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孩子「遺傳」父母性格缺陷將複製悲劇?心理師揭「1方法」打破魔咒

孩子「遺傳」父母性格缺陷將複製悲劇?心理師揭「1方法」打破魔咒#親子教育

父母常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的學習模仿對象。人們隨著智識成長,或多或少認知到雙親的性格如何形塑甚至影響了整個家庭的命運,我們該如何擺脫在無形中承繼的缺陷,避免重蹈覆轍?諮商心理師王雪岩在《隱性虐待》一書中分析,儘管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影響無可迴避,但我們能夠從挫敗中意識到,並選擇改變、學習,掙脫宿命。以下為原書摘文:

育兒雜事纏身,當媽心好累?跟著專家「思考3階段」幫大腦釐清思緒

育兒雜事纏身,當媽心好累?跟著專家「思考3階段」幫大腦釐清思緒#親子教育

對新手媽媽來說,不管事先做再多心理準備,在真正面臨育兒後,往往都是超越想像的艱難與慌亂。曾患重度產後憂鬱的南韓兒童心理諮詢師嚴柔拏在《身為媽媽,我很驕傲》分享親身經歷,為了自救,同時照顧好孩子,她體悟到必須時時「整理想法」,並歸納出一套整合問題的技巧,透過這套思考整理術,有助於迎戰生活中各種大小難題。以下為原書摘文: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韓教養專家建議「父母先問自己」遵守約定了嗎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韓教養專家建議「父母先問自己」遵守約定了嗎#親子教育

家長總希望孩子像天使般溫順懂事,但可曾用同樣標準要求自己?韓國媽媽公認最強教養軍師崔旼俊在《給不小心又對孩子大吼大叫的你》,以十多年的教學現場觀察,列出了9大教養方案,詳細回應各種教養場景中發生的問題,關於最常見的「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他建議了一個思考方向。以下是原書摘文:

家事、育兒...讓人心煩想哭!「思考整理術」急救崩潰新手媽媽

家事、育兒...讓人心煩想哭!「思考整理術」急救崩潰新手媽媽#親子教育

因為想做個「好媽媽」而痛苦,甚至罹患重度產後憂鬱症,《身為媽媽,我很驕傲》的作者嚴柔拏,也曾在母職與個人期待之間,掙扎求生,她發現若想要照顧好孩子同時不放棄自己,必須務實地整合思考,才能有條不紊地面對生活中每個課題,並將實用的思考整理術,分享給所有在親職中感覺挫敗的母親。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的孩子不奇怪 心理師傳授教養心法

