而沒有諮詢非常了解你的其他人之意見。這些人經常能給你更客觀的意見。無論如何,延遲重要的決定是明智的,直到你的沮喪已經受到鼓舞。9.盡你所能的幫助自己,並且不責備自己沒有達到標準。10.不要接受你負面的思想。因它是憂鬱的一部分。患憂鬱症絕不是一種時髦,萬一擔心自己可能有這種困擾,記得趕快找您的醫師或身心科醫師詳細評估診斷,以確問題的真相。萬一真的罹患憂鬱症,其實也不用太過在意,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有病痛,只要能與醫療人員好好配合,接受適當且持續的治療,一定能夠很快拾回昔日的歡樂與健康的。

走出情緒低潮 心病需要心藥醫

走出情緒低潮 心病需要心藥醫#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都是用在處理有精神或心理困擾的人,但是該選擇哪一種治療呢?哪一種又較有效呢?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人會不會變的傻傻的?這是很多人常有的疑問。其實兩種方式都是有效的,也沒有好壞之分,只看用在什麼問題與階段而已。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精神科 - 譚利光臨床心理師指出,在某些已被研究證實是我們的大腦功能出現變化的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的治療上就必須以藥物治療為優先,因為只有藥物能穩定住失去平衡的大腦功能。此外,如果自己感覺到相當痛苦、症狀非常嚴重、或者情緒不穩定到無法自我控制,這時也會建議服用藥物,可以較快的讓症狀紓解,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受。藥物治療的缺點是無法解開內在困擾的心理問題。所謂心病需要心藥醫,心藥指的就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可以幫助面對眼前的煩惱,解開心結。心理治療是透過與個案談話、溝通的方式來進行,一起為個案的改變作努力。臨床心理師譚利光指出,在這個過程中,運用的是心理學研究證實有效的方式,來安排改變方式與步驟。常用的治療學派包含了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動力心理治療等。我們會依據求助者困擾問題的本質,經過雙方溝通討論後,擬定有計劃的協助程序。 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有時會碰到困境而一時走不出來。求助的管道有很多,心理治療是其中的一種選擇,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畢竟,找一個完全不認識、立場客觀的第三者、又能為個案保守談話機密的心理師吐露心事是不用背負任何壓力與包袱的。如果遇到了不容易解決難題,建議您考慮尋求心理治療的幫忙,找一位您所信任的臨床心理師好好談一談。

東方心理學 善用”禪學”管理身心健康

東方心理學 善用”禪學”管理身心健康#心理治療

有人說20世紀是焦慮的世紀,21世紀則是憂鬱侵襲的年代,承受焦慮憂鬱之輪番侵擾的現代人,如何找到心靈及生命的出口,則是心理衛生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責任。高雄立市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 - 陳淅山表示,他自己在思索解套妙方時,發現中國文化固有的禪宗正是不二法門,因禪宗給現代人的滿足就如山中的清泉來洗滌人們心靈的塵埃,給予精神上的舒暢;也讓現代人的生命得到返樸歸真的清淨出口。禪在哲學上可以說是對本體的一種頓悟,在生活上,禪強調行住坐臥,無一不是禪,重視實際生活的實踐。  由於禪俱有使人免於焦慮憂鬱的困擾,因此也心理治療的作用,戴秉衡教授稱禪為直覺式的心理治療,就因為禪能將人類心靈本來就擁有的直覺式領悟力及適當行為表現的潛能給予解放出來。  相傳禪的起源是這樣子的。有次釋迦罕尼在靈鷲山說法,特地拿出一朵金波蘿花,不發一語,聽眾一時茫然,只有迦葉會心微微而笑。這時釋迦便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就這樣,一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直覺式心理治療,便在拈花微笑之間誕生。中國禪的祖師達摩,也曾這樣的開導為焦慮所苦的學生慧可。慧可問達摩:「我的心不安,請幫我安」。達摩反問:「請把心拿來,我幫你安」。陷入紛擾思緒的慧可,不知怎麼回答,只好說:「我找了很久,可是仍找不到我的心」。達摩答:「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這時慧可頓然覺得他的心已經安多了。原來禪講求的是赤子之心,一切反求諸己,使個案當事人經由明心而見性,進而安身立命。臨床心理師陳淅山強調,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有接觸到禪機。也許一首喜愛的老歌,或因接觸到一幅美麗、自然靈秀的山水畫,使你頓然覺得心身泰然,彷彿生活突然覺得亮麗起來,一切事物都覺得是可愛及美好的;這樣自療的現象,便是所謂的「禪機」,也就是接觸到禪的時機。可見禪不離生活,常在剎那間產生的頓悟心境,就是處於「禪境」。禪悟常是電光火石般閃爍腦海,也彷如瑜珈術拙火上身般,瞬間溫暖豐潤了你的身心,然一旦凝思,卻往往稍縱即逝,找不到其機微的諦義。幸而經唐朝(618~907)至今千百年的發展,禪學已成為一種有學理、有系統、綿遠密實的生活禪了,值得有志於禪療、禪學者探求。如近年來流行於精神醫療界的森田療法,美國名治療家羅傑士(Carl Rogers)的當事人中心「我汝一體」治療法,也取經中國禪學;甚至更早期的大師如楊格新精神分析派的人類深層集體光明潛意識也有禪味,其他如德國完形派,西方存在意義治療等,均有治療技術上及哲學上的殊途同歸,而一般坊間寺廟也常有禪修書籍的出版品或禪修活動的舉辦。  禪的精神可以用四句話來說明它的含義,「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陳淅山說,意思是禪不是文字和教義所能傳達,而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透過禪師的指月、棒喝,和當事人內深有的同盟關係,發揮當事人的直覺力,獲致頓悟而產生療效。  近代禪學大師,鈴木大拙有所體悟並把這種直覺力(Self -Awareness),描述為「只見月光下的樹木和我,皆澄澈透明。」各自展現出樂活生命的風華和光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