你的孩子不奇怪 心理師傳授教養心法#親子教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奇怪的孩子」在我的眼中,就是有著不同特質的球員,在人群中,或許這樣的球員比例很少,但是他們一樣可以在人生這場比賽裡,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然後大放異彩。重點是家長能不能理解他們。每個孩子,就算不是千里馬,也都是匹好馬,各位家長,你要當伯樂嗎?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其新書《你的孩子不奇怪》(時報出版)指出,學了那麼多心理學的我,發現心理師的角色不是一個「治療者」,我不太可能說一句話就有醍醐灌頂的效果,而是當做父母的教養教練,在治療現場一步步的分析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家長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再帶領著大家逐步改善。再多專家建議 比不上理解孩子「遇到什麼困難」 我猜有些家長可能會想:「我的孩子真的有病到需要『治療』的程度嗎?」所以有些醫師或心理師又開始用「課程」來包裝了!此時我想提醒,你感冒去看耳鼻喉科,醫師幫你的鼻子、喉嚨噴藥,就是一種治療啊!你有抗拒嗎?你有覺得很丟臉嗎?當別人問起來的時候,你會說你去耳鼻喉科「上課」嗎? 李介文曾經跟來評估孩子注意力的家長這樣說:「媽媽,如果今天你需要的只是一個答案,孩子到底有沒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我跟你說沒有,然後呢?你就可以很安心的帶回家,然後不管他目前所遇到的狀況嗎?」所以請家長一起配合,把焦點從診斷先移開,著眼在孩子遇到的困難上。越正常、越健康的看待孩子的困難,孩子也能越健康的看待自己,改變起來也越有動力。 心理治療不只是心理師與孩子的事,場地也不只是發生在治療室,所以在我的治療當中,家長參與格外的重要,是一個「協同治療師」的角色,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延續效果。此外,如果有機會,我也會和學校的老師聯絡,與老師交換如何幫助孩子的意見,把團隊合作的理念盡可能的延伸,畢竟,我們都是一心為了孩子好。 兒童心理治療的形式有非常多種,最常見的就是談話,但兒童不太可能乖乖的坐在心理師面前,把困難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所以心理學家發展出了許多方法,例如在遊戲的方式來進行治療(遊戲又分許多媒材,例如沙遊、桌遊、團體遊戲)、藝術治療、音樂治療,還有目前我正在從事的使用腦波訊號做為回饋,來做注意力與情緒的治療等。 大家之所以不想討論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的原因,大部分跟社會觀感,甚至宗教或個人道德有關,例如看到孩子上課不專心或反抗行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孩子是不是不乖或學壞了;看到孩子拖拖拉拉或成績不佳,很容易讓人聯想是不是懶散、未來堪慮等,有時還會把想像連到大人或老師身上,是不是家長教育出了問題或老師不會教。 爸媽如同教練 要熟悉球員特性找出最適合的打法在我的觀念裡,疾病或診斷只是一個名詞,一個讓專業之間方便溝通的名詞,以及規劃後續治療的開始,就很像醫師判斷你的發燒是因為感冒或新冠病毒一樣。診斷的給予,並不是要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籤,好像孩子就是個異類、一個有病的、跟正常人不一樣的人。身為教練,不就是要熟悉球員的特性、最適合球員的打法,以及因應對手的不同而改變打法嗎?而在輸球之後,不是關起門來把球員罵一頓,而是實際去看比賽錄影帶,看我們到底輸在哪裡、哪裡的訓練要再加強。

五步驟 讓青少年變成負責任的人!

五步驟 讓青少年變成負責任的人!#親子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假設個案困鎖在僵化的狀態裡持續痛苦,而治療最好的方式是幫助個案親身體驗到改變。經驗會改變一個人的情緒和狀態,而訊息知識沒有辦法做到這點。如果你想要一個人進入幽默的狀態,創造一個醒覺式經驗,或許可以說個笑話。讓我們思考一個狀態:做個負責任的人。父母親通常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負責任的人。有時候他們會這樣說:「負責任的孩子成績比較好,比較好的成績表示你會進到好大學,有一個很棒的人生。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做個負責任的人」。現在,你覺得青少年聽到這些關於好成績或是好學校的說法,就會變成負責任的人嗎?不太可能。但是大部分的父母親怎麼做?他們提供小孩建議和知識,不停耳提面命,就算他們經常對於結果感到失望,還是繼續說。當我們面對一個簡單的任務時,知識和建議或許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要誘發不一樣的狀態,我們就要創造一種蛻變經驗。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要負責任,也知道負責任是一種美德,一個優點。但是,成長的過程和社會心理因素可能會阻礙孩子學會負責任。有時候,孩子反抗父母親是為了建立自我身份認同。例如,青少年致力於創造自我身份認同,而他們經常透過反對或反抗父母親的觀念想法來建立自我身份認同。所以,治療師可以幫助青少年獲取他們的理想狀態。在這裡我們以負責任為例子。要讓青少年變成負責任的人,治療師可以考量成長和改變的五個步驟。 步驟一,想法。青少年是否知道負責任是什麼意思?如果他們不知道,我們可以教導他們。 步驟二,概念體現:「我可以負責任」,這是一種內化的能力。青少年如何從一個想法轉變成真實體驗概念?必須要有一個關鍵醒覺經驗(Significant Evocative Experience, SEE)來幫助青少年體現概念。或許是開始照顧寵物。或許是報名去上體操課,或是喜歡上異性,然後發現要吸引對方最好的方法是變成負責任的人。這裡我們談到想法,談到概念體現。獨特經驗會誘發負責任的想法,變成負責任的概念體驗:「我可以是負責任的人」。 步驟三,做決定── 內化過程的另一個步驟:「我會是負責任的人」。一旦青少年體驗到「我可以是負責任的人」這個概念,另一個醒覺經驗可以幫助青少年進一步體驗:「我將會是負責任的人」。 這引導到步驟四,「啊哈!我是負責任的」,這透過另一個蛻變式關鍵醒覺經驗 (SEE) 達成。我們可以把這樣的經驗當成一個參考經驗,提供一個更穩固的基礎。一個參考經驗可能就有蛻變的效果,但有時候可能需要更多的參考經驗,一個不夠。 最後,步驟五,身份認同:「我是一個負責任的人」。當然,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新的身份認同。連結許多參考經驗就會創造一個新的身份。比如,幸福的親密關係或事業上的成就可能連結到一個身份:「我是聰明的」、「我是一個好老師」、「我結婚了」。但是,參考經驗也可能創造不好的身份認同,像是,「我不夠好」、「沒有人愛我」。負面的醒覺經驗可能創造負面的身份認同。因為我們假設不是所有的身份認同都是好的,治療師必須有多樣方法協助個案建立正向身份認同,而這些方法最好是透過醒覺方式達成。運用邏輯思考無法改變我們的身份認同,身份認同的改變需要透過醒覺體驗時刻。(本文摘自/經驗式治療藝術/心靈工坊)

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

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親子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兒的反應,不禁讓我想起前年在某個公開演講場合,談到如何與孩子討論生命的價值時,我說,「我總是告訴孩子們,當你們在各種場合經過或遇到弱勢者時,請永遠不要冷漠,如果可以,盡量用你們當下的能力來表達出你內心的仁慈。同時,如果你想投下一點零用錢給街友,那麼投錢時,停下腳步,動作務必要輕,不可以用丟擲的,要盡量彎下腰來靠近放錢的盒子,慢慢投進去,再舉起自然和緩的腳步離開。」 當時在講台下有位媽媽對我的這段話不以為然,她認為鼓勵孩子投錢幫助街友是危險的,她說許多街友身體四肢明明健康正常,卻不願意付出時間與勞力去謀職求生,有些街友甚至可能是通緝犯或具有暴力傾向,因此她告訴孩子,如果在上下學途中遇到街友,保持越遠的距離越安全;她也藉此警惕孩子,如果你小時候不認真讀書,長大就會像他們一樣流落街頭、貧窮無依⋯⋯。 這位媽媽出於保護孩子安全的心意,因此要孩子對街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也因為透過她的坦誠發言,我才有機會了解到,即使我們這一代有些父母受過較高的教育,對於街友或貧窮的理解,對於教養的方式,卻可能還停滯在幾十年前的想法。 例如我們仍然不能避免以他者的不幸,來當作要孩子惜福的教材。 而我不會以街友的困頓來告訴孩子「看看你有家、有床、有新衣新鞋,是多麼的幸福」,我也不喜歡拿小說《貧民百萬富翁》裡,印度孩子不能上學的悲慘童年來刺激孩子說「你不好好讀書就去當童工好了」、「你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上學的幸運」;當孩子挑食或剩食時,我更避免語出「等到你像非洲小孩沒得吃,就知道餓得吃泥巴是什麼樣的滋味了」。 我並不想把他者的苦難或失去幸福,當作教養的案例。在我心裡,這無異是一種「消費」模式,既不仁慈,也打動不了孩子的心,更不可能讓孩子體認到「正義」與「正義的作為」。當時我回答這位母親,確實我們不能保證每一位街友(或每個路人)對孩子攻擊的可能性,但過度的焦慮是沒有必要的。仔細審視我們的內心,那過度的焦慮可能是來自於我們不自覺的歧視,回頭去檢視那些在街頭對孩子做出襲擊傷害的社會新聞,來自街友的攻擊少之又少,絕大多數讓孩子受傷的案例,是來自家庭、親人、校園和公共場所的非街友陌生人;對街友的沒來由恐懼,恐怕是我們認知的偏差。因此我仍舊告訴我的孩子,在上下學途中遇到街友,你不必嫌惡走遠也不必心有疑懼,繼續邁出你正常的步調,摸摸你口袋裡有沒有多餘的錢,不要冷漠,你可以想一想你能不能幫助他今天有個較好的晚餐。 (本文摘自/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麥田) 

基因與環境 對孩子造成的殘酷真相

基因與環境 對孩子造成的殘酷真相#親子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同儕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想表現自己最拿手的事,好比運動、唱歌跳舞,也或許是課業成績,但這樣的才能深受遺傳影響。為了避免引起誤解,必須先強調這並非遺傳決定論,因為「同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著決定性影響力。而且比較複雜的是,哪怕是一點點差異也會深深影響結果,猶如「巴西蝴蝶一振翅,德州就颳龍捲風。」所謂的蝴蝶效應,在人格養成時期,遺傳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好比有孩子擅長運動,但同儕中要是有孩子棒球打得比他還好,他可能就會喜歡上運動(足球、網球)。反之,就算歌喉實在不怎麼樣,要是朋友們一直稱讚,搞不好就會立志當歌手。雖然起初只是遺傳適性些微差異,但差異在同儕關係中被放大,然後因一點偶然,孩子人生路便有了莫大分歧。同儕角色左右孩子志向或許家裡有小小孩父母很難接受哈里斯團體社會化論,也就是「教養對於孩子人格發展並沒有任何影響」主張。回頭審視自己孩提時代,小時候自己應該也覺得,比起父母教誨,來自同儕約束更重要吧。為了讓大家更清楚明瞭這個理論,哈里斯舉了嬰幼兒期便分開的同卵雙胞胎姊妹為例。雖然兩人基因完全一樣,但長大成人後,一位成專業鋼琴家,另一位卻連音符都看不懂。一位養母是在家裡開設鋼琴教室音樂老師,另一位養父母和音樂完全沾不上邊。或許你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將孩子培育成鋼琴家是完全不懂音樂的父母,而連音符也看不懂的竟然是鋼琴老師的女兒。因兩人是同卵雙胞胎,成了鋼琴家這位肯定遺傳自父母其中一方音樂才華,但如果家庭環境與教養能決定孩子將來,為何會出現如此奇妙的事?根據哈里斯說法,孩子會在團體中選擇自己扮演的角色。成長環境完全與音樂無緣的孩子,會因為某個契機(好比偶然彈奏幼稚園裡風琴)發現自己擁有出色才華,於是為了讓自己在團體中顯得醒目(無意識的),便將這項有利之處發揮到最大,因為音樂讓她備受注目,她也就愈來愈喜歡音樂。相較於此,音樂老師的女兒因周遭都是與音樂有關的孩子,所以就算彈得一手好琴也沒有人會驚訝。再者如比起琴藝,裝扮反而比較惹人注目,自然便對音樂提不起興趣。哈里斯團體社會論主張,孩子會在同儕關係中逐漸決定自己性格(角色)。無論哪個團體都有領導型和被大家視為開心果的人,不可能有兩個領導型(或開心型)的人並存,所以一旦角色衝突,就有一方必須讓步。因此,就算擁有同樣基因,但因在團體內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個性就會變得不一樣,也就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本文摘自/殘酷:不能說的人性真相/好優文化) 

Menu